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用文字照亮你,也照亮我……親,請關注我。
近日跟朋友在夜市小酌,說起親和力的話題。
朋友說他們單位有一位上司,人也不錯,也比較有能力,就是有一個特點,常常板著冷臉,讓人很難接近。
「他板著冷臉,咱躲著他,呵呵呵。」朋友如是說。
朋友說的這種情況,我也曾經遇到過。有些人(也不見得是上司或者僅僅是級別很低的上司)就是這樣,常常對人視而不見、冷若冰霜的樣子。
這些人為什麼對人板冷臉、讓人難以接近呢?仔細想來,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是性格原因。有些人天生嚴肅,不苟言笑,心也挺暖,但是習慣性板臉。
二是內心冷漠,對人沒有熱情,於是乎對誰都冷冰冰的。
三是擺架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於是乎對許多人冷冰冰。這類人見了上司,則眉開眼笑。
四是個人遭遇挫折,在某一段時間對人顯得冷漠。
第四種情況比較特殊,有情可原,但是四種情況都可以概括為缺乏親和力。
親和力是一種使人願意接近、願意接觸的力量。普通人和有職位的上司,都應該具備一定的親和力。
一個人親和力強,才有人緣,才有人氣,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才能贏得更多的人心,從而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業都有助益。
反之,一個人整天一副冷若冰霜的樣子,一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親和力就很弱,因而難有人緣,難有人氣,難有朋友,難以贏得人心,從而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業都有損失。
想提升自己的親和力,其實並非難事,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一些,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01、 養成微笑的習慣。
微笑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內心熱情的表現。微笑像一朵暖色的花朵,很容易拉近和別人的距離。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多多微笑,你的親和力必定會大大提升。
02、 處事謙和有禮。
懷著一種平等待人的正心,對待任何人,都保持謙和有禮的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些人能力高於我,我謙和有禮;有些人能力不及我,我也謙和有禮。
03、 尊重別人的意見,儘量不要爭執不休。
別人的意見,不管可取不可取,都要保持尊重的態度。儘量不要完全否定別人的意見,儘量不要與別人爭執不休,非要在觀點上佔上風。要知道,雖為意見爭執,但是在你一味爭執佔上風的時候,往往已經一定程度上得罪了對方,他疏遠你幾乎是一定的。
關於這一點,胡適先生有一個觀點,叫「作揖主義」,就是遇到觀點大不相同的人,不與對方爭論,向對方作揖了之。這種做法無疑很高明,因為雙方觀點達成一致絕不是一場爭執能夠做到的,那麼,何不作揖退讓,保持和諧呢?
04、 誠懇地讚美別人。
人性的一個特點,就是渴望得到肯定和讚美。
所以,如果發現別人的好處、長處、亮點,多讚美別人,會拉近與別人的距離,會贏得人心,提升親和力。
讚美不是阿諛奉承。讚美出於真誠,功利性很淡,對象是所有人;阿諛奉承出於某種功利目的,往往無中生有,或誇大其詞,對象一般是「有用」的上司。
讚美別人並非人人都能做到,需要一點度量、胸懷和平等意識。小肚雞腸的人不會讚美別人,容易嫉妒別人;勢利的人不會對所有人給予讚美,而是對「有用」的上司加以阿諛。
05、 朋友之間多聯繫常來往。
再好的朋友,如果長時間不聯繫不來往,也會生疏。
所以,保持朋友圈中的親和力,需要多聯繫,常來往。
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要盡力而為,不要怕麻煩,要知道,好朋友都是「麻煩」出來的。
真正厲害的人,其實反而都是有親和力的人。所謂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臉,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是也。
為人處世,親和力小,摩擦力大;親和力大,摩擦力小。
在展示親和力方面,許多電視節目主持人,比如趙忠祥、王小丫、董卿等等,都做得非常好,值得我們普通人學習借鑑。
親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有親和力的人;讓我們所到之處,像春風一樣溫暖人心!
謝謝您的欣賞!歡迎您再來!
個人創作,侵權必究!
文中圖片來源於百家號免費正版圖庫。
賀點松,語文高級教師,作家,從事文學創作30餘年,已發表文學作品1000餘篇,著有小小說、詩集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