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風驅動的無人機試飛成功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更靜音 更簡單 無燃燒排放

離子風驅動的無人機試飛成功

2018-11-23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字體:

語音播報

  英國《自然》雜誌21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最新成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進行了一次「從未試過的飛行「——他們研發的一架利用離子風驅動的小型飛機成功飛起來了,而一般飛機採用帶有活動部件的發動機。這使得製造更安靜、機械更簡單且不產生燃燒排放的飛機成為可能。

  一直以來,飛行器的動力來自帶有活動部件的發動機,例如推進器或渦輪機,並且通常依靠化石燃料燃燒。有人提出採用電空氣動力學裝置——通過電力加速流體中的離子以形成離子風來產生推力,作為推進飛行器的一種替代方法。但是,之前沒有這樣的飛機飛行過。

  此次,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史蒂芬·巴裡特及其同事,設計了一架帶有電空氣動力推進系統的小型固定翼飛機,並進行了試飛。該飛機重2.45千克,翼展5米,依靠定製系統提供動力。定製動力系統包含一個電池組和高壓電源轉換器,輸出功率約500瓦。

  在10次試飛中,飛機在室內空間成功飛行了60米,平均飛行高度為0.47米。儘管整體效率較低,但是其推功比與傳統推進系統(如噴氣發動機)相當。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特殊的飛機設計優先考慮的是小機型而不是高效率,但未來的設計可以提高效率。

  在隨附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法國土魯斯大學科學家總結表示,該電空氣動力學推進飛機的初始試飛與活動部件推進飛機的早期飛行相比,可謂略勝一籌。

  英國《自然》雜誌21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最新成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進行了一次「從未試過的飛行「——他們研發的一架利用離子風驅動的小型飛機成功飛起來了,而一般飛機採用帶有活動部件的發動機。這使得製造更安靜、機械更簡單且不產生燃燒排放的飛機成為可能。
  一直以來,飛行器的動力來自帶有活動部件的發動機,例如推進器或渦輪機,並且通常依靠化石燃料燃燒。有人提出採用電空氣動力學裝置——通過電力加速流體中的離子以形成離子風來產生推力,作為推進飛行器的一種替代方法。但是,之前沒有這樣的飛機飛行過。
  此次,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史蒂芬·巴裡特及其同事,設計了一架帶有電空氣動力推進系統的小型固定翼飛機,並進行了試飛。該飛機重2.45千克,翼展5米,依靠定製系統提供動力。定製動力系統包含一個電池組和高壓電源轉換器,輸出功率約500瓦。
  在10次試飛中,飛機在室內空間成功飛行了60米,平均飛行高度為0.47米。儘管整體效率較低,但是其推功比與傳統推進系統(如噴氣發動機)相當。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特殊的飛機設計優先考慮的是小機型而不是高效率,但未來的設計可以提高效率。
  在隨附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法國土魯斯大學科學家總結表示,該電空氣動力學推進飛機的初始試飛與活動部件推進飛機的早期飛行相比,可謂略勝一籌。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由LG開發的鋰硫電池驅動的無人機成功在平流層試飛
    近期LG宣布,由其新開發的鋰硫電池驅動的太陽能無人駕駛飛機EAV-3成功在平流層飛行。無人機EAV-3在機翼上裝有各國間關於鋰硫電池開發的競爭很激烈,因為鋰硫電池被認為是決定電動汽車、長途無人機和私人飛機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在13小時的試飛中,EAV-3能夠在12至22公裡的平流層中穩定運行7個小時,最高飛行高度為22千米。
  • 未來已來:MIT 研發科幻電影裡常見的以離子風驅動的靜音飛機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設計出第一臺以離子風(ionic wind)驅動的飛機,不需使用任何機械移動部件就能讓飛機推進。雖然這臺飛機目前只是小型無人機,研究人員的計算指出,只要建造出一臺更大的飛機,其設計的效率就會加倍。
  • 未來十年無人機發展方向:無聲離子推進器式無人機
    巴雷特最近試飛了第一架使用離子風推進器(ionic wind thruster)的飛機,這種電子引擎產生並發射充電粒子。根據巴雷特的說法,利用這一原理駕駛飛機一直是一個「很遙遠的想法」,更多是在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東西。但他還是想試一試,「在《星際迷航》(Star Trek)中,你會看到太空梭靜靜地滑過,」他說,「我想,『我們也應該有那樣的飛機才對。』」
  • 讓中國欣喜,未來飛機可以不要發動機,改用離子風推進黑科技了?
    飛機問世100多年之後,仍需要在螺旋槳、渦扇或火箭發動機的驅動下飛行,並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在2018年成功試飛了一種全新概念的飛行器,該機沒有任何活動部件,也不依靠燃燒化石燃料的活塞或噴氣發動機驅動,更重要的飛起來完全寂靜無聲,它人類史上首架離子風推進飛行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世界首架「離子推進」飛機試飛成功
    理論上來說,使用非常高的電壓時,基於 EAD 的推進器會在兩個電極周圍的空氣中產生離子,電極之間產生的電場將離子從較小的電極「甩到」較大的電極上,這些離子在行進時與正常的空氣分子碰撞,產生離子風並向前推動機器。另外,由於離子可以在兩個固定電極之間移動,因此機器不需要活動部件來為其供電。
  •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試飛成功,六大功能引發熱議
    我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逐步引領全球,這點是非常令國人驕傲的。雖然眼下西方國家對我國在實行打壓政策,但我國並不在乎。因為我們知道,只有通過自身力量的提升,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擊。這不,我國又傳出一個好消息,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試飛成功,不僅打破了西方固有的封鎖,其六大功能也引發了國際熱議。
  • 星際迷航的序曲:「離子風」無人機究竟帶來了什麼?
    面對這樣淳樸的主人公,真的很想像馬景濤一樣抓著他的肩膀使勁兒搖:8012了,放棄螺旋槳和渦輪吧,離子風無人機了解一下嗎?我說的正是前不久麻省理工學院剛剛研發成功的、全球首架以增壓空氣提供動力的飛機。「離子風」無人機是如何工作的?「離子風」,簡單來說就是讓空氣在流動時帶有被電離了的分子,這其實是一個早就被應用廣泛的技術。比如離子吹風機、離子風淨化器、離子風散熱等等,但是,用離子風取代燃料來直接驅動飛機,還真是「歷史性」事件。
  • 用4萬伏電壓代替發動機 這架"離子風"飛機飛了60米
    這架飛機成功在空中飛行了60米,從而證實在沒有噴氣機或螺旋槳情況下飛機也能夠在空氣中飛行。這架飛機代表了「離子風」技術的突破,這種技術利用強大電場產生帶電荷的氮離子,然後從飛機後部排出,從而產生推力。麻省理工學院(MIT)航空學教授、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史蒂文·巴雷特(Steven Barrett)說,這個項目的靈感來自他童年時看過的科幻小說。
  • 麻省理工試飛離子推進飛機,原理是一條不起的眼初中物理定律!
    近日,一名國外航空航天工程師史蒂文·巴雷特帶領他的團隊成功測試飛行了第一架由離子風推進器驅動的飛機。人們最好奇的莫過於其動力來源?試飛畫面(圖:MIT)靈感來自科幻電影據巴雷特所說。使用這一原理驅動飛機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牽強附會的想法或者說更像是存在於科幻小說之中,但他還是想嘗試一下。
  •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高原試飛成功,六大功能引發熱議
    據環球網報導,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高原試飛成功,這次試飛實驗打破了以往無人機起飛高度的記錄,意味著該型號的直升機能夠在我國境內任何地點進行起降,大大拓寬了無人機的適用範圍,這個消息可真給國人長臉!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驗畫面曝光之後,該新款無人機的六大功能在網上引發熱議,大家都想知道,這款無人機在哪些方面具備領先優勢?
  • 海上風電長航時無人機巡檢首次試飛完成
    近日,海上風電無人機在江蘇響水項目部首次巡檢試飛成功。該科研項目由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立項,三峽新能源、三峽集團上海院等單位聯合完成。項目課題結合海上風電場運維工作特點和難點,通過無人直升機掛載光電吊艙,對海上風電場設備進行空中巡檢,利用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結合計算機視覺和雷射雷達技術,實現葉片、機艙等設備表面巡檢的自動化和全面覆蓋,快速、準確地解決海上機組巡檢難題。
  • 未來可能會用離子風進行飛行
    當這些帶電分子與中性分子碰撞時,它們會轉移部分動量,導致空氣流動,稱為離子風。證明具有5米翼展的飛機可以使用離子風推進來維持穩定水平飛行。需要改進,但作者的概念驗證演示可為開發增強型推進系統鋪平道路。在作者和他的同事的飛機上,一個電場被應用到圍繞稱為發射器的細線的區域(圖1a)。
  • 鋰硫電池無人機試飛成功
    LG化學|鋰硫電池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09-15 09:07:19 閱讀:10 日前,LG化學宣布,裝載該公司鋰硫電池的無人機,在韓國首次成功完成高空飛行試驗。圖片:LG化學官方由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開發的高空長航太陽能無人機(EAV-3),裝載了LG化學的鋰硫電池,成功進行了平流層飛行試驗。
  • 日本飛行汽車載人試飛成功2023年面世,豐田又走在了前列
    近日,日本SkyDrive公司首次載人飛行試驗成功,其代號SD-03飛行汽車在10米高空盤旋4分鐘後成功著陸。據了解,在全球100多個飛行汽車項目中,SkyDrive是試飛成功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這輛飛行汽車將在2023年投入生產,全面實現商業化。
  • 「借來」離子風,飛機不用引擎也能成功飛行
    「借來」離子風,飛機不用引擎也能成功飛行  olivia chan • 2018-11-22 12:01:01 來源:前瞻網
  • 日本飛行汽車試飛成功
    車叔帶大家一起看看最近日本試飛成功的飛行汽車,看完之後可能你就不覺得這有多虛幻了。這輛單座汽車由一塊電池和四對螺旋槳驅動,在測試中使其上升到了離地6英尺的高度,看似能達到這個要求的現代飛行器還挺多的,大型的無人機也可以達到,但是請不要忘記,這輛車是由一名駕駛員駕駛的,這個可以說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在全球100多個飛行汽車項目中,只有少數是在有人參與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
  • 天津濱海:大港油田信息中心開展無人機項目試飛實驗
    天津濱海:大港油田信息中心開展無人機項目試飛實驗自8月初,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無人機項目試飛點落地港西信息站以來,該中心聯合廠家開展試飛實驗,通過對多種型號無人機在管線巡檢、電力巡檢、地面建模等多場景的應用實踐,積極開展無人機選型工作。
  •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高原試飛成功,六大功能引熱議,網友腦洞大開
    無人機、無人戰艦、無人戰車在近幾年紛紛亮相。而最近,我國首款專為高原環境研製的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迎來了最新消息。據《環球時報》在9月27日的消息顯示,在當天上午,航空工業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次在全球海拔位置最高的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試飛。此次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的新紀錄,這也驗證了該型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了在西部高原地區飛行的能力。
  • 日本首架大型無人機試飛 軍用還是民用?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
    近期,日本首架大型無人機進行了試飛,真是大秀了一把。這款名叫"守護者"是美國通用原子航空公司根據MQ-9死神無人機改進而來的,與死神無人機不同的是這款無人機既可以民用也可以軍用,日本方面稱其只是民用(誰信?反正我不信)。
  • 軟銀擬將無人機送至平流層作為「機載基站」,最早今年試飛
    IT之家1月9日消息 日本電信集團軟銀(SoftBank)正在研發 「機載基站」並將其商業化,該 「機載基站」最早有望在 2021 年於日本進行試飛,提供全球移動通信服務。在去年的 9 月 22 日,他徹夜未睡,僅僅是因為觀看該其無人駕駛飛機 Sunglider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一個機場進行試飛時錄製的實時圖像。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已經到達了平流層(大氣層第二層,最高風速約為每秒 30 米,氣溫低至零下 73 攝氏度),而 Sunglider 在試飛中成功飛行了約 20 個小時時間,僅依靠飛行前充滿電的電池和太陽能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