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氣環流和氣候知識考點匯總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大氣環流和氣候的考點,趕緊學起來吧!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
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 1、在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氣候:熟記 (3)受單一氣壓帶、風帶的影響,氣候季節差異小;氣壓風帶交替控制,氣候季節差異大。 (4)三圈環流主要影響大陸西岸,季風環流主要影響大陸東岸。
-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教學設計
過渡:在活動的第2個問題中,如果分別以這兩個氣壓柱為中心繪出幾條閉合的等壓線,氣壓帶還呈帶狀分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答案就自然揭曉了。過渡: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使北半球呈帶狀分布的氣壓帶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那具體的高低氣壓中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對於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
高考地理易考點、易錯點整理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基本知識點 1.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
高中地理 | 大氣環流和氣候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②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疑難辨析】氣壓帶的形成都是由氣溫高低造成的嗎?提示:不是。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的形成是氣溫高低造成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是氣流運動造成的。
-
【地理乾貨】氣壓帶和風帶知識點總結,附世界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高清版)匯總!
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考點: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1.讀緯線,辨氣壓帶和風帶(1)0°緯線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2)若各氣壓帶位置偏北(赤道低氣壓帶全部位於赤道以北,副熱帶高氣壓帶全部位於30°緯線以北,副極地低氣壓帶全部位於60°緯線以北),則為北半球夏至。(3)若各氣壓帶位置偏南(赤道低氣壓帶全部位於赤道以南,副熱帶高氣壓帶全部位於30°緯線以南,副極地低氣壓帶全部位於60°緯線以南),則為北半球冬至。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時間和季節這樣判斷就對了
讀懂光照圖,是考察學生的空間想像力、認識空間差異常用的手法,是這幾年的高頻考點。 基本知識點 1.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時區相同,區時相同。 3.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2.4全球性大氣環流》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第二單元第四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使用。這樣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形成不同的高、低氣壓中心,這些高、低氣壓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稱是什麼?
-
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一、形成原因(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
高考地理高分必備大氣運動規律重難點
高考地理高分必備大氣運動規律重難點 2019-08-26 15:18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 作者:
-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知識點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
2016高考地理必背考點全匯總
原標題:2016高考地理必背考點全匯總 第一單元 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常分析某一區域自然景觀的成因,如結合地理位置分析氣溫、降水等對生物景觀的影響。 (2)分析地理環境某一要素變化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變化。一般結合區域圖、景觀圖、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運用各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係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變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3)根據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繫,分析一個區域的變化對其他區域的影響。
-
高考地理小專題——季風
參考答案:(1)甲地1月東北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風從陸地上的亞洲高壓向南運動,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7月西南風,(氣壓帶風帶位置季節移動)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為西南風。(1)說出①地1月和7月的風向,並從大氣環流角度說明7月風向成因。(2)說出影響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從氣候特徵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帶的成因。(3)甲地是所在國花生主產區,分析降水特徵對該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洋流的成因及性質分類
在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分別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在北半球西風帶(西南風)和南半球西風帶(西北風)影響下形成盛行西風帶。 南半球的基地東風帶影響下形成南極極地環流。 形成南北半球的中低緯度環流,以南北緯30°為中心(或稱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的中高緯環流,以北緯60°為中心(或稱以副極地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環球性的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 南半球在西風帶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為寒流。
-
地理熱力環流知識複習
1.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近地面冷熱不均→空氣的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空氣的水平運動→形成熱力環流。 第一步,作水平氣壓梯度力。氣壓梯度力從高壓指向低壓,並且與等壓線垂直。 第二步,作風向。近地面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壓線斜交,並成一銳角。風向由於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圖時,北半球近地面風向應畫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並成一銳角;南半球反之。 第三步,作地轉偏向力。
-
「重磅」高考地理大氣環境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
季風環流一、東亞、南亞季風二、大氣環流對降水的影響降水小專題1、降水特徵的描述①年降水總量;2、影響降水的因素(1)大氣環流: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①氣壓帶: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②風帶:主要看風的來向,迎岸風往往多雨;離岸風則少雨。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