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證實「人類世」,人類的邊界在哪裡?

2020-12-1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陳述根本,作者 | 陳根

2018年6月,以色列維茨曼科學研究所的 Ron Milo 教授先是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論文,論文中計算了地球上的生物量分布並且指出,僅佔據地球生物總量0.01%的人類,已經導致了83%的野生哺乳動物和將近一半的植物滅絕

2年後的12月9日,Ron Milo 教授團隊在 《自然》(Nature) 發文,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

再一次,「人類世(Anthropocene)」這一概念進入大眾的視野。不管承認與否,一個由人類自己創造的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已經來到。人類世讓人類愈發認識到,必須以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去反思人類的過去、審視人類的現在,合理地規劃人類的未來

「人類世」的歷史風雲

「人類世」的出現並非一蹴而就。事實上,至少從 18世紀晚期開始,一些博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就已經注意到人類的介入對地球產生的潛在影響。

早在1778年,法國博物學家布封就曾指出,人類的時代將成為地球的第七個亦即最後一個時代。

1854年,威爾斯地質學家和神學教授託馬斯·詹金在其所講授的地質課上提出,若以未來的化石記錄回看現在,當今可以被稱作「人類時代」,「所有近期的巖石,或許都可以被稱作靈生(Anthropozoic)石」。

而到了1873年,義大利神學家和地質學家安東尼奧·斯託帕尼就已明確將人類所生活的時代稱之為「靈生代」(Anthropozoic era)。

但「人類世」作為一個概念出現,則最先發端於21世紀的地質學領域

2000年,大氣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魯岑(Paul Crutzen)和生物學家斯託莫(Eugene Stoermer)在《國際地球圈-生物圈計劃研究通訊》上聯合發表的《人類世》一文,認為人類作為一種地質力量已經對地球生態系統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除非發生重大災禍,如火山爆發、傳染病、核戰爭、行星撞擊等,人類作為一個重要的地質營力將存在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之久」。

人類世概念從提出之日起就牽動著對於人類終極命運的廣泛思辨。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時隔七年,保羅·克魯岑聯合美國化學家威爾·史蒂芬和美國環境學家約翰·麥克尼爾在《人類環境雜誌》上發文,重申了「人類世」這一概念。他們認為,人類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地球的自然過程人類世時代裡,人類將不再以旁觀者的身份研究自然世界,而是成為了自然變革的主導原因

2019年5月,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報導,由科學家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投票決定,正式確立這一新的地質時代概念,在地質年代表上加上「人類世」,起始時間為20世紀中期並計劃在2021年前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正式提交人類世的議題。這同時加速了科學界和公眾對「人類世」概念的接受。

就在12月9日Ron Milo 教授團隊刊發的研究論文中,Ron Milo的研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質量的變化。他們的研究表明,在20世紀初,人造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而今天,人造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重約1.1兆噸上下

在1900年至今的這段時間裡,總生物量略有下降,而人為質量快速增加,如今正以每年超過30吉噸(即300億噸)的速度不斷產生。過去100年,建築、道路、機器等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相當於其體重的人為質量。

研究稱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人造質量預計將在2040年超過3兆噸。這也從定量的角度嚴格證實了人類世的提議,並且給出了一個以質量為基礎的人類世時代特徵

反思過去,審視現在,規劃未來

事實上,自「人類世」概念被提出起,其就一直作為一個爭議話題存在。在部分觀點中,人類世更像是一個劃分人類歷史的單元,而不是確定地球歷史的科學概念。然而,即便人類世不能成為一個地質新時代,這一概念的出現也足以說明,人類和地球正經歷著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中,人類作為一種地質力量在持續不斷地改變著地球,並對之施以不可逆轉的影響。用更加具體也更為專業的表述來說,人類世是人類活動作為主要的外部地質營力對地表形態、地球環境和地球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使地球系統演化改變原有速率,地球系統演化進入自然與人類共同影響地球未來的地質歷史新階段」。

人類作為一種地質力量對地球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地質沉積率的改變。人類的農業活動和建築工程,極大地加快了地球表面的侵蝕和風化速度,由人類引發的風化率比自然風化率高出一個數量級。

二是循環的波動和氣溫變化。工業化時代以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業化時代以前高出三分之一,是近 10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氣溫,特別是最近二十年的氣溫加速上升,已達到6000萬年以來的最高溫度。

三是生物的變化。有證據表明,人類與很多動物和植物的滅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物種的加速滅絕和生物數量的下降,已經從陸地蔓延到了海洋。人類導致的生物種群的變化速度堪與冰河期來臨時相提並論。

四是海洋的變化。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已經上升了 10~20釐米,預計未來100~200年內海平面將上升至少1米。與此同時,海水正經歷著過去3億年來速度最快的酸化過程,眾多海洋生物將面臨生存威脅。

當然,針對人類作為一種地質力量而存在,人類世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闡釋了站在新的地質時代,如何看待人類生存空間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人類世作為一個歷史概念,其包含的社會意蘊則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思考意義

人類世重塑了歷史中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進入21世紀,大歷史興起,將歷史的時間跨度拓展到地球誕生之時,即138 億年之前。與大歷史類似,人類世概念的提出,同樣是將人類歷史的時間維度融合於地球歷史的時間維度之中,從而讓人類歷史與地球歷史或自然歷史形成一種真正的對話

此外,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都作為改造地球的中心存在,而人類世則有望打破這一人類中心,從人類中心轉向人類主體。

對於人類中心來說,一方面,人類在歷史敘事中佔據不可動搖的中心位置,是歷史中的絕對主體。與人類相比,地球、自然與其他物種只是人類歷史的背景,甚至是作為人類的他者而出現的。另一方面,人類中心主義還意味著人類可以正當且合理地對其他物種進行支配。

而在人類世的背景下,人類不再被看作是特殊的一類,而是被視為地球上諸多物種中的一種。儘管人類依然作為一種地質力量而出現,但由於人類對地球環境和生態造成的危害同樣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存在,因而人類並不能獨善其身或具有某種超越性,而是與其他物種一樣,受制於所有生物共同的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人類世是個有趣的思想實驗。不論它是否真的能成為地球歷史的一個新時代,氣候、環境和生態都因人類本身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讓人類愈發認識到,必須以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去反思人類的過去、審視人類的現在,以及合理地規劃人類的未來

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因為人類有什麼特殊性,而是因為人類與地球、與其他物種一樣,都面臨著共同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地球70年前進入「人類世」 在哪裡標記引全球爭議
    地質學家們正在地球上尋找某個特定的地點,來放置所謂的「金釘」,即定義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的開始。可是,將其放在哪裡最合適呢?站在中國南方階梯頂上向遠處看,景色非常壯觀。爬上去,你就能看到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時刻。我們的星球歷史中充滿了動蕩,特別是發生在2.52億年前的混亂事件。
  • 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2019-05-29 10: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眾所周知,我們常用世紀、年代、年、月等等描述記錄人類時間,而地球年齡有46億年,地質演化時間極為漫長
  • 一文解釋「人類世是什麼意思?」——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2019-05-29 09: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
  • 人類世、地球工程與地球政治學
    但人類世來臨之後,終於沒有任何一個與人無涉的荒野可以供我們想像或回歸了。我們不得不開始處理一個自然與社會/技術高度纏繞的世界。那麼,在人類世的時代,生態學何為?[2]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毀滅性的大災難,人類世將會持續上千年甚至上百萬年。為了免於災難性的後果,如何引導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將是我們在人類世最重要的任務。人類在人類世所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氣候變化。IPCC的五次報告已經確認了全球氣候變化的存在,人類活動和全球變暖之間的因果關聯,以及氣候變化會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不利影響。
  • 人類的起源在哪裡
    人從哪裡來?——人類的起源問題,是本世紀以來頗具爭論性和現實感的一個話題。人們都想知道,這塊盛產絲綢、陶瓷和孕育了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土地,是否也曾是人類起源的搖籃呢?1914年,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在黃河流域開展古生物學和石器時代考古的調查工作。6年之後,桑志華在甘肅慶陽縣北面的晚更新世黃土堆積中發現了3件人工打制的石製品,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發現舊石器。
  • 「人類世」真的來了?人類世的「金釘子」都是啥?
    新聞背景據《自然》雜誌近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組」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該工作組計劃於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正式提議,如果通過,歷史書或將改寫。那麼,什麼是人類世?為什麼地質學家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這對人類又意味著什麼?人類世的由來在人類世之前,地球處在全新世。
  • 「人類世」視野下的災禍警示
    這一背景下,有關「人類世」(或人新世)問題的討論再度吸引了輿論的目光。「人類世」是一個地質學層面的概念,「人類世」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環境惡化、能源匱缺、物種滅絕。自多年前這個術語首次被正式提出以來,專家們一直為此進行著激烈爭論。就更好地理解和面對我們當下所處的困境而言,對「人類世」相關問題的探討無疑是具有啟發意義的。
  • 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
    似乎存在一個明顯的邊界,微觀世界的規律結束,宏觀世界的規律開始。那麼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一個人到一群人的邊界在哪裡?是三個人還是五個人,抑或更多。所謂三人成虎、三個和尚沒水吃,三人就可以成為一個小群體,三個人就是這個邊界,從這個邊界開始,個體的心理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群體心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市,股市可以說就是群體心理在一個特定金融平臺上的反映,它完全不符合個體心理學規律,所以個體試圖理解股市總是徒勞無功。
  • 影響人類地質史的「人類世」,到底是什麼?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世」一詞常被用來非正式地描述地球當前所處的地質年代。顧名思義,「人類世」,指的就是人類影響地質記錄的時期。雖然這一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科學界至今仍未給「人類世」正式定名。
  •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追求真理似乎是人類最終極的一個願望,儘管這個願望需要解決太多的關卡才可以得到答案。就算我們已經足夠努力了,可是我們還是需要太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們解決的問題也挺多的。
  • 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的責任更大了
    日前,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AWG)中的29名成員支持人類世的定義,並投票贊成以20世紀中期作為人類世的起點,因為當時迅速增長的人口加快了工業生產、農用化學品使用和其他人類活動的步伐。新生代又分為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然後是紀下的七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人類就是在距今約260萬年的全新世之時,從靈長目中的猿逐漸完成了從猿到人的演化。過去認為,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喻成24小時,人類只存在了3秒。但是,由於發現了更早的人類化石,又把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向前推進到700萬年前。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圖/視覺中國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地球新地質時代來臨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人類世」來了?人造物質量首超生物量
    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有很多衡量標準,化石燃料的使用讓溫室氣體排放量飆升至80萬年來最高水平,農業和住房改變了70%的土地。在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滅絕中,人類「消滅」了無數的物種。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
  • 愛德華·伯汀斯基:《人類世》
    Edward Burtynsky(愛德華·伯汀斯基)的《人類世》是他職業生涯中對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調查的最新成果。這個項目的名稱是指一個在科學界流傳的提議,正式承認一個新的地質時代的開始——人類世——在這個時代,人類是永久的行星變化的主要原因。
  • 「人類世」時代,地球怎麼辦?
    所謂材料足跡,是指為滿足最終消費需求而提取的原材料總量,能夠顯示出為支持經濟增長和滿足人類物質需求而對環境所施加的壓力。報告稱,這麼做的目的是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這份報告提出,目前,人類和地球已經進入了一個被稱為「人類世」的全新地質時代。
  • 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
    文/行走天涯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非常好奇自己究竟是怎麼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也很好奇地球上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他們又是怎麼來到地球上的?可是人類由於技術比較落後,文明等級也比較低的緣故,就促使的人類一直陷在地球上,無法獲得更多的認知!
  • 如果宇宙是有邊界的,人類未來到達宇宙邊緣,能夠看到什麼?
    如果宇宙是有邊界的,人類未來到達宇宙邊緣,能夠看到什麼?引言: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天體,而且這些天體都是人類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而且目前人類能夠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00多億光年,那麼這是宇宙的全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