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正熙在70年廢除漢字,後來韓國為何又要恢復漢字?根本離不開!

2020-12-06 一起來看劇鴨

在歷史上,漢字曾一度是儒家文明圈內的通用語言,由此又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中的成員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圈子卻越來越小了,很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比如韓國和越南,都一直在努力地去漢字化。

胡志明完成對越南的一統後正式把「國語字」定為他們的官方文字,而漢字和由漢字而來的喃字都退居到了末位。在韓國,19世紀之前,漢字也是他們最重要的書寫工具,但是他們被日本吞併之後,出於民族主義的考慮還是去漢字化,尤其是1970年樸正熙執政期間,他掀起了一個「國語純化運動」,幾乎將漢字完全抹去。

這些去漢字化的運動自然給這些國家帶來很大的不便,就拿韓國來說,韓語中有非常多的同音漢字,他們在捨棄(表意的)漢字,使用表音的諺文之後,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同樣一個讀音,卻可以表示很多截然不同的意思,人們搞不懂某個字是表示「長」,「場」,還是「葬」,到底是會長呢,還是會場呢?這給韓語的寫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由於韓語中「神社」和「紳士」獨一一樣,寫出來的字也一樣,所以靖國神社被很多人理解為靖國紳士,殺人犯的神社變成了為國捐軀的紳士,如果沒有上下文,沒有語境,他們根本搞不懂意思。你以為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地標上的漢字是他們心甘情願起的嗎,那是因為他們不標註漢字,很多人名地名就都混淆了。這這情況顯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而到了更加專業的領域比如法律界,他們需要定義很多的東西,所以他們是根本離不開漢字的,也正因如此,他們一直在堅持使用漢字。

搞懂這些情況,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16年的時候,韓國教育部指出他們將會從19年開始,在部分小學教材中標註漢字和漢字讀音了,因為他們根本離不開這些東西。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歷史的原因,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漢字是韓國19世紀之前最主要的書寫工具,所以在廢除漢字之前,他們的歷史文獻,各種資料大都是用漢字寫成了,如果沒有了漢字,他們就連自己的歷史都看不懂了……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民眾連史書都看不懂,遭日網友無情嘲諷
    實際上是因為自從韓國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文化開始出現嚴重的斷層和困擾,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本國的古典文獻書籍,因為都是漢字記載。用日本網友的話說,那就是歷史古籍正成為韓國民眾心中的天書。那麼韓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棄用漢字的呢?嚴格來說是從二戰後的1946年朝鮮全面禁止使用漢字開始!
  • 史書讀不懂,地名人名易混淆,該國民眾呼籲:恢復漢字!
    此後歷朝歷代,古代朝鮮與韓國作為中國藩屬國,國王封號由中原皇帝封,甚至連史書都用漢字記載。後來朝鮮有一個國王叫李裪,在漢語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語言叫「諺文」,這就是韓語的雛形。但「諺文」在官方文書上卻總是引起歧義,無奈之下官方文書只能用漢字表述。1962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要求禁此使用漢字。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而日本方面,也因為是戰敗國而倍感自卑,很多學者也贊成廢除漢字,公開發表文章稱「日本用漢字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要推廣民主,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  滋養日本文化的漢字陡然成了「惡魔的文字」,漢字居然要為軍國主義背鍋——美國人和日本人的邏輯能力真是感人。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或許我們很難想像,漢字廢除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兒,但在近現代中國歷史中,廢除漢字運動確實存在,在當時有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革新運動,在漢字幾千年的發展路途之中,這次運動堪稱史無前例,為此次運動「代言」的名人眾多,魯迅、劉半農、陳獨秀、譚嗣同與劉半農等人皆在其中。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該國廢除漢字近50年,推行表音文字,如今看到這一幕,國人笑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力。尤其是在古代,那時候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比如越南、日本、朝鮮等。如今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中華文化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喜愛中華文化,甚至很多外國人直接到我們國家來學習漢語和漢文化。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很多遊客來中國旅遊。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後,都被中國的文化給深深吸引。
  • 廢除漢字,韓國為什麼比日本更徹底
    這個十一假期,日本韓國東南亞不出所料又是中國人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你完全不懂日文,但只要不是一個文盲,就能通過日文菜單上的「漢字」把意思猜出個大概。但如果你去韓國這樣的地方旅遊,那你可能就要崩潰了,如果商家不提供英文和中文,那麼韓文就和天書一樣完全無法理解。事實上,韓國和日本一樣,也曾使用過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還在用,被一句話反駁,國民身份證更打臉
    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大國,所以很多周邊的小國都會效仿,像漢字他們也會借用書寫,其實如果大家有點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在東亞地區的很多國家,他們的文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漢字的影子,在漢字的基礎上,他們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字。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歷史上使用漢字的地區有不少,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後來又衍生出了像諺文、假名等等。
  • 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日本至今嘲笑不已
    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的偉大發明,漢字。日本至今不願徹底廢除漢字,不僅如此,日本還嘲笑韓國人摒棄了如此方便優美的漢字。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雖然韓國的影視劇很出名,但是我們從未聽說過韓國有什麼著名的大文豪,也沒有出過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反而迄今為止亞洲5位諾貝爾文學家得主中,有中國人和日本人。歸根結底還是和韓國廢除漢字有關。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
  • 廢除漢字後,韓國這次徹底輸慘了
    漢字在唐朝時,開始傳遍朝鮮、韓國、日本甚至東南亞的越南等國。事實上這些周邊國家,全都歸屬於漢字文化圈,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受日本人蠱惑,「宇宙第一強國」韓國執意廢除了漢字,結果還沒等自己的文字「母雞變鳳凰」,韓國就已經飽嘗苦頭了。現如今,韓國人壓根兒看不懂史書刑法,更悲催的是,往昔幾千年的歷史文字記錄,所有的歷史遺蹟,所有的科技,文化都被毀於一旦。
  • 《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近日發布 共尋漢字「基因」
    日本國際大學校長、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北岡伸一建議,字表可應用於2018年平昌冬奧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等國際性賽事和會議中。韓國前國際放送交流財團社長孫智愛表示,字表不僅要在大學層面推進,同時還需瞄準更年輕的群體,「讓韓國的孩子能有更多中國和日本的朋友」。「『漢字文化圈』的學術交流一直都存在。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直到公元968年,越南才脫離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自成一國,但依舊是中國的藩屬國。如此悠久的被統治歷史,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皆受到我國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越南人以前一直使用的是漢字,也和我國古代人民一樣熟讀儒家經典。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韓國漢字研究第一人: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是韓國的
    韓國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而韓國的歷史文化和中國差別很多。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化都沒有中國那樣悠久,但是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感受著中國近些年來的巨大變化,心裡難免有壓力。加上韓國方面爭強好勝的心理,於是鬧出了許多笑話。中國歷史上傑出人物很多,而韓國曾「偷梁換柱」,把中國歷史人物稱為「韓國人」。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讀音一樣
    這些專家認為,舊思想文化深根於百姓心中,不懂與時俱進,而漢字作為文化的載體則是罪魁禍首,所以當時他們提出要廢除漢字,從根本上解決觀念老舊的問題,並改用國際通用的字母來代替漢字的使用。所以在這段時間,國人對於漢字的牴觸感很強,因為許多文學家都站出來表明立場,似乎笨重的文字代表著固步自封,阻礙了發展。當時的專家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廢除漢字,而另一派則是反對廢棄中華的傳統瑰寶。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漢字的巨大影響力漢字也是眾多古代語言中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最近幾年裡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想要理解中國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到中國的文化,還是要先學一點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漢字。當然,漢字廣泛地影響力不僅僅是存在於今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對周邊的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且形成了一個大範圍的「漢語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