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數字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今年統計工作要抓這些大事

2021-01-17 每日經濟新聞

1月8日,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在北京召開。

會議除總結2020年統計工作以外,還對新一年統計工作作出多項部署,包括加強就業失業統計,紮實推進分省月度調查失業率統計調查;完善能源消費核算方法,加強節能減排統計等。

會議強調,要加強居民消費和收支調查,做好新舊基期數據銜接和樣本輪換。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已正式實施

此次會議介紹,剛剛過去的2020年,統計領域推動了多項改革。

會議指出,我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等改革已正式實施。地區生產總值匯總數與國內生產總值實現銜接,試算月度服務消費零售額、社會消費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開展智慧財產權產品投資統計試算試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於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的具體內容,國家統計局網站對此介紹稱,省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由國家統計局統一領導、組織和實施,各省(區、市)統計局參與核算方法研究和數據核算工作,依據統一的核算方法,按照基礎數據搜集、集中統一核算、核算結果反饋三個主要業務流程,共同核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匯總數與全國數基本銜接。

2020年,不少地方發布的GDP數據已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得出。例如,2020年10月21日,北京市發布消息稱,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5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1%。

10月22日,廣東省也發布消息稱,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前三季度廣東地區生產總值78397.07億元,同比增長0.7%。

居民消費數據將迎來新舊基期銜接

在新的一年,統計領域又將推進哪些重點工作?

對此會議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編制「十四五」統計現代化改革規劃,實施智慧財產權產品投資統計改革,研究數字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及時反映產業鏈供應鏈升級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進程,出臺推進服務業統計改革發展意見。

會議強調,要加強居民消費和收支調查,做好新舊基期數據銜接和樣本輪換。

記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城市司負責人曾表示,按照統計制度要求,我國CPI每5年進行一次基期輪換,2016年1月開始使用2015年作為新一輪的對比基期,前三輪基期分別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

如果按照上述制度安排。2021年起,我國CPI數據將使用2020年作為新一輪對比基期。

對於基期輪換可能對未來CPI指數構成的影響,中泰證券研究所周嶽、肖雨分析稱,基期輪換涉及CPI構成分類和分項權重的變化,特別是後者可能會對CPI統計產生較大影響。

從趨勢看,食品項權重逐漸下調,服務項權重不斷上升。這也符合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隨著恩格爾係數的不斷下降,食品佔比越來越低,同時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服務項佔比逐漸上升。特別是受住房價格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現象加重的影響,居住項和醫療項權重上升較快。

中金宏觀分析稱,2021年將迎來5年一度的基期輪換,物價權重將調整,如果當年豬價權重調低,豬價對CPI的拖累將會減弱。

會議還指出,要加強就業失業統計,紮實推進分省月度調查失業率統計調查。完善能源消費核算方法,加強節能減排統計。精心開展糧食播種面積和單產調查,研究編制糧食供需平衡表。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研究數字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 完善能源消費核算方法
    要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數據質量為根本、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治監督為保障,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主要目標,推動統計數據質量持續提高、統計制度方法科學健全、統計調查能力明顯增強、統計分析服務優質高效、統計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統計法治監督縱深推進。
  • 2018.05: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與現行統計制度及核算方法研究(楊新洪)
    「塊主+條輔」研究統計方式構成的現行統計制度難以全面描述第三產業發展現狀,核算基礎數據「不夠全不盡用不太穩」造成較發達城市第三產業可能低估失算。筆者建議建立分類統一核算方法制度,以體現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精準核算經濟增長;對有條件的計劃單列市參照財政做法,實行國家直接統一核算;適當修訂調整直接核算指標,科學建立核算模型及評估體系,完善年季度核算辦法。
  • 美國修改GDP統計方法或將顛覆歷史 深度報導——經濟參考網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美國似乎只是通過改變了計算程式上的幾個數字就在一夜之間憑空增加了相當於比利時一國的GDP,如此「空手套白狼」,無怪乎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不過這真的只是美國的「灌水」之舉嗎?也許在外行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就是為了提振經濟信心而變的「戲法」;但在經濟學家看來,卻是事關GDP統計方法論的大事,有可能顛覆歷史。
  • 國家統計局:加強糧食統計調查 研究編制糧食供需平衡表
    央廣網北京1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1月8日表示,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目前正在進行集中審核驗收和數據匯總分析,2021年將精心開展糧食播種面積和單產調查,研究編制糧食供需平衡表。
  • 統計數字將反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進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8日訊(記者熊麗)8日,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數據質量為根本、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治監督為保障,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主要目標。
  • 鄉鎮統計基礎知識——統計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科學。統計工作是「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推斷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一整套貫穿於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工作過程的科學的統計方法,就不可能全面、準確、及時地揭示現象的數量方面,更不可能由此反映現象發展的規律性。
  • 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
    1.6 保密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一章第九條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2.2 資料來源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
  • 統計局發布2019年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初步核算結果
    1.6 保密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一章第九條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國民經濟核算人員在進行GDP核算時對所使用的未經公開的專業統計數據和行政記錄數據嚴格保密,在GDP核算數據發布前對當期GDP數據也嚴格保密。
  • 2017年1季度我國GDP初步核算結果
    1.6 保密性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一章第九條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國民經濟核算人員在進行GDP核算時對所使用的未經公開的專業統計數據和行政記錄數據嚴格保密,在GDP核算數據發布前對當期GDP數據也嚴格保密。
  • 國民經濟指標和經濟形勢分析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一是生產法,由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總和來表示,各產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是各產業總產值減去中間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勞動者(個人)收入、國家稅收(含規費)、企業利潤和折舊的總和來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存貨增加、淨出口幾項的總和來核算。
  • 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
    2.2 資料來源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規模以上服務業等統計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 2019年GDP初步核算結果出爐:比上年同期增長6.1%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種方法。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計算公式如下: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 葛守中等:巢湖流域資源--環境--經濟核算研究
    -環境--經濟核算包括兩個階段的核算工作。改進估計方法 5.期末存量   二、資源--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研究 資源--環境--經濟實物量核算提供了各類資產存量、流量詳盡的實物變動資料。需要說明的是本案例的目的是尋找和研究識別、量化各種資源、環境與經濟總量之間數量關係的測定方法,核算重點是如何分析資源、環境在經濟增長成就中的作用,在此並不特別強調這種資源、環境調整在定量上的精確性。這就是說,對於一個全新的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首要的是建立各種有關的綜合概念與核算方法,在此之後是進一步的實驗,然後才是加強數據的精確性,使核算方法日臻完善。
  • 統計局公布一季度GDP初步核算結果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
    1.6保密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一章第九條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國民經濟核算人員在進行GDP核算時對所使用的未經公開的專業統計數據和行政記錄數據嚴格保密,在GDP核算數據發布前對當期GDP數據也嚴格保密。
  • 六、工業統計(20)
    、《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工業統計年鑑》和經濟普查統計資料中有關工業的資料等。按統計方法制度規定,凡主要業務屬於這些中類行業的企業,均劃歸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如果鋼鐵企業的業務中包含非鋼鐵業務,鋼鐵行業利潤也就包括了鋼鐵企業非鋼鐵板塊的利潤。
  • 2017.11:環境經濟核算體系介紹及我國實施環境經濟核算的思考(楊華)
    1993年,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編制了《1993年國民核算手冊:綜合環境和經濟核算》,提供了環境經濟核算的初步總體框架。2003年,修訂頒布了《2003年國民核算手冊:綜合環境和經濟核算》,在總結執行1993版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給出了方法上的指導。之後,聯合國統計委員會不斷建立並完善SEEA的各項子帳戶和標準,通過並頒布了《2012年環境經濟核算體系中心框架》(簡稱中心框架)。
  • 奮進中的中國統計:我國服務業統計工作成就和展望
    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即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建築業之外的其他所有產業部門。核算體系的成功轉軌奠定了服務業統計發展的基石。   為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國家統計局正在制訂《服務業統計基本規範和實施意見》,為各地和各部門開展服務業統計調查工作提供統一規範的服務業統計概念、標準和方法。
  • 關於2019年度優秀統計分析報告和優秀統計制度方法改革論文評比...
    臺統辦〔2020〕66號各縣(市、區)統計局,台州灣新區經濟科技局:根據工作要求,經市統計局組織評審小組,對各地報送的統計分析、統計制度方法改革論文進行了認真嚴格地評審,最終確定了19篇「台州市縣(市、區)統計系統2019年度優秀統計分析」和21篇「台州市縣(市、區)統計系統2019年度優秀統計制度方法改革論文」。現予以通報。
  • 數字經濟時代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增長動力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數量經濟理論方法研究室主任 蔡躍洲  今天主要想結合我最近在數字經濟規模測算方面的研究,談談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來源(或者說新動能)。
  • 馬建堂撰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統計工作重要論述
    這些重要指示和決定,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加快確立科學政績觀和考核體系的堅定態度和正視問題、革除沉痾的政治魄力。這些重要指示和決定,端正了整個社會對經濟核算的態度,有力促使經濟核算實現理性回歸,為統計部門科學核算、真實核算創造了寬鬆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