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鷓鴣,是一種中國南方地區的留鳥,它的背部與腹部為黑白色,腳為黃色或紅褐色。由於它的叫聲十分特別,聽起來很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們,常常將個人的情感寄托在其中,使得鷓鴣這種美麗的鳥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表達愁苦之情
鷓鴣的叫聲,不僅十分響亮,而且聽起來十分哀婉,給人一種悲戚之感。故而古人常用鷓鴣這個意象表達自己的愁緒。
首先,最常見的是離別之愁。鷓鴣在送別詩中十分常見,比如唐代詩人張籍的《湘江曲》:「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這是一首民歌風的樂府詩。在秋天的湘江上,天高雲淡,白蘋茫茫,一片鷓鴣在啼鳴,看著友人的帆船遠去,詩人心中不禁泛起惆悵之情。
其次,「鷓鴣」用來表達自己困難的處境。在古詩詞中,常有《聞鷓鴣》一類的詩歌。
如清代尤侗的《聞鷓鴣》:「鷓鴣聲裡夕陽西,陌上徵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傍晚時分,詩人在旅途中聽到鷓鴣哀怨的叫聲,不禁百感交集。一天的辛苦跋涉讓他十分疲憊,而詩人從旅途的艱險,進一步聯想到世途的險惡,更增添了這份悽苦感。
再次,「鷓鴣」用來感慨世事滄桑。比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李白看到一片殘垣斷壁,想起了越王勾踐那些風光的往事。可是,如今只看到一片鷓鴣飛舞,撫今追昔,李白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悽涼作對比,表達了盛衰無常的歷史滄桑感。
封建的文人,將自己人生抱負與政治理想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鷓鴣啼」的這一意象。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云: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用鷓鴣的啼鳴,抒發了對中原故土難以收回的悲憤之情,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境。
二、寄託羈旅之愁
鷓鴣最常見的意象,就是用來表達羈旅之愁。在遠方的遊子,踽踽獨行在異鄉的道路上,想起那如詩般的故鄉,卻只能隔山遙望,鷓鴣的聲聲啼鳴,常常會喚起心中無限的惆悵。
唐代詩人鄭谷《賦鷓鴣》: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時,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黃昏時分,詩人獨行於湘江邊,看到鷓鴣飛過,黃陵廟花瓣飄落,這時突然聽到鷓鴣的啼鳴聲。黃陵廟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容易引發羈旅之愁。一群鷓鴣在天空此起彼伏的悲鳴,不正是遊子們的心聲嗎?詩人禁不住潸然淚下。
鄭谷將自己的愁緒與鷓鴣聲融為一體,極為傳神悽迷幽遠的意境,極為傳神。因此,鄭谷也因此詩有了「鄭鷓鴣」之稱。
古代,南方被認為是謫貶犯人的蠻夷之地。那些從北方背井離鄉,來到荒僻的南方的官員,聽到南方的這種鳥的啼鳴,想起繁華的故鄉,又想到自己的身世,會覺得格外地傷感。
所以,這一類謫貶兼思鄉的「鷓鴣詩」很多。
唐代大詩人韓愈《晚次宣溪,辱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詩云:「韶州南去接宣溪,雲水蒼茫曰向西。客淚數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
韓愈因諫天旱濟人而被貶陽山縣令,在謫貶嶺南的途中,山高路遠,煙水茫茫,他聽到樹上鷓鴣的聲聲叫喚,不禁悲從心中起,既是對自己身世的感慨,也是對遙遠的故鄉的思念。所以,他告訴那些鷓鴣,千萬不要再發出悲切的叫聲。
白居易《山鷓鴣》云:
山鷓鴣,朝朝暮暮啼復啼,啼時露白風悽悽……爾本此鄉鳥,生不辭巢不別群,何苦聲聲啼到曉。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
這幾句詩,語言簡單直白,生動地將北方人聽到鷓鴣聲時的悲哀心情描繪出來。
三、象徵著愛情
鷓鴣在發情期,常常會互相對鳴,因此在詩人的眼裡,鷓鴣又是甜蜜愛情的象徵。與前面所說的悽苦意象截然不同,用鷓鴣來表達愛情時,格調往往是歡快與喜悅的。
劉禹錫《踏歌詞》:「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
這是劉禹錫謫居夔州時所作的一首民歌。河堤上,女郎們彼此連袂而行,在快樂中帶著幾分嬌羞。她們唱盡了新詞,卻不見情郎的到來,不免有些失落。詩人將鷓鴣的對鳴來表達男女的相思之情,為人們展現出了一幅生動的巴楚地的民間風俗圖。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閨中女子晨起後,慵懶地整理妝容,對著鏡子照了又照,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於是她穿上的嶄新綾羅短衣,眼前新樣花貼式樣,上面繡著成雙的鷓鴣圖紋。這首詞末句中的「雙雙金鷓鴣」,通過鷓鴣的意象,將一位閨閣少婦楚楚動人的姿態刻畫出來。
結語
宋詞中《鷓鴣天》這一詞牌,常常用來表達哀怨愁苦的情感,也用來描述愛情。比如賀鑄的《鷓鴣天》「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懷念亡妻,感人涕下。
鷓鴣的叫聲,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成為了極其美妙的意象。南來北往的遊子,謫貶異鄉的士大夫,獨處深閨的思婦,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對命運的感嘆,都融入到了鷓鴣的聲聲啼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