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政部7月17日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美債持倉報告會有兩個月的延遲),5月份,日本繼續減持了58億美債,是繼4月以來的今年第二次減持(4月減57億美元) ,這使得日本持有的美債總規模降至1.26萬億美元,刷新四個月新低,但仍是美國的最大的外債持有者。
作為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者的中國(內地),在5月增持了109億美債至1.08萬億美元,規模創下三個月新高,結束了4月和3月連續減持的趨勢,中國在3月和4月共減持195億美債。
中國5月購買了109億美債
我們注意到,5月,除了中國外,包括英國、愛爾蘭、巴西、瑞士、比利時、印度、泰國、德國、墨西哥和以色列等10多個美債持有者不同程度的增持了美債,比如,愛爾蘭增持了232億美元,英國和印度分別增持了19.7億和125億美元,另外,沙特連續三個月減持了609億美債,而法國則以70億美元的減持規模成為5月最大的美債減持者。(詳細數據請參考下圖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報告)
單位1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在5月份減持了超過20%份額的美債,持有近54億美元,我們在上個月提及,4月,俄對美債投資額較3月增加近80%,達到68.5億美元,而此次減持20%倉位也是俄開始大幅拋售美債的延續,在美債市場發生的一個意外的事,所以,可以判斷下個月的美債數據報告更新可能會顯示出更大的波動性。
全球中央銀行在5月淨購買了10億美國國債,而私人投資者則出售了370億美元,因為新冠狀病毒引發經濟萎縮、進而導致美國放水了巨量債務的背景下,全球央行投資者轉而增持美國國債,總持倉規模升至三個月高位,持有美元資金以支持本國貨幣。
但報告還顯示,具有國家背景的外國央行在他們的外儲資產配置中去美債敞口增持黃金的行為仍在繼續,據世界黃金協會在上周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央行的購金活動在今年前6個月依然活躍,而2019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已經增長650.3噸較2017年增幅達到74%,創下了1971年美元與黃金掛鈎以來的最高紀錄,全球寬鬆的政策和負利率資產擴張,有超過20%的央行計劃在未來一年內繼續增持,而去年這一比例僅為8%。
去美元化的總體趨勢仍在繼續
另外,全球ETF黃金持有量在2020年上半年增加了734噸,流入規模超過2009年創下的全年最高紀錄,前6個月全球黃金ETF再創歷史新高增至3621噸,這在美聯儲以「傾家蕩產」式的方式無底線開啟放水和降利率至零水平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明確。
這也使得美債收益率多次出現歷史最低值,甚至是負值,而債務利率的大幅下降,將幫助美國為應對不斷膨脹的債務而支付的利息費用開始減少,更為美國可能會實行負利率提供了動力。
數據來源CNBC
對此,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評論稱,顯然,隨著美國債務的快速膨脹,除了負利率外,美聯儲似乎再也拿不出更為寬鬆的政策和降低其利息支出的舉措了,而以上這些也意味著,一旦時機合適,負利率在美國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一些熟悉美聯儲決策機制的機構仍堅持認為美聯儲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突然改變主意,轉而支持負利率,而在美聯儲任職時間最長的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美國實行負利率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美聯儲理事埃文斯也在7月16日表示,在一段時間內看到通脹高於2%是件好事。
而一旦美國實行負利率,就意味著美債收益率直接跌至負值,且常態化,這更意味著包括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印度、沙特等在內的全球美債債權人可能將要為持有美債轉而向美國財政部付款。
這些都在間接的說明,在美國高負債率及我們將會不斷看到美國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從未見過的崩潰經濟數據的背景下,全球央行也正在考慮讓本國貨幣和黃金髮揮更大作用。
正如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持續報導的那樣,美聯儲在最近的短短三個多月內,擰開印鈔機水龍頭使得其資產負債表膨脹達7萬億美元,且還在持續擴大當中,美聯儲數據顯示,截止7月15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再度升至7.01萬億美元,此前一周為6.97萬億。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兩到三年,美元很可能進入新一輪疲軟周期,因為,持續放水將促使美元流動性由旱轉澇,並影響美元的價值和貨幣地位。事實上,近四周以來,美元已經發出了風險激增的信號。
對此,美國《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Jim Rickards表示,十多年以來,國際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被重置的跡象,現在的新冠病毒危機可能將削弱美元的角色,也就是說,正是全球面臨嚴重的美元短缺促發市場尋找替代方案,因此使至少約21萬億美元將從美元資本市場撤離出來,轉向收益更高的市場。
這在美債收益率接近於歷史低點和市場押注美國將正式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將更加明確,特別在新冠狀病毒在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二次蔓延的背景下,部分從美元資產市場撤出來的明智的國際資金卻正在強勁的流入中國市場,彰顯風向意義。
對此,億萬富翁投資人吉姆.羅傑斯也多次建議做多中國市場,並表示美國在高額美債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已危機重重,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債大買家由於持有萬億美債將掌握更多主動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