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系統 使用肌肉信號控制無人機

2020-12-03 環球網

來源:【cnBeta.COM】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新的系統,能讓我們更接近於人與機器人的無縫協作。這套系統被稱為 "行為-A-Bot"。它利用可穿戴式傳感器發出的人體肌肉信號來駕駛無人機,控制無人機的運動。

MIT研究人員將肌電和運動傳感器放在控制飛行無人機操作員的二頭肌、三頭肌和前臂上。這些傳感器測量肌肉信號和運動,並使用算法處理信號,以實時檢測手勢。不需要離線校準或每個用戶的訓練數據。麻省理工學院表示,其系統只使用兩三個可穿戴式傳感器,環境中不需要任何東西就可以工作。該系統有可能被用於各種場景,包括在電子設備上導航菜單或監督自主機器人等。在他們的測試中,該團隊使用Conduct-A-Bot系統控制了一架Parrot Bebop 2無人機。他們表示,任何商用無人機都可以使用這套系統。

該系統可以檢測到旋轉手勢、握緊拳頭、緊張的手臂和激活的前臂等動作。Conduct-A-Bot系統會解讀這些信號,使無人機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和向前移動。這些信號也可以用來讓無人機旋轉和停止。在遠程控制測試當中,無人機對超過1500個人類手勢中的82%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該團隊表示,他們的系統最終可以用於人與機器人協作的一系列應用,包括遠程探索、輔助性個人機器人和製造任務等。這種類型的控制還可以為非接觸式工作開闢新的途徑。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創建的系統會在每個人做出控制機器人手勢的過程中根據每個人的信號進行自我校準,從而使一般用戶可以更快,更輕鬆地利用它。

相關焦點

  • 用肌肉動作控制電子設備?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已經在嘗試了
    現在,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正努力讓這一科幻場景變成現實。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Conduct-A-Bot的實驗裝置,這套裝置通過讀取操作員的肌肉信號來控制無人機,以取代現有主要靠控制杆的操作方式。不過目前科學家們能夠嘗試的範圍還局限在小型無人機領域。
  • MIT用肌肉信號來控制無人機,從大腦中獲取信號來操作假肢
    對於無人機的新手來說,不同樣式的操縱杆,是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適應和變得熟練的。不過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已經想到了一種了可利用操作者肌肉信號,來更加直觀地控制無人機的新方法。通過配備多個肌電圖傳感器,Conduct-A-Bot 系統能夠佩戴在用戶的右臂二頭肌、三頭肌和前臂區域,以讀取用戶的肌肉信號。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從大腦中獲取信號來操作假肢。通常情況下,這項研究的重點是恢復失去手臂或一條肢體的人的運動功能,但日本最近的研究表明,類似的技術也將被用來增強現有的人類能力。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一種新的變形機翼概念
    (原標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一種新的變形機翼概念) 【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因為我們將不再依賴於遙控器或者操控屏幕來控制無人機。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 CSAI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 Conduct-A-Bot」的控制方法,它利用肌肉傳感器和運動檢測來實現更「我們可以通過揮動我們的手,握緊我們的拳頭,繃緊我們的手臂等手勢來直接操縱無人機、操控機器人或其他的控制設備。
  • 美國陸軍和麻省理工學院使用超材料開發可重構結構
    美國陸軍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出一種連接超材料的新方法,能夠製造可重構結構。該方法由美國陸軍和麻省理工學院比特與原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使用類似於樂高的離散晶格系統連接具有獨特力學性能的材料,開發具有可重構能力的結構。該結構具有強適應性、可重構性和彈性,採用經濟高效的注塑成型工藝和網格連接方式來快速組裝宏觀結構,使用的材料包括剛性材料、柔順性材料、膨脹性材料和手性材料等類型。該技術為製造可重構軍用機器人開闢了可能性。
  • 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可穿戴傳感器幫助漸凍人患者交流
    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LS) 的人,他們控制肌肉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因此,他們會失去說話的能力,很難與他人交流。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可伸縮的、類似皮膚的裝置,它可以貼在病人的臉上,並可以測量諸如肌肉微顫或微笑這樣的小動作。
  • 麻省理工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麻省理工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工程學院院長Anantha Chandrakasan表示:」我很自豪地宣布今年的工程學院新任終身教職人員隊伍。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2020-04-30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無人機都可以用意念控制了 腦控耳機還遠嗎?
    你不得不承認,高科技會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比如在我使用新一代AirPods後,除了音量調節有時還需要用到手機,其他所有操作幾乎都通過耳機和Siri來完成。現在我又想,哪天可以直接用意念來控制耳機那該多方便!自從前些天體驗了一次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風騷操作後,我對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了。何為用意念控制無人機?
  • 麻省理工學院在機器人技術領域取得了令人驚奇的進步
    打開APP 麻省理工學院在機器人技術領域取得了令人驚奇的進步 發表於 2020-03-02 15:06:40 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人工實驗室(CSAIL)計劃在機器人技術領域取得了令人驚奇的進步。
  • MIT科學家開發BodyCompass系統,使用無線電信號監測睡姿
    不過,麻省理工學院(MIT)新推出的BodyCompass系統卻提供了第三種選擇,很多人可能更喜歡。首先,為什麼要追蹤一個人的睡姿?睡姿的頻繁變化往往是睡眠質量差的一個指標。該系統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生嶽世超和Dina Katabi教授開發,它結合了一個類似Wi-Fi路由器的工具,安裝在臥室的牆上。該設備向房間內發送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會從各種表面反射出來,包括人的身體。連接電腦上的算法可以分辨出哪些反射信號來自睡眠者,由於它們受到該人呼吸時胸部起伏的影響。
  •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已開發夢中插入主題的設備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方法,通過將應用程式和稱為Dormio的夢想跟蹤設備結合使用來操縱夢想。在已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該系統能夠將某些主題插入一個人的夢中……這很讓人想起電影 《盜夢空間》中的內容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麻省理工學院流體接口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個開發可穿戴系統和接口以增強認知能力的小組——使用了一種名為「客觀睡眠孵化」(TDI)的技術。
  • 四旋翼無人機和動作捕捉系統能碰撞出哪些火花?
    傳統的無人機通常使用慣性導航系統(IN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無人機的定位與導航。但是在一些環境下,由於建築物的遮擋或者無線電幹擾等因素的存在,導致GPS信號弱,設置有的時候完全不可用,所以研究一種無GPS環境下的導航方式成為目前的研究中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由於室內多旋翼無人機的慣性導航系統的零漂嚴重,在短時間內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新一代監測系統,不用視頻而用無線電波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使用無線電波的監測系統,該系統不但可以高效無接觸地監視居民運動和生命體徵,而且可以跟蹤活動-以一種更加隱私的方式,而無需使用視頻。該系統有可能用於長期護理和輔助生活設施,以提供更高的支持標準,同時還確保這些設施的居民的隱私得到尊重。
  • 麻省理工學院的AI系統醫學診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系統,該系統可以決定做出預測還是服從專家。最重要的是,該系統可以根據隊友的可用性,經驗和業務範圍來適應何時何地,何時向某位專家提出建議。
  • 麻省理工推「智能表面」:優化接收器5G信號強度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究了這個問題,。與其把注意力集中在發射機和接收機上,為什麼不通過在環境本身的外表面增加天線來放大信號呢?這就是CSAIL團隊新系統RFocus背後的想法,它是一個軟體控制的「智能表面」,它使用超過3000個天線來最大化接收器上信號的強度。
  • 美工程師開發出「離子風」驅動無人機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設計出一種「離子風」無人機,沒有旋槳或渦輪葉片,無需化石能源或太陽能驅動。開發團隊2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說,強勁又安靜的離子流此次成功驅動一種輕型無人機持續、穩定飛行。論文通訊作者、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學院副教授史蒂文·巴雷特說,這是首次實現推進系統無運動組件的飛機持續飛行,為今後開發出更安靜、機械結構更簡單且沒有燃燒排放的飛機提供了可能性。
  • 隱身鬥篷、意念控制無人機…… 2019最具創意軍用黑科技
    在DZYNE技術公司的幫助下,美國空軍開發了ROBOpilot無人駕駛轉換程序。卸下軍機的座椅後,可將該程序的一套機器人控制組件安裝在機艙內。通過其傳感器和機械臂,這種「機器人飛行員」可以像人類一樣按照空中管理條例完成各種飛行操作。到目前為止,該機器人系統已經完成了幾次試飛。雖然尚未準備好投入使用,但它將來得到普遍應用後可以幫助延長飛機的使用壽命。
  •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襯衫來測量穿著者的體溫和心率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襯衫來測量穿著者的體溫和心率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小組開發的E-TeCS(電子紡織品合體套件)是一款通過在衣服內編織傳感器來測量諸如溫度,呼吸和心率等生命體徵的襯衫。使用功能強大的材料,例如壓縮襯衫(在身體上施加輕微壓力的運動襯衫),以便在鍛鍊過程中穿著。從外面看不到傳感器,它的編織方式很自然,與普通襯衫沒有區別。您可以在安裝了傳感器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清洗,然後可以卸下傳感器並將其編織到另一件衣服中以供再次使用。
  • 世界頂尖名校:麻省理工學院最新博士標準
    接下來,就以世界排名頂尖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機械工程係為例,詳細介紹其相關信息。最高學位是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ScD)或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在麻省理工學院,這些學位的名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