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弓箭射大鱉,西周有個射魚國,商周名流必備的魚鰾箭頭了解下

2020-12-07 冷兵器研究所

人活在世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和現代人不同,古人最大的困擾,不是孩子學習不好或者媳婦又想買包,而是——怎樣才能吃飽飯。

由於生產力低下,土地產出有限,在古代,吃飽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個比較奢侈的事。地上種不出來,那也不能幹餓著,除了種地之外,獲得食物的途徑便是採集或者打獵了。在古代的不少時間裡,漁獵一直是古人補充蛋白質攝入的重要來源。

今天說這個東西,便是打漁用的一種用具,名字叫魚鏢。現在說打漁,一般人本能想到的就是用魚鉤釣魚或者用網撈魚。但在古代,使用魚叉或者魚鏢直接去射魚,也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因為釣魚太慢,而漁網也挺貴的,不是人人都有的。古代生態環境保護的好,河裡面大魚也多,用魚叉或者魚鏢,捕獲起來那是相當的方便。和打獵相比,打漁的安全性也好很多,你去捉野豬還擔心被它拱了怎麼辦,打魚就完全沒這個憂慮了。

▲原始社會魚鏢所謂魚鏢,實際上就是一種箭,不同的是,和普通的箭相比,魚鏢的箭頭上會制出倒刺。倒刺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射中魚後,牢牢的掛在魚的肌膚上,讓它無法掙脫。不過這就和釣魚一樣,雖然魚會被倒刺掛住,但你也不能硬拽,否則魚用力一撲騰,還是能掙脫的。正確的做法是先讓魚遊一會,消耗一下體力,魚鏢箭矢的後面會系有一根長的繩子,等魚沒勁了,你就可以拉著繩子把它捉過來了。

▲大洋洲商代單翼青銅魚鰾頭圖中這把魚鏢是商代產物,1989年出土於江西新幹大洋洲,這個魚鏢的一側鑄有倒刺,因此被專家稱為「單翼魚鏃」。類似的東西一共出土了十件,大小形制都差不多,長七八釐米左右,重二三十克。這些魚鏢後部有鋌,裝柄的時候,應該是把鏢杆劈開,然後把鋌塞進去捆好,就像大部分箭矢的安裝方式一樣。魚鏢的鋌上都有凸起,應該是為了方便捆繩子用的。用弓箭射魚,算得上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能。原始社會的遺蹟裡出土過不少魚鏢頭,有單邊倒刺的,還有雙邊倒刺的,個別魚鏢為了加強威力,能制出三四個倒刺來。

▲清代魚叉箭

到了商朝時期,射魚已經變成了一件具備文化意義的事情,貴族們射魚,第一是為了表示不忘本,第二那就是為了娛樂了。甲骨文中便有「王弜魚」的記載,王就是商王,而這個弜字的意思是啥呢,就是「很厲害的弓」的意思,這仨三字組合起來,就是商王用強弓射魚的意思。國家博物館收藏有一件有意思的青銅器,是一個大王八身上中了四根箭的造型。從王八背上的字來看,這件青銅王八就是為了紀念某次射獵中商王射中大鱉的壯舉而製成的。

▲國博國家博物館「作冊般」青銅黿商後期 (前1300-前1046年)通高10釐米,長21.4釐米,寬16釐米重1.6056

商代再往後,到了西周時期,人們也依舊熱愛射魚。西周時期的魚國,其國名「魚」在青銅器上的寫法就是由左邊一個弓字和右邊一個魚字組成,可惜這個字電腦上打不出來,因此只能以魚字代替了。左弓右魚的意思,就是用弓箭射魚,把射魚寫進國名,由此可見,射魚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多大了。你擱現在,就相當於美國不叫美國了,叫棒球國,日本不叫日本了,叫柔道國一樣。到了西漢時期,射魚仍然是個常見的事,四川綿竹市新市鄉的漢畫像石上面,就有人使用弓箭射魚的形象。上面咱說了,捉魚可以用魚鏢或者魚叉,巧了,在這個漢畫像石上,也是一個人用魚叉,一個人用弓箭發射魚鏢射魚。

射魚這種習俗,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到清朝時期,用弓箭射魚仍然是滿洲貴族的一個重要活動,清朝皇帝射魚箭的箭頭是叉子形狀的,有三股叉也有五股叉,每個叉尖上都有倒刺,這比老祖宗的傢伙是先進多了。另外當時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也保留著射魚的習俗,如清人張慶長的《黎歧紀聞》載:「黎歧無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於溪邊伺魚之出入,射而取之,以為食」。

▲單翼魚鏃,新幹縣大洋洲出土新幹大洋洲一共出土了四種魚鏢,上圖這種單翼魚鏃數量最多,一共十件。其餘三種魚鏢的造型跟它又不一樣,一種比較長,也比較沉重,大概重四五十克左右;一種重二十克左右,箭頭是圓錐型,沒有倒刺;一種跟單翼魚鏃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沒有倒刺,並且輕的很,只有十克重。上面咱說了,在商代時期,射魚已經變成了一件有文化意義的事了,這話啥意思呢,就是這些魚鏢,雖然是射魚的,但這個射魚,並不是為了吃魚才去射的,而是為了表示一種情懷。為啥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青銅是個貴重材料,銅那是可以鑄錢的!當然商代人還不用銅錢,但銅依然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你用銅做的箭頭射魚,萬一繩子斷了,你這箭頭就找不回來了,這種行為那可是太奢侈了,換現在,就跟拿美元疊紙飛機差不多了,雖然大洋洲墓葬的墓主應該是個貴族,但貴族的錢,那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多食用魚鰾有哪些好處?魚鰾的藥用價值和適用人群
    脆炸魚鰾魚鰾的外表覆蓋了一層白色的,摸上去滑手的黏膜,這是一種粘性物質,這部分物質包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蛋白質、礦物質(鈣、鐵、磷等)和其它的維他命元素,這些營養元素都是人體保持健康狀態所需要的必備元素。從中醫學來講,魚鰾味甘性平,主入腎經和肝經,也正是因為魚鰾的這些營養,所以其對不同的人就具有了不同的功效。
  • 商周時期四柱形銅器簡介
    這是件方體器物,空腔,中部有一圓孔上下貫通,四角各連一圓筒形器,圓筒下部為乳狀實心足。器前連接一昂首帶角牛頭。器身左右各有一個半環狀的耳,上部裝飾著獸頭。圖8線描圖 方形的身體由四個桶狀器組成,出土時桶形器中殘留有礦物質粉末,推測它是用來調製顏料的器物。
  • 商周金文中的古代世界_文化中國_中國青年網
    族徽文字揭開了金文藝術的華章,保留了文字最原始的悸動,也是我們了解古代物質文化的橋梁。日名是以甲、乙、丙、丁等十種天幹字為祖先命名的一種稱名方式,如祖甲、父乙、母辛、妣丁等。日名金文是殷商貴族用青銅器進行祖先祭祀的直接證據,其中寄託著上古先民最質樸的血脈情感和原始信仰。張懋鎔等學者認為,使用族徽、日名是東方部族的特殊習俗,以周人為代表的西部國族不使用族徽和日名,這是商周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
  • 魚鰾被當神藥售出天價 它要滅絕了…
    據科技日報1月12日報導,一般我們吃的魚,像金槍魚算是昂貴的。但是有一種魚,號稱天價,貴過毒品古柯鹼。據了解,走私人員從墨西哥相關捕魚販賣組織收購石首魚魚鰾後,主要是通過行李夾藏的方式,輾轉多國海關,偷運入境,通過販賣石首魚魚鰾謀取巨額利潤。墨西哥小鎮街頭的警衛如今,環保組織和墨西哥軍方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派遣軍隊進駐這個地方。在2015年,墨西哥政府宣布該地區禁漁。
  • 悼念一隻在潮州死去的大鱉
    」,把捉來的魚綁在機器的螺旋槳上,啟動馬達,就可以讓魚在短時間內進出水面無數次,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放生最大化。「哇塞,我們的功德正在源源不斷地暴增耶,真是太偉大的發明了!」是否有千年壽命?下文將從科學的角度帶大家認識這隻鱉,以及與「放生」有關的一些討論。亞洲鱉(學名:Amyda cartilaginea),又名亞洲巨鱉或中南半島大鱉。
  • 射一箭不夠,你不會再射三箭嗎?——青銅大黿與中國古代射禮
    這些記載大致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看待「射禮」的想法,那麼令人好奇的是,從商代晚期的作冊般黿到春秋時代的孔子,這段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西周貴族又是如何呈現「射禮」的呢?這中間是否所有變化呢?「射」的來源非常早,在甲骨卜辭中就已經有不少關於「射」的內容,例如殷墟花園莊東地出土的甲骨就有這麼一段記載:戊子卜,在鹿:子其射,若。
  • 春秋戰國時代的「西周國」,跟周朝有什麼關係
    武王伐紂之後,定都鎬京,分封天下諸侯,建立了周朝,爾後,周朝因犬戎入侵而東遷洛邑,從此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喪失殆盡,直至最後為秦所滅,歷史上把遷都前後的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被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不過我們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時代,除了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漢陽諸姬、泗上十二諸侯等諸侯國上鏡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奇葩的諸侯國,他就是西周,這個西周讓人不禁想起平王東遷之前的周王朝也被稱為西周,那麼,西周公是不是就是周王呢?
  • 陝西歷史博物館解讀一,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遙遠的西周王朝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通過「它們」才得知,神秘的古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公元前11世紀中期武王滅商,西周王朝建立,歷時三百年。西周時,豐京是宗廟和苑囿的所在地,鎬京是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影響中華民族進程的大戲漸漸拉開帷幕。今天,一起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之商周王朝的青銅禮器,下面所介紹的青銅器都在陝歷博第一展廳內展示,感興趣的可以前往第一展廳了解。
  •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五)——西周的農業生產
    夏商周三代的經濟模式,雖然都是以農業為主,但夏代有一定的遊牧、漁獵性質,商代則有較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直到西周將井田制度化,中國才真正確立了以農業生產為本的經濟模式。88.4周代平民又稱庶民、庶民、民、國人庶民長年在田間勞作,到秋收完畢,才能與妻兒一同過冬。
  • 青銅見證商周「蜀道」:關中、漢中、成都三地青銅器聯展
    如第一次出現「中國」一詞的「何尊」、揭示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頭人像、從陝西到河北相距八百裡皆有「亞伐」銘文的「亞伐方罍」等。這批青銅器既有當地的特色,又體現了漢中地區與成都平原、關中平原的文化交流與互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還了解到,在此次展覽中,借展自陝西漢中洋縣文物博物館的商代青銅器為出土後首次集中亮相。
  • 魚腦、魚鰾、魚鱗 魚的這些部位最營養
    魚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較多的脂質、糖原、維生素、酶類等,味道較腥,如沙丁魚等;白色肉腥味較輕,如大黃魚、比目魚等。   魚最營養的部位TOP2:魚腦   富含俗稱「腦黃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還有磷脂類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發育,對輔助治療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魚腦膽固醇含量較高,應控制食量。
  • 背上有字的大鱉送上門來,撿還是不撿?有人說能賣上千
    最近有朋友到河裡釣魚,魚沒有釣到幾條,反而弄起野生大甲魚,說來也奇怪,這甲魚是自己送上門來的。這樣的好事都能遇上,很多釣魚人更是羨慕不已。「氣溫太低了,當天一直沒有魚口,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沒有釣到一條魚,正準備換釣點的時候,看到一隻大甲魚在河邊的泥裡爬動,渾身都是泥巴,顯然在這裡掙扎了很久的。」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朋友此時一個機靈,趕忙抄起抄網衝了過去,將大鱉死死按住。
  • 魚鰾價值就達上百萬元…
    當地群眾正在測量黃鰵魚的寬度這麼大的魚啊,真是稀奇!我都快60多歲的人了,還是第一次看到。細細一看,這魚身體呈長橢圓形,頭大而側扁,肚皮處閃亮著金黃色的鱗光,背鰭處的圓鱗在燈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區分是否真的黃鰵,要看它的鰭下有沒黑點。像這條魚,鰭下有一個黑色,這就是真黃鰵。」有著多年黃魚販銷經驗的朱先生告訴筆者。
  • 「曾國寶藏」亮相廣州,再現先秦精湛青銅器鑄造神工
    湖北隨州博物館館長、隨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黃建勳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指出,曾國雖不見於文獻記載,但其先進的古代文化,在1978年曾侯乙墓發現後已為世人所矚目。這些豐富而精美的青銅器不但體現了兩三千年前漢水流域高度發達的禮樂文明,更是整個中國青銅時代的縮影。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過去的窗口,也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不可思議。
  • 14斤大鱉,它得有多大年紀啊(圖)
    近日,一隻半米多長的「龐然大鱉」現身省城一家餐館,它不僅重量賽過不少烏龜,年齡更引起人們猜測。「這老鱉不會活了百年吧?」有人好奇地問。專家表示,要想鑑別老鱉的準確年齡,非要藉助科學儀器才行。  哪來的?大別山區集市裡發現「龐然大鱉」  李先生在省城長江西路與紅皖路交口附近開了一家土菜館。幾天前,李先生前往大別山遊玩,在當地集市上,無意中發現了這麼一隻大傢伙。
  • 東周和西周到底是朝代還是國家?
    春秋時期尚有很多國家,但主要由春秋五霸說了算;戰國時期只剩下十幾個國家,但大國只有七個,即所謂的「戰國七雄」,這段時期主要由這七個國家說了算。這段歷史是有事實依據的,一般人沒聽說過,只是因為歷史教科書沒有講。《史記·周本紀》說:「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西周國的始祖就是周考王的弟弟桓公揭,西周國的範圍就在今天的洛陽市及其以西部分。
  • 為什麼有些人不可以吃魚鰾補腎?魚鰾也有藥用價值嗎?
    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大家都越來越注關心自己的健康了,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藥補不如食補,所以在這個方面,很多人都會想盡辦法來選擇一些對自己更加好的食材,魚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浮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大家忽然之間發現它是有著一些自己獨特的作用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魚鰾。
  • 方舟:這一箭射出去,永不落地的風神翼龍也得落地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滅絕mod裡一種附帶雷電的金屬箭(強行和雷神達成共識),這一箭射出去,永不落地的風神翼龍也得落地(一箭不行就多來幾箭)。在滅絕mod裡,有3種金屬箭,它們分別金屬麻醉箭(Tranquilizer Arrow)、金屬暈眩箭(Stun Arrow)、金屬火箭(Fire Arrow)。
  • 魚鰾好吃有訣竅,學會這種家常做法,開胃解饞,上桌連湯汁都不剩
    魚鰾,俗稱魚泡,曬乾後就是咱們熟知的花膠。魚鰾在買活魚的時候體內都有一個,但有人卻將它扔掉不要了。你可不知道呢,賣魚的主兒把這個收集起來,又單獨賣一份價格。因為它的數量小而且一條魚就只有一個,所以價格也要比魚貴上好多。但就這樣,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