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春光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陳正明,其實是個外柔內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的人。
陳正明從事的軟管行業一直被外界視為毫不起眼、難成大業,他卻憑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不斷做專、做精、做強,直到今年7月30日成功上市,成為A股市場清潔電器配件第一股。
現在,陳正明更停不下來了。這位始終以「創業者」自居的企業家,並不滿足於現有品牌地位,而是要把春光科技打造成一張閃閃發光的「金名片」。
2000元的「起點」
春光科技成立於2000年,但陳正明進入這一行業的時間始於30多年前。
他從2000元起家,從生產洗衣機的塑料掛鈎配件開始,逐漸進入清潔電器軟管的生產製造領域。在當時不少人的認知中,陳正明的產品傳統、設備簡陋,毫無核心競爭力,耳邊聽到的都是「一個小家庭作坊而已」的評價。
然而,陳正明的堅定超出常人想像,在這條不被看好的道路上,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和一根小小的塑料軟管打交道,終於得到國內外眾多知名品牌的認可,把公司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升級成為國內清潔電器軟管行業代表性品牌。
創業初期,他每天以車間為家。工人下班了,他還在鑽研生產工藝。為了能精益求精,陳正明絞盡腦汁改善設備,晚上就睡在車間鋪著紙板的地上。
為了節省成本,他事事親力親為,身兼數職:裝車自己來,省裝車費;押車自己來,省住宿費;卸車自己來,省卸車費。事事精打細算,用好每一分錢。
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冬天,陳正明借用外地的一家小機械廠加工模具,當時的他獨自一人,一幹就是一個通宵。清晨,陳正明的妻子踏雪前來探望,推門而入,他卻渾然不知門外積雪已深,全身油汙仍在埋頭苦幹……
如今,陳正明的工廠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陳正明還是一門心思撲在產品上。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 。」
「一米寬、萬米深」
從某種程度上說,成功就是「選擇一條道路,然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種大道至簡,成就了如今的春光科技。
「有些企業喜歡跟風,鋪開陣勢,一擁而上,買設備,建廠房,卻不願意在一個領域裡做深。這就是所謂的萬米寬、一米深。」陳正明恰恰相反,無論外界風潮導向何處,他始終堅守清潔電器軟管這一領域,致力追求「一米寬、萬米深」的業務境界。
春光科技憑藉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和創新研發能力,形成了優秀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從最基礎的原材料研發及改性開始,再到產品開發、生產製造,直至組件化生產等環節,持續為清潔電器廠商訂製、研發出符合其要求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
這既提高了附加值,也是春光科技高毛利率的訣竅。2015年至2017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36.31%、38.41%和 36.65%,整體呈上升態勢。在包含清潔電器的小家電行業內,這一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專注也成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是由於對行業的專注和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春光科技成為戴森「1:8 大伸縮比軟管」唯一供應商,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導電可伸縮軟管的全球唯一製造商。春光科技已成長為這一行業的引領者。
憑藉技術創新優勢、產品優勢,公司得到了戴森(Dayson)、鯊魚(Shark)、創科集團(TTI)、必勝(Bissell)、伊萊克斯(Electrolux)、松下(Panasonic)、博世(Bosch)、飛利浦(Philips)、艾默生(Emerson)、美的、萊克、科沃斯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的信任,和這些品牌的合作都長達10年以上。
2016年,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春光「吸塵器軟管」銷量及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一。
打造「金名片」
現在,春光科技上市了。陳正明說,這份成績,要感謝各級政府和一路走來幫助、推動春光科技快速成長的客戶、供應商和各界朋友,還要感謝曾經看低春光科技發展前景的人,以及同行的競爭。他表示,這並不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在場面上說的漂亮話。正因為有了被看低的過程,他才能夠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和永不服輸的心,一路堅持到現在。
「上市之後,我們更需要保持積極、務實的狀態,繼續把公司做好,對全體股東負責。」陳正明說。
當然,上市並不是終點,陳正明把 「在勞動中享受生活,在事業中實現自我」作為座右銘。上市只是這條人生道路中的一站。這種無止境的追求,一方面是因為個性使然,另一方面也受個人經歷的影響。
2003年,陳正明因勞累過度患上了腎臟方面的慢性疾病,當時一度無法工作,看了很多專家,被勒令「停止工作,等待換腎」。而當時正是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陳正明心裡根本無法放下廠裡的工作,一邊工作,一邊求醫。所幸在求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好醫生。這個醫生叫王永鈞,是杭州市中醫院的老專家,80多歲的老先生,不僅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看好了他的病,更成為了他的精神偶像。陳正明說起這位「恩人」充滿著敬仰:「老先生80多歲,每天早出晚歸,六點多出門,晚上七點多下班,對待病人有問必答,態度和善,從沒見他發火。我當時就想,他這麼大年紀還能堅守在崗位上,不驕不躁,誠懇務實,更是我應該學習的榜樣。」
這種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時刻感染著公司的員工。有位長期跟隨陳正明的員工說:「別人都說我們老闆很聰明,辦法很多,但我認為,正是因為他白天想不到晚上接著想,今天想不到明天繼續想,久而久之,人自然就聰明了。」因為陳正明的感染力,春光科技的團隊始終保持著凝聚力,一批企業初創時期的核心員工至今仍在公司,員工隊伍長年保持穩定。
「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做精一件事」的陳正明,執著始終如一。他說,要爭做細分行業的引領者,把春光科技打造成一張全球軟管制造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