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把類人猿養在動物園裡是符合道德的?

2021-01-18 果殼

作者:Richard Moore

編輯:Ent

似乎很多人都認為動物園是殘忍的。那裡有一個接一個排放的籠子,空氣裡瀰漫著原始而糟糕的氣味,烈日照在灰突突的地上,動物就孤獨的坐在那裡。他們活在人們的眼睛裡,也活在人們無窮無盡的吵鬧和熊孩子們一次又一次挑逗的嘗試裡。食物被扔在地上曬乾,自由並不存在。想到這樣一幕,確實很少有人能不被喚起旺盛的同情心。

動物園裡孤獨的老虎 圖片來源:廣州動物園

可是,動物園真的是你想像的那樣麼?它存在的價值真的只是取悅人類麼?

事實上很多哲學家和靈長類動物學家都有和你一樣的觀點。他們會說,即使是最好的動物園也強迫動物們居住在局限的空間中,這意味著這些動物肯定很無聊,而且在人們持續的注視下充滿焦慮。另外一些批評者聲稱,即使這些生物沒有感到痛苦,動物園還是錯的,因為被人類出於娛樂目的而囚禁,是剝奪了它們的尊嚴。這樣的地方「是為我們自己所建,而不是為了動物」,哲學家代爾·賈米森(Dale Jamieson)寫道,「對那些正被我們迫害至滅絕的動物,動物園毫無幫助」。 

但是我想為動物園的價值辯護。

是的,有些動物園確實應該關掉。我們見過那種孤零零的猿或老虎,在商場裡的光禿禿籠子裡孤單踱步的視頻。然而,在很多動物園裡動物的生活質量很高,而且這些機構理應存在還有重要的道德理由。這個結論是我在與類人猿共事之後得出來的,可能無法等價地擴展到所有物種。不過,由於類人猿的行為在認知上既複雜又與人類相似,它們可以為評價動物園整體上的道德水平提供很好的測試案例。

在荷蘭以動物園產下雙胞胎的大猩猩 圖片來源:Rex/Robin Utrecht

我和同事進行的研究對動物沒有傷害,順利的話,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和猿類在認知上的區別。比如,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測試:一對紅毛猩猩是否能夠通過溝通合作完成任務得到獎勵的研究。我們把一個香蕉丸子藏起來,讓其中一隻紅毛猩猩能看到但夠不著,另外一隻可以打開一扇滑動門,把香蕉丸子從門裡推給它的同伴,但自己拿不到。它們在和我一起玩的時候做的還可以(不過不是特別好),和同類玩的時候就基本不搭理對方了。然後我們對人類兩歲小孩做了一套相似的研究。與猿類相比,這些兩歲小孩在和大人做遊戲時非常善於獲得獎勵(獎勵是貼紙,不是香蕉)。

拋開研究價值不談,支持動物園的論點中還包括動物福利。在做得最好的動物園中,比如萊比錫動物園,類人猿生活在寬敞的籠舍中,這些籠舍以它們的野生棲息環境為模型建造,照顧它們的工作人員也非常關心它們。大型叢林健身房讓它們保持興奮、免於無聊;它們還忙於各種「丰容」機關,這些機關裡藏著食物,需要用工具才能解鎖。通過歐洲和美國兩大認證體系認證的動物園是經過嚴格審查的,還需要參與教育和環保項目。此外,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生活在設計良好的籠舍中的猿類會因為人類觀察而感到焦慮或不安。如果你擔心類人猿「總是被這麼多人盯著看」會不高興,那是你多慮了——它們才懶得搭理你。

萊比錫動物園的大猩猩 圖片來源:wikipedia

當然了,動物園無法給動物提供和原始森林一樣的環境。但是對圈養類人猿來說,罕有其他的選項。全世界估計有4000隻類人猿生活在動物園中。這些猿類在野外生存的大部分地區——紅毛猩猩生活的印度尼西亞、黑猩猩和大猩猩的非洲中部和西部以及倭黑猩猩的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都被棲息地消失、內戰、獵捕和疾病所破壞。野外的山地大猩猩現存僅880隻,分成兩個小族群生活在DRC東部邊境,而紅毛猩猩的棲息地在過去的20年中縮小了80%。一些環保主義者夢想將動物園猿類重新放歸野生環境,但由於森林的逐漸消失,這種做法幾乎是不可行的。紅毛猩猩生活在萊比錫,肯定要好過它們在為了建棕櫚樹種植園而砍伐殆盡的森林裡勉強求生。

萊比錫動物園裡一隻大猩猩抱著它的孩子。圖片來源:法新

由於動物園猿類沒辦法回到它們的天然環境,專門的庇護所就成了另一個選擇。但這需要大片既安全又不存在已有生物群落的土地,這樣的地點非常稀少。就目前情況來說,由於幾乎只依靠慈善捐款,庇護所的經營已經處於非常艱難的境地。而且大部分庇護所已經滿員。在非洲和印度尼西亞,庇護所中棲息的通常是由獵人和棕櫚油工人奪走的猿類孤兒,這些人殺死成年猿,擄走猿寶寶進行出售或做寵物。在其他地方,庇護所超負荷地安排著退休的實驗用猿類和被解救的寵物。這些機構沒有能力再接受當下生活在動物園的幾千隻猿類,更不要說支撐它們所需要的費用。

鑑於放歸猿類面臨的阻礙和巨大花銷,很少有地方嘗試這麼做。英國霍萊茨野生動物園的達米安·阿斯皮諾爾(Damian Aspinall)領導著為數不多的大猩猩放歸項目之一,該項目將大猩猩送到一處位於加彭的保護區。希望他這一英雄式的計劃能夠成功。一些大猩猩被重新安置得很好。但是目前為止結果有好有壞;2014年被放生一個的大猩猩家庭的11隻成員中有5隻在一個月內死亡。而且我們不知道在動物園出生的猿類是否具有野外生存的技能,包括找到各種當地食物和識別植物是否可食用。野外的年輕猿類通過觀察周圍有經驗的成年猿類學習這些技能——但圈養生物沒有這樣的機會。

達米安·阿斯皮諾爾領導著將大猩猩放歸加彭的項目。 圖片來源:Daily Mail

誠然,以上這些未必是繼續繁殖動物園猿類的倫理依據。你可能會說,如果我們不能解救已經被圈養的猿類,我們至少應該停止繁殖項目,讓已有的數量逐漸減少。然而,圈養動物繁殖有助於保護瀕危物種的基因多樣性。另外,研究表明,參觀動物園讓人們更有可能支持環保舉措——如果是更貼近自然的籠舍,這一效應還會加強。所以親眼見證能讓參觀者知道動物們正在過著怎樣奇妙的生活,並為野生動物保護項目募款。

讓動物園中的猿類數量逐漸萎縮的方案有一個假設前提:它們現在的生活極其糟糕,還不如死掉的好;然而這一假設並無依據。這一方案還有可能傷害到它們。無聊對動物園動物來說是一項真正的風險,人們普遍認為(儘管並沒有建立科學理論)嬰兒能給家庭帶來好處和幸福感。不同年齡混居的族群能產生類似野生環境下的集體活力。如果我們在乎圈養動物的福利,我們就應該允許它們繁殖——至少是有控制地繁殖。

非洲盧安達國家公園的猩猩 圖片來源:Christophe Courteau。

也許有一天,放生猿類終將能回到天然棲息地,或得以安置在資金充足、空間富餘的庇護所。現在,還不是。比起譴責動物園,我們更應該將精力放在支持它們上:督促糟糕的動物園整改或關門;資助更多專注圈養動物福利的研究;鼓勵所有動物園盡力為其中的動物提供更多。也許這樣,我就不用再害怕告訴陌生人我的工作是什麼了。


重點整理:

1、動物其實並沒有兩歲的孩子那麼聰明。

2、動物們在好的動物園裡生活的其實還不錯。

3、我們的錢並不足以給動物「最好的」。

4、動物園就是動物在現有條件下的最好選擇。

5、不管上文說得多麼詳細,依然有人會看都不看就吐出【說不難受的你去籠子裡呆呆】這種話的。你們人類就是這樣╮(╯_╰)╭



擴展閱讀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點讚就擦嘴喵~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園裡養得起大熊貓,卻養不起小兔猻?園長說出原因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什麼樣的動物最難養,什麼動物最珍貴,不少人會想到咱們的國寶大熊貓。大熊貓不僅數量稀少,對生活的環境也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大熊貓是最難養的動物,但是動物園還是養得起它的,然而動物園裡卻養不起小兔猻,這是為什麼呢?園長含淚說出原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園園長表示:原因主要有3點。
  • 為什麼動物園不養「平頭哥」蜜獾?
    我們動物園裡有很多動物,但是這些動物都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看了,最近在網上流傳了,一種就追平頭哥的動物,這種動物被稱為蜜獾。那麼為什麼動物園不養「平頭哥」?其次,對於動物園為什麼不養平頭哥,其實這其中還是有原因的,平頭哥的野心非常的大,如果在動物園被強行關閉,平頭哥就會撕破鐵網,或者是打地洞逃跑,所以籠子是關不住的,而如果直接跟其他的籠子和別的動物打架,就會讓整個動物園不得安生。
  • 為什麼動物園寧願養老虎,也不養蜜獾呢?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動物園一般都沒有蜜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不是沒有動物園養過而是完全養不住平頭哥,天性愛自由,正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如果把平頭哥關在動物園裡,他動不動就會搞越獄,要麼就是打洞逃跑,要麼就是墊石頭、墊一切能看到的工具來逃跑。
  • 人類與類人猿擁有共同祖先,為何只有人類發展成智慧生物?
    說到地球上和人類最相似的動物,莫過於黑猩猩了,作為類人猿的一種,黑猩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和人類之間的差異,只有1%,但是恰恰是這微不足道的1%,決定了一個成為了智慧生物,而另一個則是「野獸」。
  • 類人猿感染新冠首例!美加州一動物園至少兩隻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聖地牙哥動物園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聖地牙哥動物園至少有兩隻大猩猩被感染新冠病毒。據該動物園的一份新聞稿稱,目前已有三隻動物出現了症狀,疑似是被一名無症狀工作人員所感染的。這是首個已知新冠病毒感染類人猿的實例。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一些非人靈長類動物對這種病毒很敏感。據園方發言人說,大猩猩是瀕危物種,而且天生是群居動物,因此推測所有成員已都暴露在病毒中。據報導,上周三,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兩隻大猩猩開始咳嗽。
  • 為什麼動物園不敢養平頭哥「蜜獾」?今天總算知道了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科普的問題是:為什麼動物園從不敢養平頭哥蜜獾?相信大家都去過動物園吧?動物園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像是老虎、大象、獅子、孔雀等等,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特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動物園中見到過平頭哥蜜獾?
  • 動物園結束馬戲表演為什麼不能讓動物取悅人類?
    原標題:動物園結束馬戲表演為什麼不能讓動物取悅人類?廣州動物園動物行為展示館9月1日正式閉館,將規劃建設成為非經營性的科普展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意味著,已有24年歷史的廣州動物園馬戲表演就此謝幕。這個消息讓很多孩子不高興。
  •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無數動植物的家園。地球自誕生以來,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演變史中,地球上曾更換過許多的霸主,恐龍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恐龍曾統治地球長達2億年之久,但最後還是被自然淘汰。
  • 成都動物園裡的「花式」保暖:企鵝烤火
    11月26日下午,成都動物園企鵝館外,幾乎每個路過的遊客,看到4隻圍在取暖器旁的企鵝後,都會發出上述疑問。記者從成都動物園的企鵝飼養員處了解到,烤火的企鵝叫斑嘴環企鵝,分布在非洲,也會怕冷。上個月21日,氣溫大約14度左右的時候,企鵝館開始使用取暖器。等過段時間更冷的時候,可能還會再增加一個。除了企鵝,動物園還有什麼怕冷的動物?
  • 為何與類人猿表親不同,人類需要大量運動才能
    另外直接將人類和類人猿進行健康比較,容易忽略現代社會的人類壽命,早就超過純自然狀態下的人類壽命,在沒有公共衛生和醫療系統的庇護前,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十歲左右,是現在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這種情形下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的機率也很低。但是和動物園人工精心飼養的類人猿比較就有意義,因為生活在動物園的猩猩壽命遠遠長於野生狀態下的猩猩】
  • 為什麼大多數動物園都不養平頭哥,「社會人」實在是惹不起呀!
    但是很多人認識平頭哥都是通過網絡上的視頻,平頭哥這種動物並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的,所以很多人都想親自去見識一下平頭哥到底有多厲害,就有人想著去動物園看看,但是恐怕要讓大家失望的是大多數我們能去到的動物園都是沒有平頭哥的,這就讓人非常好奇了,大家都說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可是為什麼動物園管理者卻不把平頭哥放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呢?
  • 紅山動物園園長「紅」了: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
    這個演講讓人們發現,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裡,我們對動物和自然仍然有發自本能的關心,看到動物過得快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可是,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動物嗎?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動物園?除了把動物養好還能做些什麼?11日記者到紅山動物園進行了實地探訪。
  • 嚴歌苓的小說為什麼精彩?秘密都在她的「動物園」裡
    她的小說為什麼好看?是什麼」餵養「了的她創作?我認為,嚴歌苓2019年出版的《穗子的動物園》,稱得上她那些以」生存「為主題的小說的靈感之源。《穗子的動物園》是嚴歌苓唯一一部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合集。以動物為主角的文學作品,數不勝舉。用動物世界隱喻人類世界的作品,更是不乏精品佳作,比如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場》,E.B.懷特的《夏洛的網》等。
  • 為什麼沒有動物園敢養平頭哥?它有多聰明?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為什麼沒有動物園養平頭哥?它有多聰明?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要說到獵豹和獅子都不願意去徵服的動物,那就是非蜜獾莫屬了。蜜獾這種動物,就如一個遊戲裡面的漏洞,而它們的存在就是動物界的漏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它們不僅能擁戰蜜蜂窩裡的群蜂,更能將人類都畏懼的毒蛇當作玩具一樣玩弄,試問這種動物,在動物界中連動物之王都不願意去招惹,它是多牛的存在。不過我們無論去到哪裡的動物園,都基本不能看見蜜獾的存在,理應來說,這種動物如果在動物園裡飼養,以它的知名度肯定會帶來很多人流,也會令動物園賺更多的門票錢。但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動物園願意去飼養平頭哥蜜獾呢?
  • 大型類人猿第一次確診、兩隻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持續擴大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據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有關人士稱園內大猩猩至少有2頭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全球首次確認大型類人猿的感染。據悉、目前3頭動物出現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懷疑是被一名無症狀的職員感染的。
  • 為什麼動物園不讓猴子吃香蕉了?
    導語:最近英國佩恩頓動物園給猴子們戒了香蕉。為什麼不讓他們最喜愛的食物了?實際上野外的猴子平時很少吃香蕉,香蕉等水果對她們就像蛋糕對我們一樣。英國夥食舉世聞名。連佩恩頓動物園(Paignton Zoo)的猴子都受其荼毒。
  • 藪貓、豹貓、綠鬣蜥……這些「動物園在逃寵物」,再可愛也別養!
    喜歡可以,但真的不能養。上海動物園最近嘆苦經:今年收到的野生動物達到了132種981隻,接近去年全年的3倍,創下了歷史新高,堪稱「爆倉」。■上海動物園「收容動物」綠海龜 圖片:上觀新聞這其中,有熱心市民在野外發現的受傷的野生動物,也不乏「猛寵愛好者」在家養的各種神奇動物。上海動物園作為承擔上海市90%左右收容救護任務的「野生動物收容所」,收容救助了一系列罰沒、棄養、受傷的小動物。
  • 「平頭哥」蜜獾如此出名,為什麼動物園裡沒有?
    以平頭哥蜜獾受關注的程度看,如果是放在動物園裡,動物園的門票每天至少能多賣好幾倍。那麼,為什麼動物園裡很少會有飼養「平頭哥」的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那麼,蜜獾為什麼有「平頭哥」的稱號呢?原因有兩點。 01 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能量 蜜獾是鼬科蜜獾屬下的唯一物種,而鼬科動物是整個食肉目下體型較小的存在,蜜獾也不例外。成年蜜獾的體長平均不足1米,體重平均在9公斤左右。這個體型放在食肉動物中,只能算一種小型動物。
  • 為什麼動物園不收養平頭哥呢?真實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有名氣的平頭哥,動物園裡卻看不見它們的身影呢?要知道,收養一兩隻平頭哥絕對可以給動物園帶來很多流量。其實,並不是動物園不想養,而是根本沒有辦法養!國外還真有一家動物園收留過平頭哥,結果整個動物園直接被搞得烏煙瘴氣。
  • 印度動物園裡沒有毛的黑猩猩,女遊客不能直視,看完不要笑哦!
    動物園裡沒有毛的黑猩猩,女遊客都不忍直接看,看完後不要笑。黑猩猩在我們看來很強壯,它們的體毛自然很強壯,它們看起來很像人類,人類祖先是類人猿。在印度的動物園,有一隻名叫古魯的無毛黑猩猩,今年才25歲。其他大猩猩都有體毛,只有古魯全身赤裸!結果發現,古魯在青春期時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可能導致所有的毛髮脫落。參觀動物園的人發現,在一群黑猩猩中,有一隻沒有毛的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