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地圖 | 肺癌新療法——三線藥物安羅替尼餓死癌細胞

2021-01-17 網易

  

  在中國,肺癌是惡性腫瘤的頭號殺手,過去在肺癌的診療上,我國一直沿用美國的相關標準,但臨床實踐發現,美國的標準在許多方面並不適應中國的國情。中國專家的原創性研究納入前沿治療方法中,只有基於中國人自己的研究,才能更好地體現中國肺癌診斷和治療上的特色。

  

  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後又一有效腫瘤治療手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其中最成功的治療方法之一,因其療效確切,應答長期持久,已獲批應用於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等多個瘤種。

  安羅替尼,是我國內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其抗癌原理也是「腫瘤飢餓療法」,因為癌細胞生長速度快,需要大量的「營養」支持。為了獲得足夠的「營養」,狡猾的癌細胞千方百計的進行資源掠奪,其中一個重要策略就是生成更多的血管,讓血液更多的穿過腫瘤組織,帶來更多的「營養」,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而安羅替尼能夠有效的抑制血管生成,切斷「營養」供應,「餓死」癌細胞。

  

  安羅替尼是一款多靶點抗血管生成藥物,其作用的靶點包括VEGFR、PDGFR、FGFR以及c-Kit。4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疾病各個階段發現腦轉移。以往,腦轉移患者預後不佳,生活質量差,治療手段有限,根據腦部轉移病灶的數量,腦轉移患者治療方案可以是立體定位放療(SRT)或者是全腦放療(WBRT),也可以通過手術移除局部病灶。但是國內的患者由於擔心脫髮等副作用,往往很排斥放療,同時也恐懼進行顱內手術。

  全國多中心ALTER-0303研究證實,安羅替尼三線單獨使用可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改善。

  而且研究發現,安羅替尼組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更長的PFS,且OS有延長趨勢 。

  腦轉移患者的獲益程度與無腦轉移的患者相似。

  作為三線用藥,安羅替尼在肺癌腦轉移患者中取得了優異的治療效果,目前已有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研究安羅替尼在一線治療中的價值。同時,在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大放異彩的今天,安羅替尼能否在與這些藥聯合治療的情況下,取得進一步的突破,值得期待。

  

  就診科室

  胸外科

  就醫指南

  上海市肺科醫院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政民路507號

  電話:021-65115006

  簡介:

  上海市肺科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一家集醫療、教學與科研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教學醫院。醫院連續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行風政風測評成績全市前茅,連年躋身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全國醫院排行榜與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雙百強。

  科室介紹:

  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力量雄厚,為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之一,醫院是衛生部指定的全國肺科和胸外科進修基地。胸外科實驗室配備專業技術研究員可開展基因及蛋白水平檢測,支持肺癌相關研究。近5年來科室手術量呈跨域式發展(2015年年手術量達8320臺),胸腔鏡手術量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其中無論是微創手術量、疑難手術例數、創新手術術式等都位列全國首列。

  上海市胸科醫院

  

  地址:上海市淮海西路241號

  電話:021-22200000

  簡介:

  上海市胸科醫院是以診治心、肺、食管、氣管、縱隔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心胸外科進修基地。醫院面向全國收治門急診和住院病人逾70萬人次/年,年心胸手術數已超15000例,其中三、四級手術目前醫院開展的單肺、雙肺、肺葉移植術,各類肺、食管、氣管、縱隔手術等均居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介紹:

  上海胸科醫院胸外科專業自1957年建院至今,已有60餘年歷史,是國內最早建立胸外科的單位之一,常規開展各類微創和複雜肺部手術、巨大縱隔腫瘤手術及微創縱隔手術、食管癌及各類食管良性疾病手術、氣管外科手術、肺移植手術、各類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氣胸、胸壁腫瘤、以及各種疑難胸外科手術,手術數量及手術難度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江蘇省人民醫院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300號

  電話:025-83714511

  簡介:

  江蘇省人民醫院,暨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臨床醫學研究院、江蘇省紅十字醫院,是江蘇省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擔負著醫療、教學、科研、公益四項中心任務。佔地面積245畝,現有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4600張,職工6500餘人。

  科室介紹: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一附院)胸外科率先在國內開展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治療早期微小肺癌,並開創性地應用3D-CTBA成像技術指導肺段切除術。多次受邀在亞太及全國會議上做專題報、進行手術演示並致力於推廣這項技術。在2017年更是成功為一名56歲患右上肺惡性腫瘤的女患者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混合現實(MR)技術輔助下的肺腫瘤切除術。

  江蘇省腫瘤醫院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百子亭42號

  電話:025-83283597

  簡介:

  江蘇省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江蘇省紅十字腫瘤醫院)前身系1960年建院的江蘇醫院,為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是江蘇省腫瘤防、治、研、教的技術指導中心。

  科室介紹:

  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創建於1973 年,是國內較早建立的胸部腫瘤外科。學科帶頭人許林教授通過自主創新「胸腔鏡下無血肺切除」、「胸腔鏡下全方位氣管吻合方法(許氏針法)」等一系列肺癌微創關鍵技術,攻克了多項肺癌微創外科手術中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慶春路79號

  電話:0571-87236114

  簡介: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以綜合實力雄厚,醫療質量過硬,學科特色鮮明享譽海內外;同時也是浙江省醫療、教學、科研指導中心。醫院以綜合實力雄厚、醫療質量過硬、學科特色鮮明享譽海內外。

  科室介紹: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是浙江省胸外科疾病專科專業診治中心。胸外科工作涵蓋肺、食道、氣管等所有胸外科疾病,尤其在肺部腫瘤、終末期肺病、胸膜間皮瘤以及氣管狹窄、氣胸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具備了精湛技術和積累了豐富經驗。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解放路88號

  電話:0571-87783777

  簡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是全國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浙江省唯一的「自然指數」全球百強醫院,醫院堅持「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的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醫療服務改革,形成深入人心的「最多跑一次」文化,受到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同志的親筆批示肯定,相關經驗向全省各系統推廣。

  科室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原廣濟醫院)胸外科於1947年由我國胸外科學的創始人之一石華玉教授組建,是浙江省最早創建的胸外科之一。胸外科致力於圍繞肺癌、食管癌等胸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與基礎學科相互交叉開展研究。依靠醫療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胸部疾病的診療水平,全面提升學科的臨床、科研、教學地位。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小細胞肺癌迎來新一線療法 阿特珠單抗再下一城
    近年來,肺癌靶向治療如火如荼。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AZD9291)等靶向藥物的應用,讓肺癌預後顯著提高。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也有重大突破,PD-1抑制劑已替代化療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新選擇。不過,相對「小眾」(約佔15%)的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卻沒有那麼幸運。
  • 肺癌治療,選對治療方式很重要!
    針對驅動基因的靶向治療藥物大大改善和延長了攜帶相應驅動基因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後和生存。然而靶向治療藥物只對攜帶特殊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有效,因此,在確診非小細胞肺癌後,應該儘快進行基因檢測。
  •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周舟/新華社 2018-04-0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內晚期肺癌也能活過8年了,全因這種新靶向療法!
    ALK抑制劑,肺癌患者的希望 靶向治療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給化療的藥物裝上了「精確制導系統」。過去常規的化療藥物是一併殺滅,健康細胞也遭受傷害,患者要承受極大的副作用。而靶向藥物是通過精準的靶點,定向清除癌細胞,實現精準打擊。
  • 在研靶向療法治療基因突變肺癌,疾病控制率91%
    近日,美國FDA宣布授予KRAS G12C抑制劑Sotorasib(曾用名:AMG 510)「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KRAS G12C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治療。
  • 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活得更久?這3大方案總有一個適合你—抗癌管家
    靶向治療藥物 近年來,靶向藥物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熟了,甚至有部分靶向藥物都成為了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被寫入官方的治療指南裡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靶向藥物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好消息吧! 1. 泰瑞沙(奧希替尼)不用T790M突變,泰瑞沙照樣有效!
  • 肺癌最新靶向藥物(含在研新藥)臨床數據匯總:EGFR篇
    肺癌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是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新興腫瘤治療方式。與毒副作用很大的化療相比,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療法最顯著的優勢就是能夠會瞄準腫癌細胞上特有的靶點,準確打擊腫瘤而又不傷害正常的細胞。目前,多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已投入臨床使用或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
  • 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原標題: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學術雜誌eLife上刊登的有關肝癌新療法的文章。來源:網頁截圖。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近期,一則「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新聞引發熱議。
  • LncRNA CASC9:吉非替尼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導致耐藥性的誘因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儘管關於該疾病的外科手術、放療和藥物療法(包括化療、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等治療策略正不斷地發展,但晚期NSCLC患者的預後仍然很差。
  • 新靶點,新藥物,新策略!2020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盤點
    根據最新版NCCN肺癌指南(2020.1版)的晚期肺癌靶向治療方案如下:非小細胞肺癌新靶點及藥物方案如下:因此,2020年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推薦肺癌患者應檢測的靶點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興靶點MET、RET、HER2、TMB。
  • 抗癌|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一招餓死癌細胞,天冬氨酸是關鍵
    但人們並不清楚這是為什麼,氧氣分子參與細胞的大量化學反應,任何一種化學反應都可能限制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模仿癌症細胞缺氧的條件,其中包括來自血癌,胃癌、乳腺癌、結腸癌和肺癌患者樣本,許多細胞在低氧條件下表現出發育不良,在比較這些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或代謝物時,研究人員注意到最敏感的細胞在缺氧狀態下失去了天冬氨酸。
  • 2021抗癌新勢力!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2020年,肺癌的研究進展和上市新藥可謂達到了近十年的巔峰,眾多靶點打破了治療僵局,迎來了首款靶向藥物,比如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首款RET抑制劑塞爾帕替尼紛紛獲批上市,款款都是有效率超高的抗癌特藥。
  • 全球腫瘤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
    上一期我們盤點了腫瘤市場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點中的(PD-1抑制劑、HER2抑制劑、CDK4/6抑制劑、BTK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這一期我們著重介紹(CAR-T療法、EGFR抑制劑、ALK抑制劑、PARP抑制劑與ADC抗體偶聯藥物),了解它們的作用機制、臨床療效、市場走向……一、CAR-T療法CAR-T,全稱chimeric antigen
  • 2020年即將上市6大抗癌藥物,四類癌症迎來新療法
    METex14突變發生在3-4%的新診斷晚期NSCLC病例中,這是一種預後特別差的肺癌,目前尚無批准的針對METex14突變的晚期NSCLC的療法。Tecentriq(atezolizumab)優先審評資格,作為一線單藥療法,治療PD-L1高表達,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晚期非鱗狀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