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招商引資啟新程

2020-12-04 齊魯壹點

3月9日,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正式復工。復工當天,應省駐滬辦推薦,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便與復旦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張文強就機器人研發生產項目進行了對接,雙方達成了初步的考察及合作意向。

「來上海前,嵐山區應急局,新嵐山財金集團給予協調購買口罩等防護物資,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將重點對浙江王力門業、上海交大材料學院、德國(上海)雙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湖南復星新材料項目等11個有合作意向的項目進行線上線下推進。」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上海新財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宗玉濤介紹。

據了解,該中心自2019年1月成立以來,在園區招商、產業轉移、人才引進、信息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共招引山東冠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日照福瑞泰克皮革助劑有限公司(韓國全資公司)等大項目落地嵐山,投資達32.9億元。平臺現已吸引上海富治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奧圖環衛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工業4.0俱樂部、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山東商會聯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上海聯絡處、上海市山東商會等10家單位入駐。此外,日照市招商投資促進中心、五蓮縣、日照市開發區已派招商人員入駐中心,以期資源共享、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全市的雙招雙引工作。

下一步,該中心將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在抓好在談項目落地的同時,加強與招商引薦人交流,通過與山東省各駐滬機構通力協作的方式,進一步擴大招引渠道,增強外資企業招引能力,充分發揮創新中心招引平臺作用。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在長三角及華東地區培育招商聯絡人近100名、提供招商線索100億元左右,線上、線下聯動招商的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來源:日照新聞網記者侯慶萍通訊員王田宗傑

http://epaper.rznews.cn/shtml/rzrb/20200322/532310.shtml

相關焦點

  • 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這樣抓「一號工程」
    自2019年5月掛牌運營以來,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深耕上海,放眼整個長三角,積極打通區域招商通道,緊盯區域內國內500強等引領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綜合運用委託招商、以企招商等各類方式,持續推動「雙招雙引」主責主業提質增效。
  • 話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話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新華社蘭州11月22日電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新華社記者馬維坤、王朋、王博  甘肅省人民政府21日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 10年巔峰啟新程,保利國際廣場升級之作R空間面世!
    7月25日,保利國際廣場啟新程,帶來十年升級之作—R空間組團正式面世,現已開放營銷中心及樣板房。 炙熱的陽光與熱鬧的營銷中心互相輝映
  • 領跑招商引資 引燃發展動能 江蘇蘇州相城國資跑出「加速度
    領跑招商引資,引燃發展動能。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國資系統成功招引54個產業、基金、平臺載體等項目落戶相城,涉及科技金融、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新材料、高端裝備、數字科技等產業領域。       打開相城區今年的「招商引資」作戰圖,相城區國資辦出手就是「大招」,起步即衝刺。
  • 中國打造量子信息和先進核聚變能協同創新中心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日在京舉行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中國科大聯合國內外多個科教機構,共同打造量子信息和先進核聚變能兩個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兩個中心已進入建設運行階段。
  • ...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兩江協同創新區元旦忙施工 創「兩江速度」
    這,便是兩江協同創新區跑出的「兩江速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中,首先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也把『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放在今年經濟工作任務的首位。兩江新區正圍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聯手天府新區,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12月8日,「生物健康產業與健康養殖(中國·遷安)創新論壇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河北省遷安市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遷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術支持,唐山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協辦,中科生物健康產業(遷安)協同創新研究院、中科康源(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兩江奔騰②|創新之谷 兩江協同創新區的蝴蝶效應
    年輕的重慶兩江新區,也順勢而為演化出了自己的「蝴蝶風暴」——以創新為「蝶翼」並形成勢能的兩江協同創新區。兩江協同創新區,正按照產業、人才、生活、生態「4個協同」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建設,目前已吸引國內外三十家科研院所入駐,部分科技成果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
  • 聚光太陽熱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區域快訊  本報訊 (記者杜英 實習生葛南南)聚光太陽熱能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日前在蘭州揭牌。該中心致力於聚光太陽熱能系統、光熱發電示範系統、綠色鍍膜技術等聚光太陽熱能產業研發,優化太陽熱能和光熱發電系統結構,實現低成本產業化推廣。
  • 上海(虹橋)=日照航線首航!
    7月11日晚20:03,隨著從上海虹橋機場飛來的9C6537次航班落地日照機場,虹橋=日照航線正式通航!該航線由春秋航空執飛,班期為每周246,航班時刻如下:航線開通後,從日照飛往上海,在原每日一班的浦東=日照=大連航線基礎上,
  • 共享資源要素,浙江布局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 給特色產業裝上「最強...
    作為一個全新的創新平臺,當前,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如何貫通工程師引進、培育、評價、流動、使用、服務等環節,充分激發人才活力,有效提高工程師的集聚度、活躍度、貢獻度,是中心能否有效發揮作用的關鍵。在瑞安智能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芮陽看來,「協同創新中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我們要跳出本地區域限制,把思路拓得更開更寬,全面加強與全國甚至全球高校、院所、協會等的對接合作,不斷提昇平臺創新資源的集聚度。」  為集聚工程師,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西南大學豐都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正式籤約
    人民網重慶1月4日電 2020年12月30日,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與豐都縣籤訂「西南大學豐都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圍繞豐都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建立長期的、多形式、多層次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共同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推進技術合作,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產學雙贏」。
  • 上海冠龍·責任與愛並行
    此次會議重點表彰了在過去一年裡,包括在疫情防控中為南翔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40家優秀企業,上海冠龍作為南翔鎮的骨幹企業之一,自然是榜上有名。頒獎現場2019年度,上海冠龍榮獲「「億」飛沖天——年度卓越企業」、「嘉定區先進位造業綜合實力獎「金獎」」、「嘉定區質量金獎」、「嘉定區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等獎項。
  • 量子速報:D-Wave估減值少;北京推動量子科技協同創新
    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啟科量子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受邀出席本次峰會,與現場300北京加快形成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動量子科技產學研協同創新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理事會副理事長許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北京市從基礎研究、器件研發到產業布局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北京市的高等院校、中科院、各部委的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擁有最齊全的相關學科和最頂尖的科研隊伍
  • 智庫動態|長三角協同創新的三個主方向
    從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來看,區域聯繫、主體協同、環節連接的「內聚外合」也正成為協同創新的主方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報告內容擇其精要,以饗讀者。(二)主體協同視角長三角地區是對創新資源需求最為強勁、對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最為迫切的地區之一,在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引領下,探索創新主體協同新路徑,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增長點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印發《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發展規劃》等三個...
    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必須以承擔並完成對國家、行業企業、區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協同創新任務為切入點,設計中心的建設思路與發展目標,明確主要協同單位的資源貢獻、政策支持和任務擔當,完善協同創新中心的組織管理與運行方式,構建需求牽引、問題導向、各具特色、滿足重大任務要求的協同創新模式。
  • 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學第六次地方研究院及創新中心工作年會舉行
    1月6日,「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學第六次地方研究院及創新中心工作年會」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八樓舉行,會議由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科研院、校財計處、各地方研究院、雙創基地、創新中心的代表,以及產研院全體等近9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書記蔣如宏主持本次會議。
  • 我國將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
    本報訊 (記者 羅曉燕)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範圍內數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基礎設施一體化格局。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籤訂協議,聯合成立「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這標誌著該中心正式落戶青島。
  • 智能雲網,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構築「智能數紐」
    發改委《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範圍內數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基礎設施一體化格局。東威騰電子中心實現結構性平衡,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高,使用率明顯提升。公共雲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社會算力獲取成本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