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莊周夢蝶與那些象徵愛情的特殊意象裡,體會「物化」的浪漫

2020-12-05 孤燈點文

在古代文學裡,往往有許多特殊的意象用來象徵愛情,比如我們熟悉的《梁祝》的故事裡,最後梁祝兩人便是化蝶飛舞而去。同樣的,在《梁祝》故事更早一些的《孔雀東南飛》裡,焦劉兩人最後也是殉情化作了交頸纏綿的鴛鴦。

為什麼他們喜歡用這些意象去寄予對愛情的美好追求呢?這就不得不從「莊周夢蝶」說起了。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周在這裡提出了個「物化」的概念。那什麼是物化呢?莊子認為自己跟蝴蝶是必然有分別的,但為什麼自己能跟蝴蝶融為一體呢,因為「自喻適志」,自己的精神狀態跟蝴蝶的精神狀態一樣,故而消除了自己與蝴蝶之間的界限,物我合一。

最早的物化應該追溯到神話裡,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就化作了自然萬物,整個軀體都與天地融為了一體,可以說,盤古就是萬物,萬物就是盤古。這種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的投射,構成了我們哲學裡的「相通性」,有了這種相通性,「人」這個主體就能與「物」這個客體在某種條件下無界限融合,從而達到一個非常和諧的境界。

而在古代愛情裡,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難以有和諧融洽的愛情結局,而自然界裡又經常可以看見各種各樣成雙成對的事物,於是人們就把對美好愛情的渴望與期盼投射到了這些事物之上,願望自己就是那個物,那樣就能擁有美好的愛情了。

那在古代裡,能讓他們與之融合的愛情物都有哪些常見的呢?

蝴蝶

自從莊周夢蝶之後,蝴蝶意象消失了幾乎上千年,直到故事《梁祝》的出現,蝴蝶才第二次物化,開始了愛情的象徵。而後,就有了蕭衍的「花塢蝶雙飛,柳堤鳥百舌,不見佳人來,徒勞心斷絕」;「飛蝶雙復只,此心人莫知」。蝴蝶意象到了李商隱手上更是大放異彩,用來象徵愛情的詩作達十多首,對後面的創作者用蝴蝶寓寫愛情,有極大的影響。

鴛鴦與連理枝

早在《孔雀東南飛》裡焦劉兩人殉情化作鴛鴦之前,也有一對夫妻是同樣結局的。戰國時宋國人韓憑的妻子因為貌美,就被宋康王霸佔了,於是韓憑與妻子何氏也選擇了殉情。但宋康王惱羞成怒,不讓兩人合葬,結果兩個遙遙相對的墳墓各自長出了一個大樹,樹根相連,樹枝彎曲延伸然後交錯,最終兩棵樹連在了一起,樹上還棲息著一對鴛鴦,終日交頸悲鳴。

《孔雀東南飛》裡就是化用了這個結局,也有大樹相連交錯,上面也有鴛鴦。於是後來的人就把這個樹叫做「夫妻樹」「相思樹」,直到白居易《長恨歌》的一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種樹就統稱為「連理枝」了。

自此之後,連理枝與鴛鴦都成了情人或者夫妻的化身,是一體不可分的。

比翼鳥與比目魚

比翼鳥的記載最早出自《山海經》,這種鳥只有一目一翼,必須雌雄並翼才能飛行,故有「不比不飛」之說。古人認為比翼鳥出,天下必有大洪水,所以開始時用比翼鳥預兆洪災。但後人因為比翼鳥的特性,便把它跟夫妻聯繫了起來,經《長恨歌》一唱,從此天下皆識「比翼雙飛」,如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之句。

比目魚跟比翼鳥相差無幾,但有趣的是比目魚是有兩隻眼睛的,只是隨著成長,兩隻眼睛會長到同一邊,所以它只能側著遊水。於是古人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它跟比翼鳥一樣「不比不遊」,最後跟比翼鳥一樣成了夫妻的化身。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在《長安古意》裡有說:「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相思鳥相思鳥又叫「戀鳥」,在西方直接被叫做「情鳥」,是文學作品裡常見的意象。其中的紅嘴相思鳥一生雌雄相伴,如果有一方死去,剩下的一方也會絕食殉情。後來人們就根據這一特性,也讓他們成了忠貞不渝的夫妻的化身。這樣的鳥,是不是能讓諸位想起《神鵰俠侶》裡小襄兒那一對白雕?

鷓鴣

鷓鴣喜歡成雙成對活動,在發情期的時候會互相對鳴,給人一種歡悅之感,所以也多用來象徵愛情,是春心萌動的青年男女或恩愛夫妻的化身。如溫庭筠那首著名的《菩薩蠻》裡形容的: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宋代的詞牌名《鷓鴣天》,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描寫愛情的。

由此可見,這些可以物化的意象,都是因為它們有著與愛情的相通性,可以讓人在情感表達上消除人與物之間的差別界限,從而物化成它們,融為一體,這樣就能讓物的特性代替了人的靈性去表達情感。這與普通的情感寄予是不一樣的,它還要高一個層次。

普通的情感寄予就像西方的「移情」,只是把自我的情感強行加在物的身上,是單方面的情感投射,最終只有自我得到愉悅。而物化是人與物的融合,同喜同悲。有兩個例子可以很好的區分移情與物化。

卡夫卡的《變形記》裡,主人公變成了甲蟲,但他的視覺依然是人的視覺;而在唐傳奇《王居貞》裡,王居貞披上了虎皮變成了老虎,然後他的視覺就全是老虎的視覺,最後把自己兒子吃了。

因此,物化是物我同一的境界。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情感的,既然人類有愛情,那自然界的事物之間也應該有類似的愛情,這就成了愛情裡人可以物化成其他事物的相通點。

相關焦點

  • 新華好物|莊周夢蝶——中國人的人生哲學
    蝴蝶,被人譽為「會飛的花朵」,是一種高雅文化的象徵。一、梁祝化蝶在中國文學《梁祝》裡,雙飛的蝴蝶作為自由戀愛的象徵,表明了人們對自由愛情的嚮往與追求。「碧草青青花常開,彩蝶雙雙久盤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臺」。
  • 什麼是色彩意象?各種色彩的象徵和意象的含義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理性分析轉化為情感體會,把客觀色彩轉化為主觀創意色彩,把具象的表現遞進到意象的演變,從而使畫面達到對心境的表情達意。即色彩意象表現以極大的主觀性來表現精神意趣為主,而不著重再現客觀對象的物理屬性。因此,它突破了傳統呆板的照相式,照抄、模仿的繪畫表現形式,從而最大限度地表達設計者對色彩的主觀理解和感受。
  • 那些發生在中秋節的愛情故事……
    皓月當空的涼爽夜晚,總能發生浪漫的愛情故事。「年年中秋待月圓,月圓最是相思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月亮代表我的心……」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用月亮來寓意圓滿,表白愛情。中秋的夜空裡,月光皎潔溫柔,月色朦朧上了心頭,有了月光的加持,愛情的表達自帶美好濾鏡。
  • 詩詞裡的菊花意象,這幾種象徵意義,是基本常識
    菊花的意象所表達的象徵意義也很多,具體要看場合和語境。第一,菊花象徵著素質高雅,品德優良。我們讀《詩經》,讀《楚辭》,就知道古人以香花美人比喻君子。詩人寫花不是純粹的詠物,往往詩歌裡面都是有所寄託的。例如屈原的《離騷》裡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晚飲用木蘭花上的露水和菊花的花瓣,並不是說詩人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指詩人憂國憂民,以及人格品行的高潔。
  • 曼卡龍神聖之光,寓意浪漫唯美、愛情美好的象徵
    不知道你們聽過最浪漫的話是什麼,我聽過最浪漫的是「你是我的幸福守護符」;大多數女生在被求婚的時候,都會收到卟啉卟啉的鑽戒,鑽戒是兩個人愛情的見證,是彼此承諾的體現,作為珠寶領域的知名品牌,作為珠寶領域的知名品牌,曼卡龍的每一款新品都體現了其在設計上的匠心獨運,而旗下的新系列「神聖之光」更是展現了「神聖時刻,雙倍閃耀
  • 為何日本純愛電影的浪漫故事,總是在電車上展開?
    晴子在江島電鐵的鎌倉高校前平交道前興高採烈地揮著手;《電車男》則在東京山手線上巧遇愛情;兩個青春的女孩在《花與愛麗絲》裡的兩毛線電車上追逐嬉鬧;《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中,高壽和愛美搭著睿山電車浪漫地搖晃著。就像人類學家Marc Augé詩意地描繪電車空間:你進來,你穿過,你轉往。電車,真是個談戀愛的好地方。
  • 象徵愛情的狗尾巴草
    據家裡老人的敘說,狗尾巴草的來源還與一個浪漫的神話傳說有關:相傳遠古的時候,王母的小女兒跟著自家的姐姐們到人間磨礪,但在人間逗留的那些時日,她愛上了日日相見的書生。他們之間的感情很快被王母知道了,人與仙的愛情從來不會得到祝福,他們間的愛情很自然地被王母阻撓。
  • 古詩詞中的鷓鴣意象:揮之不去的愛與哀愁
    如清代尤侗的《聞鷓鴣》:「鷓鴣聲裡夕陽西,陌上徵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傍晚時分,詩人在旅途中聽到鷓鴣哀怨的叫聲,不禁百感交集。一天的辛苦跋涉讓他十分疲憊,而詩人從旅途的艱險,進一步聯想到世途的險惡,更增添了這份悽苦感。再次,「鷓鴣」用來感慨世事滄桑。比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 《聖經》類型意象:福克納小說象徵中的人性拯救隱喻
    《聖經》類型意象:福克納小說象徵中的人性拯救隱喻 2018年04月27日 22:33 來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王鋼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心形圖案是如何成為愛情象徵的?
    紅色和粉色的心形圖案通常等同於愛情、浪漫,當然還有情人節。實際上,最初的情況並非如此。從艾瑞克·賈格爾的《心形圖案的前世今生》來看,直到十三、十四世紀,心形圖案才與愛情有了關聯,擁有了如今的象徵意義,並成為了愛情與親密關係的代名詞。心形圖案是如何成為愛情象徵的?賈格爾告訴《時代》雜誌:「(在此之前人們)把心臟當作記憶的圖卷,認為上帝會在我們的心臟上寫下要求與命令,而且(深信)人們之所以能感受到愛與被愛,是因為這種情感通過某種方式寫在了心上。
  • 二美:極致的浪漫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十幾歲時,聽到電臺播放一首歌《最浪漫的事》,歌是這麼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不得不說,這個歌對我的洗腦能力挺強大的。我想,我也要找個人,一起慢慢變老。
  • 2020年高考複習|古詩鑑賞知識點:意象
    而這些物象與人的情感總有某種關聯,在不同詩人的筆端,那些特定的物象都可能表達相同的情感和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鑑賞時把握關聯,識記意象。把握關聯 識記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潔, 借月託雁寄鄉思。 杜鵑鷓鴣啼悽悽, 梧桐葉落透悲意。 落花流水傳愁緒, 別時長亭柳依依。 烏鴉燕子系興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 愛情中要怎麼做才浪漫?怎麼做一個懂浪漫的人
    一段甜蜜又浪漫的愛情,試問一下誰不喜歡擁有呢,但是對於愛情中要怎麼做才浪漫?一、愛情中要怎麼做才浪漫1、在談戀愛的時候,並不是說你能夠有能力送對方十分昂貴的禮物,或者說是帶著他去比較浪漫的餐廳去吃一頓燭光晚餐,就會讓對方感覺到浪漫,有些浪漫都是比較物質的,只要你想為對方製造浪漫,那麼即使你每天為他發一個能夠讓他感受到愛的簡訊,也會讓他覺著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情,所以說用心製造的浪漫才屬於真正的浪漫
  • 說說那些被我們賦予特殊寓意的首飾!
    我們會把一些說不口的話,一些對未來美好的期許都蘊含在一件件首飾裡。而這些首飾就成了我們抒發內心想法的載體,也讓這些首飾充滿了「生命」的氣息。今天晶石上的舞者就來說說那些被我們賦予特殊寓意的首飾。1、寶寶掛牌——來自每一位父母最深的愛親情是這個事上最不會磨滅的愛。
  • 外部意象 | 陳蒙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世界的象徵以及和世界的對話:前者是宇宙意象的再現;而後者則是人類和外界現象的交叉點。那些作品是一種語言:是對世界的視點以及人和他周圍所有圍繞和支撐著他的事物之間的一座橋梁。」然而對詩人來說,意象中的回聲與沉默是同等重要的。馬拉美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寫道:「在發現了虛無之後,我發現了美。」美之所以如此迷人,是因為美是事物留下的影子,是事物的無盡記憶。因而在馬拉美的詩裡他並不打算直接呈現事物,他唯願各種存在之物的神秘本性得以完整保存。於是我們在他的詩篇中體會到他那種欲言又止,不斷地轉向暗示、象徵和隱喻,諸如此類意象。
  • 浪漫促進愛情,愛情卻不一定浪漫!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家喻戶曉,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一篇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接受了太多關於愛情或美好或痛苦的故事與傳說。少男少女都期待著一份浪漫的愛情,能愛得死去活來,能愛到天荒地老。可惜,今天我來告訴你:愛情不一定浪漫。愛情,也是科學的。
  • 古詩詞裡的唯美意境,醉了!
    古詩詞,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魅力是無法阻擋的,短短幾十字,勝過了千言萬語!在古詩詞中有很多的意象,這些意象非常唯美浪漫,承載著古人雅致絕美的情感審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詩詞裡的唯美意境吧!琴瑟在古詩詞中,一般是用來比喻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以及和諧。
  •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於地城文化差異、歷史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於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於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製片票房紀錄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