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國:聯合國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2020-11-28 語慧口才青少兒口才

最近媒體們又搞了個大新聞,說聯合國最近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和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稱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

其實大家都被這條消息帶偏了,真實的信息是,早在1946年漢語就已經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1973年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後,漢語被確定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現在全球通用語言使用最普遍的就是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漢語也就是中文應該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但是小編覺得,漢語成為像英語一樣必須學習的第二外語,對於整個世界來說為時不遠。原因就是,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以後漢語會成為外國最重要的語言之一,外國人也會因為學習好漢語而自豪,因為只有學習好漢語,在關鍵時刻可以保命,就像老鼠學會貓的語言。雖然不是很恰當,但是也側面反映出中國的強大。

在此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的全國戰「疫」整個世界是看在眼裡,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將一場疫情控制住並在本土基本阻斷,無不證實了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偉大。當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容小覷的時候,文化魅力必然會吸引人們前來。

風靡全球的「漢語熱」,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經濟的強勁,也體現了外界對中國未來發展普遍看好的內在邏輯。美國金融大鱷羅傑斯曾說:「我這輩子最好的投資,就是讓女兒學中文。」

漢語能夠持續「發熱」,也歸功於中國文化的壯大。不少外國人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才走上學習漢語之路。他們愛漢語,更愛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中華五千年的發展,其實就是漢語的發展,從一開始的」甲骨文「記錄事件,到後面慢慢演變成象形文字,再到後來的小篆,隸書,到最後的草書,行書,都承載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

漢語,一般我們定義為:古代漢族群體語言。漢語發源於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直到今天,各種字體紛紛誕生。

漢語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語的魅力在這次疫情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跟隨日本民間援助抗議物資而來的古詩名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讓國人重新審視漢語語言的博大精深。措辭優雅、情感充沛的句子,給善意營造了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讓人感受到隨物而至的人道主義精神。

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語言之一,流傳至今依然未被同化、消亡是有原因的。首先漢語的表義能力特別強,漢字像一幅圖畫(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大量的偏旁表義)。

在看這些漢字的時候,當你看到它的一瞬間就能萌發聯想,甚至產生情感,使人的認識迅速發生變化。比如看下面這幾個字「豐」「風」「瘋」「封」;一看就能理解其意義並產生想像它所表現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g」,目擊它時人毫無感覺,只有讀了前後文以後才懂得它的意義,思維就慢了一拍。

漢語具有迴環循序之美,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漢字的書寫能發展為一門「書法藝術」。看書法大師們的墨寶,有的高遠飄逸,有的莊嚴凝重,有的蒼勁有力,有的娟秀美麗,表現出種種神韻氣質,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難以表達的藝術之美。

漢語還是世界上獨有的雙腦文字。語言邏輯思維開發左腦,而形象情感生活開發右腦功能,漢字組成的視覺語言,具備了雙重功能,既促進概念邏輯思維的發展,而文字圖形又促進右腦的想像和情緒活動。所以因左腦外傷得了「失語症」的病人,不能聽和說,卻仍能看懂漢字寫成的文章,可見漢字對左右腦的開發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漢語還具有簡短明確的優點。作家馮唐曾說,比較漢語和英語的優劣。他認為在「短小精悍」方面,漢語要遠遠超越英語。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寥寥數語,一片滄然已然勾勒出來;再如「道」、「術」、「義」等概念,內涵極其廣博。

漢語的音節少,最適合未來聲控計算機使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地位蒸蒸日上,漢字必將成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當今世界各國漢字、漢語熱的興起,有力地證明了這一大趨勢已經到來。

所以說,漢語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唐詩宋詞的學習已經成為了未來社會的大趨勢,全世界都在學說中國話並不是說說而已,國外的孩子已經在學習中文,我們中國孩子也一定要把自己的母語學好、學深、學精,未來人才的競爭在於文明的表達,而漢語學習就是基礎中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憑啥漢語被列為全球通用語言日語卻落選?光是這三點,它就沒資格
    」漢語如此厲害,聯合國自然會給予相對的匹配地位!據聯合國發布的消息稱,聯合國已確定世界6種通用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以及法語!漢語歷史悠久,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是中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 英語是怎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資料)
    二,英語的文化影響與英語的國際地位  英語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取得國際語言地位的語言。從中世紀至近代初期,凝聚古代人智慧的拉丁語曾是歐洲的國際語言。但是那時英語的民族語言意識已開始萌芽。英國的教育家RichardMulcaster曾說:我熱愛羅馬,但更愛倫敦。我對義大利有好感,但更喜歡英格蘭。我崇尚拉丁語,但我為英語祈禱。
  • 會多國語言就很厲害嗎?在國外找工作,到底需要懂幾種語言才夠?
    在國外職場裡想謀一份差事,外語能力本就是最基本要求,語言根本不該放在「優勢」一欄,它是你理所當然要運用自如的東西在聯合國工作,身邊總是會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同事,除了共通語言英語之外,分別又操著天南地北的各國語言,甚是有趣。有時候,甚至可以是「尬聊」時最佳解套話題。
  • 繼俄羅斯將漢語納入國考後,又一國頒布全國學中文,再難也不放棄
    大家都知道,當下全球哪個語言被使用得最廣泛,我們可能就會想起英語,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把英語作為自己的第二語言來使用,中國也不例外,很多人對英語有著深深地恐懼,但是,要說世界上使用哪種語言的人最多的話,無疑是中文,中國有近14億人口,全部說中文,在外國的華人和華裔也在說中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走向世界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毫無疑問,全球通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在全球各個角落、不同領域基本處於一種類似流通貨幣的角色。有多少人使用英語?英語發起於英國,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期間,目前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通用英語的國家面積佔了世界領土面積的近30%。
  • 這個世界是否需要一種通用語言?
    如果大家都把腦子花在學習語言上,還怎麼去學習、發明、創造新東西呢?一門像英語這樣的全球語言太有用了。世界語應該成為全球的通用語言。我覺得我們需要一門輔助性的語言幫助國際交流。世界語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組織,是一門完全中立的語言。它也不會抹掉這個世界豐富的語言遺產。
  • 屬於新時代的初心 《厲害了,我的國》
    ,我的國》記錄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這些超級工程,展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磁懸浮列車研發、5G技術等引領人們走向新時代的裡程碑式科研成果。
  • 會多國語言好厲害?我們到底需要懂幾種語言才足夠?
    在國外念書,身邊總是會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除了共通語言英文之外,分別又說著天南地北的各國語言,甚是有趣。或是很認真地以為「你的英文(或其他外語)一定很厲害,才能在英國工作」云云。老實說,本文正是想來談談這些事;畢竟,在職場上能夠流利地使用外語,確實是很重要的能力,但並不至於是什麼高不可攀的門檻。語言能力多好才算好?拿英語來說,究竟「多好」算是好?流利程度是否又得真如母語人士才夠?這裡可能有些迷思。
  • 《厲害了,我的國》全國上映,這部電影記錄了什麼?一起來看
    《厲害了,我的國》中不僅有「大國」也有「小家」,從圓夢工程到創新科技、從綠色中國到共享小康,電影分享震撼影像的同時,也將其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厲害了,我的國》中不僅有「大國」也有「小家」,從圓夢工程到創新科技、從綠色中國到共享小康,電影分享震撼影像的同時,也將其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 未來20年最受歡迎十大語言,漢語排名第四!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們都在潛心學習英語,面對全球化背景下的就業市場,他們無形中已經成為掌握兩種語言的專家(一種是自己的母語;另一種是英語),這對於很多企業的僱主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僱主們更願意僱用掌握多種語言的人士,來方便自己企業的國際交流。
  • 通用英文祝福語集錦
    2020年4月8日,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世界通用語言。目前,聯合國已經選擇了六種語言為世界通用語言,分別為:漢語、英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以及法語。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漢語,為了更好地交流文化,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英文。下面羅列了一些英文祝福語,每逢重要節日可給外國朋友發祝福信息,供大家參考,謝謝!
  • 抱歉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從冰雪覆蓋的雪國,到風情旖旎的南疆,從太空遨遊,到深海鑽井,從「中國天眼」,到稚子笑臉,無數個中式符號匯聚成強勁中國風,無數個溫暖日常凝結成大國氣象……《厲害了,我的國》用恢弘壯觀的航拍鏡頭、飽滿激昂的背景音樂、清晰流暢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系列中國「奇蹟」,觀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慶幸自己生在這個和平安定、蒸蒸日上的國家,但伴隨著這些驕傲自豪的同時
  • 世界通用語言是什麼?其實不是英語不是法語,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有不少人都會說方言和普通話吧,還有不少人英語也很好,真的是掌握了三門「語言」的能人了呢。其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強大的語言天賦,稍加努力就會學好很多其他國家的語言,在小說和現實中大家都很崇拜和佩服那些掌握了好幾國語言的人。現實中掌握好幾門外語真的很方便。
  • 《厲害了,我的國》:凝聚民族自信 彰顯時代精神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劇照(資料圖片)由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於3月2日上映後,引發了全民觀影熱潮,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截至目前,該片全國票房已突破3億元,刷新了中國紀錄電影的票房紀錄。不少觀眾自發走進影院,一家三代共同觀影,觀後感更成為代際之間熱議的話題。
  •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聯合國都設立中文日,我們的語言有多大魅力?
    靳旭鵬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4月20日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也是聯合國倡導建立的「中文日」。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倡導並促進六種官方語言(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中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梁。
  • 全球通用的數字符號
    上面「傾信新疆」,立刻加入 『一個身材好顏值高的組織』 今天我要帶你去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的古城遺址,了解一套重要的全球通用符號系統:阿拉伯數字。
  • 嫦娥奔月,厲害了我的國
    厲害了,我的國!!!
  • 在線翻譯打破語言障礙,助力全球抗疫
    抗疫路上,總有一些力量感動你我。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的白衣天使們選擇逆「疫」而行,毅然奔赴抗疫前線;翻譯志願者們自發行動,不分晝夜為這場戰「疫」貢獻力量。翻譯服務為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抗疫,搭建溝通橋梁,成為打贏防疫戰爭的重要法寶。
  •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是從農村考入內蒙古大學數學系的。我上學那會兒,中小學是用蒙古語授課,大學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大學第一年,我聽課十分困難,於是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雖然鬧過很多笑話,但我仍然堅持去說、去練。現在,我不但熟練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蒙古語,還能夠使用英語溝通交流,這對我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 從《厲害了,我的國》看中國的「天頂星科技」
    這幾天,除了風風火火的《紅海行動》,顯示我大國之威外,一部大型新聞紀錄片將登陸全國的電影院,這就是《厲害了,我的國》。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藍鯨2號」— 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將用於可燃冰的商業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