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達: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新銳代表

2021-01-21 東方財富網

  1

  公司基本情況

  (一)公司主要業務及行業地位

  貝斯達醫療專注於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提供商,具備提供多種醫學影像設備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公司產品裝配於國內近2000家醫療機構,並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當前公司產品以磁共振為核心,同時覆蓋醫用X射線設備、核醫學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醫療信息化軟體等共五大系列,擁有超四十款產品。公司磁共振產品線齊全,品類豐富,2017年國內銷量和保有量均為國產品牌第二。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及佔比分產品情況如下: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用 X 射線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等設備銷售、軟體及相關服務收入。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過 95%,主營業務突出;其他業務收入主要系膠片、配件等收入,金額及佔比較少。

  (二)公司股權結構

  截至3月27日的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股權結構如下:

  (三)過去三年經營情況和基本財務數據

  2

  行業與公司未來前景分析

  (一)行業前景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的分類標準,公司所處行業為「專用設備製造業」,代碼為 C35;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_T4754-2011)的分類標準,公司所處行業屬於第 35 大類「專業設備製造業」中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項下的子行業「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製造」,代碼為 C3581。

  (1)磁共振成像系統行業

  根據全球技術研究和諮詢公司 Technavio Research 的最新研究顯示,2015 年全球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規模達 50.11 億美元,其在 2017 至 2021 年將以接近7%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預計到 2021 年,全球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75.2 億美元。

  根據國家衛健委和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統計,國內市場 2013 至 2017 年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7.31%,保有量從 4,376 臺增長到 8,287 臺(不含軍隊),2017 年比 2016 年保有量增長 13.4%。近五年 MRI 設備市場保有量如下圖所示:

  隨著磁共振成像系統裝機量的增加,我國每百萬人口磁共振成像系統的擁有量由 2013 年的 3.3 臺增加到 2017 年的 6.2 臺,人均擁有量逐年提高,但仍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醫院做 MRI 檢查需要提前預約排隊的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亞洲鄰國日本每百萬人口擁有量約為 39 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比例更高。從人均擁有量來分析,目前我國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的擁有量仍相對較低,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未來行業市場空間較大。

  2013 年至 2017 年,我國 MRI 設備市場銷量從 1247 臺增長到了 2124 臺,年複合增長率為 14.24%,保持快速增長。2017 年 MRI 設備在聯影、貝斯達、萬東醫療、東軟醫療等國產品牌銷量增長的帶領下,銷量增長了 15%。隨著國產 MRI 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性能不斷優化升級,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進口替代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國產 MRI 市場份額將不斷提升,發展前景良好。

  (2)醫用 X 射線設備行業

  目前醫用 X 射線設備行業主要包括數位化醫用 X 射線攝影系統(DR)、醫用診斷 X 射線透視攝影系統和數位化乳腺 X 射線攝影系統等產品。近年來,醫用 X 射線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穩定增長,以市場最常用、佔有率最高的平板 DR為例,其市場保有量從 2013 年的 1.4 萬餘臺,增加到了 2017 年的 4.4 萬餘臺,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32%。

  2014 年至 2017 年,中國平板 DR 市場銷量由 6,057 臺增加到 10,681 臺,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0.8%。其中 2017 年國產品牌 DR 銷量為 8,213 臺,佔 77%;外資品牌為 2,468 臺,佔 23%。外資品牌以飛利浦、銳珂、西門子、GE、島津等企業為代表,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在產品技術整體性能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國產品牌以萬東醫療、上海康達、東軟醫療、深圖醫學、貝斯達等為代表,發展勢頭強勁,市場銷量佔比逐年提高,尤其是在基層醫療市場中佔有較大的份額。

  結合全球和我國醫學影像行業的發展以及我國醫療行業的改革進程,在我國分級診療、「強基層」、國產設備替代等國家方針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預計未來國產 DR 仍將在我國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若按年均增速 15%左右計算,到 2020年國產平板 DR 銷量將超過 10,000 臺。

  (3)彩色超聲診斷系統行業

  我國超聲診斷系統行業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基礎雄厚的產業體系。近年來,隨著醫改的深入,基層醫療體系逐漸完善,醫保逐步實現全民覆蓋,基層醫療需求隨之釋放,而超聲診斷系統作為醫療機構常規設備正迎來縣級以下醫院的普及和升級,發展迅速,國產設備利用高性價比優勢及渠道優勢迅速佔領基層市場。

  2013 年至 2017 年,中國彩超設備市場銷量由 18,808 臺增加到 27,742 臺,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0.2%,具體情況如下:

  2017 年,我國彩超設備市場銷售收入 94 億元,比 2016 年增長了 4 億元。主要驅動因素有三級醫療機構彩超設備的更新換代、基層醫療機構的彩超普及、以及國產彩超設備的崛起等。

  從品牌分布來看,邁瑞醫療、開立醫療、汕頭超聲、貝斯達等國產品牌銷量快速增長,外資品牌中 GE 醫療、飛利浦、日立、東芝、西門子等市場佔有率較高。從類型上看,臺式機依舊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可攜式彩超隨著技術的發展增長迅速。

  (4)醫療信息化軟體行業

  軟體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礎,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的行業。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 年 1-12 月軟體業經濟運行快報》統計,2017 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 5.5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14.9%。2013 年至 2017 年期間,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以及軟體產品收入及其各自的增長率如下圖所示:

  (三)公司主要競爭優勢

  (1)國內現僅有的兩家已取得MRI 3.0T註冊證的企業之一

  3.0T 超導型磁共振是目前已普及最高場強磁共振設備。公司3.0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已於2018 年1月取得CFDA註冊證,公司由此成為第二家有能力生產該高端磁共振設備的國產企業(第一家是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標誌著公司在高端磁共振產品中已佔據一席之地。考慮到 2018 年 MRI 3.0T 高端產品上市,經過一年的宣傳和市場推廣後,有望在 2019 年為公司業績提供新的動力。此外,公司多年來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路線,持續投入研發,推進產品高端化轉型。與美國ANALOGIC公司、英國MR Solutions公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家著名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不斷開拓創新,多個產品多項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已擁有專利、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近百項。

  (2)齊全的產品種類,豐富的產品線

  公司產品種類齊全,產品線豐富,涵蓋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用 X 射線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核醫學設備、醫療信息化軟體等五大系列近四十款產品。同時,公司 CT、醫用直線加速器產品目前正處樣機測試、檢測階段,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產品註冊證書。

  在磁共振成像系統方面,公司取得的 CFDA 註冊證書數量位居同行業公司前列,產品涵蓋從永磁型到超導型,低磁場到高磁場,種類豐富,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在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統方面,有磁場強度從 0.22T、0.30T、0.35T、0.42T 到 0.50T 五款產品。在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方面,有磁場強度從 0.50T、0.70T、1.5T 到 3.0T 四款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產品。

  在醫用 X 射線設備方面,公司產品涵蓋數位化醫用 X 射線攝影系統(DR)、醫用診斷 X 射線透視攝影系統和數位化乳腺 X 射線攝影系統三類十六款產品,其中數位化醫用 X 射線攝影系統又可分為懸吊式、立柱式、移動式等多種類型供客戶選擇。在彩超方面,公司有可攜式和臺式產品,能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

  (四)募投項目簡要分析

  本次募集資金主要運用於以下項目:(1)高性能醫學影像設備擴能項目;(2)高性能醫療設備關鍵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補充營運資金項目。上述募集資金投向系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產業鏈展開,有利於增強公司在醫學影像診斷設備行業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


  3

  風險提示

  (1)主要原材料的供應商相對集中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原材料的金額,分別為 10,813.79 萬元、11,955.94 萬元和 15,418.99 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58.04%、54.61%和 59.68%,相對比較集中。其中,向第一大供應商寧波健信及其關聯方的採購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40.18%、30.40%和 34.78%,佔比相對較大。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的主要為磁體、譜儀、線圈等關鍵部件,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的經營狀況、業務模式等發生重大變化,短期內將對本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2)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較低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 4,087.97 萬元、4,751.13萬元和 3,948.66 萬元。由於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和分期收款的銷售模式,公司應收款項持續增長,同時存貨等佔用營運資金增加,致使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低於同期淨利潤水平。未來,隨著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如果不能加快應收款項催收力度、持續強化現金流管理,將會面臨營運資金短缺風險,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文章來源:格隆匯)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超聲影像診斷在醫學上的應用及發展
    打開APP 超聲影像診斷在醫學上的應用及發展 工程師5 發表於 2018-05-23 01:01:00 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
  • 我國醫學影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解析
    摘要 作為我國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領域,國內高端醫學影像設備8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國外巨頭所把控。近年來,國內企業研發實力強勁,有望在政策加持、需求擴容的時機下,加速推進國產化進程。同時首個人工智慧醫療影像輔助決策產品的批覆將進一步擴展國產影像產品的應用領域,有望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狀。
  • 栽好梧桐引鳳來——我市抓好招商引資推動倫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落戶
    搭載人工智慧等尖端功能模塊的3.0T MRI,128排CT……1月2日,記者在倫琴莆田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看到,這裡配備了許多國際國內一流品牌的尖端醫療設備。目前,該項目一期的影像中心已進入試運行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後期的體檢中心和商業醫療綜合體正在積極對接高端醫療服務機構、名醫團隊等入駐。
  •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高端醫療影像...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8月7日,在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洛陽康達卡勒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基地,全線高端醫療影像器械整齊排列展示,產品安裝調試有序進行。「一周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從目前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新產品很受歡迎。」
  • 率先突破高端影像設備依賴進口的PET/CT!
    ,中低端市場包括DR設備、CT機等產品,高端市場包括MRI、PET-CT等產品。佳能醫療系統從事用於疾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CT、MRI、超聲波診斷設備、X光診斷設備等影像診斷系統和檢查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向世界約14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貫徹執行「Made for Life」的理念,助力醫院的運營,為患者提供低負擔的醫療系統服務,助力「守護寶貴生命」的醫療事業的發展。
  • 分子影像行業解析:診斷行業新機遇
    如今我國分子影像醫療器械正處於邁向國際水平的跳躍點,在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支持下,許多公司在短短的幾年內已經推出了多種相關性能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分子影像診斷設備。一、什麼是分子影像?五、國內外分子影像技術發展歷程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結構成像、功能成像和分子影像。從1951年Cassen成功研製的第一臺閃爍掃描機開始,為分子影像診斷設備發展打好了基礎。19世紀60年代Kuhl發明了雙探頭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儀,開啟了影像診斷的斷層時代,解決了組織重疊而產生的小病灶被遮擋掩蓋問題。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打造的連鎖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配置有德國西門子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128 層 4D 螺旋 CT、世界首臺掌上人工智慧CT、3.0T 磁共振、數位化 X 線攝影系統、乳腺 DR 以及多臺新一代 GE 彩色超聲等一系列專業影像診斷設備
  •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打開APP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7 16:40:58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做CT怎麼樣?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128通道螺旋CT SOMATOM DenitionAS Sliver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打造的連鎖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配備128通道螺旋CT優勢如下:1、掃描速度快:率先採用磁懸浮驅動技術,採用更優化設計的零兆球管
  • 醫學影像的現狀與未來
    從頭顱CT開始,這種成像技術越來越成為我們診斷疾病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大型綜合醫院,CT的優勢越來越來突出。影像越來越高的解析度、來越快的速度,使得原來不可能做的檢查成為可能。而原來不能做的動態器官的檢查,現在以0.27秒的速度為代表的CT使得原來不能被看到的動態圖像都能被看到。不僅如此,隨著組織解析度和後處理技術的提高,使得圖像越來越容易觀察。
  • 京東健康迎來「技術流」將與全景醫學影像深入合作
    11月28日,第一屆「北京全景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京東健康與全景醫學影像達成戰略籤約,雙方未來將在醫學影像專業診斷技術、醫學影像檢查服務等方面達成深度合作。此外,多位影像醫學及核醫學領域知名專家就高端影像設備的臨床應用、核醫學影像思維等話題,在現場發表主旨演講。
  • 東軟醫療、奕瑞光電子等中國影像設備企業亮相RSNA2019
    作為全球放射學界規模最大、最能代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頂級盛會,每年的RSNA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放射學專家、影像廠商參加。東軟醫療、奕瑞光電子、依圖醫療、深睿醫療等一批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創新企業攜最新成果亮相RSNA2019。「醫療領域的創新技術正在為醫生和病人之間創造一種全新互動,支持病人更快更好地獲取專業的溝通和服務。」RSNA2019大會主席Valerie P.
  • 第三屆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高峰論壇新聞稿
    第三屆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介入學組成立儀式於2020年11月28日至於廣西桂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解放軍系統的8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副會長王貴生教授主持,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會長王振常教授及全軍放射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剛教授致辭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由於數據量大、對醫生要求高等特性成為人工智慧在醫藥行業率先領域應用的細分領域之一。 2.
  • 首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11月28日,第一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精準醫學影像先行」在京隆重舉辦。本次論壇主題聚焦於:腫瘤影像診斷及醫學影像新技術應用。旨在通過學術交流、技術探討、高峰論壇等多種形式,統一影像診斷共識、推廣影像新技術與理念,促進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為民眾提供更早的診斷和更及時的治療。
  • 醫學影像設備機房的設計要點
    點擊查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影像設備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診療和科研活動,成為醫務人員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近幾年,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影像設備供需矛盾日益顯現,制約了臨床診療的質量和效率,許多醫療機構紛紛引進新的設備,不可避免的需要新建或改建機房。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核心合作平臺 2020-12-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原標題: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 合肥影和獨立第三方 數字智能醫學影像中心7月揭開面紗
    該公司目前已在合肥、武漢、北京、成都等10多個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設備和技術的採購訂單源源不斷地擁來。  為雲共享提供支撐  下個月,上海聯影智慧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合肥的影和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就要投入運營,這是該公司在全國各大城市的第10個專業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 2019年中國核磁共振(MRI)設備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核磁共振(MRI)是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全新影像檢查技術,是繼CT後影像行業的又一大進步,被譽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皇冠上的明珠。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現階段我國MRI應用已較為成熟。低端磁共振設備,一般為0.5T以下永磁型磁共振,有運營成本低、磁體開放度好,價格「親民」等優點。但其影像質量、序列、臨床應用等與超導磁共振有一定的差距。1.5T為各品牌競爭的主要戰場,其作為高場強磁共振設備,可完成血管造影、神經病學、心臟病學檢查等多種臨床應用,尤其適用於前列腺疾病、腦膜炎、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