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充滿想像童趣的小詩,仿寫也是一種充滿童趣的快樂
今天要說的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長大以後做什麼》,偶然的機會看到這首小詩,一下子被充滿想像的童趣吸引了,我們也來試著仿寫一首小詩吧:
蒲公英,蒲公英。長大以後做什麼?
我呀,我要做一頭大獅子!金色的鬃毛濃又密,一隻威武又善良的大獅子。
是嘛,你要做一隻大獅子,大獅子好啊。可是,這片原野,對大獅子來說太小了呀。
可不是嘛。那我還是做一朵蒲公英吧。
小魚,小魚。長大以後做什麼?
我呀,我要做一頭大鯨魚!暢遊四大洋,一頭遊得飛快的大鯨魚。
是嘛,你要做一頭大鯨魚啊,大鯨魚好啊。可是,這條小河對大鯨魚來說又太小了呀。
可不是嘛。那我還是做一條小魚吧……
限於篇幅關係,就引用這麼多吧。這首小詩原作者是日本竂(liáo)美千子,翻譯者是彭懿,現任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員。文學無國界,好的作品是可以傳播的。這首小詩也是值得傳播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詩歌的思路。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呢?蒲公英想做一頭大獅子,目標很遠大,作者的思路沒有局限於是否能夠實現,而是考慮自己這片原野能否容得下一頭大獅子,這種想法是典型的兒童想法。這點觀察是不容易覺察到的。至於小魚長大以後呢?自己想做一條大鯨魚,我們不考慮自己能否成為大鯨魚,小魚考慮的是這條小河能否容得下大鯨魚,這就是典型的兒童思維。當然,在夢想不允許的情況下,小孩子會做出一種妥協,而不是考慮願望能夠實現,這是與成人思維的區別。
如果仿寫呢?我們盡可以往大了寫,不必考慮這個目標能否實現,考慮的只是現實的條件是否允許,不必考慮目標或者願望的真實性或者可行性,這就是兒童的思維了:
小螞蟻,小螞蟻。長大以後做什麼?
我呀,我要做一隻蝴蝶!可以在花叢中飛舞,可以到遠方去旅行。
是嘛,你要做一隻蝴蝶啊,蝴蝶好啊。可是,這片草叢,對蝴蝶來說實在是太小了呀。
可不是嘛。那我還是做一隻小螞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