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廢除漢字只用拼音,此人不服寫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

2020-12-09 騰訊網

漢字是歷史最久的文字,也是使用人數是最多的文字。它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對延續中華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早在7000多年前的夏文化裡就出現了漢字。關於文字最早是由誰創造的,《呂氏春秋》一書給了我們答案:「倉頡作書,后稷作稼。」因此「倉頡造字說」是最廣為流傳的說法。

從寫在龜殼上的符號甲骨文開始,歷經幾千年,慢慢演變成現在的簡體字,這些字記錄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民國時期,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學者發起了與廢除漢字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部分學者比較激,認為只有取締了漢字,中國才可以回到鼎盛時期的樣子」,他們倡議將漢字改成拼音,理由是漢字書寫拼讀困難,不利於教育。

頓時掀起了一場廢除漢字運動,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魯迅胡適趙元任黎錦暉或主張拉丁化或推行羅馬字,奉此為救中國出貧弱之圭臬。錢玄同更是發誓堅持與「骸骨之迷戀者」鬥爭到底。到了1934年,文字改革拉丁化開始在上海文化界拉開帷幕,錢玄同疑其本意在政治宣傳,鳴金收兵,認起簡體字來。

針對漢字是否改成拼音的問題,大家各抒其建,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就在此時,一位語言學專家趙元寫下一篇96個字的奇文來反對廢除漢字這一觀點,讓那些想用拼音取代漢字的人無力反駁。這篇文章就是《詩士食獅史》,通篇都是一個讀音。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講述了一個施姓詩人與獅子的故事。即使是中國人聽完以後,都不一定能夠正確地拼寫出全部漢字,如果沒有結合漢語拼音的平仄變化,現代人根本難以理解。

如果用拼音寫這篇文章,那全文都是「shi」這三個字母,毫無看點。但如果用漢字寫這篇文章,即使只有一個讀音,也可以講述出完整的故事。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漢字的神奇。

中華文化對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著很大影響,比如韓文和日文裡的一部分字就是由漢字演變而來的。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日本到現在都還保留著不少漢字,漢字的發源地中國怎麼能廢除漢字呢?

漢字是獨特的,是其他文字無法替代的。漢字可以只用一個讀音就講述出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是多麼奇妙啊,我們應該把漢字發揚並傳承下去,而不是拋棄它。

相關焦點

  • 專家提議用拼音代替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而漢字的起源,相傳是倉頡所造。倉頡呢,他是黃帝時期的一個史官,當時因為部落聯盟之間的外交頻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而這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後來便出現了漢字。我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如今普遍使用的行楷,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極富有生命力,至今仍未完全定型。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一個讀音
    對於漢字的起源,人們普遍認為是在黃帝時期,倉頡所創造出來的象形文字開啟了文字的變革,這些漢字幾乎都是根據事物的形態來創造的。此後也就衍生出了諸如篆書,金文,楷書以及隸書等形態。到了近代時期,漢字也經歷了最後一次變革,那就是化繁為簡,從繁體字變成了簡體字,降低了入門的門檻,也使得漢字的傳播更加方便。漢字一直都是中國所特有的文字,這些方塊字也正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 瞿秋白主張廢除漢字,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但其實在民國時期,很多的國人學漢字也像現在這些外國人一樣困難,因為當時的漢文都採用繁體字並且沒有拼音輔助,只有經過私塾或者學校系統性的長時間學習才能完全掌握漢字的使用。也正是因為這個語音,漢字差點被廢除。 清末民初的時候人民飽受外國列強的欺壓,很多的進步人士都紛紛尋找國家的出路。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引言:從人類的文明史上來看,一個民族最大的危機莫過於兩種情況,一是遭到侵略,走上「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地步,二是文化的沒落,堪稱「亡種之虞」,漢字文化,便是一個民族最為在乎的文化之一。漢字演變畫作如此之多的文學家,隨便一個都能稱之為名垂千古的人物,為何要廢除漢字?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讀音一樣
    從甲骨文到楷書到行書再到簡體漢字,歷經了時間的衝刷任然屹立不倒,漢字代表的不僅是溝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代表著中國的千年文明。然而就是這樣的文化瑰寶,曾經還一度面臨著被淘汰的尷尬境地,當時不少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有一愛國人士寫2篇奇文諷刺,全文讀音一樣,從而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表示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漢字的重要性,早已被歷史所證明。然而,百年前五四運動期間的「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口號,在當年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各個知識分子為此大打出手。 1928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就是說把漢字用字母來表達。瞿秋白表示明確反對,他於次年2月擬訂出了《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春,《中國拉丁化的字母》出版,引起了很大反響。
  • 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漢字,連春聯都用拼音寫,只有一字永遠改不掉
    越南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會寫漢字,因為他們使用漢字超過了1800年,但是漢字被廢除的命令剛一下達,很多人也就欣然接受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和當時的政治有很大關係,早年間越南曾被法國殖民的時候,法國人強迫他們學習法語。在兩種語言混雜的情況下,越南人漸漸地創造出了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字,所以對於今天的很多越南人來說,他們大部分已經都不會說中文了。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27個美國專家,帶著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很快得出了視察結果,報告書中稱:「日語必須廢除漢字或假名,改用羅馬拼音,這樣就能提高識字率,增進民主主義。」  而日本方面,也因為是戰敗國而倍感自卑,很多學者也贊成廢除漢字,公開發表文章稱「日本用漢字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要推廣民主,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一年級期末複習:看圖寫拼音、看拼音寫詞語、漢字注音練習匯總
    一年級拼音是學好漢語的基礎,有不少孩子因為漢語拼音學得不好,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一年級的孩子剛學拼音,難度很大,既要記音,又要記形,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家長不要著急。學習漢語拼音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主要還是靠孩子平時多讀多練,熟能生巧。
  • 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漢字學習不困難
    漢字妝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一些學生對漢字的拼音筆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本節分享妝的筆順怎麼寫及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的內容。妝的讀音:zhuāng妝的意思:妝意思是修飾、打扮。1.對容貌進行修飾;打扮:梳~。
  • 廢除漢字,韓國為什麼比日本更徹底
    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你完全不懂日文,但只要不是一個文盲,就能通過日文菜單上的「漢字」把意思猜出個大概。但如果你去韓國這樣的地方旅遊,那你可能就要崩潰了,如果商家不提供英文和中文,那麼韓文就和天書一樣完全無法理解。
  • 瞿秋白呼籲漢字拉丁化,趙元任不作聲,寫同一讀音的96字奇文反對
    而回味歷史,漢字也曾經歷過一次「釜底抽薪」的重創,讓人今日憶起都不禁為之一顫。將視線切到十九世紀末,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意識到需「師夷長技以制夷」才能拯救中國。於是,從制度、藝術、武術以及漢字等方面,皆有進步人士提出改革。其中,漢字的改革不僅歷時最長,也最驚心動魄。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一個是去處某些漢字的漢語意思,將朝鮮語的一些意義賦予這些漢字上,並用這些漢字來表達相應的朝鮮語的意思。另一個就是放棄漢字的讀音,只採用其意義,以此來描述朝鮮語的某些發音和表述內容。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越南人以前一直使用的是漢字,也和我國古代人民一樣熟讀儒家經典。 但是胡志明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作為越南的通用文字。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將上訪文本框的內容填寫上自已想要的漢字,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甚至於一段話他都是可以幫你翻譯出來相應的漢字拼音的,填寫完畢後點擊中間的[轉換]按鈕,然後漢字轉拼音軟體會在下方的文本框顯示出來相應的結果,如圖:軟體提供了很多便捷、宜人的功能設置,比如你想要比較快速的去知道某個漢字是讀第幾聲的,那你可以勾選下方的:包括聲調[數字],其結果上拼音的旁邊就會出現1-
  • 武則天創造的漢字,17個都被廢除,只有一個沒有,為什麼?
    關鍵詞:中國歷史 唐朝 武則天 漢字如果說有一架時光穿梭機,能帶你穿越回古代,問你最願意穿越到哪個朝代去生活,唐朝一直都是佔據著排名前三的位置,可見大唐盛世在國人心目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魅力。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還在用,被一句話反駁,國民身份證更打臉
    漢字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漢字的魅力的確令人著迷。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大國,所以很多周邊的小國都會效仿,像漢字他們也會借用書寫,其實如果大家有點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在東亞地區的很多國家,他們的文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漢字的影子,在漢字的基礎上,他們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字。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歷史上使用漢字的地區有不少,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後來又衍生出了像諺文、假名等等。
  • 漢字筆順 你寫對了嗎:專家詳解漢字筆順規則意義何在
    多數人寫的筆順,才應該作為規則吧?」然而,多位我國語言文字的權威專家接受記者專訪後,觀點都驚人的一致:規範漢字的筆順非常有意義,且筆順規則不能「從俗」。探求漢字筆順規則沿革我國1965年已明確漢字筆順規則「漢字的筆順傳統上有兩種。」