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是兒童寫作之餌 2步為孩子開啟童詩寫作之旅

2020-11-22 藍山繪本心讀寫

兒童詩是給兒童聽、誦、讀、賞的詩歌形式,因此,它必須要有兒童的視角,兒童的想像,兒童的語言。在我的認知裡,童詩分兩類,一類是成年人寫給兒童閱讀的詩歌,另一類是孩子自己寫的詩歌。今天,我要聊的是第一類:成年人寫給兒童閱讀的童詩。

一、為孩子讀童詩的3大好處

01. 情感共鳴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設想一個真正的人沒有情感。實際上,教育就是從培養真誠的關切之情——即對周圍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會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響——開始的。」而「詩是最能陶醉兒童思想感情的」文學樣式。

孩子看上去天真無邪,但其實內心也一樣會存積一些負面的情緒和壓力,比如從小背負父母的期望,學習各種興趣愛好;單親家庭的孤獨無助感等,孩子內心慢慢積鬱,便會產生焦慮和不安,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童詩如自然中的綠葉或野花,在兒童閱讀中不是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但同樣有著調適和疏導兒童情緒的作用,是孩子的一片精神小花園。孩子通過聽父母的朗讀,跟著一起朗讀,去感受那些句子中跳躍著的歡喜,隱藏著的憂傷,慢慢地,學習在閱讀中釋放內心的情緒,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02. 啟發想像童詩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有著跳躍的思維,寫作者往往要以一顆童心才能寫好童詩,可以說,童詩中的一行行句子,從創作之初就是以想像來打造的,在啟發孩子豐富想像力方面,可以說是最好的文本工具。

短的童詩只有一句話,可以把孩子心目中的媽媽寫得活靈活現:

《媽媽 》媽媽是一個鬧鐘,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讀過這一句詩,孩子也能馬上想像,通過一行行句子,表達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03. 提升語言審美中國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創作了大量的童詩,即使在介紹繪本的時候,他也喜歡用童詩來進行,比如他為「聰明豆繪本系列」作的導讀都是有趣的童詩。他曾經回憶說自己之所以愛寫詩,和小時候母親給他朗讀詩歌大有關係,他喜歡那些節奏,那些韻律,一個人有時候在下雨,聽屋簷下面的雨聲,點點滴滴,都是音樂,都是詩歌。

好的童詩並不只是堆砌一些好詞,而是需要形象,美的具體代表物通過孩子能理解到的美的詞句傳達出來,才算得上是優秀的童詩。這個美,不是堆砌詞藻,而是要深達內心的情感與絕妙的聯想。兒童多讀童詩,能從那些精煉、富有想像的句子中,感受到文字語言的優美與動人,從而增強對文本、對事物的敏感性,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二、童詩中的深情

無情不成詩,給孩子閱讀的童詩,無論講的什麼內容,一定要有深情,創作者用情,故事傳情,讓孩子能從閱讀中讀到情感。

中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有一首童詩《賣玉蘭花的女人》讓人印象深刻:

太陽下 馬路中一頂鬥笠一盤香花一臉的笑向暫停的計程車:買花吧!先生!先生!買花吧!校車經過我假裝沒看見她也不敢看李小英小英是我的好朋友她是李小英的媽媽小英低著頭我很想說賣花好辛苦媽媽好偉大 可是我也低著頭校車經過她還站在太陽下馬路中先生,買花吧!買花吧!先生!

馬路中央的媽媽,為了謀生和孩子讀書,做著辛苦又危險的事情,而這小小的一首詩,打碎了許多人對童詩認識,原來童詩可以講故事,可以講生活,可以講孩子內心的複雜情感。

它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繪本《媽媽的紅沙發》。

我的媽媽在「藍車餐館」工作。我常在放學後去找她。後來,一場大火把我們的椅子、沙發、所有的東西全燒光了。媽媽下班回來,腳很酸。她說:「真希望有舒服一點兒的沙發讓我休息。」最後,我和媽媽,還有外婆,3個女人一起努力攢錢,買回了紅沙發。媽媽下班回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晚餐後,我擠在媽媽身邊。如果我在她的懷裡睡著了,她一伸手正好可以關燈。

對比繪本與童詩中的兩個媽媽,都是生活中普通平凡的女人,她們甚至可能比我們身邊的大部分人過得艱辛,童詩中的媽媽要在車流中兜賣鮮花,繪本中的媽媽要加班加點掙錢,並存下每一筆小費。沒有光鮮亮麗的形象,沒有優雅動人的語言,這樣的作品讀給孩子聽,能讓孩子心中存下善良,看到真正的美,並為之感動。

三、為孩子讀童詩,家長有3怕

知道閱讀童詩對孩子有諸多好處,但在眾多兒童可閱讀的文學品類中,家長對「詩歌」感覺最為陌生,也就存有不少的疑慮:

01 男孩讀詩,會讓他的性格受到影響,變得過於溫柔浪漫,不夠陽剛。有句老話說:人的性格大多是天生的。儘管不完全對,但遺傳對性格的影響還是有的,而後天的原生家庭對他的教育、生長環境、經歷對性格的塑造也是逐步進行的,讀詩改變性格,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況且,詩歌中也有很陽剛的,比如:宮澤賢治的《不畏風雨》

不畏雨不畏風也不畏冬雪和酷暑有一個結實的身體無欲無求絕不發怒總是平靜微笑一日食玄米半升以及味噌和少許蔬菜對所有事情不過分思慮多聽多看洞察銘記居住在原野松林蔭下小小的茅草屋東邊有孩子生病就去看護照顧西邊有母親勞累就去幫她扛起稻束南邊有人垂危就去告訴他莫要怕北邊有爭吵或衝突就去說這很無聊請停止乾旱時流下眼淚冷夏時坐立不安大家喊我傻瓜不被讚美也不受苦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這樣的詩,讀來熱血澎湃,既教人道理,又樹人魂魄,難怪被稱為日本的國民詩歌。

02 孩子慢慢長大了,更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對詩歌很難感興趣。培養是從小開始的,如果童年沒有詩,成長後便很難再有機會去影響孩子。

同時,對孩子的薰陶、培養要有耐心。別指望他聽幾首詩就會喜歡上詩歌,一定要多一些時間,多一些閱讀,越早越好。孩子練書法、學繪畫、彈鋼琴,有時候不想做了可以強迫訓練,而詩歌需要的是滲透,放下心結,打開心扉,才能讀到詩歌中的情感,也才能愛上詩歌。

03 手邊都是些兒歌,或者古詩,沒有什麼適合孩子的詩歌。其實有很多兒童文學作家寫童詩,前面提到的方素珍,早年就是以童詩《不學寫字有壞處》《明天要遠足》在臺灣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獎」,走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

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金波寫過許多兒童詩歌,出版過詩集《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林中月夜》等。孩子們喜歡的任溶溶爺爺也寫過一本兒童詩集《一個可大可小的人》。還有吳少山、王宜振、安武林等,他們的詩歌都是非常適合孩子閱讀的,有興趣的話不妨找到讀讀。

四、 讀寫不分家童詩也可幫助孩子學習寫作

兒童的閱讀,一方面陶冶思想感情,一方面促進學習寫作,自然二者不可荒廢。既然談到童詩閱讀,當然也希望童詩能在兒童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特點,幫助孩子在寫作思維和實際操作中更進一步。

那麼,讀了童詩,怎麼進行寫作方面的引導呢?我們需要結合小學低段和中高段的閱讀和理解情況,分兩步導入寫作:

01 入門:仿寫更易 激趣為上 童詩是詩,形式上排列規則,一行一行,但是,連起來就成了完整的一句話,富有童趣和詩意,正是兒童學習語言的經典句式。比如:方素珍的《收穫》,其中一段寫道:

動了 動了 魚兒上當了 哈 和我的手掌一樣大爸爸說放了他吧魚小弟年紀太小

當然,這首詩一共4段,通過反覆誦讀詩句,孩子就能自己發現:每一節寫了一條魚兒被釣上來,然後用不同的理由放回水中,每一節詩歌句式都基本相同,由此,孩子會想到,如果我也釣上來一條魚,會怎麼表達。

童詩的仿寫能讓剛開始寫作的孩子特別容易上手,產生成就感,小學1、2年級的孩子可以模仿一些簡單的童詩,3年級以後就可以讀比較長、比較複雜一些的童詩,然後仿寫了。對童詩的成功仿寫,能激發起兒童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適合於初學寫作和對寫作不太有動力的孩子一試。

02 進階:改詩為文 錘鍊方法詩,是文學中的「貴族」,高貴在哪裡呢?可能是因為它的文字簡練,蘊含的意義深刻,欣賞門檻較高吧。單究其文字精煉這一特點,就足以給喜歡詩歌的人以無限的想像,同時,也為寫作拓展練習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讀一首經典的童詩,感受其文採、情感之處,還要調動自身的經驗認知,才有可能把一首詩改寫成一篇文章。

以前文中提到的《賣玉蘭花的女人》為例,「我」坐在校車上,看到一位辛苦賣花的女人,為她擔心、感嘆,此為一層意思;又發現她是自己同學的媽媽,而同學又坐在自己旁邊,是安慰,還是沉默?整首詩表現了複雜的情節和多樣的情緒變化,怎麼樣把它改寫成一篇有意思也能感動人的文章,實在是一大考驗。

《賣玉蘭花的女人》不僅可以記一位同學的媽媽,謳歌母愛,更可以寫成一篇記事作文,傳遞自己通過這件事的內心震撼和思考,如何選題?如何立意?如何破題切入?如何層次清晰地表達?這些,都是小學生作文的難點,如果你的孩子有興趣,不妨一試!

相關焦點

  • 金波60年兒童詩創作回望與總結:為什麼讀童詩
    的確,在最單純的形式中蘊含深層意韻,把沉重的打造為輕盈的,這是很難的,金波先生兒童詩主要面對的是幼兒,是還不能自己閱讀的孩子,既要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又要賦予意味,啟迪心智,尤其難寫。這麼難,這麼辛苦,金波先生樂此不疲地寫了60多年。因為他深愛著孩子,孩子們也深愛著金波先生。」
  • 兒童詩創作:尋找中國詩歌的童心
    為促進詩歌教育及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拓展兒童詩和現代兒歌創作隊伍,中國詩歌網自2月25日至10月31日在全國範圍開展原創童詩和現代兒歌徵集,共收到來稿近7000份,反響熱烈。12月26日,由中國作協《詩刊》社、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辦,中國詩歌網承辦的「當下童詩、兒歌創作與傳播研討會」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會議室舉辦。會議聚焦當下童詩創作現狀,並就童詩的傳播和教育機制展開研討。
  • 蜜蜂| 戰疫主題童詩展(十一)
    點擊播放 GIF 0.2M彼此都不是故意的我們也相信沒有一種病毒不可被戰勝等到明年春天你再度燦爛我們一定相會聽媽媽的話杭州市文新小學 何思晨媽媽告訴我有人扯斷了一對黑翅膀他們的嘴唇,能吞沒自己的嘴唇猩紅豔麗的帶冠狀的花死亡之花
  • 童詩中國丨螢火蟲提著燈籠+鴿子花集——給孩子「為你讀詩07」
    詩人是上天派來的赤子童詩則是赤子心靈深處最真誠的呼喊本期讀詩的小朗讀者非常小一個6歲,一個8歲如此小的年紀即有了這麼強的表現力鴿子花集——給孩子童詩中國:鴿子花集來自公眾號:臥榻先生說詩詞 00:0002:04把你白嫩嫩的小手伸過來伸過來吧,我的小鴿子花當你搖動著小手伸開那五瓣花似的手指
  • 跟著雨蘭學童詩:時空跳躍,縱橫天地
    關於詩歌寫作,我們山東的一位著名老詩人——孔孚先生曾經說過,鍊字鍊句,時空跳躍,縱橫天地。前些年的時候,我曾經讀了不少孔孚老詩人的作品,很欣賞他的詩歌。讀他詩歌,更能深刻地感受他所說的:時空跳躍,縱橫天地。
  • 回顧| 朗讀溫州走進衍園美術館帶你愛上英文兒童詩
    本期主要內容:讀詩歌讓兒童更有靈氣。
  • 兒童詩出版的現狀與出路淺析
    童詩出版悄然興起關於兒童詩,比較常見的解釋是:兒童詩就是以兒童為主體接收對象,適合於兒童欣賞、吟誦、閱讀的詩歌,它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既包括兒童自己為了抒發情感而創作的詩歌,也包括成年詩人為兒童創作的詩歌。
  • 保衛童年:讓兒童成長在詩的宇宙裡
    在活動現場,童詩作家張戰老師,分享了她的童詩創作經驗,也分析了一些優秀童詩的特點,其「含金量」都很高,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另外兩點:一個是張戰老師作為一個「奶奶級」的成人,卻能在言談舉止中自然而然地展露出一個「娃娃」的心性與特徵,她清爽的聲音、和善的眼神、溫婉中略帶羞澀的表情,都昭示著她有一顆鮮活不老的童心。
  • 停課不停學:怎樣陪孩子學兒童詩?家長別急,一線老師為你支招
    但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大部分家長在沒有復工的情況下,現在可以心無旁騖陪孩子學習相關的課程,但在陪孩子的過程中,如何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孩子現在已經在上學的話,這種該如何學習兒童詩的難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因為孩子的老師會對兒童詩這個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有人說,詩歌稱得上是「文學之母」,那麼兒童詩是不是可以稱之為「兒童文學之母」呢?
  • 果殼網被期望寫科普童書
    [摘要]資深童書從業者都表示,優秀少兒科普作者資源難覓,果殼網、科學松鼠會等新興網絡科普團隊,應該把目光投向兒童科普領域。科普原創作者和作品少得可憐陳伯吹之子、著名物理學家、原北大校長陳佳洱在波蘭科普童書《地下·水下》首發式上表示,「應該有一部分科學家願意獻身於兒童科普,比如當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的葉永烈,。」吸引陳佳洱站臺捧場的《地下·水下》,是波蘭作家亞歷山德拉·米熱林斯卡、丹尼爾·米熱林斯基夫婦在中國出版的第二本科普繪本。
  • 十位大師級詩人創作的十首優秀童詩
    原標題:十位大師級詩人創作的十首優秀童詩 朗誦:辛月,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現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 給孩子們的詩園 ♬ 中國童詩卷 哈哈 半半歌 NO.1 白 1 張秋生 / 作
  • 錢萬成:讀詩就像走進一座魔力城堡
    作為錢塘江詩路上重要的「詩路門戶」,蘭溪名人足跡最深、名篇詩作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在蘭溪留下足跡的詩人有400多位,歌詠蘭溪的詩文有上萬篇,蘭溪也因此被稱為「萬詩之城」。去年9月,蘭溪與中國詩歌學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童詩中國論壇將永久落戶蘭溪,從2020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
  • 除了「馬小跳」和「笑貓」楊紅櫻致力開發兒童科學童書新IP
    據悉,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的「繁榮科普創作學術沙龍」之科學童話創作研討沙龍在京結束。本次沙龍活動以2019天府書展閱讀形象大使、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科學童話作品《我們的地球》系列為基礎展開研討,發現兒童科學童書新IP。
  • 丹·布朗也寫童書了,《動物狂想曲》中文版明年初出版
    「除了維護和鞏固好以託芙·揚松姆咪故事全集為代表的引進版塊,還會繼續追蹤國際大獎作家和暢銷書作家的最新作品,」上海九久讀書人總經理黃育海介紹,「明年年初就將推出世界頂級暢銷書作家、《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為孩子寫的第一本書《動物狂想曲》,以及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作家獎得主窗道雄童詩繪本。」
  • 《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上好28堂詩詞課,就能培養出...
    2016年2月,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檔全新的自主研發的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每年推出一季,迄今為止總共推出了五季,評選出了五位總冠軍。這檔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從第二季開始一直持續佔據收視率高位,可見國人對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之熱愛。
  • 童書中有動物異性相吸圖片,到底該給孩子看什麼
    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面對家長的擔憂,有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涉及敏感話題,作家要慎重,用合適的方式表現;作為家長,也不必在選書時過分焦慮,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環境中。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不同認知能力為他們推薦合適讀物。
  •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露珠》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詩歌是以第三者(局外人)的視覺寫的,關注點在清晨庭院角落裡的露珠。題目是《露珠》,但詩句裡沒有出現露珠兩個字,而是以眼淚替代。眼淚的主人是花兒。花兒發現自己的花蜜不見了,花兒哭了,悄悄地流著眼淚。
  • 童書分級應以建立科學的劃分體系為先導
    基於此,本期觀點新聞特約請三位專家為兒童閱讀建言獻策,以期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所助益。本報北京5月31日電針對目前頗受關注的童書分級問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張之路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童書分級是兒童閱讀的發展方向,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會碰到很多複雜的問題,需要兒童心理專家、教育專家的參與,才能制定出相對科學合理的分級辦法。僅憑作品選編者或出版者的主觀判斷是不夠的。
  • 「童書皇后」楊紅櫻回應業內批評:讓他們說去!
    昨天,著名童書作家楊紅櫻在杭州天長小學,參加了一場主題為「天天一起來閱讀」的讀者見面會。  楊紅櫻有著「童書皇后」之稱,2000年以來,其 《女生日記》、《淘氣包馬小跳》《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笑貓日記》等一系列作品風靡小學校園。有人把她稱為中國的J.K。
  • 如何捕捉孩子們脫口而出的詩?成長的秘密值得一探究竟
    中國詩歌網去年在全國範圍徵集原創童詩和現代兒歌,共收到來稿近7000份,超過兩萬首詩。中國作協《詩刊》社近日主辦「當下兒童詩兒歌創作與傳播研討會」,對童詩現象進行集中研討,這在國內詩歌界相當罕見,童詩生長的秘密值得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