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在11月19日發表的報告表示,由於各國政府和企業繼續寬鬆貨幣化應對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預計到2020年底,全球債務將激增至創紀錄的277萬億美元((佔GDP的365%))。
據IIF稱,截至今年9月,全球債務已經激增15萬億美元至272萬億美元,並警告稱「全球債務海嘯已經襲來」,自2016年以來,全球債務積累的速度前所未有,增加了超過52萬億美元,而自今年3月以來,全球再增加了15萬億美元的債務,IIF的成員包括全球400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
而本世紀最大的債務泡沫非美國莫屬,據IIF更具體的分析表明,發達國家市場的債務在2020年第三季度創紀錄的超過了GDP的432%,比2019年增長了50個百分點以上,而這其中,美國債務佔增長的近一半,總債務有望達到80萬億美元。 。
據美國財政部11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債務總額已經超過27.2萬億美元,「這些借貸者或無法在利率正常化時融資,相當一部分債務或永遠無法兌現」,一位曾成功預測量化寬鬆政策和貨幣歷史波動的傳奇經濟學家埃格馮格雷耶斯數周前在Goldmoney發表的文章作出如是見解。最近以美股、美債為代表的美元資產價格暴跌及長短期美債收益率出現倒掛,甚至是實際的負收益率就是在美國債務不斷激增後對市場造成的壓力反映。
事實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近幾個多月傳遞出的貨幣轉向寬鬆的政策信息已經再清楚不過,他們看到了全球經濟和金融系統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緊接著,知名趨勢預言家Gerald Celente日前再次撰文警告,全球貨幣崩潰即將來臨,這對市場造成的衝擊遠遠大於新冠病毒市場危機引發的震蕩。
我們從IMF網站上找到的這張圖表可以幫助你理解這個過程的發生,從下面的圖表,很明顯可以發現,這就構成一個三角形的經濟循環,美元,美債和投資三個點,一旦來自於全球投資者這一個點對美元失去信任,大舉拋售美債,這將意味著美國經濟進入債務赤字可能無法買單的空心狀態,甚至引發經濟衰退,而近期美債無論是在持有總量上,還是減持趨勢上或都正在印證這個邏輯。
家庭債務、金融行業和實體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 圖片來源IMF
而這背後正是美國經濟已經實行了近70年的現代貨幣理論。近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聯邦將在未來十年再增加21.6萬億美元的赤字,認為從2021年開始,聯邦赤字才會每年均超過3萬億美元,同時,美國財政部還暗示,或將考慮發行50年期或100年期的債券。
目前,美聯儲已開始認輸,數天前,美聯儲在利率決議中暗示將繼續維持零利率至2023年、更寬鬆的舉措和允許通脹高於2%,這在美國利率歷史中是從未有過的低水準,這在美聯儲在貨幣政策工具上將變得傾家蕩產的背景下更明確,這也意味著,洪水猛獸般泛濫的美元流動性仍將在不斷惡化全球市場環境。
德意志銀行在上周表示,在過去的30周內,美國已向市場投放達超17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來彌補系統的脆弱性。新冠病毒在美國的持續蔓延將加快美國的印鈔放水速度,很顯然,目前,美聯儲在其貨幣政策工具上已經接近傾家蕩產,然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並不是萬能藥,這也決定了美元價值和購買力會被不斷稀釋,這一點,從全球各貨幣當局減持美國國債和增持非美元貨幣和黃金的力度也可以說明問題。
這就意味著美國財政支付利息的壓力增大,而債務危機就意味著美元會慢慢喪失信用,這表明美國金融市場壓力超過正常水平,而這也間接的印證Gerald Celente警示的貨幣崩潰風險信號越來越強的分析。
對此,德銀在11月份最新發表的全球經濟風險報告中預測認為,2021年,美債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買單?這可能是市場的重大風險之一,而以上這些也是讓美元憂慮的事。
而被譽為富有遠見的投資大師羅傑斯更是用了十分肯定的語氣警告稱,在龐大的美國債務問題重壓下,美國市場面臨著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嚴重的一場危機,不過,相反一面,冷靜下來我們也會發現,市場的下跌將會為精明的投資者帶來買入機會。
對此,羅傑斯最後建議明智的投資者要為最壞的市場情況做準備,他稱保護自己(投資)的唯一辦法就是投資或從事自己所熟知的領域,唯一的倖存者可能將是那些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投資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