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笑了!廢除漢字後,韓國這次徹底輸慘了

2020-12-04 民生談

漢字在唐朝時,開始傳遍朝鮮、韓國、日本甚至東南亞的越南等國。事實上這些周邊國家,全都歸屬於漢字文化圈,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受日本人蠱惑,「宇宙第一強國」韓國執意廢除了漢字,結果還沒等自己的文字「母雞變鳳凰」,韓國就已經飽嘗苦頭了。現如今,韓國人壓根兒看不懂史書刑法,更悲催的是,往昔幾千年的歷史文字記錄,所有的歷史遺蹟,所有的科技,文化都被毀於一旦。

曾經日本在西方的鼓動下,也興起了廢除漢字的陰謀。但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日本大眾,卻坦然地接受被中國影響的事實,對此陰謀堅決予以抵制。而這也意外地守護了日本母語的存續,保證了日本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丟棄漢字後的韓國,再也看不懂自己的史書,甚至面對本國寺廟裡的對聯時,都是一臉懵逼。斷了根的韓國,靠玩些小發明小創造,成為宇宙強國,也是很勵志了。

這方面日本人卻很聰明,擺正了對待漢字的態度,自然從中收穫很多。靠漢文化的薰陶,日本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取得了韓國一輩子都達不到的成就。

然而韓國卻還在質疑:為什麼日本還在使用「困難」的漢語?

相關焦點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 廢除漢字,韓國為什麼比日本更徹底
    這個十一假期,日本韓國東南亞不出所料又是中國人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你完全不懂日文,但只要不是一個文盲,就能通過日文菜單上的「漢字」把意思猜出個大概。但如果你去韓國這樣的地方旅遊,那你可能就要崩潰了,如果商家不提供英文和中文,那麼韓文就和天書一樣完全無法理解。事實上,韓國和日本一樣,也曾使用過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很多遊客來中國旅遊。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後,都被中國的文化給深深吸引。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還在用,被一句話反駁,國民身份證更打臉
    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大國,所以很多周邊的小國都會效仿,像漢字他們也會借用書寫,其實如果大家有點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在東亞地區的很多國家,他們的文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漢字的影子,在漢字的基礎上,他們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字。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歷史上使用漢字的地區有不少,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後來又衍生出了像諺文、假名等等。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韓國為什麼沒有著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日本至今嘲笑不已
    作為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自古以來一直受到中國文化的輻射,就連日本人自己也承認,如果脫離中國文化去講日本自己的文化,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的偉大發明,漢字。日本至今不願徹底廢除漢字,不僅如此,日本還嘲笑韓國人摒棄了如此方便優美的漢字。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該國廢除漢字近50年,推行表音文字,如今看到這一幕,國人笑了
    尤其是在古代,那時候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比如越南、日本、朝鮮等。如今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中華文化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喜愛中華文化,甚至很多外國人直接到我們國家來學習漢語和漢文化。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到的話題是,一些國家在以前由於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也熱衷漢字,甚至書寫文字都法定為漢字。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又廢除了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民眾連史書都看不懂,遭日網友無情嘲諷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當國際社交網站提起韓國棄用漢字這個話題時,日本網友總喜歡站出來擼幾句韓國人。氣的韓國網友一頓回懟,一場日韓口水大戰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開啟。那麼日本為什麼會嘲諷韓國呢?實際上是因為自從韓國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文化開始出現嚴重的斷層和困擾,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本國的古典文獻書籍,因為都是漢字記載。用日本網友的話說,那就是歷史古籍正成為韓國民眾心中的天書。那麼韓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棄用漢字的呢?嚴格來說是從二戰後的1946年朝鮮全面禁止使用漢字開始!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人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如何讓這個頑固的軍國主義戰敗國洗心革面?美國人提出的方法很驚人:廢除漢字!  漢字怎麼得罪美國人了?兩個原因。  第一,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他們想當然認為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懂漢字,漢字成了阻礙日本人接受教育的障礙。
  • 樸正熙在70年廢除漢字,後來韓國為何又要恢復漢字?根本離不開!
    在歷史上,漢字曾一度是儒家文明圈內的通用語言,由此又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中的成員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圈子卻越來越小了,很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比如韓國和越南,都一直在努力地去漢字化。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在世界字體文化中,漢字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一樣,集字形、 字音、 字義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還衍生出了絕無僅有的書法藝術,試想一下,如果漢字被廢除了,書法藝術還會存在多久?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懂書法?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越南人以前一直使用的是漢字,也和我國古代人民一樣熟讀儒家經典。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取得了勝利,成功在河內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後來的十一年裡,他不斷地與法國殖民者抗爭,最終把殖民者趕出越南,守住了革命的果實,這其中少不了我國在軍政上的人、財支持。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第一個國家,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其實在很久之前,漢字就已經傳入了日本。目前日文中還在使用的漢字就有1926個。其實到日本去過的人應該會有很深的體會。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你不會日語,只要有文字的大家基本上都可以看懂是什麼意思。第二個使用漢字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 韓國人為什麼要「復活漢字」?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但是,「擺脫了中國,就能獨立自主」顯然是朝鮮人的妄想——日本人怎麼可能讓它獨立自主?19世紀末開始,日本不斷侵略朝鮮,到1910年,日本更是直接吞併了朝鮮。對於日本人來講,最希望做到的自然是完全同化朝鮮民族,不過在這之前,更應該先掃盲,於是日本的朝鮮總督府頒發的《朝鮮教育令》,這規定了一個星期中朝鮮語的教育時數,諺文普及反而加深了。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當然,漢字廣泛地影響力不僅僅是存在於今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對周邊的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且形成了一個大範圍的「漢語圈」。其中包括日本,朝鮮,新加坡等眾多國家。平常大家看日劇的時候也會發現,裡面經常會出現一些漢字,但是它所表達的意思卻和漢字不太一樣。這就是因為早在古代的時候,他們就借鑑了中文,並且通過中文創造了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只用拼音,此人不服寫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
    民國時期,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學者發起了與廢除漢字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部分學者比較激,認為只有取締了漢字,中國才可以回到鼎盛時期的樣子」,他們倡議將漢字改成拼音,理由是漢字書寫拼讀困難,不利於教育。 頓時掀起了一場廢除漢字運動,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魯迅胡適趙元任黎錦暉或主張拉丁化或推行羅馬字,奉此為救中國出貧弱之圭臬。
  • 《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近日發布 共尋漢字「基因」
    然而,無論在韓國還是日本,都曾經出現「廢除漢字」的行動。李氏朝鮮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創製「訓民正音」後,朝鮮半島開始出現屬於自己的表音文字。「二戰」結束後,韓國加速了「去漢字化」進程。韓國樸正熙政府上臺後,甚至還叫停了漢字的中小學教學。不過,「去漢字化」也為韓國文化帶來不少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