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初中男生喜歡收集各類石頭 曾撿到一塊三葉蟲化石

2020-12-05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合肥市蜀山區福樂家園小區,一戶業主家中收藏了大量的礦石和化石藏品,這些都是 15歲男生沈冠宇的寶貝。從2010 年上幼兒園時,沈冠宇便開始撿鵝卵石,並慢慢喜歡上了收集礦石標本、藏石等。如今沈冠宇已經上初三了,每當長假來臨,他都會在父親沈松華的陪同下,前往各地尋找礦石、化石標本。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沈冠宇家中,見識到他的豐富藏品。

沈冠宇和他的藏石。

在湖北採集到的三葉蟲化石。 (受訪者提供)

豐富藏品令人目不暇接

家中專門有一個房間,是沈冠宇用來存放石頭的收藏間,收藏間的柜子上擺了各式各樣的巖石、礦物標本,部分標本還配有木質底座。收藏間靠窗的位置,放著 14 個藍色塑料筐,筐裡每塊礦石和化石標本都被報紙和氣泡墊包好隔開。

「如果一一擺放,實在擺放不下,現在擺在柜子上的都是比較珍貴的,在箱子裡還有很多礦石和化石標本沒有來得及挑選,在原來的家裡還有8筐藏石沒有帶來。」父親沈松華說。

沈冠宇向記者展示了他採集到的魚化石、樹葉化石和昆蟲化石等,「這些化石是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山東搜集到的。找到這些我很開心,它們不僅豐富了我的收藏,還提高了我對地質變遷的認識。」

幼兒園時就愛撿鵝卵石

沈冠宇的母親董蓓蓓告訴記者:「在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家裡給他買了一本《巖石與礦物》的書,因為他對地質這塊很感興趣,所以這些年,我們又給他訂了一些相關的雜誌。每天晚上臨睡前,他都會獨自閱讀一會再休息。」

沈松華是蜀山區一中學的計算機老師,他和妻子都不是學地質出身,「剛開始我也不太懂這方面的知識。」沈松華回憶,兒子上幼兒園時,喜歡拿著塑膠袋在外面撿鵝卵石,「每次出差我都會抽時間在當地轉轉,找找好看的小石頭帶回來給他。」而沈冠宇也從撿漂亮的鵝卵石、

方解石開始,越來越感興趣;從利用普通周末休閒找石頭,到利用節假日擴大範圍找礦石、化石。

曾撿到一塊三葉蟲化石

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沈冠宇就經常在父母陪同下,去外地採集礦石和化石標本。」

2017年8月份,沈冠宇和父母自駕去湖北,「我們在湖北一個小村子旁邊的小河邊,找到了三葉蟲的化石,但當時我們都不太確定,於是拍照片發到微博上,結果有很專業的老師迅速解答了,確認我們找到的就是三葉蟲化石。」董蓓蓓說。

2018年暑假,沈冠宇第一次獨自報名,參加了去湖南郴州的地質研學遊。蓓蓓告訴記者,「我和他父親工作很忙,走不開,孩子說郴州是方鉛礦的原材料地,很想去看看。在他回來的時候,背了一大堆東西,有撿的,也有自己在當地買的。」2018年國慶,沈冠宇又報名參加了去山東濰坊、日照等城市的地質研學遊,慢慢地認識了不少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寬容環境造就愛石男孩

「小石頭裡有大學問。」在2010年至今的九年時間裡,沈松華和妻子一直支持著兒子,「作為家長我們只是儘量給孩子創造興趣培養的機會。雖然這些年家裡在藏石上花費不菲,但我覺得很值。」沈松華說。

對於沈冠宇的愛好,董蓓蓓說,「從普通一點的石頭,到礦石、化石,他一步步從門外漢到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而這些知識大多是他看書查資料學到的,讓他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常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四川興文發現三葉蟲化石 專業人士稱有幾億年歷史
    10多天前,宜賓市興文縣居民楊先生路過石海鎮平寨村金家洞(小地名),看見路邊有很多帶有花紋的石頭,便隨手撿了一塊相對完整的石頭,他回家上網查詢,這塊石頭竟是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好奇石頭上怎會有花紋  「10多天前,楊先生路過石海鎮平寨村金家洞,有工人正在修建公路,挖出了一堆石頭堆放在路邊,仔細一看,石頭上面還有些花紋,我感到比較好奇,挑了一塊圖案相對完整的石頭。」
  • 綿陽「石頭迷」在荒坡裡撿到白堊紀雨痕化石(圖)
    發現的雨痕化石  雨痕化石就是在這裡發現的  「你別小看這塊石頭,這可是白堊紀時期的化石!」本月2日,來自高新區的「石頭迷」羅明宇,在涪城區石塘鎮古井社區的一處荒坡上發現了一塊石頭,經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川西北地質大隊工程勘查院的專家證實,此塊石頭確係1.445億年前到6550多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雨痕化石。  綿陽小夥荒坡裡撿到「寶貝」  「就是這裡,原本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真的能找到化石!」
  • 臨沂費縣仁和莊飛出「燕子石」化石愛好者紛紛來淘石
    ■市民反映:遊玩時撿到三葉蟲化石  「遊玩時撿到一塊石頭,回家上網查詢,這塊石頭竟是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真令人興奮。」23日,家住市區的王先生撥打熱線反映。王先生告訴記者,10多天前,他和家人外出遊玩,路過費縣馬莊鎮一山村時,看見不少人在撿石頭,感到比較好奇,就挑了一塊相對完整的石頭。
  • 三葉蟲化石
    本報訊 (記者李鳳虎 通訊員王曉慧)一塊距今約5億年的三葉蟲化石,5月18日在登封市民陳懷玉家中展出。  陳懷玉說,這塊化石是他前幾天在登封附近一處巖壁上發現的,後經專家鑑定為形成於距今5億年左右的寒武紀三葉蟲化石。
  • 穿越者的足跡:踩在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
    三葉蟲是一種早已經滅絕了的動物,出現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擁有著極其巨大的數量,所以三葉蟲的化石數量也十分巨大,但是有一片三葉蟲化石的發現卻震驚了整個世界,因為在那個化石上赫然出現了一個人類的腳印。
  • 一塊三葉蟲化石,敲開史前文明大門:人類起源之謎
    不清楚大伙兒聽過三葉蟲這類存活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史前生物嗎?一位美國的動物化石家偶然發現了一塊含有鞋印的三葉蟲化石,從而敲響了遠古文明的大門口,人類的起源的秘密也再次被專家開展了猛烈的探討。那時候,他僅僅想科學研究一下知名的羚羊泉動物化石,壓根就沒有想到自身會出現那麼一個令人震驚的發覺。據了解,當他發覺那塊三葉蟲的動物化石時,他就被上邊的鞋印吃驚住了,設想,一個在三億光年前就早已絕種的微生物的動物化石上,為什麼會有一個便鞋的鞋印呢?難道說早在好多年前,就早已擁有和大家如今一樣比較發達的文明行為嗎?
  • 生物化石珍藏熱門 三葉蟲化石
    三葉蟲外形為向背部(上部)凸起的扁橢圓形,因背部具有容易形成為化石的鈣質硬殼——背甲,故成為早古生代最常見的重要化石之一。三葉蟲的背 甲被兩條「背溝」縱向分為中央「軸葉」及左右兩個「側葉」,因而得名。其背甲也可再分為頭甲、胸甲及尾甲三個部分。 三葉蟲是地球生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類古生物。
  • 一塊化石引發科學突破,三葉蟲的眼睛居然和蜜蜂類似!
    一塊完整的化石通常是為博物館裡熠熠生輝的展品,但對於生物學家們來說,化石並不是研究古生物的唯一依據。一些化石中可能保留了古生物比較主要的信息,但是有的時候,科學家們可以從其它方面揭示古生物更多的細節。在一個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一條裂縫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 三葉蟲化石上的鞋印又是怎麼回事?
    有一隻皮鞋踩在在三葉蟲上,這個怪事也讓全球的地質學家、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張口結舌。1968年6月,美國一名化石喜好者米斯特到猶他州的羚羊泉尋覓搜集化石。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妻兒,當他們找到了幾個三葉蟲化石後,米斯特用錘子敲開一塊石頭,發現那塊石頭居然看上去去像翻開的書籍一樣,使人震驚的是一隻近乎完全無缺的三葉蟲化石呈現在石頭上,上面很是清晰的能看到踩著一隻人類的足跡,而這個足跡還是皮鞋的鞋印!這隻皮鞋鞋印約莫長28釐米,寬8.5釐米。
  • 罕見化石讓科學家發現三葉蟲的眼睛結構
    古生物學家從一塊意外裂開的三葉蟲 化石裡面,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眼睛結構,發現原來三葉蟲的眼睛具有類似現代的蜜蜂、蜻蜓一樣的複眼 結構。 原封不動的化石是適合博物館展出的藏品,但是古生物學家需要的信息往往深藏在化石內部,而被科學家忽略。
  • 邢臺達活泉公園石碑上的化石或為石炭紀「三葉蟲」和「古馬陸」
    近日一則達活泉公園的石碑上有蟲子化石的消息被網友關注,其實石碑並無稀奇,化石也不稀奇,如果化石和石碑在一起那就有點稀奇了。小編也懷著好奇的心,來到位於達活泉公園九龍柱南側的兩塊石碑處,一看究竟。果不其然,在矗立的石碑上確實有類似蟲子的物體,其實這兩塊石碑是明代所立,一塊為廣源廟碑,一塊為廣源閘碑記,距今近500年。當然這個時間只是立碑時間而非化石形成時間。但是石頭上的蟲子究竟是什麼化石呢,小編只能一通亂拍,回來研究了。通過查閱資料,加上小編的猜想得出了蟲子是何物的結論。
  • 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是珊瑚化石,有人說輝木化石
    這是一塊在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這是一塊珊瑚化石,又有人說這是輝木化石,這到底是什麼奇石呢?珊瑚化石和輝木化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從這塊奇石的外形來看就可以斷定這是一塊輝木化石,其實輝木化石是雨花石中的一種,石中一些排列有序的圓形斷面的化石(我們通稱它為:蜂窩石)其實就是這種蓮座蕨目輝木科中的莖中部的維管束。目前仍生長在地球的植物類似於現今的觀音蓮座和桫欏。
  • 在瀏陽大瑤,發現一塊4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
    文圖|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小雷 近日 瀏陽大瑤一名女孩 撿到一塊奇怪的石頭 >讓她沒想到的是 這塊怪石竟然是 海洋生物層孔蟲化石 距今已有四億年 視頻拍攝 李小雷 剪輯 賴陽「怪石」火了大瑤鎮華園村黎先生家中珍藏著一塊奇怪的石頭,黝黑的石頭表面上,看上去就像爬滿了大小各異的「毛毛蟲」。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因其全身縱橫分為三節,故名三葉蟲。形如飛翔著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發現。明朝崇禎年間,朝廷大臣張延登在山東泰安大汶口,發現了一種包裹在石頭裡的"怪物",其外形頗似蝙蝠展翅,被他命名為"蝙蝠石"。在其它地方,因形如飛燕,也被稱為"燕子石"。
  • 三葉蟲化石:五億年前,翩翩燕子飛
    這是著名詩人範曾的一首詠題燕子石的詩,詩中所描述的燕子石,其實是一種叫做三葉蟲的古生物的化石。說到古生物,你可能會想到龐大的恐龍、神奇的始祖鳥,以及我們的老祖宗古猿……但還有一類不起眼的史前動物,不光資歷比上面這些明星都古老得多,而且知名度也毫不遜色:這就是三葉蟲,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顧名思義,三葉蟲的外表,就像是三片葉子組合起來一樣。
  • 5億年前,有隻三葉蟲被踩了一腳,科學家疑惑:人穿鞋去海底幹啥
    米斯特的愛好就是收集化石。他們這次來到羚羊泉這裡就是要尋找化石。這裡是收集化石的好地方。米斯特幾個人這天的收穫不錯。他們已經找到好幾個三葉蟲的化石。這時米斯特發現了一塊大約4釐米厚的石頭。他覺得這塊石頭裡面也可能有化石。於是他用錘子輕輕的敲石頭。這塊石頭就像是書本一樣的打開了。
  • 河邊撿到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誰能想到卻是一塊極品高冰翡翠原石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去新疆撿到什麼什麼石頭。其實我們都有機會,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意外之喜」。這塊翡翠原石是和同事一起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發現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但是摸著又沒有普通石頭那麼輕。
  •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結果悲劇了!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 結果悲劇了!我們總能在電視新聞或者網上聽說今天這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古董,明天那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寶貝,但是這種事情的真實性往往都非常的小,但是有一個就是例外,比如說西安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楊高建,在安徽省的廬江縣的一位村民發現了恐龍化石,專家估值近百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帶大家去看看。
  • 小夥撿到一塊奇怪的石頭,用水刀切開後,發現自己走運了!
    小夥撿到一塊奇怪的石頭,用水刀切開後,發現自己走運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文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現象,對於發生的這些現象很多都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因此自然也就無法做出解釋,在前一段時間有消息稱:小夥撿到一塊奇怪的石頭,用水刀切開後發現自己走運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夥疑撿到「古獵豹頭骨化石」 專家稱只是異形石塊
    婁先生撿到的奇怪石頭  今年年初,家住上海的小夥子婁先生來南京長江邊遊玩時,無意發現一大塊「恐怖」的石頭,「像極了豹子的頭。」他跑了多家拍賣公司,對方紛紛表示是珍貴化石,甚至有人出價50萬打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