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麼看待漢字?沒了漢字怕是破國藥丸啊!
中國人發明的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寶藏,拿日本來說,日本語是由假名加漢字構成的。自從漢字傳入日本以來,早已滲透進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今天的日本,漢字無處不在,每個日本人都為帶漢字的日語而自豪。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70年前,日本差一點就把漢字掃地出門!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人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如何讓這個頑固的軍國主義戰敗國洗心革面?美國人提出的方法很驚人:廢除漢字!
漢字怎麼得罪美國人了?兩個原因。
第一,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他們想當然認為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懂漢字,漢字成了阻礙日本人接受教育的障礙。
第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瘋狂叫囂的詞彙,都是漢字。比如「一億玉碎「、「神州不滅」、「國民特攻」等等,這些字眼讓美國人反感至極。
1946年3月,美國教育使節團應麥克阿瑟邀請訪日。27個美國專家,帶著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很快得出了視察結果,報告書中稱:「日語必須廢除漢字或假名,改用羅馬拼音,這樣就能提高識字率,增進民主主義。」
而日本方面,也因為是戰敗國而倍感自卑,很多學者也贊成廢除漢字,公開發表文章稱「日本用漢字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要推廣民主,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
滋養日本文化的漢字陡然成了「惡魔的文字」,漢字居然要為軍國主義背鍋——美國人和日本人的邏輯能力真是感人。
當時,《朝日新聞》等大報社也提倡「廢除漢字用羅馬字」。因為當時的報紙是活版印刷,漢字的鉛字一點點嵌入導致作業量很多,而用羅馬字母自然成本大幅降低。各種改革方案中,「法語最適合成為日本的公用語」的聲音最響,連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都加入了廢除漢字陣營。
一片喧囂中,在日本有著1600年歷史的漢字迎來了史上最大危機。
1948年8月,一次決定漢字去留的「全國識字調查測試」開始了。
測試是由主張廢除漢字派的盟軍司令部和日本學者主導的,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只要調查到日本人確實對漢字讀寫很困難,那麼廢除就順理成章了。
調查地點選擇在全國270處市、町、村,15歲~64歲的1萬7千人成為了調查對象。為了公平,連插秧的大媽、燒炭的婆婆都在其中。測試的卷子都是漢字,關於衣食住行的簡單選擇題。
最後,調查的結果出來了,讓美國和日本的學者專家大跌眼鏡:日本無法讀寫漢字的人口,比率僅僅為2.1%!也就是說,日本擁有97.9 %的高識字率!還有4.4%的人得到滿分。
這個識字率的比例,就算當時的美國也達不到。事實上,日本在江戶時代,識字率就世界第一。而1907年,就已經達到97%的小學就學率。
美國人和日本改革派對此啞口無言,廢除漢字的喧囂從此煙消雲散。這場全國測試,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漢字早已在日本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用日本文化廳的總結是:「壓倒性的高識字率,守護了日本母語的存續。」
日本人很幸運,留在了漢字文化圈,也留住了將近兩千年的文化血脈。相比之下,韓國人一直在喊「廢除漢字」,那為何姓名還孜孜不倦用漢字?最讓風哥擔心的是:如果連用漢字寫就的歷史古籍看不懂,那怎麼挖掘韓國的偉大悠久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