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地球物理和氣象因素對體能的影響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陽活動狀況會對地球物理過程和某些天氣特徵發生影響。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病人,其機體的各種機能都與太陽地球物理和氣象因素有關。在溫暖的大氣鋒面環境裡的雙相改變和冷空氣通過時,健康人的免疫系統產生抑制。如果說在戶外人體工作能力與天氣要素的關係非常明顯的話,那麼,在室內怎樣呢?弄清在運動中人體能力是否與天氣因素有關,無論從實踐上,還是在理論上,都是具有意義的。

  在室內條件下,在不同天氣、風向和日照持續時間的日子裡,依據PWC170標準,測定人體的工作能力並測定最大耗氧量。自行車測動器上,完成各階段的負荷,並在各階段中及其之前作了動脈血壓、心臟收縮頻率的測量與統計。在進行研究的日子裡,依據水文氣象觀測臺有關氣情報和中央療養學和物理療法研究所的意見,進行了天氣型分類。選定了三個標準等級:

  1、實際上無日照,即完全沒有或全天不超過0.2小時;

  2、白天日照時間為0.21—4.2小時;3、白天日照4.2小時以上。

  考慮到該地區的風向(一年內主要是東南風),把整個研究期間的風向分成「常見的」與「不常見的」。

  對300名年齡在19—24歲健康但不從事運動的男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寒冷度的增加導致身體工作能力大幅度下降:在較暖的8.9類天氣的日子裡,根據PWC170標準,身體工作能力為1307.7土22.6公斤米/分鐘;在中等寒冷的11類天氣裡,身體工作能力在1089土22.4公斤米/分鐘;在很冷的12類天氣裡,身體工作能力則是1224.4土26.5公斤米/分鐘。身體工作能力下降與天氣寒冷程度沒有明顯的聯繫,這可理解為,在該地理區冷天多出太陽。對已獲結果的分析證明,PWC170反映出的身體工作能力與日照持續時間有明顯的直接聯繫。陰天(日照時間為0—0.2小時)的指標是1260.7土17.3公斤米/分鐘;在陽光持續時間居中等程度的白天(0.21—4.2小時),身體工作能力為1337.9土37.7公斤米/分鐘;而在明顯的多陽光的白天(日照時間在4.2小時以上),身體工作能力則為1446.9土21,9公斤米/分鐘。在進行研究的日子裡,風向因素對健康人的身體工作能力有顯著影響。在「常見」風向的日子裡,身體工作能力為1419.4土25.8公斤米/分鐘,而在「不常見」風向的日子裡是1264.3土20.7公斤米/分鐘。

  最大耗氧量不以天氣的寒冷度為轉移,但是,需要著重指出,這是在8—12類天氣範圍內。若用相對值表示,它變化於51.5土0.7到50.4土1毫升/公斤之間。日照持續時間增加對最大耗氧量有積極的影響:實際上無日照日的身體最大耗氧量是51.3土0.5毫升/公斤;多日照日為54.3土0.6毫升/公斤,而在陽光持續時間居中的情況下是52.7土0.92毫升/公斤。在「常見」風向的日子裡,最大耗氧量為54.7土0.7毫升/公斤;在「不常見」風向的日子裡,最大耗氧量是51.1土0.6毫升/公斤。

  這些數據表明,在有「常見」風向的情況下,對已適應既定氣候地理條件的人來說,其有機組織需氧氧化作用過程比在「不常見」風向的情況下進行得更積極。日光對需氧氧化作用也有積極影響,在陰天,最大耗氧量發升明顯的下降。看來,在極寒冷氣候地區,大氣中含氧量在高寒情況下降低。我們在中緯度地區研究的結果表明,在8—12類天氣範圍內,天氣的寒冷與最大耗氧量無關。在天氣級別增高時,在供暖的室內,身體工作能力下降,有可能同空氣的電磁振蕩、保護組織及其附屬物「帶電」有關。例如大家都知道,在冷天用梳子梳理頭髮時,若接觸金屬物即產生電擊,發出「劈啪」聲。無論是太陽光的積極影響或是「不常見」的方向風的消極作用,顯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同受到的神經衝動狀態和天氣條件的舒適程度有關。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認識。1、依據PWC170標準測定身體工作能力在天氣寒冷度增強特別是在極寒冷的情況下,顯著下降。多陽光天氣與「常見」風向對身體工作能力的指標有積極的影響。2、在晴天以及對受試者來說有「常見」風向的日子裡,最大耗氧量增加。反之,陰天與「不常見」風向對機體的需氧過程有不利影響。3、已查明的規律,使我們可提出如下應用性建議:不要在天氣變冷的環境中以及陰天開展競技活動。(來源於1990年10月15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薛景饒)

相關焦點

  • 地球中水的循環與影響因素
    通過水的攜帶、溶解,促使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對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傳輸和調節的作用,從而實現了四大圈層之間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轉換。>>水循環不僅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而且使水成為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通過物理、化學作用,不斷塑造著各種地表形態。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本期嘉賓: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趙新華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太陽給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各種形式的能源。
  • 【備考乾貨】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譚師整理,值得分享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 1.太陽輻射影響因素細解 (1)影響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因素 緯度:如右圖。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
    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或影響地球磁場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研究員趙新華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太陽給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各種形式的能源。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陽活動與全球氣溫變化有一定相關性  在太陽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太陽黑子,它有明顯的11年周期性變化。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圖)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由於等離子體的影響,對空間飛行器的輻射負荷值將急劇增加,地表磁場還將會發生波動。
  • 解析大氣汙染擴散的氣象因素
    主要受風向、風速、氣流溫度分布、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的影響。   研究不同氣象條件下大氣汙染物擴散規律的目的在於:①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對工業規劃布局提供科學依據,預防可能造成的大氣汙染;②根據當地的大氣擴散能力和環境衛生標準,提出排放標準(排放量和排放高度);③進行大氣汙染預報,以便有計劃地採取應急措施,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長期的)和防止可能發生的汙染事故(短期的)。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今日抵達地球!可能影響地球磁場
    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 圖文無關 京報集團記者 劉平 攝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全球變化
    從長時間尺度看,太陽活動顯然會對地球氣候產生一定影響。但在百年和十年這樣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上,其對氣候的影響,尤其對近一百年來氣候變暖的影響和貢獻如何,卻一直存在爭議。  太陽活動影響氣候系統的機制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下而上」機制,太陽總輻照度可以直接驅動地球的能量收支過程,這是太陽影響氣候的最直接途徑。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層一切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的能源,因而也是氣候形成的最重要的因子。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總輻射強度的觀測數據變化很小,所以可以看作基本上是穩定不變的,因此稱作太陽常數。   但是,在太陽表面卻有多種多樣的擾動現象,其中,太陽黑子是最容易觀測到的。
  • 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那麼,太陽活動對人類究竟有何影響?  太陽活動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據科學家分析,太陽活動周期一般為11年,也有22年和80—90年的。太陽在其活動周期的不同階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各不相同。  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龍捲風、颱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並在世界不同地區出現異常洪澇和乾旱災害。
  • 太陽球隊體能主管及首席體能教練傑夫-菲什辭職
    虎撲4月30日訊 根據NBA記者Chris Haynes報導,消息源透露,擔任太陽球隊體能主管以及首席體能教練的傑夫-菲什辭去了他在太陽的職務。菲什去年夏天被太陽聘請擔任這兩項職務。此前,他曾在開拓者、西雅圖海鷹隊以及西雅圖海灣人隊擔任過顧問,擁有豐富的體能管理經驗。
  • 地球上的5G、6G通信會被太陽黑子影響嗎?
    隨著地球上人類通信系統的不斷升級,頻率也越來越高,同時,外太空物質對越高頻率的系統的影響機率也越大。那麼,地球上的通信會被太空物質影響嗎?
  • 影響地面溫度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就來分析影響地面溫度的四大因素:一、緯度因素緯度不同的地區,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太陽高度角大,則太陽光穿過大氣的路徑短,削弱少;散布面積也小,光熱集中。太陽高度角小,則太陽光穿過大氣的路徑長,削弱多;散布面積也大,光熱分散。這是地面溫度大致由低緯向兩極遞減的主要原因。
  • 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因素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吳曉芳  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過程有著重要影響,主要包括光照、溫度、水分、風等氣象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光照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葉綠體發育和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光能調節農作物體內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光照與農作物光合作用沒有固定的比例關係,但是在一定光照強度範圍內,在其他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也相應的增加。但光照強度超過光的飽和點時,光照強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增加。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了解天文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太陽的運動存在一定的周期,它並非一直都保持著旺盛的狀態。在一個周期內,太陽活動的強烈程度會發生波動,當太陽活動強烈的時候會對地球造成明顯的影響,例如衝擊大氣層、對地球通訊造成破壞等等。因此地面上的科學家時刻關注太陽活動的狀況,以減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
    但是,太陽活動通過什麼途徑影響天氣氣候變化?影響的具體物理過程及其機制又是什麼?直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很好地說明。天氣氣候變化與太陽活動的一些相關現象  太陽活動的重要現象是所謂太陽黑子,它有極明顯的11年周期變化。目前研究表明,太陽黑子數與地球上天氣氣候變化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關係。
  • 什麼是太陽風暴?對地球有影響嗎?
    那太陽風暴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太陽的真實力量。太陽風暴來襲和地球相比,太陽好比是個大西瓜,地球就像一顆小小的芝麻。太陽的質量相當於33萬個地球的質量,它每秒鐘都在減少,而且減少的數量巨大—每秒損失550萬噸的質量。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已經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了解天文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太陽的運動存在一定的周期,它並非一直都保持著旺盛的狀態。在一個周期內,太陽活動的強烈程度會發生波動,當太陽活動強烈的時候會對地球造成明顯的影響,例如衝擊大氣層、對地球通訊造成破壞等等。因此地面上的科學家時刻關注太陽活動的狀況,以減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