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日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那麼每年9月份之前北極海冰會徹底消失,即溫度的上升將導致海冰在每年夏季完全融化。毫無疑問,這一影響是顛覆性的。為此,國際研究小組的Won Chang博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提問:北極海冰在9月份之前完全融化所需的全球溫度變化的最低範圍是多少?這是一個我們必須知道答案的問題。
北極地區的夏季非常短暫。從過去幾年來看,9月是北冰洋一年中海冰覆蓋率最低的一個月份。北極海冰在6月到9月間持續融化,9月份過後,隨著溫度的降低海水又開始結冰,因此9月份是北冰洋一年中海冰最少的月份。而當時《巴黎協定》亦用9月作為衡量標準同樣是因為九月份是北極夏季和冬季的過渡交替期。
該研究小組預測,當地球平均溫度上升1.5攝氏度時,9月的北冰洋的海冰消失概率至少為6%;當溫度上升2攝氏度時,北冰洋的海冰在九月份之前完全融化的概率提升至28%。而基於現今的工業化水平,研究人員預計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會上升3-4攝氏度(最悲觀數據)。顯然,這一現狀遠遠超出了2015年籤署的巴黎協定的既定目標,再加之2017年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更給全球環境蒙上了一層陰影…
新南威爾斯大學及其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Jason Evans教授認為,這些研究利用新的統計和數學模型來預測21世紀的氣候變化和影響,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北冰洋夏季海冰融化得越多,意味著冬季結冰所需的時間周期就越長,這對於那些北極野生動物來說非常不利,例如海豹,北極熊等。研究人員預測,由於生存環境的急劇轉變,北極熊等食肉物種將被迫通過捕殺幼崽來維持生命。唯一的好處就是,新航道的開闢。夏季北冰洋航道的開闢將大大縮短傳統航線的長度,為我們帶來經濟效益。但對整個地球產生的環境、氣候影響遠非我們能夠想像。
科學家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更多關於這項研究的反饋信息,研究人員正在試圖了解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對此列出更多的假設條件,最後以概率的形式進行量化研究。與此同時,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往往取決於自己居住地的地理位置。例如,大多數的韓國人不會質疑氣候變化的來臨,這不是說他們的預測準確性更高,而是他們所生活的地區能夠非常明顯地感受到氣候變化。這種影響也會對研究造成幹擾。
作者/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R. Olson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test non-exclusive hypotheses applied to Arctic ice projections from dependent mod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DOI: 10.1038/s41467-019-1056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