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射頻濾波器廠商的競爭分析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A股射頻濾波器廠商的競爭分析

Sara 發表於 2020-12-02 09:18:43

受益於國產替代和市場需求,國產射頻前端濾波器領域已經湧現了不少企業,主要是研究院所和民營公司,如中電26所、中電55所、德清華瑩(中電控股)、卓勝微、信維通信、無錫好達、麥捷科技、航天微電(原北京長峰)、中訊四方等。

此外,未上市的濾波器企業也紛紛加速資本布局。此前華為已戰略入股德清華瑩(持股5%)、無錫好達(持股5.6604%),小米戰略入股無錫好達(持股5.6604%)。可以預見,目前也是國內濾波器廠商發展的最佳時機。

不久前,受業績驅動,SAW濾波器廠商卓勝微市值突破1000億元,有望進一步加快國產濾波器進口替代的進程。基於此,本文選取A股射頻濾波器廠商卓勝微、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對比分析。

業務結構對比:濾波器業務佔比均較低

首先在業務結構方面,分別對比三家企業2020年上半年的主營產品收入佔比發現,卓勝微、信維通信的主營業務均較為集中,射頻前端模塊產品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從營收結構來看,卓勝微主要以開關為主,信維通信以射頻元器件為主。同時,除射頻元器件以外,麥捷科技的主營產品還包括磁性元器件及LCM顯示模組等產品,業務結構較為繁雜。

其中,卓勝微專注於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產銷,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的應用解決方案。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其濾波器產品分為用於衛星定位系統的GPS濾波器、用於無線連接系統前端的WiFi濾波器、適用於移動通信的濾波器等,上述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2020年上半年,其主營產品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及其他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5.46%、12.13%和2.41%。

信維通信主營業務為射頻元器件,主要包括:天線、無線充電模組、射頻材料、射頻前端器件、EMI\EMC器件、射頻連接器、音/射頻模組等,產品可廣泛應用於移動終端、基站端及汽車等領域。其主營產品射頻零、部件佔比為100%。

麥捷科技從事磁性元器件、射頻元器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和LCM顯示模組器件的研產銷,主要產品包括電感、LTCC射頻元器件、SAW射頻元器件、電感變壓器和LCM產品。產品主要應用於移動通訊、通信基站、消費電子、網際網路應用產品等領域。其中,主營產品電子元器件、LCM液晶顯示模組及其他(補充)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4.96%、44.97%和0.07%。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發現,三家企業雖然都有濾波器業務,但佔總體的營收佔比並不大。整體來看,濾波器業務的空間仍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好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產SAW濾波器廠商,目前已進行輔導備案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已獲得華為哈勃入股。其主要產品包括聲表面波濾波器、雙工器、諧振器,應用於手機、通信基站,LTE模塊,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及其它射頻通訊領域。並已實現對主流手機廠商,包括中興、宇龍、三星、藍寶、富士康、魅族等的供貨。

業績分化:卓勝微毛利率遙遙領先

來看各企業的業績情況,據企業年報,集微網分別統計出三家企業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扣非淨利潤、增長率及毛利率情況。

從營收規模來看,三家企業由大到小依次是信維通信、麥捷科技和卓勝微;從營收同比增幅來說,卓勝微在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增幅較快,分別為169.98%和93.64%。而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的營收規模較大,但增長性卻略遜於前者。

從扣非淨利潤來看,三家企業每年均有較大變動,不過總體上依舊是信維通信的淨利潤金額較大。從增長幅度來說,2019年卓勝微的扣非淨利潤實現大幅上漲,同比增長了216.98%。與此相對,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的扣非淨利潤卻出現下滑,麥捷科技的下滑幅度更超過-91.53%。

從毛利率來看,整體由高至低依次為卓勝微、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三家企業的毛利率均較為穩定,分別維持在52%、36%和15%左右。

濾波器是射頻前端最重要的晶片,據集邦諮詢分析師王尊民介紹,對於射頻晶片來說,本來是一種價值含量很高的電子元器件,一般而言,每一部5G手機需要10-14顆晶片,按照主要的批發價1-5美元來看,該類晶片約佔整體手機成本的1/10-1/15。但業內人士表示,為爭取有限客戶,眾廠商紛紛報出更低的價格,長此以往使射頻晶片行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受此影響,國內射頻晶片價格在近幾年逐漸走下坡路,其中部分產品的毛利率更低至20%,例如麥捷科技的毛利率近年來便持續在20%以下的低位徘徊。王尊民表示,在手機射頻前端領域,產能長期被Sky-works、Qorvo、Qualcomm大廠佔據,它們在供應鏈上有絕對的的主導權,毛利率長期維持在50%以上水平。

濾波器布局:各有差異

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達到83.61億美元,佔比射頻前端行業整體約56%,預計至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219.1億美元,年複合增速高達21.2%,不斷上升的市場需求也令國內濾波器廠商加速產業布局。

從擬募資金額來看,卓勝微、信維通信最新的募資金額均超過30億元。在濾波器布局方面,卓勝微以22.56億元投產濾波器和5G基站射頻器件項目;信維通信則在濾波器、5G天線和無線充電等項目持續加碼,分配到濾波器的募資金額約佔總募資金額的三分之一,麥捷科技同樣投入募資金額的三分之一進行濾波器擴產項目。

據了解,卓勝微目前射頻前端晶片主要應用於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等移動智能終端廠商的產品。為進一步加強在濾波器產品的競爭力,其再募資30億元投產濾波器和5G基站射頻器件項目。2020年7月2日晚間,卓勝微發布公告,擬向不超過35名的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高端射頻濾波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5G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其中,高端射頻濾波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總投資金額為22.74億元,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為14.18億元。本項目將針對高性能、複雜應用的高端濾波器開展設計研發。通過與Foundry共同投入資源合作建立前道晶圓生產專線,將進一步深入拓展高端濾波器產品,覆蓋低、中、高頻段的各種應用場景,建立完整的射頻濾波器產品線,產品將主要應用於移動智能終端設備。此次對於高端濾波器的研究開發,結合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時的募投項目建設,可實現卓勝微濾波器產品線在移動智能終端領域的完整產業化布局。

2020年7月3日,信維通信公告顯示,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用於射頻前端器件、5G天線及天線組件、無線充電模組三個項目。其中,射頻前端器件項目總投資為20.28億元,擬用募集資金10億元。項目建成後,信維通信將在現有5G天線業務基礎之上,向SAW、TC-SAW和BAW等射頻前端產品方向延伸,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主營業務領域的整體競爭力。

今年9月3日,麥捷科技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13.90億元用於高端小尺寸系列電感擴產、射頻濾波器擴產、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射頻濾波器擴產項目投資總額為4.75億元。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LTCC 射頻元器件11億隻、SAW 濾波器14億隻,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61億元。

綜上所述,在5G通信技術的帶動下,濾波器作為射頻前端核心元器件,在5G手機的使用數量和價值量成倍增長。從SAW濾波器來看,除了Murata、TDK、Skyworks等國外廠商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外,目前A股有卓勝微、麥捷科技、信維通信等。而基於技術受限,BAW濾波器主要被國外Avago/博通、Qorvo和太陽誘電等廠商壟斷,國內涉足企業較少,多數還處在研發階段。國內布局BAW濾波器領域廠商主要有中電55所、中電26所、天津諾思、開元通信以及中科漢天下等。

整體來看,在資本助力擴產研發的基礎上,以卓勝微、信維通信、麥捷科技為代表的國內射頻濾波器廠商,有望縮小與國外廠商的差距,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提升國產化替代進程。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對比分析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4 09:56:41 集微網消息,受益於國產替代和市場需求
  • 一文讀懂國產射頻濾波器
    (Fabless+Foundry+OAST)模式 射頻濾波器行業中遊參與者分析 射頻濾波器產業鏈中遊參與主體是射頻濾波器生產相關企業,包括Fabless設計廠商、Foundry晶圓製造廠、OSAT封測代工廠以及IDM廠商。
  • 各種類型射頻濾波器優缺點及主要廠商
    濾波器主要應用於射頻通信收發前端,抑制帶外幹擾雜散信號,同時讓有用信號通過的一種無源器件。主要種類有腔體濾波器,微帶線濾波器,LC集總元件濾波器,聲表濾波器,介質濾波器,LTCC濾波器等,下面將介紹它們的優缺點,應用場景,主要生產廠商。1.
  • 我國5G射頻濾波器終於有所突破這家全類型濾波器廠商爭氣了
    射頻前端濾波器在國內鮮有廠商布局,但是近日我國一家科技公司打破了這一桎梏,成功發布了 3 款 5G 濾波器晶片。因此,為了實現高性能的 BAW 濾波器,通常需要工藝和器件設計的協同優化,BAW 濾波器廠商需要有自己的 Fab 已完成定製化的工藝來生產濾波器。而需要 Fab 則意味著需要很高的資本投入。在射頻前端模塊中,射頻濾波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將帶外幹擾和噪聲濾除以滿足射頻系統和通訊協議對於信噪比的需求。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卓勝微VS信維通信VS麥捷科技
    可以預見,目前也是國內濾波器廠商發展的最佳時機。不久前,受業績驅動,SAW濾波器廠商卓勝微市值突破1000億元,有望進一步加快國產濾波器進口替代的進程。基於此,本文選取A股射頻濾波器廠商卓勝微、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對比分析。
  • 國產射頻企業成長空間巨大,射頻濾波器亟待實現國產替代
    從目前來看,全球射頻前端市場集中度較高,前四大廠商Skyworks、Qorvo、Avago、Murata佔據著全球85%的市場,且均是日美發達國家企業,而這也意味著國產射頻企業的成長空間巨大。從全球智能終端濾波器市場的容量來看,射頻濾波器市場將由2015年的50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30億美元。因此,楊清華認為,僅需要對國外濾波器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未來公司就將成為一個銷售額10億美元以上級別的公司。
  • 麥捷科技一體電感及射頻濾波器現有產能接近滿產滿銷
    集微網消息,12月29日晚間,麥捷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體電感及射頻濾波器現有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較高,接近滿產滿銷,在手訂單及意向性訂單也較為充足。據了解,麥捷科技從事磁性元器件、射頻元器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和LCM顯示模組器件的研產銷,主要產品包括電感、LTCC射頻元器件、SAW射頻元器件、電感變壓器和LCM產品。
  •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射頻前端(RFFE)是智慧型手機等移動通信產品的核心組件,起到收發射頻信號的作用,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雙工器、射頻開關、濾波器、低噪放大器五個組成部分。ST新材料和功率解決方案部的戰略營銷、創新和關鍵項目主管Ezgi Dogmus曾在麥姆斯諮詢的採訪中表示,GaN-on-Si有望替代LDMOS用於射頻產品,因為跟競爭對手的GaN-on-SiC解決方案相比,它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此外,ST的GaN-on-Si可實現更快的大規模量產,針對RF產品更易於擴展。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從其財報中,我們更能意識到,近來,ST對於射頻業務愈發關注。
  • 宙訊科技完成近億人民幣A輪融資 5G射頻濾波器研發處於領先地位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實習記者 魯哲之 北京報導近日,5G射頻濾波器晶片設計製造公司宙訊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宙訊科技向本報記者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5G射頻濾波器研發和生產基地建設,核心內容包括廠房建設、生產製造設備採購、科技尖端人才引進,以及渠道建設和企業品牌打造等。
  • 中國射頻晶片的現狀和出路思考
    全球手機基帶廠商出貨佔比圖 射頻前端類產品漸漸登上歷史性舞臺所有無線通信都需要手機終端中的WI-FI、GPS、Bluetooth等,射頻前端晶片包括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功率放大器、雙工器、射頻濾波器等晶片。
  • 射頻晶片基礎知識科普
    射頻前端競爭格局(頭部四廠商) 其中濾波器市場(53%):SAW濾波器由村田主導,BAW技術基本為博通和Qorvo所壟斷;功率放大器市場(33%):美國三大廠商佔據93%的市場份額;開關及其他組件(10%):
  • 各種射頻器件科普
    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 過去十年來,射頻前端市場規模一直維持穩定高速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70億美元,相比2011年的63億美元增長269%。預計到2025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可達250億美元。 其中濾波器市場(53%): SAW濾波器由村田主導,BAW技術基本為博通和Qorvo所壟斷;功率放大器市場(33%): 美國三大廠商佔據93%的市場份額;開關及其他組件(10%): 思佳訊、Qorvo主導其他射頻器件市場。
  • 中國5G天線及射頻器件發展現狀及行業格局分析
    中國5G天線及射頻器件發展現狀及行業格局分析 程文智 發表於 2019-05-24 18:53:01 目前,國內外主要國家的4G網絡基本全覆蓋,運營商處於4G後周期建設中
  • 5G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難點分析
    在晶圓、射頻前端(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天線調諧器、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基站及終端領域,NI與行業領先廠商均有合作。  ● 終端:5G終端產品如手機中的天線和射頻器件的集成方式和數量均發生了變化,5G手機支持下行鏈路4×4 MIMO,上行鏈路2×2 MIMO,而4G手機大部分僅支持2×2 MIMO,總而言之,5G終端設備中射頻前端用量將翻倍,4×4 MIMO需要4根天線和4個獨立的RF通道,4×4 MIMO普及意味天線數量、PA、LNA、濾波器、射頻開關等器件用量翻倍增加。
  • 海特高新今年業績成倍增長 射頻濾波器晶片打破國外壟斷的希望
    同時濾波器也是雙工器重要組成部分,是通信射頻前端模組中用量非常大的晶片,據Skyworks預測,5G手機濾波器數量將從4G手機中的40顆上升至70顆。其中特別提示關注濾波器這一塊的描述,「公司與國內知名廠商合作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已經具備批量量產能力」。這一段我們需要與卓勝微5月31日的定增公告放在一起研讀。
  • 移動終端中三類射頻電路的發展趨勢分析
    射頻前端電路向小型化和交互集成方向發展 半導體廠商多年來致力於把各種功能集成到大型集成電路中,終端成本隨著集成度的提高而日益降低,為消費者帶來越來越多的好處。在移動通信終端RF電路部分,許多元器件要麼集成到晶片當中,要麼隨著直接數字上/下變頻器的出現而消失。 但是,終端電路發展到現在,仍有兩個重要的器件還沒有被集成,即射頻前端濾波器和射頻功放。
  • 國產濾波器量產突破!
    由於技術和專利上的優勢,當前濾波器市場主要以國外的企業為主,其中,SAW濾波器主要供應商為村田、TDK、太陽誘電、Skyworks、RF360等幾家廠商,體聲波濾波器為Broadcom、Qorvo、太陽誘電和RF360等幾家主導;LTCC和IDP濾波器主要供應商為村田、太陽誘電和RF360等。手機端射頻濾波器國產化率僅為個位數。
  • 射頻前端接收模組的五重山!日本最大IC基板廠失火,或影響濾波器...
    射頻接收模組的五重山 接收1:使用RF-SOI工藝在單顆die上實現了射頻Switch和LNA。雖然僅僅是單顆die,但從功能上也屬於複合功能的射頻模組晶片。國際廠商在這些頻段已經開始普遍使用TC-SAW的技術,以達到最好的整體性能。 接收5:接收晶片的最高複雜度,就是H/M/L的LFEM。
  • Resonant設計的射頻濾波器出貨量在2020年第四季度達到690萬顆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連接人與物的射頻(RF)濾波器智慧財產權(IP)提供商Resonant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RESN)近日宣布,Resonant設計的射頻濾波器出貨量在2020年第四季度(Q4)達到690萬顆,該季度同比增長超過200%,環比增長超過65%。
  • 5G時代,手機射頻器件成本會超過主晶片?
    種種跡象都引起了手機主晶片廠商的警覺。實際上,近年來高通、聯發科以及紫光展銳都先後通過收購擁有了自己的射頻PA公司。比如高通與TDK聯合建立RF360,聯發科收購絡達,紫光展銳則有RDA。  主晶片廠商通過捆綁銷售的策略具有一定市場優勢,不過在高端旗艦產品中,一線品牌仍更傾向於採用Qorvo獨立RF廠商的射頻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