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瑟福從挖土豆的窮小子到科學偉人

2020-12-07 佟咚咚

盧瑟福的祖父本來是個蘇格蘭人。後來到紐西蘭,開始了新的生活.盧瑟福小時候家裡的兄弟姐妹眾多,生活也異常艱苦,但他很努力,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盧瑟福非常想去英國深造,好在當時有個倫敦博覽會提供的獎學金考試,競爭激烈,本來他也沒報太大希望。當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下來的時候,他還在挖土豆,當他看到通知書,他說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挖的最後一個土豆了。

後來他加入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成為湯姆遜的研究生。湯姆遜就是成功發現電子的人,是當時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湯姆孫非常欣賞他的才能。當時流行的原子模型還是湯姆孫的布丁模型(棗糕模型、西瓜模型).

棗糕模型

1898年,盧瑟福在實驗中發現「鈾射線」的成分是複雜的,其中至少包含兩種不同的輻射,一種非常容易被吸收,他稱之為α射線;另一種具有較強的貫穿本領,稱之為β射線。1900年,貝克勒爾通過實驗確定β射線就是高速電子。γ射線是由法國物理學家維拉德於1900年發現的,後來被證實為一種高頻電磁輻射。1903年,盧瑟福通過實驗斷定α射線粒子帶正電。基於盧瑟福對放射性的研究使他在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還風趣地說:「我一個搞物理的怎麼就得了個化學獎呢?」1909年,盧瑟福在他的學生蓋革和馬斯登的協助下,發現α粒子轟擊原子時,有粒子被發射回來。湯姆孫模型無法對該實驗結果做出解釋。盧瑟福該實驗結果於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果模型」又稱行星模型。當然後來盧瑟福的學生玻爾又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論即「玻爾模型」,這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科學總是在不斷進步中。

行星模型

1919年,盧瑟福繼承了他的老師湯姆孫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的職務。盧瑟福發現許多元素在α粒子轟擊下都可放射出「帶正電的氫原子」,並將其命名為質子。1920年,盧瑟福提出了中子假說,認為原子核中除了質子外,可能還存在一種由電子和氫核組成的不帶電的中性粒子,他稱為"雙子",這預言了中子。他的助手和學生中,先後有十多人獲得諾貝爾獎。他也是一位偉大的導師。

相關焦點

  • 除了自己獲獎,還培養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或是最強導師
    生活十分困苦,家裡的兄弟姐妹眾多,幾乎到了吃不飽飯的地步。有時到了聖誕節,家人也不能在最盛大的節日裡享受一次豐盛的晚餐。這種艱苦的條件裡成長起來的盧瑟福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養成了堅強的性格。在很少的時候,他就對父母說:「總有一天我會擺脫生活的苦難,因為這是我的動力。」
  • 盧瑟福轟開原子,發現質子,並且預言中子的存在
    有一天湯姆遜就問威爾遜說你這個東西能拍到灰塵,你能拍到電子嗎?,他是和另一個人康普頓一起得的,之後也會介紹到這位康普頓。湯姆森的另一個得意門生是盧瑟福,出生在紐西蘭,農民出身,很樸實。他得到劍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還在地裡挖土豆呢,然後就感慨說了一句,這是我這輩子挖的最後一個土豆啦,借了路費從紐西蘭趕到劍橋大學,這是1895年的事。
  • 赫爾曼·穆勒:從窮小子到「跨界」專家顧問
    從一個少年喪父的窮小子起步,在世界舞臺度過了波瀾壯闊的一生。醫路諾貝爾系列:挖掘歷屆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的經歷,為大家展示1901年至今醫學界絢麗多姿、波瀾起伏的科學畫卷,見證現代醫學每一次改變人類歷史的進步。
  • 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
    他被科學界譽為「從來沒有樹立過一個敵人,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一個朋友」的人。  盧瑟福5歲時上了泉林村小學,他的母親和外祖母都曾在此任教,後來由於家庭搬遷,他又轉學到福克斯希爾村小學。  盧瑟福的父母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儘管家庭收入僅夠餬口還是出錢供他讀書。為此一家人節衣縮食,在生活上非常刻苦,一直供他念完大學。
  • 盧瑟福:勇闖原子結構秘宮的「科學鱷魚」
    盧瑟福:勇闖原子結構秘宮的「科學鱷魚」 在英國皇家學會的一所實驗室門前,有一個高高聳立的半身銅像,銅像旁邊臥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鱷魚。 「為什麼要雕一條鱷魚呀?」路過的行人常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鱷魚象徵科學,」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常常這樣解釋說,「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裡,鱷魚勇往直前,絕不四顧,張開大嘴就會吞食一切。」 「鱷魚和銅像有什麼關係呢?」人們大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位主人公就像鱷魚一樣,在科學之海中勇往直前,從不退縮。」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說。
  • 又一個「桃李滿天下」的老師盧瑟福
    他出生在紐西蘭的工人家庭中,父親是手工業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家裡有十二個兄弟姐妹,盧瑟福從小就懂得團結互助,他的父母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節衣縮食攻他上學,後來聽說學習好可以拿到獎學金,他就拼命的學習,他的大部分學費都是靠獎學金得來的。
  • 西伯利亞挖土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
    西伯利亞挖土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時間:2019-12-21 15: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伯利亞挖土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 去西伯利亞勞改、吃苦受罪。有調侃的意思。 因為當年蘇聯喜歡把各種戰俘扔去西伯利亞勞教,挖土豆就是勞教項目之一。
  • 除了自己獲獎,還培養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或是最強導師
    他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證實放射性涉及從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的嬗變。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與β(貝塔)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氦離子。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他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為了紀念盧瑟福的成就,元素周期的第104號元素「鈩」,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肖恩·康納利的人生就是一部精彩的大戲,從窮小子到最優雅的紳士
    這位超級影星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戲,從最初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到最優雅的紳士,令人唏噓感嘆。2020年10月31日,根BBC最新消息,第一任「007」邦德的扮演者——肖恩·康納利(Thomas Sean Connery,也有譯作辛·康納利)在睡夢安然離世,享年90歲。
  • 十年磨一劍——從《復仇者聯盟3》到《科學小子席德》
    巧合的是STEM教育動畫片《科學小子席德》同樣是2008年在美國問世,並暢銷全球120多個國家,成為北美地區動畫片TOP10排名裡的座上賓。現在,基於《科學小子席德》動畫片的衍生品——席德STEM教育系列課程陸續上市,並逐漸成為國內學前教育領域內容最豐富、最受用戶關注的STEM課程。
  • 「展廳展品」湯姆遜和盧瑟福引發的科學革命
    湯姆遜陰極射線實驗模型後來湯姆遜的學生盧瑟福在研究原子結構的過程中用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了無法解釋的實驗現象。它在金箔周圍放置感光材料,當α粒子碰到感光材料會形成亮斑,藉此可以了解轟擊金箔後α粒子的分布規律。
  • 刀郎跟前妻離婚的背後:都是因為他是個窮小子
    可是讓刀郎萬萬沒想到的是,楊娜在和他有了孩子之後,還沒到兩個月時間她就直接離開了家,這個過程中她完全沒有通知刀郎和他的家裡人,中途還直接斷了聯繫。一直到幾個月後她才主動聯繫刀郎,說明離開的原因。楊娜的理由很簡單,她覺得刀郎給不了她想要的一切。要知道,當時的刀郎還沒成名還是個窮小子,而楊娜卻是心高氣傲不斷想往上爬的人,所以她雖然選擇嫁給了刀郎,當時她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始終沒有停止過。
  • [趣味化學]揭開原子內幕的盧瑟福
    盧瑟福1871年8月30日生於紐西蘭的納爾遜,畢業於紐西蘭大學和劍橋大學。1898年到加拿大任馬克歧爾大學物理學教授,達9年之久,這期間他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貢獻極多。1907年,任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教授。1908年因對放射化學的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19年任劍橋大學教授,並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1931年英王授予他勳爵的桂冠。
  • 科技手抄報資料:盧瑟福
    盧瑟福出生於紐西蘭的一個偏僻小村莊,他從小就嚮往解釋宇宙,嚮往發明,嚮往創造。  1889年他考上了紐西蘭大學。大學期間,他就自己動手製成一種靈敏的檢波器,試驗了在紐西蘭大地上的第一次電報,並發表了電磁學方面的論文。憑著這幾篇論文,大學畢業幾年後,盧瑟福到了劍橋大學的卡文迪實驗室。  在這裡,他接受了老師湯姆孫的建議,開始了對原子的探試。
  • 從窮小子到物理學家,他曾懷揣2美元求學美國,歸國後當選中科院院士!
    "我確實是個來自農村的窮小子。"雖然家裡困難,但祖父說就是要飯,也要讓家裡的孩子識字。作為家裡長子,他很幸運得到了讀書的機會,不想卻囊中羞澀,開學了還遲遲拿不出三鬥米學費。"當身材瘦小的王廣厚在田邊捕捉螢火蟲時,他的身影也被路過的小學校長捕捉到了。校長知道王廣厚因為家貧交不起學費時,當場就許諾,只要每學期考到年級第一名,就免去他三鬥米的學費。那時的王廣厚真是欣喜若狂。"小時候還不知道科學到底是什麼,但我從小就對自然萬物感興趣,喜歡摸索,所以,當語文老師布置作文時,我就稀裡糊塗地寫——將來想成為科學家。
  • 挖土豆、撿雞蛋、做神仙豆腐……彩色森林五一的耍法有點「野」
    今年「五一」長假,巴南區彩色森林將推出挖土豆、撿雞蛋、做神仙豆腐、木工活、彩葉過塑等趣味活動,讓遊客在這個森林大氧吧裡充分享受山野和森林帶來的野趣。這個「五一」長假,景區為遊客準備了挖土豆、撿雞蛋、做神仙豆腐、木工活、彩葉過塑等趣味活動,讓遊客在爬山賞景、洗肺養眼之餘,還能體驗到貼進大自然的野趣。滿眼鮮花盛開彩葉似錦目前正值森林中春暖花開時節,滿滿的負氧離子和生機勃勃的生態之林將給市民帶來健康的春之休閒。
  • 苦追女友整整1年,從窮小子到歌壇巨星,他到底是怎麼熬過來的
    從當年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到如今歌壇的巨星。也許正是因為曾身在過低谷,他才明白身處頂峰的珍貴。Rain一直都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這樣一個自律又優秀的男人,果然是大眾心目中的理想情人啊。
  • 《科學小子席德》亮相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作為本屆展會的參展商之一,山東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攜手《科學小子席德》共同亮相圖書展的山東展廳,為參會的同行及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源自美國的學前STEM教育動畫片《科學小子席德》是《芝麻街》原班人馬、美國JIM HENSON公司打造,該動畫片色彩鮮豔、風趣幽默、音樂燃爆、滿滿正能量。10年間,席德走遍全球120個國家,並獲得5項全球電視最高獎——艾美獎提名,雄踞北美學前動畫榜TOP10,被譽為——學前STEM教育大片。
  • 盧瑟福和a粒子散射實驗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是湯姆遜的學生,在湯姆遜的指導下,盧瑟福對各種射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離子,盧瑟福稱它為a粒子。盧瑟福讓他的學生和助手用a粒子去轟擊金箔,利用螢光屏記錄那些穿過金箔的a粒子。
  • 為什麼說盧瑟福是發現「原子核」的「天選之人」
    古希臘的四元素說時間來到了十九世紀,英國年輕的科學家道爾頓結合前人的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經過自己的潛心研究提出了他的原子論學說,迅速被部分科學工作者所接受但是湯姆生提出的這樣的假說要轉變為科學理論還需要大量的實證,還需要對原子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無論是證實還是證偽,我們必定都要打入原子的內部去獲取情報,才可以知道在原子內部是否存在均勻分布著的正電荷。那麼,怎麼進去呢?派誰去呢?誰有這麼大的本事?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盧瑟福就是這樣的「天選之人」,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就落到了盧瑟福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