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媽媽,最容易養出叛逆的孩子,甚至養成「白眼狼」

2020-12-01 超煩惱爸媽營

作者 | 優優媽媽

如果要問,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是誰?

那一定是母親!

胡適先生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談及他的母親時感慨道: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可以說,孩子的性格受母親影響最大,甚至就是母親性格的延續。

現在家庭,普遍都是母親擔當起育兒大軍的重任,母親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父親的一倍甚至幾倍,每時每刻,於孩子而言,都是一種教育。

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猶如一股永不間斷的力量,持續影響孩子的一生。

正如,英國教育家巴盧所說:教育始於母親膝下,孩童耳聽一言一語,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作為母親,我們沒必要強迫自己做一個一百分的媽媽,畢竟沒有人能十全十美。

但我們可以努力去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克制自己的壞脾氣,儘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一個好媽媽,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心目中最信賴,最敬佩,最親近的媽媽!

相關焦點

  •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很多父母第一個就中了!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媽媽含辛茹苦地把兒子養大成人,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可是,他每次都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太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了,太累了,做不下去。於是兒子一直呆在家裡,每天上網打打遊戲,或是拿著媽媽的血汗錢出去消遣,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兩年時間。
  • 辛苦養大的孩子,卻成了白眼狼,只怪父母用了「養狼」的教育方式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件的時候,心裡都會非常的氣憤,而在譴責他們的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會不孝順父母成為一個個白眼狼呢?其實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結果孩子把早飯買回來之後,我發現他只買了他一個人的,問他為什麼不給我買,他不但不回,並且態度非常的差。當時因為這件事情我還和孩子大吵了一架,我就不明白了,我養了他十幾年,為什麼他就不知道心疼我一下呢?我感覺自己就是養了一個白眼狼。
  •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於是,這一年齡段誰撫養他變與誰更親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一直哭著要媽媽或者奶奶。在現實中,奶奶帶大,他便跟奶奶親,媽媽帶大,他便跟媽媽親,孩子由誰帶大,他就跟誰親。這是由最基本的生理滿足獲得親情關係。
  • 孩子越管越叛逆?是中了「海格力斯效應」,「以柔克剛」是上策
    甚至,親戚還失手打了樂樂。樂樂被打了之後,就更不想學習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肯定遇到過和親戚類似這樣的現象,孩子做得不好時,父母越管教孩子,孩子就變得越叛逆。孩子越管越叛逆,這是因為父母中了"海格力斯效應"。化解"海格力斯效應",父母不能"以硬碰硬",而是應該"以柔克剛"策略。
  •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孩子生長發育,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需求層次不同1)0—2歲,以生理需求為主。剛出生的孩子首要任務是生存下去,所以以人類基本需求為主。於是,這一年齡段誰撫養他變與誰更親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一直哭著要媽媽或者奶奶。在現實中,奶奶帶大,他便跟奶奶親,媽媽帶大,他便跟媽媽親,孩子由誰帶大,他就跟誰親。
  • 總把3句話掛嘴邊的孩子,將來可能是個「白眼狼」,你家有沒有?
    說到孩子,人們總是會把孩子比喻成祖國的花朵,需要老師和家長用心的灌溉,將來才能成才。可是這個過程,誰也不敢保障。因為孩子在成長時總會凸顯許多問題,而孩子說的話,往往暴露出一定的問題所在。如果總是把這四句話掛嘴邊的孩子,長大後恐怕是個白眼狼,你家有沒有?1、「這是你們欠我的!」一個感恩的孩子一定會感謝父母的辛苦。
  • 你的孩子是「孝順娃」還是「白眼狼」?不妨對照這3點,一眼便知
    兒孫孝敬,這是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想要見到的事情,然而事實往往是殘酷的,孩子並非都會由著自己想像的方向去做一名孝順的孩子,有時候還會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對於這點擔憂,育兒專家有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想看你的孩子是孝順娃還是白眼狼,不妨對照這三點,一眼便知道是前者還是後者。那麼,這名育兒專家所說的哪三點呢?
  • 喜歡說這三句話的孩子,往往是個「白眼狼」,父母放任將自食惡果
    父母辛辛苦苦付出,把孩子撫養長大,雖然嘴上可能說「我不圖你回報我什麼」,但實際上肯定還是期待著孩子能夠孝順自己的。然而,有些孩子明明是被家人寵愛著、關心著長大的,卻並沒有心懷感恩,反而是變得囂張跋扈、目無尊長,活生生一匹「白眼狼」。
  • 為啥都說外孫子是「白眼狼」?孩子到底跟誰親,關鍵取決於這3點
    曾經記得老人們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外孫子都是白眼狼,其實這意思就是說,別看孩子是姥姥帶大的,在他們的幼年時期,姥姥付出了如此大的辛苦,但是長大後,他們還是會跟自己的奶奶更親。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子嗎?難道孩子們真的就是大家所謂的白眼狼?孩子們到底跟誰親?
  • 家長過度滿足孩子的需求,極容易導致青春期叛逆,適當拒絕有方法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在這個特殊成長階段裡,不叛逆的孩子只佔少數,這也就是說,很多家長都會頭痛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說起青春期叛逆現象,最常見的當屬脾氣暴躁,只要家長不如孩子意,孩子就會向父母發火撒潑。之所以有這種現象,根本原因就在於家長長期以來,過度滿足孩子的需求,哪怕是不合理的需求。
  • 小學生寫出最經典家庭作業,老師無語,媽媽拿棍子,網友:白眼狼
    導語:小學生寫出最經典家庭作業,老師無語,媽媽拿棍子,網友:白眼狼人們常說:童言無忌,一些小學生在寫家庭作業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奇思妙想,而作為21世紀的新時代熊孩子,她們的思想更是千奇百怪,甚至有時候可以把自己的父母自己氣得直接掄起棍子。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喜歡吃這三碗飯,養不出孝子的你別怨天尤人
    在早期生活中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家庭條件差的孩子都比較早熟能吃苦,體諒父母的心酸與不易,這樣條件下的孩子會認真讀書,節省開銷,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改變生活,從而帶著父母過上好日子。可是如今似乎發生了變化,窮人家的孩子雖然早當家,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白眼狼」。
  • 「白眼狼」是怎樣煉成的?現在養兒不防老了!看看孩子在想什麼
    「白眼狼」是怎樣煉成的?現在養兒不防老了!看看孩子在想什麼,一般來說「白眼狼」有粗暴的類型,橫眉冷對親爹娘、動粗打罵親老師,而且有溫柔的類型,兩種類型都不一樣,本質相同,「我需要的東西必須給我,我的失敗都是因為你,」狼以兇惡聞名,是兇暴冷血的象徵,狼中「白眼」的狼是最兇惡最沒有人性的,白眼就是沒有眼睛,看不見眼前的東西,意思是沒有人性的意思,現在的社會失去人性的情況很多,白眼狼在增加,那麼,白眼狼是怎麼形成的呢?
  • 媽媽的行為,決定了孩子的將來,高情商媽媽才能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媽媽則負責在家帶好寶寶,寶寶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最長,孩子對媽媽也有著最本能的依賴。因此,媽媽的性格以及行為舉止,將決定了孩子的將來。 1、影響孩子對媽媽的信任感 孩子犯錯時,媽媽抓著孩子的過錯不放,無法接納孩子的過錯,甚至還會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這樣得理不饒人的媽媽,只會影響孩子對媽媽的信任感,孩子在媽媽咄咄逼人的情形下,只能用說謊來保護自己,孩子也因此養成了說謊的性格。
  • 烏鶇真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嗎?這是誤解,百舌鳥愛撞籠和反生另有原因
    一、烏鶇真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嗎?飼養烏鶇的朋友們,一定深有體會,烏鶇真的非常「喜歡」撞籠,很多時候簡直匪夷所思。比如,明明是自小養大,只要你手伸進籠子,甚至人只要往鳥籠前一站,烏鶇立馬就在籠裡面亂飛亂撞,驚恐萬分,仿佛見了鬼一般。前一分鐘還在和你愉快玩耍,看見你拿了一件它沒見過的東西或者換了一身衣服,馬上喳喳怪叫,亂飛亂撞。
  • 特級教師表明:這種家庭最容易出「學霸」,快看你家在其中嗎?
    文|啞鈴媽媽很多家長都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對於孩子來說,成績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絕對是反映孩子能力的重要指標。成績的好壞直接反映孩子的學習效率、上進心、課堂積極性,對於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每個班級中都有十分突出的學霸,而他們能夠如此優秀,往往與背後的家庭有難以分割的關係。
  • 叛逆孩子成長學校_長沙市望城區正心青少年國學培訓學校
    叛逆孩子成長學校, 正心教育孩子厭學教育專家認為厭學情緒是對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厭惡,從而逃避的心態。孩子剛上初一就完全跟不上了,開始厭學。正心教育孩子厭學管教專家覺得家長唯一的辦法就是幫他找一找跟不上的原因,看問題發生在哪裡。正心教育厭學孩子教育專家希望各位明白孩子厭學是一種常見現象,不必驚慌,只要找準病症,對症下藥,即可迎刃而解。
  • 這四種媽媽,註定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有句話說,父母尚在苟且,孩子卻在炫耀詩和遠方。有多少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孩子卻絲毫不會感恩。因為母愛太過無私,反讓孩子成了自私的白眼狼。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媽媽的言行很關鍵。這四種媽媽,註定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寶寶長了一口「鯊魚牙」,媽媽著急送醫檢查,醫生:這得怪你自己
    孩子的出生似乎總是伴隨著許多美好的寓意,孩子給一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快樂,所以很多人都以為生養孩子就是一件純粹悠閒的事情。但現實中的帶娃卻並非如此簡單,說正式一點,帶娃不僅僅是帶娃而是在培育一個生命,父母的教育觀念以及方式往往都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 孩子出現這幾個現象,說明進入了「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果子最近特別苦惱,因為她發現孩子最近總是和自己唱反調,讓她幹什麼都不幹,一言不合就哭鬧。甚至還出現了說狠話的現象,總是把「不喜歡媽媽,讓媽媽走」這類的語言掛在嘴邊,這個時候果子覺得很無助。自己這麼愛這個孩子,平時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但是總是把最好的給了孩子,但是竟然把孩子養成了「{}仇人」,不僅不聽自己的話,處處和自己作對,以前那個愛媽媽,總喜歡粘著媽媽的小可愛跑到哪裡去了呢?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遇到了和果子一樣的困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