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能預測孩子未來能否上清北?研究表明,基因與學歷水平關係密切

2020-12-04 36氪

編者按:科研結果表明,人類的基因會影響人們在學業上能走多遠。本文經授權譯自MIT Technology Review原標題為" Million-person genetic study finds gene patterns linked to how long people stay in school"的文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類認知遺傳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基因與學歷之間有極大聯繫。

這項研究涉及來自40個機構的研究人員,他們研究了來自110萬人的DNA,得出了一個評分系統,可以通過檢測某人的DNA來大致預測某人的受教育程度。

那些基因得分最低的人只有10%的機會從大學畢業。相比之下,那些基因得分在前五分之一的人,有50%的機會從大學畢業。

一個人在學業上能走多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一點也不奇怪。例如,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表明,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驚人地相似。然而,直到近期,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定位影響人類學業表現基因的方法。

但是如今有所改變的是,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研究更大的群體。這使得他們可以解讀基因組中的細微差別,幫助解釋一個人可以長多高,或者有多大可能會患上像糖尿病這樣的常見疾病,甚至解釋一個人多聰明。

「這篇論文將成為新型社會科學研究的裡程碑,」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Eric Turkheimer說,「作為一種非常成功的新基因技術的應用,它的意義非常大。」

具體來說,與教育相關的基因將使科學家們能夠「開始研究個體的基因如何影響生物發展途徑,從而最終導致大腦發育和學習表現,」他說。今天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描述的將DNA與教育聯繫起來的新研究,受益於首次同時研究100多萬人的基因。它在英國收集了40多萬份DNA資料,作為英國國家生物庫項目的一部分,另外還有365,536個是由舊金山地區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23 andMe提供的。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成果將可以幫助我們做基因智力測試,通過對兒童的DNA進行檢測以評估他們的學習潛力。這讓家長們或學校能夠識別哪些孩子具有突出的潛力,或者解釋為什麼其他孩子在學校表現的不是那麼好。

但是,這項研究的作者強烈駁斥了這一觀點。在發給記者的FAQ文件中,他們說他們的評分系統僅僅是一個科學工具。他們寫道:「任何這項研究或類似的研究的實際應用,不管是個人層面還是政策層面的,都是極其不成熟的,而且不受科學的支持。」

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南加州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iel Benjamin說,利用基因對個人學業進行預測仍然不是太靠譜。他和他的同事所測量的基因變異只能解釋在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間的差異的11%。

Benjamin說:「只有在我們更好地優化評分系統,並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之後,我們才會願意用它來預測個人的學業表現。為了達到很好的預測效果,我們還要做出更多努力。」

儘管如此,班傑明依舊錶示,目前來講DNA是一個能預測人們學業表現的更好的指標,優於用家庭富裕程度來預測學業表現。在準度上,基因指標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一樣好。

基因到底如何影響受教育程度仍然是不清楚的。它可能是由其他特質的行為造成的,比如責任心,智力,甚至體重。基因對人的影響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環境。例如,在一個沒有正規學校教育的社會裡,人們的DNA對他們完成的教育水平沒有什麼影響。

「這些基因不會在任何地方都有同樣的效果,」Turkheimer說。「相反,它們會以微妙的、對環境敏感的、難以追蹤的方式影響人的表現,而這種影響只有在很大的樣本中才能被檢測到。」

編譯組出品。譯者:劉麥麥 Jane,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孩子高考能否上榜?選哪個學校會被錄取?
    在周易預測中對於學歷的預測,尤其對於能否考上大學的預測佔了很大的比例,這與當今社會「世上千條路,惟有讀書高」的社會背景有關。是啊,一個人要想找份好工作,有穩定的收入,過上白領階層的生活,就必須有較高的學歷文憑。對於周易預測學者來說,測準一個人的學歷及能否考上大學,已經成了不可缺少的本領了。今年高考前一個月,來預測孩子高考成績及學歷的家長比過去一年都多。
  • 10萬機構自稱「清北名師」,誰來給它扎破「清北名師」的泡沫?
    當「清北」被免疫,同質化競爭下教培頭部能否破局?  「清北」火了  今年夏天,由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學府的中文名,縮寫重組而成的詞語「清北」,伴隨著各種廣告,一下「火」到了大江南北。在「狂轟亂炸」的廣告中,仿佛只要帶上「清北」這個關鍵詞,就有數不盡的流量,說不盡的錦繡前程。
  • 基因檢測,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例如「戰士基因」,說的是你是否容易衝動,「彩虹指數」,預測你的先天「變彎」的可能性,還些甚至預測你是否容易患上抑鬱症,能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30億分之一的不同,對於某些疾病來說,的確能給出先知性的預測,例如乳腺癌易感性的檢測,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基因檢測公司23rd and me,基於BRAC1基因上的差別,預測乳腺癌風險。但對於大腦來說,這樣單個基因產生顯著影響的,是少數特例,而在大多數情況,單個基因的變化是不會對個體的行為產生顯著的變化的。
  • 基因檢測 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例如「戰士基因」,說的是你是否容易衝動,「彩虹指數」,預測你的先天「變彎」的可能性,還些甚至預測你是否容易患上抑鬱症,能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彩虹指數」,預測你先天變「但單鹼基突變是研究的最充分的,也是當前能夠以較低成本準確的檢出的。所以,當前所有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檢測的內容都只是單鹼基突變,所有的解讀,也是基於人基因上某一個字母的不同。30億分之一的不同,對於某些疾病來說,的確能給出先知性的預測,例如乳腺癌易感性的檢測,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基因檢測公司23rd and me,基於BRAC1基因上的差別,預測乳腺癌風險。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此外,它還能減少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壓。需要指出的是,催產素並非女性的專利,男女均可正常分泌。以往研究證據顯示,催產素還可以影響人們的認知和行為過程,尤其是親密關係。比如,人們血漿中的催產素水平可以預測情侶身體接觸的頻率和情感支持的程度;血漿或唾液中的催產素也能預測已婚夫婦的婚姻質量;催產素更高的情侶能夠感受到對方更多的理解和愛。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比如,人們血漿中的催產素水平可以預測情侶身體接觸的頻率和情感支持的程度;血漿或唾液中的催產素也能預測已婚夫婦的婚姻質量;催產素更高的情侶能夠感受到對方更多的理解和愛。此外,一項安慰劑對照試驗顯示,接收鼻內催產素的情侶表現出了更積極的交流行為,如更多的眼神接觸和情感表露,而衝突和爭執則較少。
  • 基因研究表明,飲酒行為跟學歷有關
    但研究顯示,酒精攝入在全球範圍內依然是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危險因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最新展開一項研究發現,更高的學歷——即受教育年限更長——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飲酒行為,並降低其產生酒精依賴的風險。  過去的研究曾經表明,受教育程度可能會影響飲酒行為,但不同研究所得結果之間存在衝突。
  • 七夕科普:影響伴侶間親密關係的,可能是基因
    比如,人們血漿中的催產素水平可以預測情侶身體接觸的頻率和情感支持的程度;血漿或唾液中的催產素也能預測已婚夫婦的婚姻質量;催產素更高的情侶能夠感受到對方更多的理解和愛。此外,一項安慰劑對照試驗顯示,接收鼻內催產素的情侶表現出了更積極的交流行為,如更多的眼神接觸和情感表露,而衝突和爭執則較少。
  • 孩子上幼兒園,為啥還要看父母學歷?這是科學教育還是區別對待
    前段時間,網上關於「幼兒園招生看父母學歷」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儘管校方表示只是用來登記家長的信息,但依然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風鈴聲:現在不努力,將來孩子上學不僅錢是問題,學歷也是問題。萬一因為你學歷低,孩子被區別對待了怎麼辦。所以想要孩子,就得努力學習,努力掙錢啊。
  • 無名指食指的長度,能看出學歷、收入的高低?| 研究始於19世紀
    「手指比」的研究始於19世紀,發現男性較女性食指比無名指更短一些,後來John T. Manning在兩歲兒童中證實了這一發現,並提出「手指比」與胎兒早期發育雄性、雌性激素的關係。「手指比」有哪些差異?
  •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導讀]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
    基因測序研究表明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無疑將加速對自閉症的理解和個性化治療方法的推進。它幫助人們認識到,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那麼,基因檢測究竟在何種程度上能幫助人們預防和治療自閉症呢?在未來是否可以幫助趕走自閉症及其他精神類疾病呢?
  • 研究發現生物鐘因子通過改變DNA修復來促進腫瘤的進展
    事實上,研究表明,當睡眠不足、時差或輪班工作擾亂晝夜節律時,包括前列腺癌在內的一些癌症的發病率會增加,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於迫切需要開發治療前列腺癌的新靶點,西德尼·金梅爾癌症--傑斐遜健康中心(SKCC)的研究人員探索了生物鐘時鐘,並發現時鐘基因哭泣-1在癌症進展中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這項研究於1月15日發表。自然通訊.
  • 科學生活:未來30年基因治療能否廣泛應用?
    未來,當一個嬰兒剛剛出生,人們就能預知他的將來可能會得什麼病,這要歸功於基因診斷和治療。這個新技術的實現需要等待多少年?有專家預測,2030年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將出現。    美國《未來學家》雜誌近日對世界未來發展提出預測:像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那樣,2030年將出現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
  •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一種特殊的核酸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利用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對dna序列分析的一種必要的核酸與鹼基的學生測定方法。晶片技術可以對物種起源發育情況進行系統的檢測,不僅能直接檢測到遺傳學特徵,同時還可以反映受檢者的基因突變情況、相關的基因功能是否發生了改變,發育的完整程度以及代謝的變化等等。德國能源、醫藥等公司正在利用晶片技術預測風險發生時間及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全球基因晶片的普及,源於基因測序的發展。
  •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 dna研究玩法攻略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單身男女通過DNA配對,什麼基因能決定是否相愛?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到2025年,單身男女可以通過DNA進行配對約會。看來全世界都在為單身男女的幸福努力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一、這項神操作如何實現?該研究稱,到2025年通過基因匹配和人工智慧相結合,可以預測單身男女之間的性吸引力和相容性,從而達到約會對象精準匹配。二、基因為能決定兩人是否相愛嗎?從科學層面分析愛情的產生就要提到性吸引力和相容性。科學研究表明,男女之間的吸引力不僅僅與身體有關,幾乎一半的吸引力是非常個性化的,並且不容易歸因於一個特徵或者行為。
  •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介紹 dna研究玩法攻略分享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 在右一屏的樓梯拐角處橫躺著一臺DNA進化模組,通過它能夠讓你變得更醜!變醜的同時也變得更強了!
  •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基因測序 基於 DNA 數據的革命性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誰能想到,僅在十多年之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已經從當年的 30 億美元,逐漸降低到數十萬美元,數千美元甚至更低。市場上也出現了眾多面向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例如,對同卵雙胞胎分開的研究表明他們最終教育程度非常相似。然而,直到最近,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影響人類行為的基因的工具。(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 年 7 月 23 日,Nature Genetics發表的一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關於人類認知的基因研究,揭示出 1000 多個基因與教育程度的關聯。
  • 外媒:研究稱父親基因決定孩子健康 可跨代傳承
    研究表明,從整個基因世界來看,父親的影響完勝母親。」他表示。因此,根據這項研究,你的身高不令你滿意以及未來可能罹患的糖尿病、肥胖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以及精神分裂症很可能都有你爸爸的責任。最近的研究發現,我們父母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在母親受孕前還是受孕後,都會在我們的DNA中留下標記,從而使我們更容易罹患某種疾病。近年來表觀遺傳標記領域的研究多集中在母親身上。很多研究試圖弄清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營養和壓力情況會對孩子未來的健康帶來何種影響。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父親的生活習慣也會通過基因傳遞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