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06 國史拾遺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嘆,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但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它其實就是兩種社會形態都具備,它經濟、政治、文化上其實已經受到殖民者很大控制,但是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情況。

比如舉個例子,印度,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也就是說,理論上,英國女皇是印度國家元首,即使英國人的統治機關裡面也有一些印度人,但這些人名義上是屬於英國女皇的臣子。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雖然從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本國的皇帝(在後期也可以說是慈禧太后),名義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和英國,法國等列強一樣的政治實體,李鴻章等出國訪問,代表的也是大清的皇帝而不是其它什麼人,名義上和英皇是平等的。

但是,這個時候的清王朝和之前的歷代王朝顯然不一樣,之前的中國,皇帝可以說是最高權威,經濟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文化上封建統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是絕對主流,中國境內的經濟,文化,外交等權利,完全是由中國人(朝廷)控制的,當然,這個朝廷的水平不怎麼樣,但也輪不到洋人說三道四。

但是1840年之後,情況變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清朝廷統治中國,但這個朝廷受外國人影響越來越深,經濟上,之前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相當一批人開始為西方資本家生產商品,淪為他們經濟體系中的附庸;而在國家主權上,海關,稅務,內河航行,司法,宗教管理等主權也漸漸喪失;文化上,西方殖民者也開始進行滲透。

這就形成一種情況,名義上中國是獨立的國家,但是這個「獨立」並不完全,政府很多權利事實上已經喪失,也就是說,這個朝廷可以認為是殖民者對中國進行統治的「代理工具」,1900年《辛丑條約》後尤其如此,朝廷是有,但是本質上是「洋人的朝廷」;而在經濟上,中國事實上淪為了西方經濟的附庸(當然,由於中國體量過於龐大,所以小農經濟也一直沒有根除,還在頑強抵抗,也就是「封建經濟」還有相當基礎)。

漫畫《扯線木偶》,表明清政府事實上已經是洋人的朝廷

在統治機構上,有一個很典型的情況就是「總理衙門」(全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它事實上不是一個正規的政府部門,而更類似軍機處的下屬機構及且是較臨時性的機構,因此它沒有正式的官品和編制。但到了後來卻成了清王朝事實上最重要的行政機構,象徵著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已經是「為外國人服務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籤訂的《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於是,一方面這個國家還和之前一樣,有著體量很大的小農經濟,以此為基礎的舊體制還沒有崩盤;另一方面,殖民者帶來了改變,這個國家很大程度已經被控制。即使是民國建立了,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因為封建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這就是所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後期清廷官員完全不敢得罪洋人

那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還有其它代表嗎?還是有的,典型的就是泰國,20世紀初期,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就剩3個地方有名義的國家主權了,一個是日本,成了列強;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泰國(暹羅),泰國名義上也是獨立的,但1855年開始,英國政府和暹羅籤訂了《英暹通商條約》,整個條約破壞了暹羅傳統的司法獨立、關稅自主和宮廷壟斷對外貿易的情況,之後列強紛紛效仿,所以泰國也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相關焦點

  •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得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戰爭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中國作為物質豐富,且具有巨大擴張價值,但是工業體系與國防體系極其落後的國家,成為了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對象。由於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因此英國人希望中國能開放貿易。但英國出口的羊毛、呢絨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乾隆皇帝也拒絕與英國進行貿易,這使中英貿易為英國帶來龐大的貿易逆差。
  • 為什麼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而日本能夠倖免
    在近代的四五百年的時間,西方列強在全球的擴張,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主要目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市場、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以求更好地發展本國資本主義。中國1840年就和英國遭遇了,發生了鴉片戰爭。戰爭的結果不光給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日本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2020是近代以來第4個庚子年:為何每個庚子年,都非同尋常?
    當然,這是按照羅馬曆法的計算,如果按照中國的農曆,2020年並未過去,因為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呢。回顧2020年,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不怎麼愉快的回憶。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因為在整個2020年,我們都與新冠病毒相伴。一直到現在,隨著河北等地「告急」,新冠肺炎已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2020年,不只是病毒的肆虐,還有經濟的停擺(尤其是美國、印度、巴西等地)。
  • 中國的墮落開始於明清時期,為何他的徹底淪陷卻是近代時期
    中國在沒有爆發外國侵略之戰時,其一統天下的管理制度,一直為其他國家所盛讚。不過,這種制度也終於迎來了,它過時的那一天。落後於時代文明的中國,也遭遇到了毀天滅地的打擊。回顧歷史,中國史學專家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中國的毀滅不在於一朝之間,而在於長久的弊端的積累。中國的墮落開始於明、清時期,但是,他的徹底淪陷卻是近代時期。總之一句話,是中國落後於時代的那一種莫名的自信,開啟了中國的墮落之路。如果從時代文明的角度分析問題的話,那麼,起源於明朝中期的新航路開闢,是我們探尋問題的一大重點。
  • 中國經濟學構建的近代探索與現實鏡鑑
    當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已成為學界共識。事實上,近代中國的社會科學界及經濟學界也曾有過學術中國化與中國經濟學構建的思潮,並被付諸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創新成果。回顧這段歷史,對於新時期中國經濟學構建的進一步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鏡鑑價值。
  • 探訪新中國的神聖之地(一)
    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列強入侵導致中國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爭和其後的《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籤訂,成為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次年籤訂的《辛丑條約》,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控制中國的工具,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形成。
  • 世界許多國家不擔心美國強大,卻忌憚中國崛起,這到底是為什麼?
    迷彩虎軍事 舉報    文/行人   1949年新中國宣布成立,我國也宣告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徹底消亡
  • 這就是清朝末年!中國人無法忘記的年代!
    清朝統治的晚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清朝統治力量開始極度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籤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民不聊生。從下面一組老照片當中,我們可以大致回到那個動蕩貧窮的年代,這就是清朝末年!中國人無法忘記的年代!
  • 2020年的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自然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
    2020年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自然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如此的渺小災難面前,顯得人類如此的渺小!2019年11月起,澳大利亞東部叢林大火肆虐、災情加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到2020年發生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燃燒的這4個多月,造成了近三十億隻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中國自古歷史常說庚子年是災難年,歷史上很多大型的災難都發生在這個年份。
  • 張海鵬:對中國政治術語作出翔實的學術論證
    在歷史研究中,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最具有「指南針」和「解剖刀」的意義  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告訴我,中國只有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中國才能復興;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主張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中國才能前進。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的家裡,信奉的都是佛教。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在我們中國,還是信奉佛教的是佔大多數的。佛家是在我們中國這好幾千年一來,一直很流行的教派,因為佛教它宣揚的是,讓別人做一切事情的時候都要向著善發展,對於惡俗的事情,讓我們一定要去遠離,對世俗上的金錢,美貌,權利,生命都抱著隨緣的態度。我相信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對佛教不存在討厭的,如果我們碰到了任何佛廟,我們都也會滿懷敬意的去拜一拜,不會有半點的不好的心思。
  • 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精準預測
    C.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D.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2017.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C.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預測2:西方列強對中國首先和主要的侵略方式
  • 同九年汝何秀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什麼梗
    同九年汝何秀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什麼梗時間:2018-05-15 22:4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同九年汝何秀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有關秀的梗在網絡上很火,什麼陳獨秀,蒂花之秀,中國夢想秀,最近評論下總有很多人說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你這麼 ,這到底是什麼梗是什麼意思呢
  •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文/周周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全境的中央政權。所以也稱滿清。對於中國擁有獨特的儒家正統文化,,較之對於少數民族成立的王朝都是存在很多疑問和不滿的。
  • 初中中國近代史知識點梳理:重要的國際條約總結歸納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的過程   (1)開始: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等的籤訂(2)加深:第二次鴉片戰爭和條約的籤訂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4)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2、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鴉片戰爭(1840—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
  • 1866年是清朝的什麼年代?我們該如何評價那個時期?
    而且清政府先後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加快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步伐。而同樣是在這段時間,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慘劇,清帝國的國體也因此而殘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