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肛溫計測量體溫更精確【研究動態】【2016年第4期】

2021-02-23 英國醫學雜誌中文版

範泓洋 譯

中國醫學科學院

沈愷妮 校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近期刊登的一篇薈萃分析1表明,廣為使用的外周體溫計(腋溫和口溫)不能準確測量體溫。在極端的體溫下,外周測量的溫度可能與真實體溫相差1~ 2℃。

加拿大的研究者認為,當體溫數據關係到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時,醫生應該考慮測量核心體溫。作者認為,肛溫計可用於大多數患者,而膀胱內溫度計可以應用於需要導尿的患者。如果核心溫度測量難以實現,那麼次選途徑是測量鼓膜溫度,但在測量前需要進行校正。

研究者回顧了75項研究,共計8 682例患者。核心溫度計和金標準(肺動脈漂浮導管)的測量結果存在高度一致性。然而,在發熱患者中,外周溫度計與肺動脈導管的測量差距在成人中達到-1.44~ 1.46 ℃,兒童中達到-1.49~ 0.43 ℃。在低體溫患者中,這個差距更為顯著(成人-2.07~ 1.90 ℃,兒童數據暫缺)。

研究表明,外周體溫計可以證實發熱[特異度96% (95%可信區間93%~97%);P<0.001]。但當與核心體溫計相比時,外周體溫計診斷低熱的敏感度僅為64% (95%可信區間55%~72%;P<0.001 )。

研究者寫道:"儘管發熱不等同於感染,但是沒有發熱往往意味著存在嚴重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因為使用不準確的體溫計而誤認為沒有發熱,就可能導致抗生素使用的不及時,從而引發嚴重的後果。"

他們還認為,老年人、免疫功能不全患者、結締組織病患者或腫瘤患者在感染時往往症狀不典型,此時低熱將成為重要的體徵。

BMJ 2015;351:h6125 doi: 10.1136/bmj.h6125


相關焦點

  • 診斷新冠第一步: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哈裡森內科學》第19版:根據對18-40歲健康人群的研究,平均口腔溫度是36.8℃± 0.4℃,上午6時體溫較低,為37.2℃,下午2-4時體溫37.7℃,因此將上午>37.2℃、下午>37.7℃定義為發熱。 怎麼測更準確?
  • 寶寶肛溫怎麼測量,測量時要注意這些!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測量寶寶的體溫最準確的部位是直腸,也就是肛溫。但很多媽媽並不知道測量肛溫具體怎麼操作,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下寶寶肛溫怎麼測量,測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寶寶肛溫怎麼測量1、用醫用酒精或肥皂擦淨體溫計末端。用涼水浸泡。
  • 正常體溫是多少度?測量時,口溫、耳溫、腋溫、肛溫,哪個更準?
    嚴格來說,正常的體溫沒有特定的數值,只能給出一個溫度範圍,只要體溫在這個範圍內,就算是正常的。而人體的溫度分深部體溫,還有體表溫度,常用的測量方式,測出的都是體表體溫,主要表現就是口腔、耳朵、腋窩。還有一個測量方式,就是通過測量直腸來了解體溫,這種方式是相對比較接近深度體溫的。
  • 額溫槍量出34℃,是我不行了,還是體溫計壞了
    為什麼有時測出體溫忽高忽低? 什麼類型的體溫計測量結果最準確? 體溫的正常範圍是多少?自己量體溫注意些什麼會更精準? 顏姐查了一些資料也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 額溫計、耳溫計哪個更準確?如何正確測量?
    估計現在大家出小區、到辦公場所以及回家都會測量體溫,目前大部分的用於測量體溫的設備有額溫計、耳溫計、還有普通的體溫計,這三者的區別和準確性到底怎麼樣?,甚至引腳定義也大體相同,這種傳感器分為兩種,一種是數字輸出的,一種式模擬輸出的,兩種傳感器至少在十年前就同時存在,很多廠家由於考慮到成本問題選擇的都是模擬輸出紅外溫度傳感器,不過在我之前的評估過程中,我發現數字式傳感器更適合耳溫計和額溫計的設計,有兩點原因,一是數字式傳感器內置放大、溫度補償等功能不僅提高了測量穩定性也避免了外圍電路設計對於測量結果的影響;二是數字式傳感器也集成環境溫度檢測,利於後續設計參數標定和動態校準
  •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2019-06-10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情緒、飲食等有異常時,會給孩子測量體溫看寶寶是否發熱。如何準確給孩子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就不可避免的要關注選擇體溫表的問題,水銀體溫表是不建議使用的,一是容易掉到地上破碎,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是汞容易汙染環境,蒸發以後很容易引起汞中毒,所以不建議使用這種體溫表。  另一種就是常說的電子體溫表,電子體溫表是比較主張的,它可以測肛溫,可以測腋下溫度也可以測口溫。
  • 關於發熱和如何測量體溫小知識你知道嗎?
    壹 - 發熱的概念 - 發熱是指體溫(通常採用肛門測溫法)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肛門測溫≥38℃或腋溫≥37. 3℃定義為發熱。
  • 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都有哪些
    口測法。肛測法。患者取側臥位,將肛門體溫計頭塗上潤滑劑,徐徐插入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放置五分鐘後讀數。腋測法。將腋窩汗液擦乾(有汗會使體溫計讀數降低),將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把體溫計夾緊,放置10分鐘後讀數。測腋法測得的體溫稱為腋溫,正常體溫在36度到37度之間。腋測法較為安全、方便、不易發生交叉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社會個人體溫監測的研究
    正常人的體溫每天有一定的波動,成年女性體溫的波動還與月經周期有關。女性在月經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礎體溫常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體溫(即基礎體溫)在37度以下,約在36.4--36.6度左右。排卵時稍下降,排卵後,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維持到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打開APP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1:36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 張思萊:寶寶發燒,別再用水銀體溫計測!不準,還危險
    但,不是所有體溫計都適合寶寶用,不少媽媽不是用錯了體溫計,就是用錯了測溫方法: 1 最適合寶寶用的體溫計——電子體溫計 通常媽媽們常用來給寶寶測量體溫的無非是:最傳統、最便宜的水銀體溫計;最快、最貴的耳溫槍(額溫槍);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電子體溫計。
  • 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但近日,國家藥監局出臺通知,稱2026年起國內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俗稱水銀體溫計)。記者走訪各大藥房及醫院,探訪了各類體溫計銷售情況,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體溫計已經非常多樣化,但水銀體溫計仍然因其經濟實惠的特點受到不少市民歡迎。醫院方面,有的醫院已經全面更換為額溫槍,但也有醫院在為病人測溫時也仍以水銀體溫計為主,因為其測量結果更為準確可靠。那麼,水銀體溫計真的比其他體溫計測量更為準確嗎?
  • 紅外額溫計「躺槍」,測體溫有啥可怕的?
    就是利用紅外線的原理測量人體體表溫度,並換算成體內溫度,從而判斷人體是否發燒。這種溫度計的準確度要低一點,誤差一般為0.3℃-0.4℃。玻璃溫度計:優點是測量最準確,缺點是速度慢、使用不方便。紅外額溫計:優點是測量方便、速度快,缺點是精度低。結合兩種體溫計的優點,一般推薦使用紅外額溫計作初步篩查,用玻璃溫度計作準確判定。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紅外線體溫計則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將其熱像顯示在螢光屏上,從而準確判斷人體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其中紅外線體溫計還可以分為耳溫機和額溫機,耳溫機需要放在耳朵裡一分鐘左右,額溫機則對準額頭「打」一下就可以,不用接觸皮膚。    記者走訪了各大藥房發現,雖然聽上去相當「高科技」,實際上電子體溫計遠遠不如水銀體溫計受歡迎。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其實,無論是使用哪種體溫計 ,當寶寶體溫為37.5到38攝氏度為低熱,38到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到40.4攝氏度為高熱,大於40.5攝氏度為超高熱。以上我們了解了,給孩子測量體溫的3種方式,那麼有的家長可能會問了,給孩子測量體溫的體溫計該如何選擇呢,哪一種比較精準呢?
  • 這樣給哈士奇測體溫,一測就出來了
    給二哈測體溫可以用人的體溫表,最好可以選擇肛溫計。其實跟我們一類量體溫一樣,先是要把體溫表或肛溫計調至零。在測試之前,要把體溫表或肛溫計用酒精消毒再塗抹上凡士林(起潤滑作用),這樣輕輕插入狗狗肛門會減少痛苦,使測量過程達到5——10分鐘。具體方法就是:1、將肛溫計用酒精消毒,溫度調至零。
  • 進商超,額溫槍測手腕是什麼操作?有用嗎……答疑來了!
    體溫測量是診斷疾病時常用的檢查方法。經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人人對量體溫印象深刻,只要進門,就有人對著前額或手腕來上一槍。 有人說2020年量體溫的次數超過了前幾十年之和。作為初篩手段,體溫檢測確實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環。
  • 中國承諾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通訊員 何秋斌 揚子晚報記者 張筠  A 水銀溫度計將不讓用了  我國已承諾2016年起開始淘汰  一支家用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會蒸發,一旦汞蒸氣被人吸入,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損壞中樞神經系統,水銀是一種潛在危害極大的重金屬。
  • 水銀溫度計測量更準確?專業醫護人員幫你解答
    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測體溫準不準,關鍵看怎麼測姚護長表示,目前在臨床工作中,既有使用電子體溫計,也有用到水銀體溫計,「門診工作中,我們在快速篩查體溫的時候會用到非接觸式的電子體溫計如額溫槍。但在發現可疑的、體溫異常的情況,我們會進一步的使用接觸式的體溫計進行複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