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前端濾波器在國內鮮有廠商布局,但是近日我國一家科技公司打破了這一桎梏,成功發布了 3 款 5G 濾波器晶片。
近日,雲塔科技正式推出了國內首顆自主研發的 5G NR n77 頻帶(3.3-4.2GHz)、n78 頻帶(3.3-3.8GHz)、n79 頻帶(4.4-5.0GHz)三款濾波器晶片,並將於 11 月 21 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 世界 5G 大會」上正式發布。
據了解,基於聲表面波(SAW)和聲體波(FBAR/BAW)技術的濾波器帶寬一般在 200MHz 以內。為備戰 5G 產業爆發,雲塔科技此次推出的 n77 濾波器工作在 3.3-4.2GHz,其帶寬高達 900MHz,遠遠超出了傳統聲波濾波器技術的適用範圍。而濾波器技術並非一朝一夕便能研發成功,例如,BAW 濾波器中的主流技術 FBAR 需要在有源區下方做高精度蝕刻,這就對晶片工藝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能有同時了解器件物理和工藝的工程師來完成結合工藝的器件設計,來實現高性能濾波器。因此,為了實現高性能的 BAW 濾波器,通常需要工藝和器件設計的協同優化,BAW 濾波器廠商需要有自己的 Fab 已完成定製化的工藝來生產濾波器。而需要 Fab 則意味著需要很高的資本投入。
在射頻前端模塊中,射頻濾波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將帶外幹擾和噪聲濾除以滿足射頻系統和通訊協議對於信噪比的需求。隨著手機需要支持的頻帶數目不斷上升,由於每一個頻帶有需要有自己的濾波器,因此一款手機中需要用到的濾波器數量也在不斷上升。目前,一款 4G 手機中的需要用到的濾波器數量可達 30 餘個。而到了 5G 時代,手機需要支持的頻段甚至會達到 91 個以上。由於一個頻段通常需要兩個濾波器,所以未來單部手機的濾波器使用量將超過百個,所以濾波器在 5G 時代的前景不可估量。
憑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技術團隊不斷創新突破,雲塔科技該系列濾波器(n77, n78, n79)都在 1.6x0.8mm 的小尺寸上得以實現。另外,對於該系列緊缺產品,公司不僅準備了 LGA 封裝的版本供智能終端廠商使用,而且還會提供 WLP 版本為客戶做更高集成度的射頻前端模組產品開放可能。
雲塔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射頻濾波器和射頻模組為產品方向的創業公司,其核心團隊由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歸國技術專家組成。在成立不到 3 年的時間裡,潛心研發,已定型十數款濾波器產品並將陸續推出,尤其在 SPD、LTCC、SAW 和 BAW 領域均有技術儲備,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全類型濾波器研發、生產和供應能力的公司。
(文章來源:與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