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土6世紀土地文書木簡,寫有94個漢字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新羅時期撰寫的『94字土地文書木簡』問世。」據韓國《東亞日報》10日報導,韓國文化遺產廳9日表示,在慶尚北道慶山市一處遺址出土了寫有94個(漢)字的木簡。與木簡一併被發掘的,還有人臉形狀的陶器,其被推測為祭祀用途。

韓國《東亞日報》報導截圖

據《東亞日報》報導,木簡長約74.2釐米,由經過打磨的彎木製成,其6個面上寫有文字。在被發現的94個漢字中,有包括意為水田的「畓」。

木簡/圖自韓媒

木簡的6個面上寫有94個漢字/圖自韓媒

此外,木簡上還被確認寫有徵稅的土地面積單位「結」和「負」。韓國文化遺產廳解釋說,以前「結」、「負」被認為是朝鮮半島實現三國統一的7世紀以後使用的用語,但此次發現的木簡,可以看作是從6世紀(新羅時期)開始使用。

《東亞日報》提到,木簡裡出現的「谷」、「堤」字也備受關注。「谷」是指生活在山谷中的一定群體,「堤」則表明堤壩與徵稅有關。

韓國文化遺產廳表示,「從字體和內容來看,這很有可能是記錄慶山附近地區土地現狀的木簡。通過木簡,我們可以窺見當時以山谷和堤壩為中心的地方村落的地理環境、為增加農業生產力而建造的堤壩和位於其周圍的水田的存在、收取租稅的中央政府的支配狀態等。」

相關焦點

  • 看世界丨紐西蘭火山島噴發奪人命 韓國千年漢字木簡藏古秘
    NHK:日本公布2019年度漢字為「令」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年都會挑選一個漢字來代表過去一年的社會民情,並將該字選定為「年度漢字」。今年的「年度漢字」除了「令」以外,「新」「和」兩字也上榜,位列前三。天災還是人禍?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韓戰爆發,美國支持的韓國和蘇聯支持的朝鮮開始了激烈的戰爭,戰爭結果是以三八線為界,將朝鮮劃分為兩個國家,北邊是朝鮮共和國,南邊是大韓民國。 由於韓文是表音文字,一些法律文書邏輯性較強,用韓文難以表達,最後沒辦法時還是得用漢字去書寫,不得不令人感嘆,他們當初為什麼要廢除漢字呢?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如果說關於政治體制的研究,還僅僅是「量米下鍋」,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那麼關於經濟制度的幾項個案則顯示另一種風貌。最典型的是作者關於倉庫制度的研究。文章從1990年代以來在韓國境內相繼出土的新羅、百濟時期記有「椋」字的木簡入手,分析木簡內容,藉助前人木簡釋讀的成果,進一步得出「椋」是與糧食、物品儲存有關的倉庫系統,有仲椋、下椋之分的結論。
  • 當年如果漢字真的完全拼音化了,會有什麼負面影響?想到了漢服
    一直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都有人支持漢字拼音化、拉丁化。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漢字如果徹底拼音化,會有什麼影響呢?很遺憾,或許,除了文化的斷層,在其他方面真的沒有太大影響。漢字越南就是拼音化的一個成功的例子,隔壁的韓國,語言完全可以說是拼音文字了,但其實也沒有那種嚴重的影響。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韓國廢止漢字,推行韓文教育,當代很多韓國年輕人已經不懂得漢字發展到一定階段,多數國家都會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就是如此。但雖說如此,但韓文因為是表音文字的緣故,所以註定在一些方面難以和漢字相比,也因此韓國如今依舊保存著部分的漢字文化,就比如姓名和地名的書寫,就比如重要文件的擬定,還比如寫春聯的時候。韓國廢止漢字後,當地春聯應該怎麼寫?
  • 韓國漢字研究第一人: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是韓國的
    韓國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而韓國的歷史文化和中國差別很多。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化都沒有中國那樣悠久,但是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感受著中國近些年來的巨大變化,心裡難免有壓力。加上韓國方面爭強好勝的心理,於是鬧出了許多笑話。中國歷史上傑出人物很多,而韓國曾「偷梁換柱」,把中國歷史人物稱為「韓國人」。
  • 樸正熙在70年廢除漢字,後來韓國為何又要恢復漢字?根本離不開!
    在歷史上,漢字曾一度是儒家文明圈內的通用語言,由此又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中的成員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圈子卻越來越小了,很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比如韓國和越南,都一直在努力地去漢字化。
  •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召開
    7月7日,以弘揚和傳播漢字文化為主旨的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市開幕,來自美、英、法、韓等10多個國家的12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交流漢字研究成果,共商漢字教學問題。漢字作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 最高法院告訴你,訴訟文書這樣寫作才規範
    1.裁判文書中表述數字,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法院訴訟文書的特點,視不同情況可分別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字數字小寫(下簡稱漢字數字),但應保持相對統一。2.下列情況,應使用漢字數字:(1)裁判文書尾部的年、月、日;(2)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需要列條的序號;(3)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涉及的數字;(4)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如:一律、四邊形、星期五、三稜刮刀、七上八下、第三季度、某部三連一排二班;(5)相鄰的兩個數字並列連用
  • 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日本至今嘲笑不已
    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的偉大發明,漢字。日本至今不願徹底廢除漢字,不僅如此,日本還嘲笑韓國人摒棄了如此方便優美的漢字。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雖然韓國的影視劇很出名,但是我們從未聽說過韓國有什麼著名的大文豪,也沒有出過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反而迄今為止亞洲5位諾貝爾文學家得主中,有中國人和日本人。歸根結底還是和韓國廢除漢字有關。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
  • 樓蘭前涼《李柏文書》,研究東晉時代的書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李柏文書》,20世紀初以來,我國西北地區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古代竹木簡牘和紙帛文書,在書法史上《李柏文書》是其中最有價值和代表意義的作品之一。它出土於新疆,共有三張紙,是一封信札的三次草稿,文稿現藏於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文字的起源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中國人看到日文文章,即便沒有學過日語,也能讀懂個二、三分;如果是二戰結束前的日本官方文書,那意思基本上都能猜出來了,可能比當代的日本人看得還順暢。這大概是因為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而過去日文中的漢字比例更高。不過,日文裡的漢字再多也是日文,而不是中文。
  • 《幻書啟世錄》書靈伊芙背景一覽 死海文書角色資料詳解
    事實上,伊芙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死海文書》。就讓我們來看看在遊戲中伊芙有怎樣的故事吧。 《幻書啟世錄》死海... 伊芙作為遊戲《幻書啟世錄》中的一名書靈自然是有著自己所對應的原型的,那麼伊芙的原型是什麼呢?事實上,伊芙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死海文書》。就讓我們來看看在遊戲中伊芙有怎樣的故事吧。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仲偉民、王正華:契約文書對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意義——從契約文書...
    契約文書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新史料,此類史料自20世紀初開始即被學界重視,當時主要運用於農村經濟狀況、土地制度、租佃關係等經濟史領域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學術界對契約文書的研究不斷深入,除經濟史外,還廣泛涉及社會史、法制史、文字學、民俗學、文物學、檔案學等諸多領域,不同國度不同學科的一大批學者利用契約文書做出了諸多優秀的成果。但是,學者們在利用契約文書研究的過程中,對一些問題也存有爭議。
  • 幻書啟世錄死海文書角色立繪 書靈伊芙背景介紹
    事實上,伊芙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死海文書》。就讓我們來看看在遊戲中伊芙有怎樣的故事吧。點擊進入幻書啟世錄攻略大全>>>幻書啟世錄攻略大全(40407小編持續實時更新中)<<<《幻書啟世錄》死海文書伊芙介紹迷途的小羊,你終於回來了呢!」
  • 史書讀不懂,地名人名易混淆,該國民眾呼籲:恢復漢字!
    此後歷朝歷代,古代朝鮮與韓國作為中國藩屬國,國王封號由中原皇帝封,甚至連史書都用漢字記載。後來朝鮮有一個國王叫李裪,在漢語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語言叫「諺文」,這就是韓語的雛形。但「諺文」在官方文書上卻總是引起歧義,無奈之下官方文書只能用漢字表述。1962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要求禁此使用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