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
由於環境問題,地球已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絕的時代。研究工作的結果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保護科學前沿》上。科學家們預測,特別是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將有大約20%的現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論文強調道:「我們已經走在第六次大滅絕的道路上,這在科學上是無可爭議的。研究論文的作者列舉了人口的持續增長、加劇了地球日益增長的毒性的合成化合物和有害的一次性塑料產量的增加,作為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解決問題可能的辦法是拒絕持續經濟增長的念頭、正確評估外部環境因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控制企業遊說。
科學家有望利用視網膜色素上皮幹細胞來治療人類失明症!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將來自人類屍體的視網膜細胞(retinal cells)移植到靈長類動物模型的眼睛後,這些視網膜細胞竟然能夠得以存活,這一研究突破有望未來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人類失明症的新型細胞療法。最後研究者指出,移植來源於成人屍體眼部中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幹細胞來替代功能缺失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或能作為一種有效治療視網膜黃斑變性的潛在新型療法。
2020年十大健康領域創新榜單發布
近日,英國健康醫療網站Healthinnovations發布了「2020年十大健康領域創新(Top 10 health innovations in 2020)」榜單。其中,來自中國的在腫瘤早篩及液體活檢領域6年的上海鵾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原創研發的泛癌種早篩技術入選榜單,名列第四。這也是全球癌症早篩領域唯一入選的企業。其他入榜創新包括一種會吞噬導致心臟病斑塊的納米顆粒、在實驗室裡培育出人類精子幹細胞、一個能用於兔子活產的組織工程子宮、癌症研究人員新發現管狀唾液腺、腸道微生物會影響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預後、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發現白細胞的一項新功能、發現大腦的疼痛中樞、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帶有3D視網膜的球形仿真眼、新發現的僅在肺部存在的免疫細胞與冠狀病毒有關。
MIT生物學家揭秘:為什麼癌細胞會浪費這麼多能量
在發表在《分子細胞》上的一項研究中,麻省理工的生物學家闡明,這種被稱為發酵的代謝途徑可以幫助細胞再生大量的一種叫做NAD+的分子,它們需要這種分子來合成DNA和其他重要分子。他們的發現也解釋了為什麼其他類型的快速增殖細胞,如免疫細胞,會轉為發酵。研究結果表明,迫使癌細胞切換回有氧呼吸而不是發酵的藥物可以提供一種可能的方法來治療腫瘤。研究人員表示,抑制NAD+產生的藥物也可能產生有益的效果。
中國疫苗對變異新冠病毒有效嗎?有結果了!
近期,新冠疫苗已經開始大規模接種,但同時新冠病毒在南非、英國等地出現各種變異,引發擔憂:現有疫苗對變異病毒還有效嗎?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董事長楊曉明透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上市之際,就對全球不同來源的新冠毒株做了交叉中和保護試驗。從得到的數據看,該疫苗是廣譜保護的,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而針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株的測試,目前正在進行中,初步結果還不錯,可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