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城市大腦」精準破解大城市病

2021-01-09 大眾網

  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規劃,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建設一座智慧城市。能讓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細化的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應運而生。

  這兩年,不少家住通州的市民發現,家門口的路暢通了,很多路段的擁堵情況消失了。這背後,正是「智慧交通」系統在起作用。本報記者 陳強

  通州區果園環島東南方向,一座由鍋爐房改造而成的紅色建築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能讓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細化的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就藏身這裡。

  好比科幻大片裡經常出現的「萬能視角」指揮平臺,「城市大腦」實際上就是城市運行各類數據的集散中心。只要輕輕點擊控制臺上的按鈕,就能將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數據連接起來,並全部顯示在一幅3D虛擬畫面中。

  海量數據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

  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規劃,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建設一座智慧城市,「城市大腦」項目因此應運而生。目前,該平臺已融合了信號、違法、供熱、停車、照明、電力、環衛等60種類型的數據,接入4778臺監控設備、520臺系統信號機、287輛環衛車輛、6770基路燈、377臺路燈箱變、730處公共自行車站點、62處公共停車場、42塊停車誘導屏等物聯設備,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城市的運行實況、城市部件分布情況等數據,盡在掌握。

  這兩年,不少家住通州的市民發現,家門口的路暢通了,很多路段的擁堵情況消失了。這背後,正是「智慧交通」系統在起作用。2018年,通州區啟動了信號燈升級改造項目,同步建設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目前,全區906平方公裡內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號燈已全部實現聯網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的信號燈全部實現了智能化控制。根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提供的測評報告顯示,「智慧交通」系統運行後,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平均車速提高15.6%,城市主幹道通行時間縮短32.5%。

  副中心交通微循環更加順暢

  新華大街通胡大街一線,是連接京通快速路和運河商務區的一條東西向交通要道,長度8.3公裡,共有19個路口,周邊居民區、辦公樓宇、商場眾多,早晚尖峰時間,平均每小時通行車輛超過1000輛次,很容易發生擁堵。「智慧交通」系統上線後,技術人員按照「高峰提高通行效率,平峰降低停車次數,低峰縮短等待時間」的思路,根據全天不同時段的車流量數據,將一天劃分為10個區間,每個區間採用不同的配時方案,比如同一個路口,可能午間的紅燈時長是40秒,到了夜裡就變成了20秒。

  精細化治理交通後,新華大街通胡大街一線等7條城市副中心範圍內的交通要道,已經實現了信號燈協調控制。在平峰段,以新華大街通胡大街一線為例,當雙向車輛以45至5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前進時,就能進入到「綠波帶」,體驗到「一路綠燈」的暢快感。不僅如此,通州區還在199處交通流量不大的路口,信號配時已經實現了自適應優化。也就是說,信號燈變得非常「聰明」,能夠根據視頻流量採集器得到的數據,隨時調整信號燈配時,讓副中心的交通微循環更加順暢。

  「城市大腦」多方發力

  目前,「城市大腦」正在與潞河醫院5G院前急救系統對接,利用5G高速、低延時的技術優勢,不僅能將急救車內的患者狀態分享給醫院,還能通過信號燈控制,為急救車打開綠色通道,實現一路暢通。實驗結果表明,正常情況下,2.5公裡路需要救護車行駛15分鐘,但在「城市大腦」介入後,只需不到3分鐘。

  除了車行得更快了,行人也更方便了。目前已經有42個路口的人行橫道安裝了自適應信號燈,行人只需要往路側的燈杆旁一站,不必有任何操作,信號燈很快會自動切換成過街綠燈。

  「城市大腦」中還包含處理突發事件的界面。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火災專題、地質災害、防汛專題、安全生產專題等綜合防範類業務,系統內構建了各項安全監管專題,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應急事件管理調度系統,接下來將形成事件發現預警、協調處理及效果評估的一體化管控體系,實現完善的應急事件快速響應和有效應對機制。

相關焦點

  • 李曉江:大城市病最基本的根源是資源配置上的行政化
    摘要 【李曉江:大城市病最基本的根源是資源配置上的行政化】在6月7日舉辦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7年會」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表示,大城市病最基本的根源是資源配置上的行政化模式,越是高等級的政府聚集了越多的資源
  • 北京城市副中心提高公租房比例滿足職住平衡
    調整完善城市副中心管理體制。及早啟動實施今年任務,抓緊編制或完善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實施方案以及12個組團控制性詳規深化方案等,抓好11項重點任務進度。平穩有序完成市級機關搬遷工作。   ——摘自市委常委會會議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   1月3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 跳出「布雷斯悖論」,百度智能云為治療城市病帶來新藥方
    我們對於城市生活的嚮往,應當如百度智能雲在《百度城市大腦白皮書》裡所表達的願景那樣——「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 」。這種現實與願景的落差,也使得解決城市病正變得尤為迫切。百度副總裁、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劉雅雯表示,一個好的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離不開科技的「硬核支撐」,百度擁有積累10年的AI技術優勢、數據優勢和生態優勢,將打造新一代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城市,助力城市從智能化向智慧化發展,讓城市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對此,我們還得用效果說話。下面有百度智能雲與各地政府合作落地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實踐,在這些實踐結果中,我們或可找到答案。
  • 普陀區:「城市大腦」用智聯實現精細化管理
    1個「大腦」覆蓋普陀全區域進入智聯普陀運營中心,一塊巨大的顯示屏映入眼帘,科技感十足。屏幕上實時跳動著最新接收的信息:三維地圖的一個個點位顯示著傳感器的位置,23類傳感器的報警狀態清晰可見,當天報警數量、派單數量和處理完畢數量用不同顏色標記。這裡就是「智聯普陀」的中樞神經,它「嗅」得到煙霧、「嘗」得出水質、「看」得到危險,所有指令都是從這裡發出。
  • 杭州城市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城市大腦「城市大腦」是創新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及智能技術等前沿科技構建的平臺型城市協同和智能中樞,其整合匯集政府、企業和社會數據,在城市治理領域進行融合計算,實現城市運行的生命體徵感知、公共資源配置、宏觀決策指揮、事件預測預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
  • GOB精準大腦優化項目
    1) 定位精準、新穎     這是國內第一個以大腦優化為目標,建立在基因檢測基礎上的精準幹預項目。     慢病管理已經成了常用語,幾乎所有做大健康的都說自己在做慢病管理。     可是大腦卻是一個藍海,相關的檢測和專業服務都屬於空白。而基因檢測與營養醫學相結合的精準營養幹預更是無人提過。
  • 寧夏最有實力的大城市,即將迎來首條高鐵,是西北的中心城市之一
    寧夏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之一,其影響力要小得多,這主要是由於寧夏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比較小,再加上當地發展起步較晚,社會發展水平與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首都銀川是寧夏第一大城市,寧夏最有實力的大城市,即將迎來首條高鐵,是西北的中心城市之一!
  • 科大訊飛助力合肥城市大腦建設,人工智慧讓城市更聰慧_發現頻道...
    近日,在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推出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中,中國有32個城市上榜,其中合肥排名第四,僅次於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上海市。人工智慧正在煥新這座城市面貌。  在安徽合肥,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科技企業正在助力建設合肥「城市大腦」,讓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
  • 李後強:四川經濟副中心的八個條件及建設路徑思考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指出:「要完善適應區域協調發展的城鎮布局、產業布局和體制機制,把經濟區和城市群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省域經濟副中心是指省域內的行政管理機構,基於全省經濟發展的戰略考慮,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主動規劃設置的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能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從國內外發展案例來看,幾乎所有體量大的發達的經濟區域,都有副中心。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全文內容
    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於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對於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海澱城市治理進入「大腦思維」 「城市大腦」功不可沒
    網際網路數據優勢,全力參與海澱「城市大腦」建設,包括頂層設計規劃、AI計算處理中心、城市運營指揮中心IOCC;以及一些亮點應用支持,如疫情平臺,渣土車綜合治理、5G+智慧工地等。通過城市大腦打造出的海澱大腦,支撐渣土車綜合治理,實現對渣土車精準識別,每天處理100萬張過車數據,高峰時期發現渣土車9000多輛,識別準確率95%以上;同時藉助深度學習算法,對針對渣土車行駛軌跡進行預測分析,準確率超過60%,全面提升渣土車管理能力
  • 海口「城市大腦」項目再獲國際大獎
    近日,由國際數據公司IDC主辦的2020年IDC中國數位化轉型頒獎盛典落幕,海口「城市大腦」項目榮獲「政府行業技術應用場景創新獎」,這是繼5月獲2020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後,海口「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又一次獲得國際大獎。
  • 山東省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成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謝靜1月8日,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牽頭、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指導成立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建成啟動。據悉,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也是全國第五家高級中心。
  • 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全國城市建成區面積也由1981年的7438平方公裡增長至2017年的56225平方公裡,增長了近6.6倍。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已接近60%,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城市作為社會經濟活動集聚的空間,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但隨著城市的規模擴張和經濟發展,難免會產生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務配置不均衡以及城市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問題。
  • 為您揭秘南昌城市大腦六大功能
    市民可以通過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南昌城市大腦App,搶先體驗智能生活。未來,南昌城市大腦還將規劃建設二期、三期項目。 南昌城市大腦如何破解城市運行癥結,繪製智慧生活?有什麼功能?連日來,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走訪位於南昌市市民中心的南昌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以及數個城市大腦應用場景試用點,為讀者揭秘南昌城市大腦的奧妙。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種沒大腦的生物居然能找到迷宮中心的食物!
    NEXTMIND粘菌是一類真核微生物,沒有大腦,按照常理,它們應該是很低級的生物,沒有任何意識,但如果你將它們放入一個迷宮,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從下圖可以發現,迷宮呈圓形,中心放了一個食物,粘菌居然破解了這個迷宮,成功抵達食物那裡。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兩會前夕,百度智能雲在發布的《百度城市大腦白皮書》中,對疫情暴露出的過往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不足進行了詳細解讀。據白皮書分析,由於城市數據未能充分的縱橫向貫通,智能化技術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政府的很多防控措施仍然大量依賴於人力,無法做到精準施策。迫切需要動態時空數據的高效支撐、智能的技術響應手段普惠賦能、與城市域內域外大數據的全方位協同。
  • 【2020·指尖城市】數據穿透融合 跨界協同賦能——杭州「城市大腦...
    近年來,杭州市上城區從「市一醫院」起步,率先推動城市大腦向基層賦能,開展「城市大腦街區治理」實踐,並逐步拓展到湖濱商圈及浙一、浙二、市三等醫院周邊,實現了從「點上突破」到「面上梯次推進」的過程。在實現交通有序、排隊車輛消失、泊位效率提高的同時,「城市大腦」還積累了101萬個車牌號、305萬條車輛出行數據和163萬條掛號就診信息。
  • 中央定調區域發展新思路: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經濟、人口承載力
    會議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的作用,並提出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的說法在近年來的區域經濟政策中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