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孩子也可以講雙語?!沒錯!「神奇爸爸」做到了

2020-12-06 兒童康復資訊大全

9歲還不能說話的賈般,在「神奇爸爸」3年多的康復陪伴下,不僅進步神速,英語也說的頂呱呱。這是奇蹟嗎?當然不是,現如今賈般的「奇蹟」表現,全是因賈般爸爸結合孩子的情況制定的教學計劃,並且全身心的陪伴教學才做到的。雖然他經歷過多次失敗,但是他沒有放棄,多棒的正能量!

賈般的語言能力是不是非常棒!

趕緊來看看賈般是如何學英語的吧!

賈般檔案

年齡:12歲

診斷:腦癱,先天性言語、運動欠缺

康復時間:爸爸陪伴的康復時間三年零三個月

愛好:音樂;書法;閱讀;攝影;

針對兒子學英語

為什麼說這是最佳學習方法

關於兒子學習英語,爸爸兩年以來,提振精神八次嘗試,蓋因當時兒子智力不足、時間限制等諸多原因,不得不淺嘗輒止,痛心不已,備受摧殘。

2018年10月6日,為紀念做全職保姆滿三年兒子基本擺脫殘疾,爸爸收拾身心、重整旗鼓,再次陪伴兒子學英語。這是兒子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圓滿完成中國歷史第一輪學習催生出來的。

不曾想,僅僅五天的互動,在兒子完全進入《中國地理》狀態的同時,即11日,爸爸為兒子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

感謝2018故事年1000多集四部古典文學名著故事聽力的鋪墊,讓兒子在趣味故事的烘託下順利走進歷史、地理兩門學科的大門,並以點帶面、時空薈萃,形成兒子今日之文化融合、知識加速度進步的新局面!

這是兩年以來不斷思考、探索的結果,感謝上天!

「為何說這是兒子學習英語的

最佳方法?」

01

爸爸最輕鬆

1、爸爸只需要敲擊鍵盤,為兒子羅列3000個單詞(半年可完成)。

2、給兒子講詞法、句法即可。這是爸爸從事英語教學30年最富有特色、最拿手的教學法,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最適合兒子的生動語言滔滔不絕地講給兒子聽。

3、找、找、找,給兒子找出儘量多的英語原聲動畫、電影。不要讓兒子「斷了炊」。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在學好英語的同時,兒子的職業追求:電影製片,也就奠定了強大的基礎。至於說從英語電影中領悟的社會形態、人際關係、西方文化,甚至纏綿悱惻等等,也是對兒子從未讀過幼兒園、小學的全方位彌補。

4、把電影或動畫中的角色引進日常生活當中,主動與兒子發起英語對話,培養兒子的口語表達。

5、爸爸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攝影社交圈,多交朋友,多方開拓,為兒子成長營造大環境。

02

兒子最快樂

看英語原聲動畫,是兒子每天最渴望的事情,甚至拿「出大力流大汗爬40層樓梯」作為交換條件。爸爸要做的事情是,給兒子提供蘋果筆記本系列帶有Retina的屏幕,保護兒子的視力,監督兒子一部動畫/電影分兩次觀看;在最佳的時間採用最合適的方法,與兒子一起討論電影故事;在培養兒子陳述與表達能力的同時,擴大兒子的視野、引領兒子的境界。

03

書法有基礎

英語書法很重要,但卻是小兒科。因為兒子有痴迷近乎神話的漢語書法基礎,而英語也不過26個字母。

04

聽力,習慣成自然

2018年的1000多集漢語故事聽力,轉變為英語聽力,慣性順遂。這需要爸爸貼身貼心觀察、疏導,應該不會很難!?

05

形成學習大框架

構建以語言學習為主導(主線、主科),歷史、地理、政治為輔,排山倒海直撲高考的大格局、大框架。語言學習包括:漢語、英語之語言、文化背景、文學修養等等。從語言到文學,是最重要、最艱難的跨越,而中外文學的追求是攝影藝術的核心,也是決定兒子長大之後能否成為一名合格電影導演的關鍵因素。

06

主次分明,壓力減輕

時空轉換都有聽力填補,從早到晚沒有私心雜念,動靜結合保持身心健康。

07

父子關係和諧,兒子少年時代舒暢

多做生活保姆,少當嚴苛老師;多給兒子快樂,少施加壓力;多帶兒子運動,少靜坐。衣食住行更加體貼入微,大愛之下,思考數月「如何陪伴兒子度過少年時代 」有了明確的方法。

08

以自信的姿態享受課堂講學

可在一年後走進爸爸的大學課堂,享受爸爸的英語教學法。爸爸有30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創造了富有特色的「三位一體英語教學法」,即以音為基礎的詞法和句法,成就過很多優秀的青年。另有意外收穫,通過閱讀大學英語課文和譯文,培養閱讀技巧,把握意群,了解西方文化。

09

擁有學習英語的超級靈活性

隨時隨地約人上車同行:每天30個單詞、海量英語視頻,以通攬全局的視野先跟爸爸把英語路程走完,然後回過頭,在任何一個站點、陪伴不同程度、不同年齡者共同前行!

10

配套教材富有特色,更接地氣

1)《家庭英語》(貼身英語系列,第一部中英文生活經典),對話與詞彙,攝影攝像專業表達。

2)《新概念英語》1-4冊,教材普及,有多個App供選用,配套音頻、視頻資料易得,內容編排符合爸爸的英語教學法。爸爸早年曾作為教材用於課堂教學。

30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爸爸不僅閱讀過幾乎所有原版外國文學名著,也講授過各層次的英語教材,輔導過從幼兒園到研究生各種年齡段的學生。為了兒子,爸爸可以隨時彎腰俯就,隨地駐足陪讀。無論何時何地,兒子展示一點火星,爸爸還你一片光明。既然上天讓兒子九歲才開口說話,爸爸就分外珍惜上天的恩顧,一定要讓兒子說出流利的英語!

我愛我兒!

9歲還不能說話行走的孩子,現已基本恢復正常,這全靠他....

孩子的康復需要經歷多少次嘗試?誰也不知道答案。康復之路很漫長,沒有辦法拿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衡量,我們不是小說的讀者,能一眼看到「孫悟空師徒」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可能我們家長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未知」,但能與未知抗衡的就是「堅持」!

腦癱孩子不僅恢復了正常的語言功能,現階段的英語詞彙量可能比一個大人都多,這也許是一個普通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賈般父子真的做到了。他就是一位平凡的家長,沒有醫學背景,以前也完全不懂康復,可就憑著他系統的計劃,並且一天一天不停歇的執行就真的達成了!

希望我們的家長們,能從賈般爸爸的英語學習計劃中獲得靈感。在引導寶寶語言康復時有所借鑑。

相關焦點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孩子這種姿勢可能被搖成腦癱,家長要注意預防
    我們還記得比較熟悉的話「寶寶睡,寶寶睡」,媽媽可能是這樣搖晃著讓孩子睡覺,注意了,這種方式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腦癱。下面就請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主任張換為我們詳細介紹這裡面的內容吧! 我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視頻,爸爸在超市裡拖著兒子在背後玩「搖晃遊戲」。
  • 揭秘海豚本領:海豚醫治腦癱兒[圖文]
    誰能想到這個活潑可愛的聰聰,在一年前還是個目光呆滯,拒絕與人交流的腦癱患兒。十年間聰聰的父母遍尋國內醫學專家也沒能將女兒帶出自己的世界,就是這幾隻神奇的海豚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無法與人交流聰聰生於1992年7月11日凌晨,剛生下來時,臍帶繞頸一周半,喉嚨沒有發出聲音,經拍打後才哭出聲,但聲音嘶啞,而且頭部有血腫。
  • 1歲寶寶高燒38度多,奶奶的採取的降溫措施,讓孩子有了腦癱風險
    孩子發燒,全家著急,小寶的爸爸爺奶全都醒了,小寶爸爸說:"收拾收拾帶孩子去醫院吧!"小寶爺爺皺了皺眉頭:"還是先別去了,這大半夜的小寶本來就發燒,在去醫院折騰一下可能身子受不住。"很多家長使用的"酒精",其實只是高度數的白酒,這些白酒擦在寶寶的額頭,孩子會將這些高濃度的酒精通過身體吸收,結果引發酒精中毒,孩子有患腦癱的風險。
  • 「袋鼠爸爸」腰系腦癱女兒送快遞,一個畫面暖哭網友…
    9月1日,一段視頻引發關注:一名快遞小哥在烈日之下頂著37℃的高溫戴著一頂兔耳朵帽子不停地拉動兔耳朵在逗一個小女孩滿臉大汗卻不亦樂乎孩子看著他咯咯直笑「咿咿呀呀」笑著自從二寶出生楊壁帶著女兒送快遞已經有14天了有居民親切稱這是「袋鼠爸爸
  • 陪曉愛讀迪斯尼原版英文3D繪本The Little Mermaid ---爸爸如何陪伴孩子閱讀實踐
    Ursula's eels Flotsam and Jetsam witnessed the pact.......」這段讀完後,曉愛津津有味地轉動著轉盤,看著Ariel神奇地從美人魚變成有雙腿的人。如果以這種方式學英文,讀原版英文繪本,那麼這個過程就的確非常有意思了,不僅孩子一點兒不感覺枯燥,大人也同樣覺得陪孩子讀書超級有樂趣。
  • 腦癱娃想讀川大 陳超:人生遭遇讓我更有拼搏動力
    媽媽告訴記者,雖然他從小做事情都比別人慢很多,但他能準確把握自己的時間,別人能做到的他一樣能做到。  這就是廣元市廣元中學理科特優班的陳超,由於出生時母親難產缺氧,他從小被診斷為腦癱,左手基本喪失活動功能,左腳走路會顛簸,著急的時候說話有點口吃。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學業,反而比別人更加努力,在今年高考中考取了612分的高分。
  • 輕度窒息會腦癱嗎?兩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是什麼?
    嬰兒腦癱,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的過程中,再有就是孩子在早期發育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造成腦損傷所引起的疾病。孩子出現腦癱的情況危害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的現象,因此發現孩子有腦癱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檢查並治療。
  • 勵志腦癱考生612分被川大錄取
    陳超,一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8歲少年,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12分的好成績,高出省控本一批次線50分。昨日記者從四川省高考錄取場獲悉,來自廣元市利州區廣元中學理科考生陳超,已經被四川大學環境科學專業錄取。
  •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八個臨床症狀可以幫助自測
    如果分娩是創傷性的,或者在懷孕或分娩期間遇到重大危險因素,醫生可能會立即懷疑腦癱。在中度至輕度的腦性麻痺病例中,父母通常會首先注意到孩子是否似乎沒有如期發育。如果父母確實開始懷疑腦性麻痺,他們可能會要求他們的醫生評估他們的孩子腦癱。大多數專家同意; 早期可以做出腦癱診斷,效果更好。但是,有些人反對過早做出診斷,並警告說需要首先排除其他情況。
  • 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數學「博士」,怎樣的付出,為背後各方點讚
    偶然讀到這位腦癱小夥,旁聽9年後讀到蘭州大學數學博士的新聞,一方面為小夥兒的精神與努力所感動,也為蘭州大學人性化與靈活的教育方式點讚,同時更是為小夥兒家人的付出而感動。為人父母,都了解,拉扯大並教育好一個11月大就被診斷為腦癱的孩子,父母默默在背後付出了多少……整個事件是這樣的。
  • 爸爸媽媽和孩子說英語:「蓋被子」英語咋說?超級簡單!
    那本期就來說說爸爸媽媽可以在睡前和寶寶說的英文吧,非常高頻,建議收藏。「蓋被子」英語咋說呢?「今晚好夢」英語咋說呢?超級簡單!比如媽媽可以和寶寶說這句英語:Let me tuck you in and read you a story.(tuck音標見文末卡片)讓我給你蓋被被,然後講個故事吧。「今晚好夢」英文咋說?
  • 給孩子講的中英雙語啟蒙小故事:「遠走高飛」
    給孩子講的中英雙語啟蒙小故事:「遠走高飛」Tian Rao had served Ai Gong, King of the State of Lu, for many years, but he was never appointed to any important position.田饒雖然服侍魯哀公多年,但是仍然沒有受到重用。
  • 《生門》張穎,腦癱患者的幸福人生,她的家人更給人樹立了榜樣
    8個月,一般的孩子都可以滿床爬了,張穎連坐都坐不住,再次抱到醫院,確診為小腦癱瘓。原因還是出生時的黃疸浸染了神經組織。電視裡,張穎說爸爸這麼多年就打過她一回,因為她想放棄握筆練字,說著她哭了,爸爸也哭了。蔣玲梅夫婦對張穎的寵溺疼愛,任何觀眾都感同身受,但他們並不是只溺愛,我見過幾個腦癱孩子,家中總覺得他們比一般孩子可憐,學也學不會啥,將來也不指望能幹啥,養一天算一天。
  • 兩代英國人都愛的童話繪本,中英雙語,有娃必入
    孩子天生愛聽故事。 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適合講給孩子聽。 《快樂瓢蟲雙語繪本》全套有2輯,每一本都是中英雙語對照,讓孩子一邊感受著童話世界的美好,同時還能輕鬆學英語。
  • [贈書]《神奇圖書館》獲獎網友名單公布|杜江|神奇圖書館|霍思燕|...
    首先,夫妻恩愛,杜江與霍思燕已經秀得明明白白了,我們今天不必多講。更重要的是另一點——懂得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去與他們溝通,教會他們如何與世界交流。嗯哼的綜藝首秀是在《爸爸回來了2》,在這時,嗯哼還是個小哭包,把老爸杜江弄得焦頭爛額,但在3年後的《爸爸去哪兒5》中,嗯哼卻擺脫了「小哭包」標籤,作為金句小王子圈粉無數。
  • 27歲腦癱女子一級殘疾 6年翻譯校審百萬字資料
    家人的堅持  1985年,出生僅3個月的胡婧被診斷出「腦癱」,並被斷言:這孩子長大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連父母都認不出來,此病基本上屬於不治之症。當時就有人好心相勸其父母:放棄吧,再要一個孩子。  但胡婧的父母沒有這樣做,而是將所有精力傾注在這個「沒有希望」的孩子身上。
  • 腦癱孩子肌張力高「腿疼」,家長該怎麼辦?
    腦癱就是孩子健康成長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腦癱多發於幼兒出生之時。通常多發群體早產兒,難產兒出生之後患腦癱的概率將會增加。腦癱孩子的發作其實先天性因素並不多,更多原因還是後天造成的。當孩子出生之時,因為難產導致腦缺氧,或者早產導致大腦發育不完善等等這些情況就會引發患者開始出現腦癱症狀。
  • 父愛永不缺席,用恐龍貝克APP聽爸爸聲音講故事
    根據《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55%的家庭都是由媽媽在陪伴孩子,爸爸陪孩子時間較多的家庭比例也只有區區12.6%。另外一項調查同樣指出,在中國50%的爸爸每周陪伴孩子的時間平均不足5小時,每天跟孩子有效溝通的時間不超過6分鐘。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似乎不可兩全!
  • 腦癱夫妻生下健康寶寶令人稱奇,語言障礙真的沒有遺傳危險嗎
    腦癱夫妻也能生下健康寶寶前段時間看新聞,四川的一對特殊夫妻,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作為語言障礙康復從業者,我們也非常感興趣。爸爸鄭先生,出生時臍帶繞頸導致窒息,小腦受損。相識多年的婦幼保健中心的朋友解釋說,特殊夫妻生育下一代,必須要考慮現有疾病的遺傳性,孕前的基因檢測、產前、產中的孕檢一樣都不能少,像鄭先生、吳女士兩人,因為出生時或出生後的腦部損傷導致腦癱,不具有遺傳性。語言障礙有遺傳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