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思紐約「敗陣」颶風原因:基礎設施太低

2020-11-26 騰訊網

10月30日,紐約一處地鐵口被水淹沒。

紐約,因為漏電被燒毀的房屋。

  地鐵被淹沒,全城大停電、風雨引發火災、18名市民遇難……面對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颶風「桑迪」,美國擁有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紐約,最終沒能打贏這場與大自然的戰爭。風雨過後,人們開始反思,為何紐約沒有準備好?

  「紐約經歷了一場日本福島式的災害——儘管沒有核輻射。」10月31日,美國媒體如此評論稱。

  史上最強颶風「桑迪」周一席捲了紐約,將這一擁有近千萬人口的全美最大城市瞬間「拋進」黑暗和洪水之中。雖然已經提前進行了諸多準備,但「桑迪」的威力仍然大大超出了紐約人的預期。

  預案

  千萬人口大城市緊急備戰颶風

  早在颶風來臨之前,包括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奧默、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在內的政府官員都對市民做出了緊急預警。10月28日晚,紐約政府關閉了學校,火車、公交車和地鐵也停止運營,一些低洼地段的居民也提前進行了疏散。

  為防止颶風掀翻車輛造成損失,庫奧默還下令提前關閉兩條通向紐約市的主要隧道以及沿途的幾座大橋,並提醒市民遠離高速公路或海岸沿線。

  29日,颶風來襲當天,紐約市政府下令37.5萬人疏散,並開放了76處緊急避難所。

  布隆伯格親自勸告不願撤離的民眾,「大家如果不疏散,不僅自己有生命危險,前來救援的救災人員也有生命危險。這場風暴危險,不是鬧著玩的。」

  意外

  變電站被淹釀「紐約福島事故」

  颶風來臨前,不少紐約居民擔心電力供應受影響。後來的事實證明,最大的危險正在於此。

  為了防止電力故障,負責紐約電力供應的聯合愛迪生電力公司在10月29日前加派了工作人員,提前關閉了曼哈頓和城市其他一些低洼地區的地下電力設備。

  從10月29日下午開始,電力公司開始陸續通過電話通知曼哈頓地區的居民,提醒他們做好停電準備。布魯克林區、皇后區和布朗克斯區的部分居民也收到了通知。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災害遠遠比想像的要嚴重。

  去年,紐約曾經歷了颶風艾琳的侵襲,主要變電站的水深一度高達2.9米。為此,電力公司做好了準備,並準備了緊急預案。變電站設計能夠應對的最高水深是3.84米。

  但是,他們仍然低估了「桑迪」的威力。

  「29日夜,曼哈頓東村,一面遠遠超出預計的巨大水牆瞬間吞沒了地下電力設備,這讓曼哈頓下城25萬人立時被黑暗吞沒」。美國媒體報導稱。

  後來的調查顯示,洶湧而來的海水導致變電站的水深達到了近4.3米,變電站被洪水淹沒。美國媒體稱,「這一切宛如去年日本福島核事故——除了沒有輻射」。

  「沒人料想到,水位會這麼高,」公司發言人阿蘭·杜瑞說。

  10月30日凌晨之後,紐約市全城大停電。之後,為防止事故,電力公司切斷了布魯克林、曼哈頓包括華爾街在內的電力供應,這導致紐約市共有100萬名居民受停電影響,在該公司歷史上也屬首次。

  但嚴重的事故依然發生了:洪水導致一些街區的變電站發生漏電,火花四濺點燃了電纜,大風助長了火勢蔓延。29日深夜,皇后區一處遭洪水淹浸的社區發生大火,近200名消防員在齊腰深的洪水中划船前去救援。但火勢蔓延迅速,大約80至100座房屋被毀。

  除了大停電,城市其他地區也被預料之外的海水吞噬,儘管之前做足了準備。

  紐約部分低洼地區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洪水還湧入了處於低洼地帶的曼哈頓下城,淹沒大片街道。居民被迫撤離。位於紐約市低洼地的紐約大學附屬醫院等醫院的病人也被迫撤離。

  颶風登陸後,海水湧入事先已經停運的百年地鐵系統,儘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地鐵本身卻深受重創。美國媒體報導,地鐵最主要的電路系統可能已經被毀,軌道上料想也堆滿了廢墟。具有腐蝕性的海水,很可能已經破壞了一些關鍵的開關、信號燈,以及出入設備。此外,連接布魯克林和曼哈頓的隧道也遭洪水淹浸。

  反思

  「基礎設施都建得太低了」

  10月31日,颶風過後,電力公司開始對電力設備進行緊急修復。經過緊急搶修,已有14萬戶居民的電力得到了恢復。不過散落的樹枝和電線,以及瀰漫街道的海水給維修工人造成了困難。

  電力公司預計,還需要4天,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30多萬名用戶才能恢復供電,而在布朗克斯區及皇后區等地區,45萬受影響的居民估計需要一周才能恢復供電。

  作為緊急應對措施,紐約市臨時修改了計程車規則,鼓勵計程車司機每次多載幾名乘客。

  在目前尚未恢復供電的一些小超市,收銀員點起蠟燭收銀。人們則利用手機等來照明,以方便選購物品。

  這次預想不到的災害引發反思。

  工程師喬安斯·維斯特因柯認為,「基礎設施都建築得太低了,這是造成災難的重要原因。」他認為,紐約市從一個地勢低洼的地區發展成為現代化都市,所以電力公司應該提前關閉更多變電站。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工程師弗瑞德萊德認為,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保護低洼地段的設備。比如,海堤可以建得更高些,電力設備的裝備地點也可以見機進行重新安置。

  電力專家艾沙爾則認為,電力公司在做出停電決定時,必須慎之又慎,尤其是服務重要設施如醫院等地方的電力供應,否則就有可能造成雙輸的局面。在本次颶風侵襲期間,紐約大學附屬醫院停電之後,備用發電機發生了故障,導致醫院大批病人緊急疏散,許多珍貴的醫學研究成果毀於一旦。

  目前,紐約標誌性的地鐵系統仍然處於癱瘓狀態。在颶風來襲前,有著108年歷史的紐約地鐵全天24小時運營,日承載乘客500萬人次左右,是紐約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紐約運輸署主管約瑟夫·勒霍塔30日說,7條紐約地鐵隧道和6座公共汽車車庫都沒入水中。「紐約地鐵系統108歲了,從來沒經歷過像昨晚那樣的破壞性災害。」勒霍塔哀嘆。

  截至10月31日,此次颶風引發的災害已導致紐約18名市民遇難,其中兩人在家中溺亡,一人在家中睡覺時被倒下的大樹砸中。還有一名23歲的女子在水中觸電身亡。(高美)

  ■ 數說

  總人口:近1千萬

  遇難人數:18人(截至10月31日)

  停電影響市民:100萬人

  疏散人數:37.5萬人

  開放避難所:76處

  襲擊變電站海水水深:4.3米

  被淹地鐵隧道:7條

  ■ 背景

  滿月惹禍 「桑迪」變兇

  颶風是美國最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每年8月至10月為颶風活動高峰期。而此次「桑迪」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害,和遙遠的月球有很大關聯,「桑迪」剛剛好在滿月的時候來襲,使災情變得更糟糕。

  滿月的時候,太陽、地球和月亮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增強了它們之間的引力作用。太陽和月亮都在牽引著地球,這種吸引力能導致海洋膨脹,使潮水比其他時候要高。

  此次「桑迪」最具破壞力的效應,是其引發的風暴潮。在強風推動下,大量的海水撲向陸地,海水高度可達到3.7米,其中滿月的引力「貢獻」了大約30釐米。30釐米聽起來似乎不多,但微小的高度差別,也可能就意味著是出行不便還是一場災難。美國大西洋沿岸很多人口稠密地區海拔不超過3.5米。

  當然,出現如此災難性的颶風,並不只怪月亮,加拿大上空的高氣壓系統也是成因之一,該系統形成了一道「牆」,阻隔了「桑迪」向北移動的路徑。北上受阻,導致「桑迪」只能向西轉向,直撲美國西海岸。(鄧琦)

相關焦點

  • 看美國如何應對「歷史性颶風」
    總部位於邁阿密的美國全國颶風中心28日上午9時宣布,已經在紐約科尼島登陸的「艾琳」已經失去颶風強力,其風速下降至每小時105公裡,「艾琳」颶風已減弱為熱帶風暴。  8月27日一早,颶風「艾琳」自北卡羅來納州登陸美國。隨後,颶風一路北上,其帶來的強風、暴雨和巨浪使許多大樹折斷,道路嚴重積水。
  • 強颶風「艾爾瑪」衝擊美國佛州 超700萬人緊急撤離
    強颶風「艾爾瑪」9月10日早間登陸美國佛羅裡達州,引發狂風、風暴洪潮、暴雨等氣象災害。新華社發  應急救災機制和氣候變化政策受拷問  數周之內,兩場威力巨大的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後襲擊美國,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罕見的。美國的應急救災機制、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因此也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反思。
  • 颶風「伊薩亞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2)
    颶風給美國東部部分地區帶來強風和暴雨。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8月5日 (外代二線)(14)颶風「伊薩亞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 8月4日,人們在美國紐約關閉大樓大門。 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3日說,「伊薩亞斯」當晚增強為1級颶風,隨後在美國東部北卡羅來納州登陸。颶風給美國東部部分地區帶來強風和暴雨。
  • 颶風攜17級龍捲風襲擊美國,豪宅撕成碎片!專家警告:將襲擊紐約
    北京時間8月4日,衛星雲圖上看巨大氣旋正在美國東海岸肆虐。這個巨大的氣旋其實正是橫掃美國東海岸的颶風伊薩亞斯,它目前正沿著美國東海岸北上,橫掃美國多州,美國對這個颶風特別重視,派出多架飛機飛入颶風眼,測得988百帕和39米/秒陣風後,立即給出了相當於我國13級颱風的強度,看起來其實類似於颱風黑格比登陸我國的狀態。
  • 紐約內澇,證明北京被冤?
    真正對城市基建有檢驗意義的是縱向對比,這一點面臨「桑迪」颶風的紐約和「7·21」的北京類似,即所面對的氣象災難都達到了各自的「歷史之最」。颶風「桑迪」被美國氣象部門稱為「完美風暴」,颶風的氣旋範圍超過了1500公裡。 北京的「7·21」暴雨雖然影響範圍不比桑迪,但對北京及周邊區域來說,也造成很大影響,堪稱「超級豪雨」。
  • 颶風桑迪對美國影響持續 紐約災後重建困難重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徐蕾瑩):據環球資訊廣播 (微博)《第一資訊》報導,距離上月29號颶風「桑迪」襲擊紐約市已經過去整整三天的時間了。本次颶風災難也影響了環球資訊駐紐約站記者的生活。那麼災難過後,紐約的清理與恢復工作進展如何?
  • 卡特裡娜颶風
    七座煉油廠和一座美國重要原油出口設施也不得不暫時停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8月29日開盤時每桶飆升4.67美元,達70.8美元。在亞特蘭大,加油站的價格更要高5美元/加侖。8月31日,布希政府同意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幫助嚴重破壞的原油加工廠恢復生產。國際能源機構9月2日宣布,所有2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每天將戰略儲備的200萬桶原油投放市場,為期30天,以幫助解決因「卡特裡娜」颶風造成的市場緊張局面。
  •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二、「桑迪」重創美國的成因分析        雖然美國氣象部門提前5天發布了「桑迪」登陸美國東海岸的預報,聯邦政府和受影響各州也及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人員疏散、政府停工、學校停課、股市休市、公交和地鐵停運等一系列措施,但「桑迪」仍給美國東部地區特別是紐約及周邊城市造成嚴重影響。「桑迪」之所以導致嚴重災害,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季已正式開始
    據外媒The Verge消息,大西洋的颶風季將於6月1日正式開始,這將是個大麻煩。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推特上稱颶風季已正式開始了,並預測本周在墨西哥灣坎佩切區域上空形成熱帶低壓的概率為80%。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上周預測,這個颶風季將比正常情況更糟糕的可能性有60%。這看起來可能會有多達19個被命名的風暴,包括多達6個大颶風。一個平均的颶風季節通常由大約12個命名的風暴組成,其中有三個大型颶風。當然,2020年的情況更加特殊。
  • 美國颶風登陸山火瘋燒,衛星雲圖直擊「水深火熱」
    「薩莉」16日登陸美國阿拉巴馬州示意圖颶風登陸同時,美國西部山火「瘋燒」。美國環保部門說,8月以來的這輪山火「史無前例」,截至9月15日過火面積達到大約180萬公頃,涉及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以及位於內陸的愛達荷州。山火煙塵不僅飄到美國東海岸附近的首都華盛頓、紐約等城市,甚至還跨過大西洋,飄到歐洲。
  • 美國颶風直接「吹走」了夏威夷的一座島嶼!
    數周前,五級颶風瓦拉卡(Walaka)登陸美國,造成了建築物倒塌、洪水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癱瘓等嚴重破壞。
  • 美國颶風登陸、山火瘋燒,衛星雲圖直擊「水深火熱」
    動圖為颶風「薩莉」16日登陸美國阿拉巴馬州示意圖颶風登陸同時,美國西部山火「瘋燒」。美國環保部門說,8月以來的這輪山火「史無前例」,截至9月15日過火面積達到大約180萬公頃,涉及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以及位於內陸的愛達荷州。
  • 美國NOAA「颶風獵人」計劃 氣象偵察機冒險穿越颶風多裡安
    8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表示,為應對正在逼近美國本土的颶風「多裡安」,他決定取消月底訪問波蘭的行程。副總統彭斯將代其出訪 。9月1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多裡安升格為五級颶風。五級颶風最大風速可達17級(80m/s)以上。
  • 超強颶風襲擊中美洲 數十萬人聚集避難所
    《紐約時報》近日刊文指出,因受颶風影響,中美洲一些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有數十萬人擁擠在避難所,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極高。 「我們正面臨著嚴重的健康危機」,援助組織安地卡救援隊負責人索非亞·萊託納說:「不僅因為颶風襲擊,更因為人們在避難所裡對新冠病毒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 11月,接連而來的強颶風埃塔和約塔給中美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帶來巨大災難。
  • 超強颶風洛倫佐肆虐大西洋,將給英國愛爾蘭帶來狂風暴雨
    在2019年9月28日,北大西洋上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創造了歷史——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颶風洛倫佐一度發展成為最高等級的五級颶風(相當於我國標準的17級超強颱風),然而北大西洋歷史上從未有一個五級颶風能比颶風洛倫佐出現的位置更加偏東。
  • 颶風「蘿拉」升級威脅美國油氣生產 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墨西哥灣颶風「蘿拉」升級為4級颶風,繼續向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帶逼近。當地油氣企業紛紛關閉海上鑽井平臺、煉油廠和天然氣輸送終端,以減少損失。
  • 盤點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颶風,這組圖帶你了解颶風破壞性有多大!
    美國人為何談颶風色變?翻看美國的歷史,就會發現上面灑滿了與颶風鬥爭的血與淚。一般來說,每年的6月至11月是美國的颶風季節,其中8、9月份颶風最為集中,去年兩場強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後侵襲美國,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 世界最強10次颶風,看完令人膽顫心驚!
    據目擊者稱,這場最強的颶風颳掉了樹木,風速一定達到了每小時200英裡。2.米契 這場可怕的颶風在美國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但是這場緩慢移動的風暴在1998年10月爆發,連續兩天下了一小時4英寸的雨,還造成了致命的洪水和泥石流。颶風襲擊西半球,11,000人成為這場致命風暴的受害者。農村基礎設施和農作物被完全摧毀,損失了50億美元。
  • 颶風艾瑪即將登陸佛州560萬人被要求撤離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超強颶風艾瑪,即將登陸美國佛羅裡達。一度降為四級颶風的艾瑪在登陸前再次得到加強,已重新升級為五級颶風。佛羅裡達州政府發出命令,要求560萬居民在9月9日午夜前撤離。鄰近的喬治亞州也有54萬人被要求撤離。
  • 大西洋颶風季再臨 可能出現4次大型颶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4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颶風季,大西洋上空可能形成4次大型颶風。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據預測,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強於正常水平的概率有35%,相當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40%,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25%。該中心預測,今年颶風季有70%的概率形成10到16次命名風暴,其中5到9次可能演化為颶風,包括1到4次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三級或以上級別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