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積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2021-01-08 國正教育

認識論即個體的知識觀,也即個體對知識和知識獲得所持有的信念,是哲學的重要分支。我國所認同並堅持的認識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它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於人類的認識來源、認識能力、認識形式、認識過程和認識真理性問題的科學認識理論。

一、重要地位

黨的思想路線又稱作「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中國共產黨的確立,是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哲學基礎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展。

二、重要內容——「三觀」

三、真題演練

1、(2020上海A)荀子的「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知行相資以為用」,從哲學的角度,這裡主要強調的是:

A、物質與意識 B、認識與實踐

C、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 D、靜止與運動

【答案】B

【國正解析】荀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王夫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可見兩句話強調的是認識與實踐的關係,故選擇B選項。

2、(2016吉林乙)成功就是把「不可能」變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變成「I'm possible」。這一說法的合理性在於:

A、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

C、真理具有條件性 D、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答案】B

【國正解析】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將頭腦中「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可能」的事情,體現了實踐的直接現實性,故選擇B選項。A項,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用於區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與題幹無關。C項,真理具有條件性表述正確,但與題幹無關。D項,表述正確,但意識只是人腦中的想法,要想成功,必須要通過實踐,所以D項排除。

3、(2020聯考)《荀子·儒效》中寫道,「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關於這句論述反映的思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知行合一 B、實踐出真知 C、人定勝天 D、實踐決定認識

【答案】C

【國正解析】荀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其中「行」就代表實踐,「知」就代表認識,這句話強調的是認識和實踐的關係,即A、B、D項均正確;C項,人定勝天是指通過個人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符合題幹,當選。

4、(2019上海A)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路線呈「S」型曲線,切合了水流走向。從結構力學的角度來看,彎度明顯更穩定,跨海大橋受到的海浪衝擊遠遠大於普通橋梁,設計「S」型曲線,能讓水流通過引導減少對橋梁造成的傷害。同時,由於海底也和地面一樣,是凹凸不平的地形,把橋梁修成彎曲的形狀是為了避開這些起伏的地形,保障橋梁的穩定和安全。這表明:

A、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B、人能夠創造條件,改變規律起作用的具體方式

C、人的意識能夠創造出自然界所沒有的客觀事物

D、人能夠通過想像將觀念中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

【答案】A

【國正解析】題幹中描述了港珠澳大橋根據實際的地理情況進行設計,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應A項。B項表述正確,但題中只是人們通過認識利用規律,沒有改變規律,故沒有體現;C項表述錯誤,意識本身不能創造事物,要通過實踐才行;D項表述錯誤,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可以將部分人腦中的東西變成現實。

5、(2012北京)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號系列對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宮一號」的發射,我們對太空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這說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②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帆風順的

③實踐鍛鍊並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國正解析】「越來越深入」說明追求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對應①。從古代到今天,人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伴隨而來的是對太空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認識太空的能力提高了,對應③,故選擇B選項。②④表述錯誤,②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所以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並不是一帆風順的。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而非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6、(2019吉林)1798年,拉普拉斯曾根據牛頓引力理論預言宇宙中存在一種類似於黑洞的天體。1939年,奧本海默等根據廣義相對論,進一步證明,一個無壓的塵埃球體,在自引力作用下將能坍縮到它的引力半徑的範圍以內,這就形成黑洞。2019年4月10日,黑洞研究開創性成果——「虛擬望遠鏡」在2017年拍攝的黑洞照片在全球同時發布,人們對於黑洞的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這一過程蘊含的哲理是:

A、聯繫具有普遍性和條件性 B、實踐具有客觀性和歷史性

C、認識具有反覆性和上升性 D、世界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

【答案】C

【國正解析】從1798年到1939年再到2019年,科學家對於黑洞的研究逐步深入,說明了認識具有反覆性和上升性,對應C項。A項、D項均表述正確,但題幹中並未體現;B項,實踐的客觀性是指實踐的主體是客觀的人,使用的是客觀的、物質的工具,作用的對象是可感知的客觀物質世界。實踐的歷史性是指人類的社會實踐貫穿於歷史發展的始終。題幹均未體現,排除。

7、(2017聯考)下列語句與哲學原理對應錯誤的是:

A、橫切牛羊豎切豬,要省力氣看紋路——辦事要按客觀規律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觀能動性發揮受客觀條件限制

C、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遇打頭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實踐是真理來源

【答案】C

【國正解析】A項,「橫切牛羊豎切豬」體現了要按客觀規律辦事;B項,「欲善其事」體現了想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先利其器」表明是有條件的,所以體現了主觀能動性發揮受客觀條件限制;C項,「破屋」「連夜雨」「漏船」「打頭風」均為曲折,所以C項對應錯誤;D項,「登高山」體現了實踐,「天之高」即為真理,所以不實踐無法知道真理,即實踐是真理來源,D項正確。

8、(2018湖北選調)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實事求是。毛澤東同志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看,實事求是的哲學內涵是:

A、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B、從客觀存在著的「實事」中找到事物運動發展的規律

C、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和富於創造性

D、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答案】B

【國正解析】題幹中已經明確指出「實事求是」是要我們去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對應B項。A項新情況、新問題,C項時代性,D項群眾均未體現,排除。

9、(2015湖北選調)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

A、真理具有絕對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答案】B

【國正解析】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的客觀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度的,即真理具有相對性,對應B項。

10、(2018吉林甲)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提出:「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180度。」19世紀,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於180度。」後來,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又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於180度。」這一認識過程說明:

A、真理具有絕對性 B、真理具有唯一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相對性

【答案】D

【國正解析】三角形內角和在不同的條件下結論不同,說明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超出了其適用條件就會轉化為謬誤,這主要體現了真理具有相對性,對應D項。

相關焦點

  • 2012考研政治輔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考點解析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年的考試中出題率較高,需要引起廣大考生的重視。
  • 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自覺
    辯證唯物主義植根實踐、服務實踐,將唯物主義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從實踐自覺的高度科學統一起來。這讓辯證唯物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從客觀實際出發進行實踐活動。辯證唯物主義強調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
  • 通過20個句子認識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通過20個句子認識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1.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 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哲學是研究普遍規律的,屬於「形而上者謂之道」領域,被稱為「本體論」「總開關」。4.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有規律的5.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是從觀念出發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解釋觀念。」6. 不是精神決定物質,而是物質決定精神。
  • 阿爾都塞的辯證唯物主義釋義
    關鍵詞:阿爾都塞;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意識形態;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政治;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學術 作者簡介:   為了反對理論實用主義或工具主義,阿爾都塞堅持的理論檢驗標準的內在性和自主性,實際上等於取消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直接性、必然性。
  •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寫下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下的《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靈活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我們黨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樹立了光輝典範。鄧小平同志非常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解決實際問題。
  • 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寫下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下的《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靈活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我們黨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樹立了光輝典範。鄧小平同志非常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解決實際問題。
  • 對辯證唯物主義的自我認識和理解
    先將辯證唯物主義拆開來理解:辯證,可簡單理解為辯論並且確證;唯物主義,自我理解為應該是以事物本質的客觀存在和發展為核心的一種認知準則。那麼辯證唯物主義就是:以事物本質的客觀存在和發展變化為核心原則,對所有的可能性理念,通過辯論,排除違背以上核心原則的可能性,最終確證某一理念正確的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一種理念原則。可能還是有些含糊,下面就來詳細談談我的一點見解。
  • ...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
    新華網北京1月2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 開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之門的鑰匙
    開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之門的鑰匙——陶德麟著《〈實踐論〉淺釋》讀後以通俗而準確的方式詮釋毛澤東的哲學名篇《實踐論》《矛盾論》,是李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一大貢獻《淺釋》從哲學認識論的基本問題出發,指出認識論主要探討認識的來源、認識的能力、認識的過程、認識的真理性、檢驗認識的標準、認識的功能等問題,兩千多年來哲學家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覆探討,而只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所闡發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才造成哲學認識論的根本變革,《實踐論》所要闡發的就是這個新的認識論,以解決中國革命的認識論問題。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2003年趙光武教授又在《高校理論戰線》第二期發表「論辯證法與物質本質一元論的統一」。  「自我中心困境」是20世紀初美國新實在論者培裡提出的,用來批判本體論唯心主義的重要命題。培裡及其他新實在論者認為「自我中心困境」是指人們不能離開與事物的認識關係來認識事物,也就是人們不能把自身排除在認識活動之外去發現未被認識到的東西。這是一種困難的處境。
  • 新時代黨的建設需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毛澤東同志開始,堅持和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極大的思想優勢和政治優勢,是推進黨的事業縱深發展的「指南針」。新時代新徵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實踐出真知的基本原理,解決好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是理清黨建思路的風向標。
  • 專題十 哲學思想與唯物論、認識論
    2.哲學的基本問題 (1)思維與存在(意識與物質)的關係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
  •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辯證
    那麼,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在實踐中的明顯缺陷是什麼呢?第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把真理的主動創造者和主動遵守者——人,當成了人造真理的被動的必須的服從者。第二,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把暫時的、方便的理論假說當成了固定的永久不變的永恆的絕對的東西。這兩條,其實是緊密聯繫的,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繫的。
  • 人民日報新論: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什麼時候自覺遵循與科學貫徹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認識就科學,思想就進步,隊伍就壯大,事業就發展,人民就幸福   既要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才能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新時代領導幹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回味...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命題和核心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這是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堅守,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辯證唯物主義既是關於人與世界總體關係及其聯繫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理論,又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首要的是學好辯證法,深刻掌握這一哲學武器。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對一切既定的形式都是從它的不斷運動中去理解。
  • 堅持把辯證唯物主義貫穿實踐全過程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黨員幹部,更要把辯證唯物主義貫穿到實踐全過程中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就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 開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之門的鑰匙-光明日報-光明網
    因此,該書既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又是一本認識論專著。其中有三個特點,尤為值得重視。    其一,系統闡釋了《實踐論》的基本思想。《淺釋》雖然直接承繼了李達兩部《解說》的傳統,但卻選擇了與《解說》不相同的闡釋方式:不是像《解說》那樣,以對原文逐段解說的方式闡釋《實踐論》;而是從邏輯思路入手,對《實踐論》的基本思想進行系統疏釋。
  • 在先驗觀念論與常識實在論之間
    通過對兩位先驗觀念論者胡塞爾和麥克道爾思想的關聯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一方面,先驗哲學的立場使我們在理論中思考和展現處在常識實在論中的自然生活的結構,在此意義上,它與後者是相容的,或是對於後者的辯護;另一方面,先驗哲學力圖在哲學反思中審視和批判自然態度的某種致命傾向,即令自己迷失在自然主義之中的傾向。就此,先驗哲學與受自然主義浸染的常識實在論之間存有張力。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並將之作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之一,強調這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
  • 求是評論員: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增強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能力
    原標題: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增強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能力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