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2020-12-04 海邊一朵雲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

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這種情況多見於歷史上長期受壓制,到現代突然獨立的國家,這個背景下整個民族就變得很玻璃心。

中國在1984年的第一塊奧運金牌讓全國沸騰,但是2018年在大街上隨便揪住一個人問量子衛星是哪個國家最先發射的他八成都答不上來。

我在英國問辦公室裡的同事你們1864年就修建了地鐵不覺得自豪嗎,同事僅僅表示那個只能算是玩具。(當然也可能只是謙虛一下)英國人在歷史上從未自卑過。同樣的,近代的日本也沒有自卑二字。

韓越兩國自古就是中國的附屬國,一直被壓制。近代又被西方世界吊著打。辦公室的一個越南小哥只知道胡志明怎麼念,但是不知道怎麼用漢字寫,更沒法知道「志明」在漢語體系裡面的確切意思。他說他從小學的就是羅馬拼音。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

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其實,相比越南,韓國去漢字化進行得比朝鮮和越南都慢很多,韓國去漢字化進行最快的是90 年代,想想漢城改首爾你就知道了。

講一個笑話,當你去旅遊的時候,韓國本地土著看不懂他們自己的獨立宣言,你卻能看懂。韓國三一獨立宣言,他們自己是看不懂的。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很多遊客來中國旅遊。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後,都被中國的文化給深深吸引。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文字的起源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 廢除漢字,韓國為什麼比日本更徹底
    這個十一假期,日本韓國東南亞不出所料又是中國人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你完全不懂日文,但只要不是一個文盲,就能通過日文菜單上的「漢字」把意思猜出個大概。但如果你去韓國這樣的地方旅遊,那你可能就要崩潰了,如果商家不提供英文和中文,那麼韓文就和天書一樣完全無法理解。事實上,韓國和日本一樣,也曾使用過漢字。
  • 日本人笑了!廢除漢字後,韓國這次徹底輸慘了
    漢字在唐朝時,開始傳遍朝鮮、韓國、日本甚至東南亞的越南等國。事實上這些周邊國家,全都歸屬於漢字文化圈,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受日本人蠱惑,「宇宙第一強國」韓國執意廢除了漢字,結果還沒等自己的文字「母雞變鳳凰」,韓國就已經飽嘗苦頭了。現如今,韓國人壓根兒看不懂史書刑法,更悲催的是,往昔幾千年的歷史文字記錄,所有的歷史遺蹟,所有的科技,文化都被毀於一旦。
  • 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日本至今嘲笑不已
    作為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自古以來一直受到中國文化的輻射,就連日本人自己也承認,如果脫離中國文化去講日本自己的文化,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的偉大發明,漢字。日本至今不願徹底廢除漢字,不僅如此,日本還嘲笑韓國人摒棄了如此方便優美的漢字。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今天我們不講現在的朝鮮,就講講這個大韓民國,在韓國建國不久,為了徹底脫離中華文化的影響,他們宣布要從廢除漢字開始,並且發起了一系列廢除漢字的運動。可惜的是,這反倒讓他們成為了一個「四不像」。
  • 樸正熙在70年廢除漢字,後來韓國為何又要恢復漢字?根本離不開!
    在歷史上,漢字曾一度是儒家文明圈內的通用語言,由此又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中的成員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圈子卻越來越小了,很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比如韓國和越南,都一直在努力地去漢字化。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如此悠久的被統治歷史,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皆受到我國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越南人以前一直使用的是漢字,也和我國古代人民一樣熟讀儒家經典。 但是胡志明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作為越南的通用文字。
  • 韓國廢除漢字,民眾連史書都看不懂,遭日網友無情嘲諷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當國際社交網站提起韓國棄用漢字這個話題時,日本網友總喜歡站出來擼幾句韓國人。氣的韓國網友一頓回懟,一場日韓口水大戰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開啟。那麼日本為什麼會嘲諷韓國呢?實際上是因為自從韓國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文化開始出現嚴重的斷層和困擾,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本國的古典文獻書籍,因為都是漢字記載。用日本網友的話說,那就是歷史古籍正成為韓國民眾心中的天書。那麼韓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棄用漢字的呢?嚴格來說是從二戰後的1946年朝鮮全面禁止使用漢字開始!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還在用,被一句話反駁,國民身份證更打臉
    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大國,所以很多周邊的小國都會效仿,像漢字他們也會借用書寫,其實如果大家有點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在東亞地區的很多國家,他們的文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漢字的影子,在漢字的基礎上,他們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字。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歷史上使用漢字的地區有不少,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後來又衍生出了像諺文、假名等等。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包括韓國也是,雖然書寫方式很不相同,但是在一些讀音或者念法上卻非常相近。不過這些國家始終覺得,漢字就是屬於中國的,他們也希望擁有自己的文字,就發動了「去中國化」的活動,創造了屬於自己國家的語言。儘管他們的寫法和念法和漢字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依舊能從中間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人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如何讓這個頑固的軍國主義戰敗國洗心革面?美國人提出的方法很驚人:廢除漢字!  漢字怎麼得罪美國人了?兩個原因。  第一,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他們想當然認為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懂漢字,漢字成了阻礙日本人接受教育的障礙。
  • 該國廢除漢字近50年,推行表音文字,如今看到這一幕,國人笑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力。尤其是在古代,那時候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比如越南、日本、朝鮮等。如今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中華文化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喜愛中華文化,甚至很多外國人直接到我們國家來學習漢語和漢文化。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韓國人為什麼要「復活漢字」?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在古代,中國是東亞地區當之無愧的領袖,其文明一直受東亞各民族推崇,漢字也成為東亞各國的通用文字——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均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即使是他們自創的民族文字(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字喃)也都是以漢字為藍本進行仿製的。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只用拼音,此人不服寫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
    民國時期,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學者發起了與廢除漢字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部分學者比較激,認為只有取締了漢字,中國才可以回到鼎盛時期的樣子」,他們倡議將漢字改成拼音,理由是漢字書寫拼讀困難,不利於教育。 頓時掀起了一場廢除漢字運動,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魯迅胡適趙元任黎錦暉或主張拉丁化或推行羅馬字,奉此為救中國出貧弱之圭臬。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或許我們很難想像,漢字廢除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兒,但在近現代中國歷史中,廢除漢字運動確實存在,在當時有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革新運動,在漢字幾千年的發展路途之中,這次運動堪稱史無前例,為此次運動「代言」的名人眾多,魯迅、劉半農、陳獨秀、譚嗣同與劉半農等人皆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