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物理學十大突破揭曉

2020-12-15 世界科學

《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網站年度十大科研突破是由該網站5位編輯從其2020年發布的數百項研究中篩選而來。

除了在2020年被《物理世界》報導之外,入選文章還需符合以下標準:

在知識或科學理解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對科學進步及實際應用有重要影響;《物理世界》讀者的感興趣的程度。

以下是2020年《物理世界》十大科研突破入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1 給量子測量過程拍快照

電場中捕獲的鍶離子,離子的測量僅持續百萬分之一秒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馬爾庫斯·海因裡希(Markus Hennrich)等人,以及德國錫根大學、西班牙巴斯克及塞維亞地區的研究者,運用一系列「弱」測量(獲2011年《物理世界》科研突破獎)探測量子力學中疊加態坍縮的本質。雖然測量操作通常會導致量子系統變成確定的經典狀態,但海因裡希等人的工作表明,某些測量不會摧毀全部量子信息。這個團隊在以單個鍶離子為對象展開的實驗中拍攝了一系列「快照」,結果表明,測量不是瞬間把量子疊加態變成經典狀態的,而是逐步做到這點的。因為從原理上說,弱測量過程中能夠做到在不破壞量子態的前提下,探測這些狀態的誤差,所以這項工作或許有助於改善量子計算機的誤差校正能力。

2 發現龐大鏡體的量子相關性

麻省理工學院於浩村(Haocun Yu)和李·邁克庫勒(Lee McCuller)以及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科學合作團隊的成員證明了量子尺度相關性可以在重達數十千克的宏觀物體上留下痕跡。他們研究了LIGO幹涉儀發出的雷射束與其鏡體(每個鏡體都重達40千克)之間的細微相互作用。研究人員觀察到,鏡體因為輻射噪聲而移動,這正是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導致的結果。他們在使用雷射的壓縮真空態時,證明了量子噪聲會下降到標準量子極限之下,這證明了雷射束和鏡體之間的量子相關性。這項研究可以提升LIGO、Virgo(室女座幹涉儀)以及未來建造的天文臺對引力波的觀測能力。

3 Borexino在核聚變循環中探測到了太陽中微子

Borexino合作團隊在太陽的碳-氮-氧循環(CNO循環)中探測到了中微子。這個團隊首先花了大力氣把Borexino探測器的本底輻射影響降到了最低——Borexino探測器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山深處,由278噸極純液態閃爍體構成。這個觀測結果證實了最早在80年前提出的一個恆星核合成理論,同時也能激勵物理學家使用下一代中微子探測器解決太陽的「金屬豐度之謎」——一個有關恆星內部碳、氮、氧豐度的問題。

4 首次發現鐵電向列相液晶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諾爾·克拉克(Noel Clark)及該校和猶他大學的同行在液晶中發現了鐵電向列相。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預言鐵電向列相液晶存在,今年終於得到了證實。在這種相中,液晶特定團塊或區域內的所有分子都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這種現象就是極性排序,早在1910年代,彼得·德拜(Peter Debye)和馬克斯·玻恩(Max Born)就提出了相關假說。克拉克等人發現,當他們在一種名叫RM734的有機分子上施加弱電場時,包含液晶的細胞邊緣會出現一系列明亮的顏色。事實證明,相比傳統向列相液晶,鐵電向列相RM734對電場要敏感得多。雖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認證能在室溫環境下表現出這種現象的物質,但鐵電向列相物質無疑能應用於從新型顯示屏到重構計算機內存的各個領域。

5 薄膜鈣鈦礦探測器大幅削減了成像劑量

鈣鈦礦薄膜X射線探測器的靈敏度是傳統矽探測器的100倍,並且不需要外部電源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聶婉怡等人利用薄膜鈣鈦礦開發出了一種極為敏銳的X射線探測器。研究人員在這種薄膜鈣鈦礦探測器中使用了同步加速光束線,並且發現,就高能X射線來說,鈣鈦物質的X射線吸收係數平均要比矽高10~40倍。他們還證明,這種新型固態X射線探測器要比傳統的矽探測器靈敏100倍,且只需用極低劑量的輻射就能生成醫學圖像和牙科圖像,也就是可以用少得多的X射線生成和現在同等質量的圖像,這就讓針對病患的X射線掃描成像過程變得更加安全了。聶婉怡還特別指出,建造此類探測器大規模陣列的成本應該遠小於相同規模的半導體探測器陣列。

6 聲速受到基本常數的限制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克斯特亞·特拉琴科(Kostya Trachenko)、劍橋大學的巴託梅烏·蒙塞拉特(Bartomeu Monserrat)和克裡斯·皮卡德(Chris Pickard)以及俄羅斯科學院的瓦蒂姆·布拉津(Vadim Brazhkin)通過計算證明,聲音在固態和液態物質中傳播速度的上限僅與兩個無量綱量有關,也即精細結構常數以及質子與電子的質量比。這個研究小組的理論預言得到了兩方面的支持。一是,一系列固態材料聲速實驗數據。二是,對金屬氫中聲速的計算——實驗室中還沒能創造出金屬氫,但聲音在這種材料中的傳播速度應當是最快的。這一結果對我們研究基本常數對物理屬性施加限制的方式頗具啟示作用。

7 扭旋電子學應用於光子

安德裡亞·阿魯(Andrea Alù)、鮑橋梁、邱成偉(Cheng-Wei Qiu)和一支由紐約城市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莫納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合作者組成的國際團隊證明了,在二維三氧化鉬扭曲層中,光可能實現無色散及無衍射傳播,且其解析度超過衍射極限一個數量級還多。他們以「魔角」石墨烯為基礎——「魔角」石墨烯是2018年《物理世界》科研突破獎項目——通過二維物質的扭曲層改變光子(而非電子)的傳播性質。電子版本的實驗,也就是所謂的「扭旋電子學」已經引發了一系列有關超導性和電子狀態的研究,與之類似,全新的「光子學」變體也會在納米成像、量子光學、量子計算和低能光學信號處理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8 直接帶隙矽基光發射器終於研製成功

伊爾哈姆·法達利(左)和阿蘭·迪傑斯特拉(右)在實驗室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伊爾哈姆·法達利(Elham Fadaly)、阿蘭·迪傑斯特拉(Alain Dijkstra)和埃裡克·巴克斯(Erik Bakkers),德國耶拿市弗裡德裡希-席勒大學的延斯·雷內·薩克特(Jens Renè Suckert)和一支國際團隊研製出了一種直接帶隙矽基材料,這種材料能發出波長適用於光學通信的光。正常情況下,矽的電子帶隙是非直接的,這就意味著矽發射光的能力較弱,且必須和其他半導體材質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有效的光電設備。為了開發出直接帶隙,研究人員就必須在一種六角形晶體結構(而非尋常的鑽石結構)中培育矽鍺合金晶體。他們在研製出發射紅外光的合金納米導線後成功做到了這點。除了光學通信和光學計算之外,這種新型矽基材料還能用來開發化學傳感器。

9

混合粒子束提升了粒子療法的精準度

由德國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若昂·塞科(Joao Seco)和倫敦大學學院西蒙·喬利(Simon Jolly)領銜的一支團隊證明了混合粒子束可以讓癌症治療和治療監控同時進行。他們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一種既含有碳離子又含有氦離子的粒子束,其中,碳離子可以對目標腫瘤進行照射治療,而氦粒子則會直接穿過病人,因而可以用來成像。研究人員在海德堡離子束治療中心利用骨盆模體開展實驗,並且證明,即便是模體內部氣泡的微小膨脹都會導致氦粒子穿透範圍的可觀變化。此外,他們還證明,模體微小的轉動會改變測量得到的信號。這一系列實驗揭示了運用混合粒子束監控人體內部及局部解剖學變化的潛力,這樣就能使粒子療法變得更加精準,最終給癌症病患帶去更好的療效。

10 第一種室溫超導體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和該校及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同行在溫度高達15℃的高壓富氫材料中觀察到了超導現象。超導體能以零電阻導電,應用廣泛,比如核磁共振掃描儀使用的高場磁體以及粒子加速器。在實踐中,以超導體為基礎的設備必須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成本很高且涉及氦的使用,因此,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物理學家一種期望能開發出一種室溫下的超導材料。迪亞斯等人製作的碳硫氫化材料將此前的超導溫度紀錄提升了大約35℃,也因此第一次在室溫下觀測到了超導現象。不過,取得這次室溫超導成就的代價是高達260萬個大氣壓的高壓,研究人員認為,改變材料的化學組成或許能減小所需的壓力。

編譯/喬琦

資料來源

Physics World announces its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finalists for 2020

END

一鍵三連關注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世界盃主題曲之一 10-06 23:02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黑洞研究領域的貢獻。不懂就問,黑洞研究是不是太超前了?
  • 《科學》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評選正式揭曉
    北京晨報報導:「科學界的奧斯卡獎」——《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19日正式揭曉。21世紀曾被一些專家預言為「生命科學的世紀」,在今年十大科技突破的評選中已經有所體現。●基因研究解現實問題入選「科學奧斯卡」的生命科學領域突破中,有關小核糖核酸的研究成果被看作最重大的年度科技突破。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10-07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實現時空穿越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近日其他媒體盤點出的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1、微觀世界穿越時空可實現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好萊塢電影描述了許多時空穿越的科幻情節,目前,科學家指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預測存在穿越時空的通道。物理學家通過控制類似電子的微小粒子μ介子周圍引力,現已實現發送這些粒子抵達未來。
  • 2020年度博新計劃十大創新成果在珠海橫琴發布
    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記者魏蒙)在於11日舉行的紀念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暨2020年度中國博士後創新發展(橫琴)峰會上,揭曉了2020年度博新計劃十大創新成果。有5年歷史,已成功推動一批批高精尖人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博新計劃」,此次共收到82個單位共340多項成果,遴選出100名優秀成果技能後,最終評定出「2020年度博新人員十大優秀成果」。其涵蓋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物理學、生物學、農業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機械工程、化學、地理學等專精深領域。
  • 2020年度22項中國好光伏品牌大獎正式揭曉!
    本屆盛典吸引了來自行業的250餘家光伏企業報名參與,為保證本次評選更具權威性,主辦方於2020年10月16日-10月25日期間在「光伏頭條」微信公眾號發起了公開投票活動,投票瀏覽頁面420萬餘次,投票人數達32萬人。在專家顧問的評審下,決出了「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民族品牌獎」、「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影響力光伏領袖企業」、「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優秀品牌傳播獎」等22大獎項。
  • "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原標題:「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 2020年度中國好光伏品牌大獎正式揭曉!
    本屆盛典吸引了來自行業的250餘家光伏企業報名參與,為保證本次評選更具權威性,主辦方於2020年10月16日-10月25日期間在「光伏頭條」微信公眾號發起了公開投票活動,投票瀏覽頁面420萬餘次,投票人數達32萬人。在專家顧問的評審下,決出了「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民族品牌獎」、「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影響力光伏領袖企業」、「中國好光伏·2020年度優秀品牌傳播獎」等22大獎項。
  • 2018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 華科大「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
    2018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華科大「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入選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王瀟瀟、高翔)「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剛剛揭曉。
  • 2020國內三大高校排行榜全部揭曉:年度十大高校正式出爐
    2020年5月15日,隨著備受矚目的上海軟科今日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排行榜,至此,國內三大主流高校排行榜榜單全部揭曉。想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母校排在哪個位次,以及全國全十高校是哪幾所?那麼接下來筆者將年度三大排行榜榜單列出,看看哪些高校在所有榜單上全部名列前茅,又是哪些高校成為今年年度TOP10高校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今天軟科最新發布的中國高校排行榜。
  • 山東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1月9日,山東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年,山大全體師生醫務員工不忘初心、眾志成城、擔當使命、奮發作為,在援鄂抗疫和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聞令而動、勇挑重擔,譜寫了新時代山大人的抗疫史詩;在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持久戰的同時,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實現了新突破。
  •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羅俊團隊「測得最高精度引力常數G...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羅俊團隊「測得最高精度引力常數G值」位列第五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19-03-01 文/金羊網記者 張璐瑤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官方微信2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
  • 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在京舉辦 年度七大獎項揭曉
    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在京舉辦。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組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杜燕)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成為中國公益發展的見證者與踐行人。今天,記者從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上了解到,一眾公益界大咖圍繞公益與政府、社會、企業之間的跨界合作與創新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展開探討。同時,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年度十大公益項目、年度十大公益企業、年度十大公益創意、抗疫特別獎等揭曉。
  • 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12-29 來源:教育部   2016年12月26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 2018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沈慧)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國家信息中心、求是《小康》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18第十三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日前在京舉辦,論壇期間,2018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揭曉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1月13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十大進展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的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產生。
  • 【虎評官宣】2020年「雷射設備十大創新品牌」評選結果揭曉!
    由電老虎網旗下虎評工業排行榜平臺主辦的2020年中國電力電氣行業「雷射設備十大創新品牌」評選結果已於日前正式揭曉。 1、2020年「雷射設備十大創新品牌」重磅發布:
  • 2020年江蘇十大科技事件揭曉,看看有哪些上榜?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文 顧煒/攝)2020年已經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江蘇人眼中的重大科學事件是什麼?哪些人默默地在為科學傳播付出努力?……12月25日,「典贊·2020科技江蘇」年度項目評選揭曉典禮在南京舉行。現場發布了2020科技江蘇年度科技事件、年度創新創業人物、年度科學傳播事件、年度科普作品、年度科普人物。
  • 2019-2020年度中國家具供應商十大領軍企業榜單揭曉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6410家規模以上家具企業每年都關注著哪些企業是新年度的中國家具供應商十大領軍企業。日前,中國採購與招標網、中國名企排行網在京聯合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家具供應商十大領軍企業」榜單,並邀請領軍企業的領導出席了10月31日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舉辦的「2020第14屆全國招投標領域年度聚焦頒獎晚會」,與「2020中國招標代理行業十大領軍企業」的領導同臺領獎。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是這三位科學家啊
    >北京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為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與德國天文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總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