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24日,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採訪團,赴西安—楊凌—蘭州—敦煌—張掖進行「穿越千年絲路,尋找中國印記」集體採訪活動,探尋千年絲路中的往事,觸摸絲路的傳承和發展,於探尋中學習,於採訪中傳承。本次採訪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網聯合主辦。
一直以來,奇異果被認為是高檔的進口水果,而獼猴桃是我們十分常見的水果。這兩個外表幾乎一模一樣卻名字各異的水果,到底有什麼區別?7月26日,首都大學生記者團一行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示範站,在專家的介紹中,終於揭秘了獼猴桃和奇異果的關係。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成員喬藝璇採訪楊開寶教授 蔚博洋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楊開寶講述的一則故事,為我們揭開了奇異果與獼猴桃的神秘面紗。「獼猴桃最早在秦巴山區被人們發現,這一名稱來自於中國。關於它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說人們因它的毛長得像獼猴的毛而命名,二是說因為獼猴愛吃而命名。而奇異果這一名稱則來自紐西蘭。當時有一位紐西蘭的傳教士從中國帶了一株獼猴桃苗回到紐西蘭。由於中國沒有人工栽培的獼猴桃,只有野生品種,更沒有名字,傳教士便用國鳥kiwi的名字為這株從未見過的植物命名,稱為Kiwi fruit。後來,中國人將其音譯為奇異果。因此,獼猴桃就是奇異果,它們只是國內外不同的名稱。」
目前,很多消費者並不知曉兩者其實是同一種水果,普遍認為奇異果比獼猴桃好。楊開寶教授介紹,其實是由於紐西蘭對獼猴桃的研究起步較早、栽培條件較好,對水果大小、形狀、顏色、味道等的要求標準比較高。現如今,獼猴桃試驗示範站的建立,便是為了給農戶提供高質量標準化的栽培技術。今年,獼猴桃試驗示範站新選擇了六大品種獼猴桃上市,未來會讓大家吃到健康且美味的國產 獼猴桃。
說到挑選獼猴桃,楊教授也為記者介紹了相關知識。獼猴桃從果肉顏色分為綠肉、黃肉、紅心三大系列。綠肉獼猴桃一般果皮長毛,稱為「美味獼猴桃」。果皮光滑的黃肉及紅心品種稱為「中華獼猴桃」。相比之下,「中華獼猴桃」的口感比較甜,而「美味獼猴桃「則夾雜些許酸味。但是由於「中華獼猴桃」的栽培管理要求嚴格,種植面積小,產量少,因而市面上價格較高,普通消費者目前購買的大多還是「美味獼猴桃」。楊教授貼心地提醒大家,獼猴桃在十月下旬與十一月上旬時為最好的品鑑時期,大家在購買獼猴桃時,應選擇外觀上看毛色比較均勻,果型比較規整,捏起來軟硬均勻的獼猴桃。另外,尤其要注意獼猴桃有後熟期,需放置一個星期左右達到更好的口感。如果與蘋果和香蕉放在一起,則兩三天就可以吃。(首都師範大學 喬藝璇)
(責編:熊守朋(實習生)、熊旭)
全國各地2017高考分數線及分數段分布情況目前,2017年全國各省區市錄取控制線、分數段分布情況正在陸續發布。志願不會報?免費在線提問幫幫團專家,等你來問! 【詳細】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 根據《意見》實施改革後,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組織職稱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用。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校,可採取聯合評審的方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