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理博Cellutions 2010年第二期,無血清神經元分化及iPS細胞誘導新...

2021-01-13 生物谷

Cellutions 2010年第二期

---- 細胞生物學和幹細胞研究的最新資訊

《Cellutions》是已經有四年歷史的科學性期刊,由學術界的科學家和Millipore研發中心的科學家編著,從學術和應用的角度與您探討細胞生物學和幹細胞科研領域一些研究趨勢、新技術和新興平臺的應用、以及優化的實驗方案!

點此下載Cellutions 2010年第二期

本期內容包括:

小鼠胚胎幹細胞的無血清神經元分化 P3-5

利用一個慢病毒幹細胞盒把小鼠和人成纖維細胞誘導為iPS細胞 P6-10

用於血管生成分析的一個小型化新平臺,提高了高內涵篩選的觀測效率 P11-13

用Millicell® EZ SLIDE 改進免疫細胞化學實驗 P14-15

利用線粒體和細胞健康標誌物,快速進行多重參數的細胞分析 P16-18

激動人心的細胞生物學研究新產品 P19-24

…………………………………………………………………………………………

Feature:

Serum-Fre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小鼠胚胎幹細胞的無血清神經元分化

Fig.2 Immunocytochemistry analysis of mature neurons at day 12 differentiated from 129S6 mES Cs.

More…

…………………………………………………………………………………………
Generation of iPS Cells from Mouse and Human Fibroblasts Using a Single Lentiviral Stem Cell Cassette
利用一個慢病毒幹細胞盒把小鼠和人成纖維細胞誘導為iPS細胞

More…

信息來源:

相關焦點

  • 無血清單層細胞誘導法培養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定向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
    :在基質包被的培養板上單層培養幹細胞,並且在不同的時間點將不同的化學分子或細胞因子添加到培養液中對細胞進行處理,促使細胞向中胚層分化後再進一步分化為內皮譜系。目的:建立一種無血清單層誘導分化方法,使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定向分化為CD31陽性血管內皮細胞,並對獲得的內皮細胞進行鑑定。
  • 默克密理博獨家iPS技術及領先解決方案簡介
    ,即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震驚了全世界,也標誌了體細胞重編程為iPS細胞技術的誕生。由於細胞重編程技術對人類疾病和細胞分化等過程的重大意義,以及直接避開了倫理和免疫排斥等問題,iPS技術的研究迅速在全世界展開。迄今為止,人[2, 3]、大鼠[4, 5]、豬[6, 7]、猴[8]和兔[9]等物種的iPS細胞系皆已建立,並已成功的應用於疾病模型的建立與機理研究、藥物的發現與評價等方面,可見iPS技術在人類疾病的臨床治療等方面極具應用前景。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Regen Res:神經營養因子3誘導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樣細胞的分化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於2012年7月19期出版的一項關於「Effects of neurotrophin-3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to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的研究報告。
  • 研究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細胞重編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將代表成體細胞「身份」的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使之重新獲得多能幹性的過程。經重編程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在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loop是一種特殊的染色質結構,由RNA:DNA雜合鏈和游離的單鏈DNA組成。
  • 治帕金森新曙光:中美學者將腦中非神經元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
    和其他主要神經退行性疾病類似,帕金森病目前尚無任何改善療法。其中一種潛在的方法是替換丟失的神經元來重建被破壞的神經迴路。當地時間6月24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SCD)、北京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等團隊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的研究,研究團隊在分離的人類細胞和小鼠中,利用一種單步方法將大腦的非神經元細胞轉化成了功能性神經元。這項技術被證實可以逆轉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症狀,或為探索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療法指出了一條新途徑。
  • 細胞培養,血清VS無血清!
    無血清培養優勢由於常規血清培養基存在上述問題,近年來無血清培養基越來越受到重視,其開發和應用漸成趨勢。無血清培養基不含動物血清或其他生物提取液,仍可使細胞在體外較長時間生長、增殖或維持。無血清培養基可以針對特定的細胞類型配製專用的培養基,如愛必信生物研發推出的人間充質幹細胞培養基,可以幫助精確地控制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過程等。無血清培養基尤其應用於哺乳動物細胞的大規模工業培養。同時,它也是研究細胞生長、增殖、分化及基因表達調控的有力工具。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
  • 重磅級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在細胞分化研究上的新進展!
    胰島移植通常能夠讓機體血糖水平正常數年時間,且能阻斷糖尿病次級並發生的出現,然而器官供體很少,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胰島細胞的替代來源,在這一方面,幹細胞衍生的細胞是非常有希望的,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Veres等人繪製出了幹細胞分化為胰島樣細胞的分子過程圖譜,相關研究工作或為後期製造用於移植的胰島細胞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首先,請大家了解下ips細胞的基本概念iPS 細胞的標準名稱,叫「人工多功能性幹細胞」,這種多能幹細胞,是指體細胞在導入多能遺傳基因,以及其他誘導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基因的重新編排,從而得到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的幹細胞。這些醫學概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不好理解。
  • 螢光標記法讓iPS細胞分化移植更安全
    新華社東京3月8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報告》雜誌網絡版上說,他們利用一種螢光化合物給細胞做螢光標記,可以區分出人類iPS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及其分化細胞,這將有助於提高再生醫療的安全性。
  • NBT | 數百種人類轉錄因子可直接誘導細胞分化
    另一種思路是通過激活某種或某些轉錄因子直接誘導細胞分化。這種方法已經被用於細胞系間的轉分化,和幹細胞的重編程以及再分化。目前,人們選擇轉錄因子的方法,要麼是使用已知同發育相關的因子,要麼是基於計算機預測。
  • NBT|數百種人類轉錄因子可直接誘導細胞分化
    幹細胞領域和組織工程領域的目標,是方便可控地產生出任何細胞系或組織,供基礎科學研究和藥物發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具有強大的擴增能力和分化潛力人類誘導多性能幹細胞(hiPSC)是一個完美的起點。然而,當前絕大多數類型的細胞分化依舊缺乏可靠的實驗方案。
  • iPS細胞:再生的希望與風險
    「人造生命」理論上可行  2011年7月13日,京都大學宣布,山中伸彌開發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技術在歐洲獲得專利,成為日本相關技術在歐洲獲得的首個專利。媒體認為,此舉使日本在再生醫療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同年8月11日,京都大學在美國也申請了專利,有效期為20年。目前,京都大學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培養技術在南非和俄羅斯等國也獲得了專利。
  •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這些ips細胞在形態、基因和蛋白表達、表觀遺傳修飾狀態、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都與胚胎幹細胞極為相似。具體而言,Papadopoulos及其團隊使用了稱為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hipsC)的幹細胞,它們是通過對來自人體血液或皮膚的細胞進行重編程而產生的,可以分化為治療時所需的任何類型的細胞。憑著直覺,Papadopoulos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人膠原蛋白,並且添加將hipsC轉化為睪丸間質細胞所需的基因和其他營養成分。膠原蛋白是一種常見的生長基質成分。
  • 幹細胞分化神經元細胞,變身「超級替補」,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
    近日,上海科學家利用最新基因編輯和幹細胞技術,挖掘出了幹細胞變身「超級替補」替代神經細胞的潛力,為神經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曙光。2020年4月9日深夜,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上海科學家的這項成果。
  • 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已進入III期臨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有望上市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曾在幹細胞展望紀錄片中表示,「醫學界的新時代已經近在眼前,新時代裡,人體任何疾病都可醫治,全靠我們體內那些擁有異能的細胞,它們叫幹細胞。」霍金是一名漸凍症患者,這類疾病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許多科學家將希望寄託於幹細胞。
  • Stem Cells:發現兩小分子化合物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導讀:近期(2010年6月2日)國際學術期刊Stem Cells發表了以裴鋼研究組為主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相關閱讀Cell Stem Cell:發現新型人體幹細胞 操控難度降低Science:首次發現可發育成卵的幹細胞幹細胞之春——生物谷盤點20092010幹細胞技術與應用講座圓滿結束細胞重編程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重新獲得分化多能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