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館長闢謠:磁極倒轉可笑

2020-11-22 中國網

天文館長闢謠:磁極倒轉可笑

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2-11   發表評論>>

昨日,在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時,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對目前加劇的「世界末日說」進行了闢謠。他稱,今年12月21日,在天文學上是非常普通的一天,沒有任何特殊天象。

「瑪雅人的曆法結束並不意味著災難」

隨著12月21日臨近,所謂的「世界末日說」也成為了公眾議論的熱點。該說法認為,古瑪雅人的曆法中顯示,這一天意味著瑪雅曆法的結束,說明這一天地球上會有從天而降的某種災難。

雖然這種說法被科學家們在諸多場合批駁,但隨著這一天的臨近,其還是成為了坊間、網絡上的熱門事件。

朱進解釋,瑪雅曆法有兩種不同的計時單位,其中的長進時歷用五個數字來表示一天,以此形成周期。雖然瑪雅人的曆法寫到2012年12月21日就結束了,但這意味著是另一個循環,而不是終結,也不意味著是災難。

「地球磁極倒轉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發生」

「世界末日這東西,當然不是瑪雅人說的,而是後來人考證的。」他稱,事實上,對瑪雅曆法的考證有著諸多爭議,也有專家考證瑪雅曆法結束的這一天其實對應著今年6月6日。

朱進表示,從天文學上講,今年12月21日沒有任何天象可以和所謂的「世界末日說」關聯,如果真要將「世界末日說」和某種特殊天象關聯的話,那反而是今年6月6日比較特殊,因為那天發生了「金星凌日」。「金星凌日」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是地球、金星和太陽運行處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現象。

朱進稱,相比之下,因為發生了「金星凌日」,6月6日才是特別特殊的日子,「這個日子跟以前的瑪雅曆法是有一定關係的,這種考證還至少找到了天文學上很特殊的某一天。也就是說,真要尋找世界末日的天文證據,那也是在已經發生過了的今年6月6日,而不是12月21日。」

對於另外一些民間對「世界末日說」所謂的「科學預測」,朱進也表示了否認,如一種說法認為地球會發生磁極倒轉。朱進解釋,地球磁極倒轉在歷史上是呈周期性發生的,它的變化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至少是上千上萬年的尺度,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發生的。(記者 金煜)

相關連結:

上海昨日現「3個太陽」 專家:與末日無關

江蘇現"3個太陽"與「倒掛彩虹」奇觀(組圖)

多種地球毀滅說遭駁斥 歐陽自遠:世界末日是誤讀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文館長闢謠世界末日:12月21日為普通一天
    2012-12-11 08:42:37  來源:中國網  已有0人參與  [大中小]   中國網12月11日訊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10日在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時表示,2012年12月21日這一天本身並沒有任何特殊,是非常普通的一天
  • 今晨天空現「金星合月」景觀 天文館長曬照(圖)
    金星今早「約會」月亮  網友拍照微博曬圖 天文館館長也關注  本報訊(記者 魯曼 王賀健)今天清晨,天空中出現了「金星合月」的天象。早起的市民,甚至北京天文館的館長也都抓拍到了這樣的景觀。
  • 專家解讀:地球確曾磁極倒轉 人類能否迷失?
    聽了我國古地磁學家的一番講解,我們知道了磁極倒轉對於地球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麼稀罕事。而真正了解了地磁場的科學常識之後,恐怕很少有人再會被「地磁倒轉」一詞驚擾,更不會簡單依據時間間隔來枉自推斷將要發生地磁倒轉了吧。  關於地球磁極要倒轉的言論近來流行於網絡和民眾間,引起了許多猜測甚至末日的流言。究其原因,正是公眾對地球磁場基本常識的缺乏所致,那麼,地球磁場磁極為何倒轉?
  • 磁極倒轉比太陽耀斑嚴重,會引發動植物進化加速,對人類生活不利
    地球的變化關係到我們人類生存地球上的每一個生靈,也許一個小小的變化就會毀滅一切,當然地球的變化並不是只有壞處,也是有好處的存在,根據最近地質學家在《PNAS》雜誌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警告地球的磁極倒轉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地球的磁極倒轉好像在科學紀錄中也是出現過一樣,當然是我個人的學識可能太少了
  • 4300 年前磁極倒轉,地球上一片汪洋,《山海經》正是當時的寫照
    這還得從4300年前那次磁極倒轉說起。那次磁極倒轉導致北半球沉入海中,北半球的松被效應,使北半球的地殼逐步下沉了5000~8000米,海水在北半球漫延開來,一座座高山沉入海洋。當磁極倒轉結束,我國的地質地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絕大多數地區的平原和丘陵低洼處都被海水淹沒,最早連中原地區也是一片汪洋。這就是《山海經》的來歷,因為除了山,就是海,沒有其它東西。
  • 非洲和南美洲之間地球磁場正在減弱,是磁極倒轉的早期跡象嗎?
    然而,地球的磁場並非亙古不變,它的南北磁極曾經對換過位置,即地磁的北極變化成地磁的南極,而地磁的南極變成了地磁的北極,這就是所謂的「磁極倒轉」。現在地球磁場在南美洲和非洲之間正在減弱。困惑的專家說,這種「奇怪的行為」正在給衛星和飛機帶來麻煩,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地球磁極即將倒轉的早期跡象。
  • 【榜樣力量】秦瑞強:從民營企業家到科技館館長
    人物名片秦瑞強,今年56歲,正定縣科技館館長。曾是一位民營企業家,做瓦工、搞建築、跑運輸、經營鐵礦、辦學校……2000年10月,他籌措1200萬元在正定縣城建成了一個佔地1.8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大型科技館,這也是我國首家民營科技館。
  • 北京天文館館長做客凱風網解讀隕石墜落
    連續發生的天文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隕石和地球安全問題的關注。為此,凱風網18日獨家專訪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先生,請朱館長為廣大網友詳細解讀隕石墜落的原理以及小行星等天體可能對地球安全帶來的威脅。
  • 搏擊冠軍練喻軒喊話館長:中槍咋沒見血,如果我幹的你沒說話機會
    8月28日,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發生意外,他自爆自己在深夜當街被人連開3槍,身中2槍,小腿和大腿各中1槍,在倒地之時,陳之漢還不忘讓助手開直播,在直播中他躺在地上告訴身邊的人,如果自己死了,請大家好好照顧他的妻子和孩子。
  • 一個超級月亮,兩場流星雨 天文專家:「六月最浪漫時間表」其實非常...
    原標題:一個超級月亮,兩場流星雨 天文專家:「六月最浪漫時間表」其實非常普通   中國江蘇網6月7日訊 「400多年前哥白尼一生都未見過的水星」,超級月亮將美到窒息……近日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天宮一號發射時間利於觀測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倒計時之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媒體採訪,權威解讀「天宮一號」與航天天文的有關情況。        主持人:天宮一號發射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全國各地的網友也非常的關注。今天我們有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來為我們網友解讀有關天宮一號和天文之間的一些關係。
  • 【揭秘】看《天文現象》郵票背後的設計故事!
    我們有幸邀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天文現象》郵票設計者原藝珊、責任編輯幹止戈、《天文現象》明信片和版票冊設計者王國政來到直播間,和大家分享郵票郵品設計背後的故事。性價比最高的收藏品,收錄《天文現象》郵票大版、首日封(一套5枚)。
  •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
    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希望更多年輕人仰望星空「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燦爛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法則。」天文,到底有何魔力可以迷倒眾生?天文愛好者,該以何種方式仰望星空?天文學家和他們的生活,是如《星際穿越》般跌宕起伏,還是整日湮沒在觀測與數據當中? 記者日前專訪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首席科學家、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替茫茫然的天文「小白」們,尋找一個通向天文學家與天文學秘境的引力透鏡。
  • 北京天文館館長和郵票設計師要一起來科普了
    他來了他來了他們帶著天文知識走來了大咖說郵第四期我們如約而至這次,我們玩視頻的!幽默風趣朱館長才貌雙全原設計能文能武幹編輯品學兼優王老師帶你認識走進天文世界,講述天文現象!參與互動拿設計者籤名的《天文現象》首日封獎品!還有500份拼手速優惠券!
  • 北京天文學會成功舉辦2019年學術年會
    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致開幕詞辭騰訊科技訊 2019年5月21日至23日,由北京天文學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北京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景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趙剛,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北京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學兵,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主任仲佳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雙南,北京天文館黨總支書記李麗,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等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冬妮主持。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科學+特別活動: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遊戲物理 趣味科學
    1992年8月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成立後曾任所長,並曾出任中華民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2007年轉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以及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11年1月17日借調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擔任館長。
  • 天文館館長介紹「中國日全食」
    近期全國的天文迷們都在熱切的盼望著7月22日日全食的到來,這次日全食是2132年以來觀測條件最好的一次。由於它的最佳觀測地點都集中在中國,所以它也被國際天文界譽為「中國日全食」。這一次日全食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在哪些地點觀測比較好?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先生,請他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朱館長您好,非常歡迎您的到來。
  • 傳奇女記者法拉奇:希特勒很可笑
    政權往往被他們看做是一件嚴峻的事,而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往往以悲劇的語言來加以描述,而不是以喜劇的語言來加以描述。我們可以這麼來理解,從一方面來說,這是合理的,因為在政權的主要成分—— 痛苦和死亡—— 上很少有值得一笑的東西,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是一個錯誤,因為僅僅介紹它的悲劇,那麼給它描述的形象是扭曲而不完整的,從而阻止人們去理解,它除了有可惡之處外,還有可笑之處。
  • 中科院近日闢謠「巨型彗星撞地球」說法
    「俄羅斯一位天文學家日前宣稱,一顆巨型彗星正高速向地球的方向駛來,如果它繼續保持這種航向的話,可能在這個月底與地球相撞」———針對近期在網上出現的這條消息,中科院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紫金山天文臺的闢謠信息指出,有關「巨型彗星月底撞地球」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