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還不能說話的賈般,在「神奇爸爸」3年多的康復陪伴下,不僅進步神速,英語也說的頂呱呱。這是奇蹟嗎?當然不是,現如今賈般的「奇蹟」表現,全是因賈般爸爸結合孩子的情況制定的教學計劃,並且全身心的陪伴教學才做到的。雖然他經歷過多次失敗,但是他沒有放棄,多棒的正能量!
賈般的語言能力是不是非常棒!
趕緊來看看賈般是如何學英語的吧!
賈般檔案
年齡:12歲
診斷:腦癱,先天性言語、運動欠缺
康復時間:爸爸陪伴的康復時間三年零三個月
愛好:音樂;書法;閱讀;攝影;
針對兒子學英語
為什麼說這是最佳學習方法
關於兒子學習英語,爸爸兩年以來,提振精神八次嘗試,蓋因當時兒子智力不足、時間限制等諸多原因,不得不淺嘗輒止,痛心不已,備受摧殘。
2018年10月6日,為紀念做全職保姆滿三年兒子基本擺脫殘疾,爸爸收拾身心、重整旗鼓,再次陪伴兒子學英語。這是兒子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圓滿完成中國歷史第一輪學習催生出來的。
不曾想,僅僅五天的互動,在兒子完全進入《中國地理》狀態的同時,即11日,爸爸為兒子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
感謝2018故事年1000多集四部古典文學名著故事聽力的鋪墊,讓兒子在趣味故事的烘託下順利走進歷史、地理兩門學科的大門,並以點帶面、時空薈萃,形成兒子今日之文化融合、知識加速度進步的新局面!
這是兩年以來不斷思考、探索的結果,感謝上天!
「為何說這是兒子學習英語的
最佳方法?」
01
爸爸最輕鬆
1、爸爸只需要敲擊鍵盤,為兒子羅列3000個單詞(半年可完成)。
2、給兒子講詞法、句法即可。這是爸爸從事英語教學30年最富有特色、最拿手的教學法,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最適合兒子的生動語言滔滔不絕地講給兒子聽。
3、找、找、找,給兒子找出儘量多的英語原聲動畫、電影。不要讓兒子「斷了炊」。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在學好英語的同時,兒子的職業追求:電影製片,也就奠定了強大的基礎。至於說從英語電影中領悟的社會形態、人際關係、西方文化,甚至纏綿悱惻等等,也是對兒子從未讀過幼兒園、小學的全方位彌補。
4、把電影或動畫中的角色引進日常生活當中,主動與兒子發起英語對話,培養兒子的口語表達。
5、爸爸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攝影社交圈,多交朋友,多方開拓,為兒子成長營造大環境。
02
兒子最快樂
看英語原聲動畫,是兒子每天最渴望的事情,甚至拿「出大力流大汗爬40層樓梯」作為交換條件。爸爸要做的事情是,給兒子提供蘋果筆記本系列帶有Retina的屏幕,保護兒子的視力,監督兒子一部動畫/電影分兩次觀看;在最佳的時間採用最合適的方法,與兒子一起討論電影故事;在培養兒子陳述與表達能力的同時,擴大兒子的視野、引領兒子的境界。
03
書法有基礎
英語書法很重要,但卻是小兒科。因為兒子有痴迷近乎神話的漢語書法基礎,而英語也不過26個字母。
04
聽力,習慣成自然
2018年的1000多集漢語故事聽力,轉變為英語聽力,慣性順遂。這需要爸爸貼身貼心觀察、疏導,應該不會很難!?
05
形成學習大框架
構建以語言學習為主導(主線、主科),歷史、地理、政治為輔,排山倒海直撲高考的大格局、大框架。語言學習包括:漢語、英語之語言、文化背景、文學修養等等。從語言到文學,是最重要、最艱難的跨越,而中外文學的追求是攝影藝術的核心,也是決定兒子長大之後能否成為一名合格電影導演的關鍵因素。
06
主次分明,壓力減輕
時空轉換都有聽力填補,從早到晚沒有私心雜念,動靜結合保持身心健康。
07
父子關係和諧,兒子少年時代舒暢
多做生活保姆,少當嚴苛老師;多給兒子快樂,少施加壓力;多帶兒子運動,少靜坐。衣食住行更加體貼入微,大愛之下,思考數月「如何陪伴兒子度過少年時代 」有了明確的方法。
08
以自信的姿態享受課堂講學
可在一年後走進爸爸的大學課堂,享受爸爸的英語教學法。爸爸有30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創造了富有特色的「三位一體英語教學法」,即以音為基礎的詞法和句法,成就過很多優秀的青年。另有意外收穫,通過閱讀大學英語課文和譯文,培養閱讀技巧,把握意群,了解西方文化。
09
擁有學習英語的超級靈活性
隨時隨地約人上車同行:每天30個單詞、海量英語視頻,以通攬全局的視野先跟爸爸把英語路程走完,然後回過頭,在任何一個站點、陪伴不同程度、不同年齡者共同前行!
10
配套教材富有特色,更接地氣
1)《家庭英語》(貼身英語系列,第一部中英文生活經典),對話與詞彙,攝影攝像專業表達。
2)《新概念英語》1-4冊,教材普及,有多個App供選用,配套音頻、視頻資料易得,內容編排符合爸爸的英語教學法。爸爸早年曾作為教材用於課堂教學。
30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爸爸不僅閱讀過幾乎所有原版外國文學名著,也講授過各層次的英語教材,輔導過從幼兒園到研究生各種年齡段的學生。為了兒子,爸爸可以隨時彎腰俯就,隨地駐足陪讀。無論何時何地,兒子展示一點火星,爸爸還你一片光明。既然上天讓兒子九歲才開口說話,爸爸就分外珍惜上天的恩顧,一定要讓兒子說出流利的英語!
我愛我兒!
9歲還不能說話行走的孩子,現已基本恢復正常,這全靠他....
孩子的康復需要經歷多少次嘗試?誰也不知道答案。康復之路很漫長,沒有辦法拿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衡量,我們不是小說的讀者,能一眼看到「孫悟空師徒」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可能我們家長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未知」,但能與未知抗衡的就是「堅持」!
腦癱孩子不僅恢復了正常的語言功能,現階段的英語詞彙量可能比一個大人都多,這也許是一個普通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賈般父子真的做到了。他就是一位平凡的家長,沒有醫學背景,以前也完全不懂康復,可就憑著他系統的計劃,並且一天一天不停歇的執行就真的達成了!
希望我們的家長們,能從賈般爸爸的英語學習計劃中獲得靈感。在引導寶寶語言康復時有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