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ell:小G蛋白RhoA調節和功能研究

2020-11-27 生物谷

2009年9月24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博士實驗室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誌上發表題為「Cullin Mediates Degradation of RhoA through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BTB Adaptors to Control Actin Cytoskeleton Structure and Cell Movement」的文章。該文章報導了一個特異性調節小G蛋白RhoA降解和細胞骨架及運動能力的新的泛素連接酶複合物。

泛素化修飾介導的蛋白酶體降解途徑是真核生物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質調節系統,能夠維持真核細胞內的蛋白質水平的平衡,同時參與調節細胞周期進程,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以及細胞內信號傳導等多種細胞生理過程。在蛋白質泛素化修飾過程中,泛素連接酶負責特異性識別和招募底物蛋白分子。Cullin家族蛋白是一類介導泛素連接酶複合物組裝的連接分子。作為Cullin家族成員之一,Cul3與具有BTB結構域的銜接蛋白組成泛素連接酶複合物,並結合特異性的底物,介導底物的泛素化。人類基因組編碼近200個含有BTB結構域的蛋白,暗示著Cul3在體內具有廣泛的底物,並可能發揮多種重要的作用。事實上,Cul3在擬南芥、線蟲、果蠅以及小鼠等模式生物中的缺失或突變都將導致胚胎致死的表型,說明Cul3在真核生物中可能具有一種非常重要並且在進化上很保守的功能,並且這種功能應與其泛素連接酶活性相關。但目前人們對Cul3底物及其降解機制卻知之甚少。

在這篇文章中,邵峰研究小組發現當Cul3的表達量在基因沉默的作用下減少時,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出現明顯的形態變化以及不正常的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具體表現為細胞顯著變大和強烈的應力纖維(stress fibers)結構。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些變化是由於泛素介導的小G蛋白RhoA的降解出現障礙從而導致RhoA非正常的過度激活而引起的。在果蠅S2細胞中,通過基因沉默對所有含有BTB結構域蛋白篩選後,作者鑑定出一個全新的能夠和Cul3相互作用,但功能未知的保守的BTB蛋白家族,並命名為BACURD。在哺乳動物細胞中,BACURD的基因沉默也能導致和Cul3類似的細胞骨架表型和RhoA蛋白水平的積累。進一步的生物化學的實驗證明,BACURD連接分子能和Cul3,RhoA在細胞內和體外都能形成三元複合物,同時,體外重組的Cul3/BACURD複合物也對RhoA顯示出很強的泛素連接酶活性。當Cul3/BACURD複合物功能紊亂時,人源和來自小鼠的細胞的運動遷移能力都會顯著下降,這種下降正是由於細胞內過高的RhoA蛋白水平引起的。在動物水平,BACURD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也會導致爪蟾胚胎早期發育特別是和細胞遷移密切相關的原腸期匯聚延伸(Convergent extension)的發育過程發生異常,並且這種異常和RhoA水平不正常升高引起的表型是類似的。這些證據有力地說明,Cul3泛素連接酶複合物具有一個從果蠅到人類都保守的功能,即調節小G蛋白RhoA的降解以維持細胞內合適的RhoA蛋白水平,這種調節在維持細胞形態,控制細胞運動和早期胚胎發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這篇文章不僅鑑定了一類新的BTB結構域蛋白(BACURD),從而揭示了Cul3介導的泛素連接酶複合物的一個重要調節細胞骨架和運動的基本細胞生物學功能,也對小G蛋白RhoA降解和其功能的調節有了全新的認識。由於RhoA與腫瘤發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均有聯繫,包括腫瘤的生長和增殖、侵襲和轉移等,因此,Cul3/BACURD複合物對RhoA的蛋白水平的調節很有可能為我們進一步研究RhoA與腫瘤的發生之間聯繫提供重要的線索。事實上,最近的研究也有證據表明Cul3在乳腺癌細胞中有較高的表達水平。鑑於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Molecular Cell雜誌也邀請了美國Burnham醫學研究所的Dieter A. Wolf博士為該邵峰小組的文章刊發了專門的評論文章。(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Molecular Cell,24 September 2009 doi:10.1016/j.molcel.2009.09.004

Cullin Mediates Degradation of RhoA through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BTB Adaptors to Control Actin Cytoskeleton Structure and Cell Movement

Yuezhou Chen1, 2, 5, Zhenxiao Yang2, 3, 5, Min Meng4, Yue Zhao2, Na Dong2, Hongming Yan2, Liping Liu2, Mingxiao Ding1, H. Benjamin Peng4 and Feng Shao2, ,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2206,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Beij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China
4 Department of Bi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China

Cul3, a Cullin family scaffold protein, is thought to mediate the assembly of a large number of SCF (Skp1-Cullin1-F-box protein)-like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es through BTB domain substrate-recruiting adaptors. Cul3 controls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several genetic models through mechanisms not understood. Very few functional substrate/adaptor pairs for Cul3 ubiquitin liga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Here, we show that Cul3 knockdown in human cells results in abnormal actin stress fibers and distorted cell morphology, owing to impaired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small GTPase RhoA. We identify a family of RhoA-binding BTB domain adaptors conserved from insects to mammals, designated BACURDs. BACURDs form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es, which selectively ubiquitinate RhoA, with Cul3. Dysfunction of the Cul3/BACURD complex decreases cell migration potential and impairs RhoA-mediated convergent extension movements during Xenopus gastrulation. Our studies reveal a previously unknow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RhoA degradation and regulating RhoA function in various biological contexts, which involves a Cul3/BACURD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

相關焦點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
    這些研究結果為更好地理解這類稱為G蛋白信號調節蛋白(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protein, RGS蛋白)的蛋白在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的複雜角色奠定了基礎。這反過來可能會引導人們開發治療一系列疾病的新方法。
  • Cell:Fat蛋白可調節細胞線粒體的功能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2014年9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Lunenfeld Tanenbaum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人類機體的一種不尋常的生化連接,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該研究或為開發和線粒體相關疾病的療法提供幫助
  • 研究揭示YTHDF蛋白調節m6A修飾mRNA的統一功能
    研究揭示YTHDF蛋白調節m6A修飾mRNA的統一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 22:12:58 美國康奈爾大學Samie R.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有助解釋為何人們對...
    這些研究結果為更好地理解這類稱為G蛋白信號調節蛋白(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protein, RGS蛋白)的蛋白在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的複雜角色奠定了基礎。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人們開發治療一系列疾病的新方法。
  • Molecular cell:中國科學家發現蛋白修飾與自噬起始新關係
    2015年2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浙江大學的劉偉教授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細胞自噬關鍵起始因子
  • Molecular Cell:小RNA對線蟲生殖的調節作用
    儘管線蟲piRNA的功能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研究闡明,但科學家已經證實Piwi/piRNA對於Tc3轉位子活動性的一種siRNA調節模塊(圖片中積木塊所示)很重要。)在多細胞生物中,Piwi相關的Argonaute蛋白被認為與維持生殖細胞自我更新有關,並且和一類小型RNA—piRNA相互作用。Piwi蛋白對於果蠅、斑馬魚以及小鼠的生殖細胞正常發育是必需的。
  • Cell:Jarid2/PRC2加強組蛋白和DNA綁定促進幹細胞發育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已經識別了一個重要的成分叫Jarid2,其對這種平衡行為來說很重要,能將其他的調控蛋白募集到參與分化的基因上,同樣還能調節幹細胞的活性使其保持在準備就緒狀態。理解相關基因的靶向以及幹細胞仍然處於準備就緒狀態的機制是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
  • 【表觀遺傳蛋白修飾專題】詳解賴氨酸巴豆醯化研究進展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醯化、泛素化、琥珀醯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
  • Cell:蛋白Mcr調節相鄰細胞中的自噬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182017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等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果蠅相鄰細胞之間部署的一種免疫相關蛋白在一種被稱作自噬的細胞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Cell:揭示染色質調節蛋白特異性組合調控染色質活性
    布洛德研究所表觀基因組計劃(Epigenomics Program)經理Charles Epstein解釋道,「我們知道很多不同的染色質調節物指導染色質結構和活性。」但是這些這些調節物如何操作的細節人們一直不清楚。根據2011年12月23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小組發現染色質調節蛋白的特異性組合控制比較重要的染色質活性,比如組蛋白修飾。
  • 研究人員發現小G蛋白Rho亞家族不可逆變構抑制劑
    該研究報導了小G蛋白Rho亞家族的共價抑制劑,發現其新型變構調控口袋,並闡明其變構調控分子機制。 小G蛋白家族關鍵成員Rho亞家族是細胞內重要的調控因子,由於臨床發現其關鍵成員RhoA等存在多種致病性突變,引發腫瘤惡性增殖和轉移,因而該家族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靶標。
  • Molecular cell:去甲基化酶也能促進泛素化,到底怎麼回事?
    2015年3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徐彥輝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 ...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
    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
  •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
    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
  • Cell Stem Cell:科學家找到維持皮膚幹細胞功能的兩個蛋白「守衛」
    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兩個同家族蛋白構成了皮膚幹細胞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兩種蛋白皮膚幹細胞也將不會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兩個蛋白就是DNA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它們對於皮膚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啟動幹細胞基因編程的第一步。
  • 第四節 G蛋白和磷脂酶C
    目前所知的偶聯蛋白種類較多,都屬於結構和功能極為類似的一個家族,由於它們都能結合併水解GTP,所以通常稱G蛋白,即鳥苷酸調節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regulatory protein)。   (一)G蛋白的分類   G蛋白的種類已多達40餘種,大多數存在於細胞膜上,由α、β、γ三個不販亞單位構成,總分子量為100kDa左右。
  • Molecular Cell:科學家發現調控溶酶體膜蛋白降解新機制
    Emr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酵母細胞中調控溶酶體膜轉運蛋白壽命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對進一步了解溶酶體膜轉運蛋白的功能及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溶酶體是細胞中負責消化和循環利用細胞內組分,儲存和釋放營養物質,調控細胞內PH穩定的重要細胞器。溶酶體由一層特殊的膜結構包圍,維持其整體性,膜內外營養物質通過膜上眾多轉運蛋白進行跨膜運輸。
  • Cell death& differ:類泛素化E3連接酶調節小鼠造血功能
    2015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ufm1
  • Developmental Cell:蛋白間相互作用與細胞極化研究
    2008年2月的《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封面,展示了一個過量表達極性蛋白Par6而形成密集神經突觸的海馬神經元的擬色螢光圖像,Par6可以和RhoA蛋白作用而影響樹突棘的形成。該期雜誌同時有三篇論文報導了Par複合體和Rho家族成員在細胞極性形成過程中的交互作用。
  • Nature:揭示一種調節蛋白合成的分子計時器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合成調節機制,他們稱之為「分子計時器(molecular timer)」。它控制著細胞產生的蛋白分子數量,並且阻止額外的蛋白分子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