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厲害了我的國

2020-12-02 甲木易難

今晨4:30我國航天航空又一重大事件載入史冊,那就是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踏上了去月球登陸取樣並返回地球的重大使命,這是航天人的驕傲,更是國人的驕傲。「嫦5」的成功發射與「神舟」系列飛船、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航母等,已成為崛起中國的象徵。


航空航天作為國之重器,一直是戰略方向,在地球人滿為患,太空、外太空及宇宙的探索一直是人類的追求,如何建立(尋找)第二地球是世界級的難題,而中國航天人負重前行,嫦五的成功發射,為人類探索宇宙、踏上第二地球邁出了重大步伐,衷心祝福中國航天人,你們是國人的驕傲,世界的驕傲!!!


厲害了,我的國!!!


相關焦點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蔡律拍攝  而就在這一天,我的好朋友顧琦邀請我去西昌國慶度假,我匆匆和幾位金融家結伴而行,西昌追尋「嫦娥奔月」……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相關片段中,《每日秀》先是播放了一段有關中國嫦娥五號奔月、鑽取月球土壤的新聞視頻。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 「託舉「嫦娥」的嫦娥」甘思舊:觀雲測雨,為「嫦娥」尋找奔月「窗口」
    「嫦娥五號」發射前夕,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的採訪鏡頭對準了甘思舊。這位來自廣西武鳴的壯族女航天人,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的氣象系統工程師。作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氣象保障團隊骨幹成員,甘思舊和同事們要觀雲測雨,判定場區的氣象條件,為「嫦娥」尋找晴朗的奔月「窗口」。
  • 【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嫦娥奔月。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民間奇人不過五,與嫦娥奔月的傳說
    嫦娥奔月不過五天天在山上觀峰望氣,轉眼間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月圓之夜,不過五遠望韶山,月光下,山峰間好似有一女子形態,樣貌形態靈活靈現,宛若真人。只見其單手前伸作飛天之姿,月光照映下掌心耀耀生輝。故居不過五 醒來之時,便問道:此是何處,得知此是毛家,是毛家家主把他救回來的。
  • 「嫦娥奔月」西方酸了 中國技術是否比美國更勝一籌?
    我們看到,德國媒體DW報導的標題是: 嫦娥開始挖土 有去還得有回 這個標題的意思很明顯,「嫦娥」光「奔月」還不行,安全返回地面,才算真正成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12月1日晚間著陸在月球表面預定區域。探測器是在一星期前(11月24日夜間)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從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中國夢——嫦娥奔月
    「我覺得有點像月亮的月!」心心湊過來說道。「沒錯,這是以中國書法的筆觸勾勒出的一輪圓月,而圓月中間的這一雙腳印,象徵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登陸月球,建設月球基地。而起筆處狀似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處由一群自由飛翔的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這個標誌的創意實在太好了。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探月呢,月亮上什麼都沒有呀!」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嫦娥奔月起源地——數星星的孩子
    「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張衡,他發明的渾天儀以及天文名著《靈憲》,均涉及到玉兔、月球及「嫦娥奔月」神話傳說,其中對隕石也進行了深入考究。此外,在張衡家鄉南陽漢畫像石中,玉兔與月亮,以及「嫦娥奔月」的天文題材頻頻出現。無獨有偶,本人經過多年考證,「嫦娥奔月」神話傳說以及中秋節起源於古老的南陽,而且與一塊近百噸的鐵牛隕石密切相關。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羅 瑾探月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選擇在西昌奔月!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圖片來自網絡)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千百年來,關於月亮的傳說數不勝數,人類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渴望與探索。從奔月神話到太空「網紅」——嫦娥、玉兔和鵲橋的故事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奔月」的神話傳說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
  • 嫦娥五號奔月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