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量世界第一!這項文化工作將成東陽「金名片」

2021-01-20 騰訊網

今年4月初,東陽恐龍文化項目小組與深圳華僑城卡樂文化旅遊科技有限公司,又一次就恐龍文化博物館項目進行了溝通對接。

「恐龍文化博物館是東陽恐龍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一個重磅項目,我們十分期待這個項目能儘早落地。」東陽恐龍文化項目小組副組長、東陽市博物館館長陳榮軍說。

東陽恐龍文化資源

獨一無二、極具特色

恐龍文化是東陽一個十分獨特的文化,在陳榮軍看來,東陽恐龍文化的資源和優勢絲毫不亞於東陽的影視文化和木雕文化。

「恐龍是遠古時代地球的主宰者,人類對已滅絕的恐龍的關注與研究,200餘年來長盛不衰,神秘的恐龍對不同人群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陳榮軍介紹,東陽恐龍資源豐富,點多面廣,現有恐龍化石資源發現點40餘處,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及恐龍足跡化石,是世界罕見的集龍、蛋、足跡「三位一體」的共生地。

就恐龍資源來說,東陽有著太多的「首次」和「之首」。比如2007年,在東陽市白雲街道白殿村胡公山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確認為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新屬新種,並被命名為「中國東陽龍」;2009年,東陽市馬宅鎮楊巖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確認為世界首次發現的甲龍新屬新種,被命名為楊巖東陽盾龍,這是浙江省內發現的保存最好最完整的甲龍化石;2010年,東陽市白雲街道吳山發現5個層位7種類型的恐龍及鳥類等足跡化石90餘枚,這是東陽首次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也是浙江省內首次發現如此大規模的腳印化石組合;東陽的恐龍化石命名數量位居全省之首,恐龍蛋化石收藏數量達16000多枚,為世界第一。

正是這麼多的「首次」,使東陽在2008年被命名為「中國恐龍之鄉」,也被國土資源部確定為第三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基地及第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

大手筆打造

恐龍文化博物館

這麼好的恐龍資源,如何將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最重磅的手筆,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打造恐龍文化博物館。

恐龍文化博物館,顧名思義首先是東陽恐龍文化資源的全面展陳,但除此功能外,它還將增強遊客的互動性、參與性和體驗性,讓遊客在體驗中參觀、在互動中感受震撼的恐龍文化。據了解,去年9月,該項目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已經籤署,自去年來一直都在不斷完善和推進中。

「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對現有資源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比如1萬多枚的恐龍蛋,我們都有專業的團隊對其進行修復加固,便於長期保存。」陳榮軍說,當前東陽的恐龍館設在東陽博物館內,展廳面積只有2000平方米,很多大型的恐龍標本和展品都放不下,「即便是這樣,平日裡來參觀的小朋友們都很多,有不少小朋友都是看了再看,非常感興趣。現在很多恐龍資源都在倉庫裡『沉睡』,恐龍蛋、恐龍化石、恐龍腳印都有,如果這些資源都能展現出來,那效果必將十分震撼,會成為東陽繼中國木雕博物館之後的又一『爆款』博物館」。

據介紹,接下來,東陽恐龍文化項目小組將繼續做好與恐龍文化博物館項目投資單位的對接、方案確定等工作,並將進一步做好恐龍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保護、研究與利用工作,力爭開發利用好恐龍文化資源,帶動東陽文化產業發展,將其打造成為東陽「打得響、走得出、興得起」的金名片,豐富東陽旅遊內容,更好地推動東陽旅遊全域化發展。

好看、好玩、好用的東陽本地新聞

金報東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鎮館之寶丨山坡上紅褐色的骨頭來自這種東陽獨有的恐龍
    於是,他一邊將情況上報,一邊要求公安部門對這批「珍貴」化石進行保護。當天入夜,天空下起了雨。為保護現場不被破壞,陳榮軍就將車子停在了現場,他和博物館保衛科科長駱光明在車裡待了一夜。,並完成恐龍骨架化石復原、裝架工作。
  • 蘭州:歷史文化"積澱"城市名片 20多年的文明風雨路
    從2009年我市啟動新一輪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在人文、民生、教育和美化優化城市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創建文明城市,蘭州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市容環境面貌明顯改善,人居環境明顯優化,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升。蘭州有信心和決心,爭取早日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從今日起,蘭州晚報將陸續刊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蘭州在行動」的系列報導。
  • 東陽竹編遇上國際品牌 創新技法為雷克薩斯「代言」
    竹編、核雕、刺繡等傳統手工藝,均成了雷克薩斯匠心工藝的「代言」。其中的竹編內容,就遴選了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東陽竹編。這段華麗麗的竹編主題視頻,只有短短30秒鐘,緊扣東陽竹編乾坤交織、紋理動人的特點,以竹絲的精細、編織的精緻,映射雷克薩斯「細膩」的特色。片尾,鑲嵌著竹片的方向盤與一個抽象造型的竹編LOGO「並駕齊驅」。
  • 升級改造,「智慧景區」成新名片!天下第一泉打造精品旅遊品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通訊員 聶晶一花一景賞世界,一笑一語暖人心。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固然重要,優質的旅遊服務也已然成為景區綜合考量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內外兼修,積極升級旅遊產品,持續優化旅遊服務。
  • 【"茂名文化名片"20強巡禮】聽"高涼古郡""放...
    【"茂名文化名片"20強巡禮】聽"高涼古郡""放...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茂名文化名片
  • 東陽商幫的財富圈際:控股近20家上市公司
    浙江廣廈的前身為東陽三建,原為1973年成立的東陽縣城關修建社。1984年,建築工人出身的樓忠福成為公司總經理,廣廈創業自此開始。1995年,廣廈集團將總部從東陽遷至杭州,但浙江廣廈的註冊地始終保留在東陽。
  • 【「和合東陽」主題徵文之九】詩詞中的東陽
    以「和合」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開幕在即。會前,我們通過徵文的形式,拉近世界東陽人之間的距離。來自五湖四海的鄉親鄉賢紛紛來稿,詩歌、散文、小說……形式各異,老酒、手工面、風箏、電影……這些記憶深處的一點一滴都成為我們對故鄉最難忘的印象。  故鄉的一切都那麼美好,富有詩意,無論怎樣欣賞、讚美都不為過。詩詞,大概是表達鄉情最溫柔的一種方式,接下來,聽他們在詩詞楹聯中共話鄉情。
  • 擦亮文化名片 綻放「荔鄉文化」獨特魅力
    原標題:擦亮文化名片 綻放「荔鄉文化」獨特魅力   一座座文化站相繼建成,一個個農家書屋書香四溢,一臺臺貼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彩文藝節目送到農村社區,群眾在家門口就可欣賞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
  • 東陽漢墓群星象圖刻升仙願望 險被當柴燒(圖)
    盱眙縣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是從盱眙東陽漢墓群中發現的。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就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它比之前世界公認最早的耶路撒冷彗星圖還早了110多年,被定名為「盱眙星象圖」,屬國家一級文物。
  • 春光科技陳正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打造全球軟管制造「金名片」
    陳正明從事的軟管行業一直被外界視為毫不起眼、難成大業,他卻憑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不斷做專、做精、做強,直到今年7月30日成功上市,成為A股市場清潔電器配件第一股。  現在,陳正明更停不下來了。這位始終以「創業者」自居的企業家,並不滿足於現有品牌地位,而是要把春光科技打造成一張閃閃發光的「金名片」。
  • 刻刀遊走 為竹雕打上東陽烙印
    近日,他的竹雕工作室被確立為東陽竹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我所傳承的非遺項目名稱是東陽竹雕,這說明竹雕必須具有東陽獨有的藝術屬性,不然就與全國其他地區的竹雕沒有差別了。」盧培綱說,這也是自己和同仁多年來苦心孤詣推動東陽竹雕列入非遺保護名錄的初衷所在,「這個名稱不是單純強調原產地,而是強調東陽木雕平面浮雕技法對中國竹雕的影響。」
  • 打造國寶圖志新名片 抒寫熊貓文化新華章
    大熊貓是「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為傳播大熊貓文化,服務四川立體全面對外開放,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下,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省林業和草原局主動作為、科學謀劃,聯合編纂的《大熊貓圖志》(中英文雙語版)於近日公開出版發行。
  • 金油滴,建盞的「金名片」
    時至今日,建盞中的上品「金油滴」依然被收藏家視若珍寶。2013年,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一尊口徑12.9釐米的「金油滴」建盞被一位日本茶藝專家以45萬元人民幣購得;2014年,第五屆中國廣州國際工藝品收藏品及紅木文化博覽會上,一尊口徑12.9釐米的「金油滴」被來自香港的收藏家以50萬元人民幣買下;同年9月,上海國際禮品展覽會上,日本的茶道專家斥資百萬人民幣將兩件金油滴建盞收入囊中;2017年,黃美金的金油滴更是再創新高。
  • 東陽:首批11隻克隆金華「兩頭烏」誕生
    浙江在線-東陽新聞網12月2日(浙江在線記者 呂晶晶)「生了生了,第一隻小豬生出來了!」11月19日下午5點多,金華豬保種場內,一頭編號為908的大長母豬在工作人員的守候下,成功產下了第一隻克隆金華「兩頭烏」小公豬。隨後,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多,這位「英雄媽媽」陸陸續續又產下了6隻一模一樣的小公豬。
  • 東陽馬宅鎮的路·龍·人
    兩件事情讓我永生難忘:一件是千祥中學的一位老師周末騎自行車返家,在野塢嶺上對東北方向高嶺下衝的汽車發現過遲避讓不及被撞成重傷,救援人員遲遲不到,其奄奄一息的慘狀,至今想起不寒而慄。另一件是十八九歲的我從馬宅購買了兩袋化肥綁在行李架上,生拉硬拽上野塢嶺,騎上車向嶺下飛駛時,突然從山的拐彎處衝出一輛汽車,嚇得我猛往右拐,自行車一頭栽到路邊的黃沙堆中。削平野塢嶺,成了許多民眾的熱切呼喚。
  • 宋諫官蔡襄為官剛直傳千年 廉政文化成仙遊閃亮名片
    他留下的廉政文化成為當地一張閃亮的名片,也成為後人的驕傲。蔡襄紀念園內的石雕長廊,展現了蔡襄各時期的事跡  仙遊楓亭街頭,隨處可見蔡襄的石像。對當地村民來說,蔡襄所代表的廉政文化,早已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每個人都能熟練地說出幾個蔡襄的廉政故事。  蔡襄陵園工作人員黃先生說,蔡襄陵園的石碑文字記錄著他的生平事跡: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遇事從不迴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係天下利弊、一時緩急;他認為國家安危取決於人事,國君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
  • 多彩長蘆 一張張「名片」熠熠生輝
    在此基礎上,立足新時代新起點,街道還傾力打造出一張張閃亮的名片——開闢新型黨建服務陣地,廉政警示教育常抓不怠,擦亮基層黨建「紅色名片」;鐵腕治汙,讓天更藍水更清,擦亮環境改善的「綠色名片」;傳承非遺文化,群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擦亮文化惠民的「金色名片」。  一張張「名片」熠熠生輝,讓多彩長蘆散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 東陽:中國木雕博物館家訓館
    今年5月,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澤民在中國木雕博物館調研時提出,要把木雕家訓館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2015年5月,木雕家訓館正式在中國木雕博物館中開闢專門場地實施建設,並於當年6月13日向廣大遊客開放,期間又經過3次全面整改擴建。現今的家訓館,在內容上更加豐富、主題上更加突出、脈絡上更加清晰。
  • 推崇清廉金融文化 蘇州銀保監分局打造「廉石」文化名片
    網絡圖片,與本文無關   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關於「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的部署和銀保監會、江蘇銀保監局工作要求,蘇州銀保監分局引領轄內銀行業保險業大力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陽百家幸丨何麗芳:舞出健康身體 暢享小康...
    跳廣場舞13年來,何麗芳率領「舞踩繽紛」團隊,將「三步踩」在東陽發揚光大,並在東陽、金華、浙江乃至全國的各級比賽中獲得了大大小小几十項榮譽,甚至完成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跳出了健康的身體,舞出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年輕時,何麗芳是一名體育老師,擅長各項體育運動。結婚後,為了養家餬口,她與丈夫一頭扎進了化妝品生意中,生意越做越大,身體卻因此垮了。2006年,她生了一場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