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2021-01-11 小雨家常事

前言:

「魅環宇宙載風雲,力透萬年盡國魂」。文字既是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我們用它來傳達情感,用它理解情感,人類創造了文字,世界也就多了一份溫暖。而中文作為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語言之一,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每一個學習漢語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其中巨大的魅力。

漢字的巨大影響力

漢字也是眾多古代語言中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最近幾年裡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想要理解中國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到中國的文化,還是要先學一點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漢字。當然,漢字廣泛地影響力不僅僅是存在於今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對周邊的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且形成了一個大範圍的「漢語圈」。其中包括日本,朝鮮,新加坡等眾多國家。

平常大家看日劇的時候也會發現,裡面經常會出現一些漢字,但是它所表達的意思卻和漢字不太一樣。這就是因為早在古代的時候,他們就借鑑了中文,並且通過中文創造了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包括韓國也是,雖然書寫方式很不相同,但是在一些讀音或者念法上卻非常相近。

不過這些國家始終覺得,漢字就是屬於中國的,他們也希望擁有自己的文字,就發動了「去中國化」的活動,創造了屬於自己國家的語言。儘管他們的寫法和念法和漢字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依舊能從中間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

漢字對越南的影響

在古代,越南曾經也是中國的附屬國,自然也深深地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在語言方面,他們一開始所用的也是中國的漢字。直到一名政治家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胡志明,不僅是在越南,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對抗外來侵略者,先趕走了法國的殖民者們,後來又帶領當地的人民反抗日本的入侵,為了自己的國家,他可以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最終終於換來了越南的獨立。

胡志明不僅僅是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在文學方面也非常出色。他精通漢字,也喜歡中國古代的詩文。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中越兩個的關係很好,胡志明還經常與我國的領導人相互通信,所用的基本都是漢字。當年胡志明在越南革命時被關在監獄裡,為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他寫下了133首詩詞,所用的也都是漢語,從這裡就能看出他對漢語的熱愛之情。

儘管他如此的熱愛漢字,但是在越南獨立之後,他還是做了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廢除了漢字。越南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會寫漢字,因為他們使用漢字超過了1800年,但是漢字被廢除的命令剛一下達,很多人也就欣然接受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和當時的政治有很大關係,早年間越南曾被法國殖民的時候,法國人強迫他們學習法語。在兩種語言混雜的情況下,越南人漸漸地創造出了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字,所以對於今天的很多越南人來說,他們大部分已經都不會說中文了。

雖然說中文已經被越南廢除,但是中國近千年來對越南的影響卻不會消失。如今在越南很多的傳統習俗依然保留著,而且會和漢字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越南人也會留族譜,留家書。這些比較正式的東西,都是用漢字來記載的。但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前人留下來的家書,他們基本都不認識了,只能通過翻譯家來了解其中的內容。

春聯上的漢字

對於大部分漢語圈的國家來說,除了漢字對他們有巨大的影響之外,中國的節日他們也會慶祝。其中最典型的應該就是春節了,現在依然有不少的越南人會過春節。有趣的是,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會貼春聯,上面寫的一般都是漢字,看上去很有精神。但是如今越南人寫春聯,用的就是他們自己的文字,看上去總是有點奇怪。不過越南人可能已經習慣了,畢竟現在他們也不懂漢字,換個樣式同樣是可以慶祝春節的,享受合家團圓的時刻。

但是在眾多的漢字中,有一個字他們沒有廢除,到今天還在使用,那就是「福」字,也是過年的時候最常見的一個字,我們經常會把它倒過來貼在門上。越南也採取了相同的做法,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寓意,而且大部分的越南人也都懂他是什麼意思,認識這個字。從這裡我們依然能夠看出中國對於其他一些國家的影響,雖然到今天為止,越南已經廢除漢字70多年了,有些東西會改變,但是有一些東西永遠都不會變。

與其說文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倒不如說更像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漢字雖然有中國創造,但是今天依舊有很多其他國家在使用,在其他國家的使用過程中,他可能也煥發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靈魂。而且隨著如今時代的不斷發展,漢字也擁有了新的寓意和內涵,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感到非常的驕傲,因為我們有著燦爛的文明,悠久的歷史,和無可替代的文字,我們也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文化。

「橫平豎直顯功力,一字多義填神秘」,漢字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表達,還在於它的書寫。如今科技發展的速度太快,很多電子產品已經代替了我們手寫的方式,以前書法家能夠揮筆自如,寫出一副漂亮的字畫,但是如今的人們都在貪圖速度。也希望大家在有空的時候,能夠坐在書桌之前,寫好我們的每一個字,熱愛我們的漢字。

參考文獻:

《橫平豎直》《古漢語研究》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源於漢字,於是這場浩浩蕩蕩的運動開始了,譚嗣同直言「盡改漢字為拼音文字」,劉半農更是表示「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有文化的人都這樣說了,沒文化的人自然也沒話可說,於是這場運動最終確實實現了初步的成功。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只用拼音,此人不服寫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
    民國時期,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學者發起了與廢除漢字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部分學者比較激,認為只有取締了漢字,中國才可以回到鼎盛時期的樣子」,他們倡議將漢字改成拼音,理由是漢字書寫拼讀困難,不利於教育。 頓時掀起了一場廢除漢字運動,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魯迅胡適趙元任黎錦暉或主張拉丁化或推行羅馬字,奉此為救中國出貧弱之圭臬。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韓國廢止漢字,推行韓文教育,當代很多韓國年輕人已經不懂得漢字發展到一定階段,多數國家都會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就是如此。韓國是在60年代左右的時候開始廢止漢字的,當地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並且開始推行訓民正音就是推行韓文教育的體現,在後來的補充中,韓文最終已經變成了韓國全國各地都在使用的文字,大量的漢字書籍和地名被換上了韓文,也因此如今多數的韓國人都已經不怎麼認識漢字,可以說是基本脫離的漢字的影響力。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取得了勝利,成功在河內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後來的十一年裡,他不斷地與法國殖民者抗爭,最終把殖民者趕出越南,守住了革命的果實,這其中少不了我國在軍政上的人、財支持。
  • 瞿秋白主張廢除漢字,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往中國遊玩或是定居,很多的外國人都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被打敗。很多外國人都認為漢字就像是在畫符,非常難以辨認;音調不同字義也不一樣,有的詞語讀音一樣但是意思卻完全不同,例如意義、譯意與異議,有些字還有多個讀音;他們更加無法理解我國的古詩和古文中的優美語句。
  • 專家提議用拼音代替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甚至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所以提出廢除傳承幾千年的漢字,用拼音來代替。因為他們覺得,相比漢字而言,拼音相對簡單易學。當然,有反對的聲音就會有支持的聲音,在那時候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漢字跟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對中華民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絕不能因為一時的衝突而將其廢除,這將是中華民族的一筆巨大的損失。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樸正熙在70年廢除漢字,後來韓國為何又要恢復漢字?根本離不開!
    在歷史上,漢字曾一度是儒家文明圈內的通用語言,由此又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中的成員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圈子卻越來越小了,很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比如韓國和越南,都一直在努力地去漢字化。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美國人提出的方法很驚人:廢除漢字!  漢字怎麼得罪美國人了?兩個原因。  第一,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他們想當然認為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懂漢字,漢字成了阻礙日本人接受教育的障礙。  第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瘋狂叫囂的詞彙,都是漢字。比如「一億玉碎「、「神州不滅」、「國民特攻」等等,這些字眼讓美國人反感至極。
  • 漢字曾經被認為不科學,差點被廢掉,這個人讓漢字得以保留!
    而近年來,中國漢字甚至登頂國外知名周刊,因此中國漢字也開始越來越國際化。不過說到漢字,近代以來卻有不小的插曲,它曾陷入不小的危機 ,差一點,你想在網上聊天就得用英文了。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意味著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而在1958年,中國也研製出了第一臺計算機。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表示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漢字的重要性,早已被歷史所證明。然而,百年前五四運動期間的「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口號,在當年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各個知識分子為此大打出手。 1928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就是說把漢字用字母來表達。瞿秋白表示明確反對,他於次年2月擬訂出了《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春,《中國拉丁化的字母》出版,引起了很大反響。
  • 拼音怎麼改,快給顆「定心丸」
    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2月19日,某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這是一條「假新聞」,文中的大部分內容,來源於還未正式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文字的起源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 活久見,這些漢字的拼音,悄悄被改了
    是不是都讀作 dāi 了?如果都像機哥所說的讀,恭喜你,讀對了。等等等一下,按照套路,不是應該有反轉,機哥要說「但是」的嗎?機哥特意跑去書店,買了幾本最新的字典,經過一番查證,發現上面的拼音都是正確的。
  • 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漢字學習不困難
    漢字妝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一些學生對漢字的拼音筆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本節分享妝的筆順怎麼寫及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的內容。妝的讀音:zhuāng妝的意思:妝意思是修飾、打扮。1.對容貌進行修飾;打扮:梳~。
  • 該國廢除漢字近50年,推行表音文字,如今看到這一幕,國人笑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力。尤其是在古代,那時候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比如越南、日本、朝鮮等。如今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中華文化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喜愛中華文化,甚至很多外國人直接到我們國家來學習漢語和漢文化。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一個讀音
    不過後期卻有人提出了廢除漢字的提議,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而他則寫了2篇奇文諷刺,全文一個讀音。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由於有人對專家所持有的的觀點表示極度不贊同,也無法用字母來代替,故而寫出了兩篇奇文,這兩篇文章中通篇都使用的是同一個讀音,但是卻清楚地表達出了文章的含義,故而這兩篇文章一出現之後,世人關於廢除漢字的浪潮和呼聲也漸漸消除,漢字真正成為了國人心中的中國標誌。
  •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大家好,小編是小悅懂生活的作者,此百家號不討論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
  • 臺灣曾有多種漢字拼寫方案 政治鬥爭引發「拼音大戰」
    而國語羅馬字、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則為誰來承擔漢字拉丁化(即將以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職能展開了爭奪。尤其是後兩者之間的較量超出了語言學範疇,上升到政治鬥爭,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故被稱為「拼音大戰」。 漢語拼音咱們都熟悉,這裡就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