到月球「挖土」的,居然還有他倆

2020-12-22 新華體育

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月球「挖土」任務

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

九天攬月

中國航天又創造了新的歷史

而你肯定沒想到

還有兩位神秘人物

全程無死角、身臨其境地

追了這部時長23天的宇宙大片

他們就是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

冰墩墩、雪容融!

是的,你沒聽錯

冰墩墩、雪容融

從2019年9月17日正式亮相之後

就一直是不折不扣的「航天迷」

身穿冰殼的冰墩墩

加上臉龐上的彩色光環

是不是酷似航天員?

燈籠造型的雪容融

也自帶發光體質

寓意點亮夢想、溫暖世界

9月5日10時

冰墩墩、雪容融裝載至嫦娥五號

和他們一起搭乘的

還有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

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

會徽兩對、吉祥物徽章兩對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

兩位「冬奧頂流」與嫦娥五號一起

開啟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12月1日23時11分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

穩穩降落在月球表面

隨後,組合體完成了月球採樣

五星紅旗也在月表升起

冰墩墩、雪容融

和「雲監工」的全國人民

一起見證了這些歷史性畫面

12月3日23時10分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

約6分鐘後順利進入預定環月軌道

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12月17日凌晨,茫茫草原上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一顆流星劃破天際

月球樣品順利「到貨」

冰墩墩、雪容融

也帶著宇宙能量回到地球

12月20日11時

冬奧展示品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取出

它們和嫦娥五號一同執行了探月任務

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

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

12月21日

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

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

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

冬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展示品

正式完成了月球之旅

終於回家了!

監製:周杰、田源

策劃:李麗、李國利、姬燁

統籌:盧星吉

文案:姬燁、劉藝、王夢、黃一宸、汪湧

動圖、海報:盧星吉、牛夢彤

視頻:來自北京冬奧組委

新媒體編輯:周欣

籤發: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月球「挖土」簡史
    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此外,月球土壤還可以幫助了解早期太陽活動情況,從而為了解地球早期經歷的地質過程提供參考。想要取得這些寶貴的土壤並不容易。
  • 去月球「挖土」
    去月球「挖土」 2020-11-24 0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與前幾位姐姐不一樣,「五姑娘」要實現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嫦娥「二姑娘」,也因此成了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至今狀態良好,未來,嫦娥「四姑娘」還將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一起,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美媒:中國不僅在月球背面挖土,還在地球最深處挖土,簡直太瘋狂
    :23 來源: 愛吃小瘦哥 舉報   對於人類來說,其實一直都在探索,向上探索,希望登陸到各個星球
  • 去月球「挖土」!
    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深度觀察: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隨著採樣任務的進行,中國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與封裝的目標已經接近完成。為何嫦娥五號任務此次選擇了兩種採樣方式「挖土」?有人採樣和無人「挖土」有哪些差異?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又有哪些重大意義呢?
  • 航天大國為啥都要千裡迢迢去月球「挖土」
    說到月球採樣,就不得不提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之間的「月球挖土競賽」了,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登月之後沒有下一步動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那些年月球採樣背後的故事。激烈的頭名之爭「二戰」過後,美、蘇兩國各自從德國獲得了一批火箭專家,並從此開啟了本國的航天事業。當時,蘇聯急欲在科技方面壓倒如日中天的美國,因此對航天技術的重視遠高於美國。
  • 嫦娥五號剛去月球挖土,美喊話求分享,斯諾登: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嫦娥五號剛去月球挖土,NASA突然喊話,CIA前僱員:美國登月是假的根據媒體的報導稱,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交接後,將會在2周時間登陸至月球,然後完成「挖土」,攜帶2到4公斤月球土壤返回地球,這也是我們國內第一次在地球天體以外的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為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為何奔月「挖土」?月球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答案令人意外
    很多網友戲稱嫦娥五號奔月目的是「挖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呢?「挖土」之旅啟程,我國此前僅有1g據媒體報導,嫦娥五號任務的最大亮點就是會帶2公斤左右的月壤回到地球,如果能夠順利返回,這將成為1976年以後的40多年裡,世界各國都未完成的一項創舉。
  •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的這次探測,或能改寫月球歷史
    本次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挖土」有魅力 各國都很拼「冷戰期間,當時的航天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都很熱衷於去月球採樣。」龐之浩介紹,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品。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從阿波羅尼厄斯高地和月球危海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