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1)「伐木丁丁,鳥鳴嚶嚶」中,嚶指鳥的叫聲,嚶嚶是象聲詞;(2)成語「鳥窮則啄」出自《孟子.哀公》,指鳥陷於絕境就要反啄,用來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詳情請見相關字詞條,其他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87課,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分別如圖:
1、哮。讀xià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哮,豕驚聲也。從口,孝聲。」形聲字,本義是豬驚叫的聲音。
又引申為野獸的怒吼。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哮,孝交反。俗字也。正體作虓。《集訓》云:虎怒聲也,從九從虎。」比如《詩經.大雅.常武》現行本有:「闞如虓虎。」吼聲如猛虎。又比如杜甫《石龕》:「熊羆哮我東,虎豹號我西。」
本義與引申義外,又指呼吸道的一種疾病。即哮喘。元代朱震亨《丹溪先生心法.哮喘》:「治哮治積方:用雞子一個,略敲,殼損膜不損,浸尿缸內三四日,夜取出,煮熟吃之,效。」
哮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2、喔。常用讀音有兩個:
(一)wō。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喔,雞聲也。從口,屋聲。」形聲字,本義是雞鳴;雞啼聲。比如唐代許渾的《秋日行次關西》:「早霜雞喔喔,殘月馬蕭蕭。」現代漢語兒歌《世界多美好》:「大公雞,喔喔叫,外面的世界多美妙」
(2)ō。讀此音時,用作嘆詞,有兩個用法:其一,表示了解。如:喔,原來是這樣啊!其二,表示領會,醒悟。如:喔,我想起來了。
喔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3、呝。讀è。《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喔也。從口戹聲。」形聲字。《玉篇.口部》:「呝,雞聲。亦作呃。」現代漢語此字均用作「呃」(《說文解字》並無呃字,呃字的其他用法不作詳解),本義是雞叫聲。
呝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4、咮。這個字有四個讀音:
(一)zhòu。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啤酒,鳥口也。從口,朱聲。」形聲字,本義是鳥嘴。比如《詩經.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咮。」《毛傳》:「咮,喙也。」鵜鶘棲在魚梁上,長嘴未溼很反常。
又引申指象鳥嘴一樣的東西。《廣韻.尤韻》:「咮,曲喙。」比如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飲食類》:「其頂圩使盛冷水,其邊為通槽,而以一咮流出其餾露也。」蒸餾瓶出液口確實像鳥嘴,如圖:
本義引申義外,咮還指星宿名,「柳宿」的別稱。《爾雅.釋天》:「咮謂之柳。」比如《左傳.襄公九年》:「 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內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大意是:古代的火正,祭祀火星的時候或者用心宿陪祭,或者用柳宿陪祭,由於火星運行在這兩個星宿中間。所以柳宿就是鶉火星,心宿就是大火星。
(二)zhù。鳥聲。《廣韻.遇韻》:「咮,鳥聲。」
(三)zhū。用於專用詞「讋(zhé)咮」,指多言的樣子。《廣韻.虞韻》:「咮,讋咮,多言貌。」
(四)rú。讀此音時同「嚅」,囁(niè)嚅,欲言又止。《集韻.虞韻》:「嚅,囁嚅,言也,或作咮。」以上各音均不常用。
咮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咮字的小篆字形易與味字混,要注意二者的差別。
5、嚶。讀yīng。1986年《簡化字總表》簡化為「嚶」。《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嚶,鳥鳴也。從口,嬰聲。」形聲字。本義是鳥叫聲,比如《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讀zhēng,不要讀錯)丁,鳥鳴嚶嚶。」鄭玄箋注稱:「嚶嚶,兩鳥聲也。」砍起樹來錚錚響,林中小鳥嚶嚶鳴。
又比如李賀詩《經沙苑》:「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本義之外,嚶也用來形容其他聲音。比如李賀《賈公閭壻曲》:「嚶嚶白馬來,滿腦黃金重。」再比如朱自清《阿河》:「(她)只『嚶』了一聲,也不說話」。
嚶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6、啄。這個字有兩個讀音:
(一)zhuó。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啄,鳥食也。從口,豕聲。」形聲字,本義是鳥用嘴取食。比如《詩經.小雅.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不要停在楮樹上,不要吃我的小米糧。
又比如《莊子.養生主》:「澤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生在沼澤邊的野雞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又比如司空曙《杜鵑行》:「穿皮啄朽嘴欲禿,苦飢始得食一蟲。」形容杜鵑求生不易。再比如《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鳥到窘急時,就會用嘴反啄;獸到窘急時,會用頭頂;人到窘急時,會欺詐騙人。後來,「鳥窮則啄」發展成為成語,用來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此外,啄字還有其他用法:(1)指獸類啃咬食物。《廣雅.釋詁三》:「啄,齧也。」比如宋玉《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王逸注稱:「啄,齧也。」九重天的關門處都守著虎豹,它們咬傷下界的人嘗鮮。
(2)象聲詞。「啄啄」或者「剝啄」的省稱。叩門聲。宋代潘必正《楊柳枝》:「歸來殘月窺窗角,星初落,幾回欲把朱扉啄,人知覺。」
(3)書法上的短撇。書法中重要的概念「永字八法」中第七法稱「啄」,即短撇。如圖:
宋代陳思《書苑菁華.永字八法評說》:「啄勢第七:啄者,如禽之啄物也。」
(二)zhòu。同「咮」。鳥嘴。《洪武正韻.宥韻》:「咮,亦作啄。」咮字詳見上文。
啄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之187,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